通古斯人建立的第一個全盛的國家———渤海國

2021-02-07 人文歷史
通古斯人建立的第一個全盛的國家———渤海國

渤海國靺鞨民族文化園

唐朝時候,通古斯人被叫做靺鞨族,出了一個地方的民族政權,就是渤海國了,最早在武則天聖曆元年成立,然後7年後歸附了唐王朝。公元26年被契丹國幹趴了,傳了15世,共229年。

決戰天門嶺

渤海國的地盤

最早只是擁有靺鞨的部分故地;到了第10代宣王大仁秀時,大體上在現在東北大部、朝鮮半島北部及俄羅斯沿日本海的部分地方等。渤海國全盛的時候,它的地盤北至黑龍江中下遊兩岸,韃靼海峽沿岸及庫頁島,東至日本海,西到吉林與內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鮮之鹹興附近。是當時東北地區幅員遼闊的強大國家。居民以靺鞨人最多,還有漢人以及少量的突厥、契丹、室韋人,靺鞨中又以粟末靺鞨為主。

狩獵歸來

在認了唐王朝當大哥後,渤海國迅速完成了封建化的進化,各項制度仿效大哥唐朝,再也不愁吃喝了。社會經濟有了顯著的發展和進步,農業成為了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各項手工業的生產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湧現出一批先進典型,其中上京城,形制模仿長安,成為一座著名的城市。

莽式舞

渤海國不斷派遣留學生到長安太學"習識古今制度",使用漢字,在五京周圍等發達區域,以中原教育為模板,自上而下地複製了較為系統的教育體制。儒學、宗教、文學、音樂、歌舞、繪畫、雕塑以及科學技術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湧現出一批著名學者、文學家、藝術家。


參考書籍

《新唐書 渤海傳》


相關焦點

  • 此民族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先後建了三個國家,其後裔現享有參政權
    通古斯人建立的國家和中國中原地區的政權存在著同樣的延續關係,它們甚至比中原政權更有著一脈相承的血緣繼承關係,由同一個古老的民族演化出來的旁支血緣民族陸續建立國家。按照嚴格的政治上的國家定義,通古斯建立的第一個部落國家是渤海國。這是一個和唐代並存的地方民族政權,始建於公元698年,初稱「震國」,由北方的遊牧民族靺族建立。
  • 從敖東城看渤海國的興衰
    六百九十六年(武周萬歲通天元年),粟末首領大祚榮統率下的一部東渡遼河,到達靺鞨故地,於六百九十八年(武周聖曆元年)在東牟山(今敦化東北城山子)和奧婁河(今牡丹江上遊)一帶建立了震國,故敦化史稱震國舊都。唐天寶末遷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西南東京城),此後,除唐貞元時一度徒東京龍原府(今琿春西)外,一直定都於上京。
  • 東北亞最大的人種——通古斯人
    第三次南宋末期,當時大金朝滅亡後有800萬關內女真(通古斯人)融入北方漢族之中,約佔當時北方漢族人口的7分之一。其它融入北方漢族的通古斯人群還有鮮卑、契丹等民族。南蒙古人種在中國南方漢族裡面亦佔有相當的比例。中國的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赫哲族、及韓國、日本大和族、東北亞索倫族都屬於通古斯族群,他們其實在血統、文化以及語言上都非常接近。
  • 渤海國簡史
    公元698年(聖曆元年),大祚榮建立震國,自稱震國王。歷史上的「渤海盛國」從這裡發跡起步,著名的「海東文化」也從這裡發芽。至大彝震和虔晃兩世,渤海王國的發展達到全盛時期。  1. 大欽茂大興「文治」  大欽茂繼位後,模仿唐朝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確立和推行全面向中原學習的政策,走向封建化的發展道路。一是在地方設五京及府、州、縣的建制,並逐漸擴大和完善。二是在中央設立三省六部,完善了渤海國中央集權的統治系統。
  • 滿洲人是通古斯人嗎?
    滿族人的滿語屬於滿洲通古斯語族,但是滿族人不是通古斯人,滿族也不起源於通古斯,滿族是肅慎——女真人後裔,和歷史上建立高句麗的扶餘人是近親,並有部分鮮卑人、契丹人加入。滿洲自古就是以肅慎——女真係為主體的多民族聚集區,所以滿洲文化上也繼承有扶餘高句麗文化、鮮卑文化和契丹文化。但要明確,語言上或民族學上大的劃分,不代表這個民族就是某另一民族。
  • 【日翻】向日本朝貢的渤海國是個怎樣的國家?被唐朝和新羅夾著遠渡重洋(一)
    龍騰網看世界(關注小程序了解更多世界實時資訊)正文翻譯原創翻譯:龍騰網 http://www.ltaaa.com 翻譯:恭 轉載請註明出處向日本朝貢的渤海國是個怎樣的國家另一方面,「渤海國」是曾經在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半島北部和俄羅斯的沿海地區(比如海參崴)存在過的國家。同國の原型となっているのは、高句麗の遺民だった大祚栄という人が作った「震國」。該國的原型是高句麗的遺民大祚榮這個人建立的「震國」。高句麗は、中國東北部~朝鮮半島にあった國ですね。
  • 靺鞨人與渤海國
    七世紀末,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統一各部落(確切地說,是統一附唐的各部落),建立了政權。後來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府都督。從此,粟末靺鞨建立的政權,就以渤海為號。 二、渤海國(1)建國背景渤海國的締造者大祚榮,史書記載是出自依附高句麗的粟末靺鞨部。
  • 遺址探秘 | 讓文物活起來,開啟一場渤海國上京龍泉府的歷史文化之旅!
    本期為您介紹的是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含三陵墳遺址)位於寧安市渤海鎮境內,是唐朝冊封的東北地方民族政權--渤海王國的都城遺址,為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十一五期間確定的100處大遺址重點保護項目之一。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位於黑龍江省寧安市,東北距寧安49公裡,西南距鏡泊湖風景區25公裡。遺址四周群山環抱。
  • 歷史上的滿族、女真族以及通古斯人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很多人對於歷史上的滿族與女真族的關係弄不清楚,竟然還有說滿族是通古斯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一下歷史上滿族、女真族以及通古斯人的那些關係。
  • 黑龍江「唐代渤海國上京城」: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紀都城遺址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東京城。渤海國是唐朝期間在東北地區以靺鞨族的粟末部為主體建立的地方政權,前後存在了229年(公元698—926年),上京龍泉府是渤海國的五京之一,曾前後兩次為都,前後時長160多年,在渤海國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通古斯人薩滿教的幾個特徵
    這種關係用「額真」(èjen,滿語口語),「額佔」( èjan,畢拉爾千人),「奧佔」(ojan,畢拉爾千人、庫瑪爾千人、滿洲馴鹿通古斯人),「奧尊」(ojon,涅吉達爾人),「奧丁」(od』in,興安嶺通古斯人)等術語來表示。因此,這些神靈會通過薩滿之口來說明薩滿為它們的「主人」。薩滿所領的神靈可能是非常惡毒的,也可能是非常善良的,不過這些神靈不是薩滿的「守護神靈」,薩滿不由這些神靈來「揀選」。
  • 關於清政權和通古斯人的秘密
    對頭一批見到通古斯人的西方人來說,最引起他們注意的就是他們的薩滿, 而 " 薩滿 " 一詞也正是來自通古斯人的語言。在西伯利亞探險的人不僅讚賞他們的待客方式和帶路能力,同時也欽佩他們的勇氣和耐力。這類接觸的結果是在西方出現了大量的有關遊記和圖象,特別是在歐洲,因為在第一批探險者當中,許多都來自於歐洲,於是開啟了歐洲的通古斯研究。
  • 渤海國在今吉林省,為何朝鮮和韓國人都說渤海國屬於他們的歷史?
    698年,大祚榮建立震國。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都城初駐舊國,即今吉林敦化;742年遷至中京顯德府;即今吉林和龍;755年遷至上京龍泉府,即今黑龍江寧安;785年再遷東京龍原府,即今吉林琿春;794年復遷上京龍泉府。926年為遼國所滅,傳國十五世,歷時229年。
  • 一起來了解中國三大人種:通古斯人,馬來人,蘇美爾人
    (比如一見面就當你是朋友,熱情好客的,肯定是通古斯人,如果有利益關係相犯,肯定致你於危險境界)  二:馬來人種  馬來人種,又稱南方蒙古人種或海洋蒙古人種,最初是由德國科學約翰·弗裡德裡希·布盧門巴赫提出的人種概念,認為是棕色人種一個分支。主要分布於馬來群島、菲律賓、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臺灣、南九州、復活節島、馬達加斯加。
  • 東北歷史(7):東北土著民族濊貊,建立的第一個國家是什麼?
    地圖我們先看看東北三大土著民族的主要生活區域。就如東胡族,在東北三大土著民族中,也是第一個走出東北,當然也是第一個遭遇中原王朝的打擊,第一個消失。緊接著,獩貊也逐步壯大起來。隨著與中原王朝的接觸越來越多,獩貊族建立第一個地方政權----離(tuo li)國。
  • 200年前,一中國人在海外建立第一個華人國家,面積是臺灣的20倍
    200年前,一中國人在海外建立第一個華人國家,面積是臺灣的20倍 如今全世界分布著很多華人,他們有的是新過去的,有的是很早就過去的。尤其是在明朝和清朝,隨著造船業和航海技術的發達,很多華人遠渡重洋、漂洋過海的去其它地方謀生。
  • 華人在南洋建立的第一個國家:蘭芳大統制共和國
    亡國 1886年,這個在異域建立起來的華人小國,遭到荷蘭殖民主義侵略軍的猛烈進攻,全國民眾進行了頑強抵抗,終因武器太差而失敗,這個華人國家也不幸滅亡。蘭芳共和國共存在了110年。[1] 3文獻記載臺灣省作家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中可以找到對這些國家的簡單記載。
  • 蘇祿蘇丹國 | 菲律賓歷史上第一個國家
    14 世紀,菲律賓群島開始出現奴隸制國家,買賣奴隸活動十分普遍。統治者制定法典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馬拉塔斯法典》和《卡郎提奧法典》都是當時比較著名的法典範本。在諸多奴隸制國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蘇祿蘇丹國」。1390年,蘇門答臘島移民米南加保人建立了菲律賓歷史上第一個國家「蘇祿蘇丹國」。蘇祿國以伊斯蘭教為主要信仰,最高統治者是蘇丹,身兼國王和宗教領袖的雙重職責。
  • 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古埃及的建立過程及影響
    導語:在公元前3100年,蒼茫大地,還處在粗獷混沌未經分化的原始狀態,巨形野獸奔騰,蒙昧人,野蠻人四處遊蕩,打獵為生,而非洲大陸東北角的尼羅河流域已經出現文明的晨曦,放射出人類世界第一縷文明的曙光,孕育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也就是古埃及。
  • 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代——巴西爾二世和馬其頓王朝
    拜佔庭帝國從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名,只是史學界為了區分同時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而對東羅馬帝國的一個稱呼,也是對東羅馬帝國典型的希臘文化特點的概括。一般認為,公元610年,希拉克略大帝登基稱帝標誌著拜佔庭帝國的開端。此前的帝國皇帝說拉丁語,其夢想是恢復整個羅馬帝國;而從希拉克略開始,帝國皇帝全部來自東方,說希臘語,其統治方式也完全東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