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最大的人種——通古斯人

2021-02-13 石在鈺韻

世界上沒有絕對純種的民族,只有相對純種的民族。滿族、藏族、朝鮮族算是相對純種的民族。而典型的雜種有印度斯坦族、英格蘭族、法蘭西族、土耳其族、保加利亞族等。 

黃種人內部人種特性現多被認為具有連續性,有東亞、東北亞、北亞和南亞等類型。 

漢族並非是一個血統單一的民族,漢族其實就是古中原地區居民與周邊民族不斷的融合後形成的一個在文化上統一的民族。就看血緣上,大漢主義根本不佔有市場。 歷史上漢族共有三次大的人口遷徙潮,第一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第二次在唐中後期,由於安史之亂中原人口大量的向長江流域遷徙。第三次南宋末期,當時大金朝滅亡後有800萬關內女真(通古斯人)融入北方漢族之中,約佔當時北方漢族人口的7分之一。其它融入北方漢族的通古斯人群還有鮮卑、契丹等民族。南蒙古人種在中國南方漢族裡面亦佔有相當的比例。

中國的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赫哲族、及韓國、日本大和族、東北亞索倫族都屬於通古斯族群,他們其實在血統、文化以及語言上都非常接近。

學術界慣常用通古斯一名來稱呼散布在西伯利亞,滿洲及蒙古這一廣大地區,但人口卻不多的民族群體。今天,這些群體已經分別以民族視之。他們在過去經歷了複雜的變遷過程,但一般認為他們具有共同根源。在俄國 " 通古斯 " 一名首見於十六世紀,但從十八世紀起這個名稱才被廣泛使用。而中國則要到二十世紀,在西方學術的影響下,才開始使用通古斯一名。 

對頭一批見到通古斯人的西方人來說,最引起他們注意的就是他們的薩滿, 而 " 薩滿 " 一詞也正是來自通古斯人的語言。在西伯利亞探險的人不僅讚賞他們的待客方式和帶路能力,同時也欽佩他們的勇氣和耐力。這類接觸的結果是在西方出現了大量的有關遊記和圖象,特別是在歐洲,因為在第一批探險者當中,許多都來自於歐洲,於是開啟了歐洲的通古斯研究。 

在通古斯鄰人的眼中,他們也有著同樣的形象:薩滿的法力高,獵人的技術好。 

通古斯的各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中的通古斯-滿洲語族。 

關於 " 通古斯 " 這個名稱的由來至仍有爭議,而這且這幾個世紀以來,通古斯一名在不同時期涵蓋範圍也不同。在蘇聯成立不久以後改訂了境內各原住民族的名稱,以被視為是該民族自稱的稱呼取代至此一般所習用的各種族稱,通古斯一名只限於在語言學領域中使用。通古斯人中最主要的族群從此改稱埃文基 (Evenk),先前稱為拉穆忒 (Lamut)的一支改稱埃文 (Even)。至於在中國滿洲和蒙古的通古斯人的情況就更複雜了。在這些官方行政系統的稱呼之外,還有一些原自氏族的名稱沿用至今,有的是用來指某一群體,有的則僅限於在博物館學的範圍內使用。 

蒙古、滿洲、南北韓、日本是屬於同一個文化圈--紅山文化,是同祖同宗(通古斯)。一些中國專家甚至人物商也屬於紅山文化系統。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曾經是古夫餘國的重鎮,有2000多年的歷史,遼史稱黃龍府,這個名字我想很多人都會知道,還記得嶽飛說過"直搗黃龍府"嗎,那個意淫的想法就如日本軍隊打算打到美國華盛頓一樣可笑,那個黃龍府就是現在的農安。還有黑龍江的阿城(當時大金國首府),吉林的敦化(渤海國早期首府),集安(高麗首府),遼寧的遼陽,瀋陽(大清國首府)。其實,高麗國,渤海國在東北統治時間最長,長達1000年,當時包括朝鮮半島在內,如果按韓國人認為高句麗是他們的祖先。那他們的高句麗祖先在滿洲是沒錯的。

阿爾泰語系分布於西西伯利亞到鄂霍次克海的廣大地區,主要語言有蒙古語、滿-通古斯語、朝鮮語、日本語、突厥語以及芬蘭-匈牙利(學術界一部分人將保加利亞語和愛沙尼亞語也列入)語,阿爾泰語系包括蒙古、突厥、滿-通古斯3個語族。日語和韓語(朝鮮語)應當屬於什麼語系?一個語系中的各種語音,基本的語法規則都是類似的。但日語、韓語的語法和漢語相差很大。漢語屬於孤立語;日本語和韓國語則屬於粘著語,且語法相似於滿-通古斯語。漢語的動詞、形容詞沒有時的變化,詞序也比較嚴格;日語和韓語的動詞、形容詞則有時的變化,詞序比較自由。此外,日語和韓語中還有比漢語多得多的助詞,用來構成各種語法結構。這些特點和屬於阿爾泰語系的滿-通古斯語、蒙古語、突厥語十分相近。看來,日語和韓語應該是歸入阿爾泰語系的了。按照語言的發展規律和一些直接的證據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在阿爾泰語系中,全部屬於膠著語(又稱粘著語),如突厥語、蒙古語、滿-通古斯語、朝鮮語、日本語。漢語屬於西諾提貝額語系,有獨立語的特點。日文的文字,除假名外,還有漢字。現在通用的漢字叫做「當用漢字」,共1850個,1980年公布增加95個,合計1945個。這些字的用法,大部分和中國的繁體字一樣,有一部分已經簡化但簡化漢字與中國的簡化字大部分不一樣。日本簡化化字的特點是不能與假名相似,以免混淆。 

   從語言上看,日本語和朝鮮語屬於阿爾泰語系,可以推斷出日韓兩族同我國滿族、蒙古族、錫伯族及哈薩克族有較近的血緣關係,所謂徐福東渡和箕子北遷,只是一種美好的傳說,源於古代日韓兩國尋求文化根基的夢想,和追求正統的心態,是切不可當真的。而我國漢語屬完全不同的漢藏語系,漢族與日韓兩族可以說在血緣上並不接近。從語言學上,漢語屬於世界八大語系中的「漢藏語系」,朝鮮語、日本語則與「漢藏語系」完全不同。漢藏語系又稱「單音語系」,日本語並非獨立的,它雖借用了漢字,但其語法仍屬於「通古斯語族」,朝鮮語也屬於「阿爾泰語系」中的一員。 

   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遠古時代並沒有土生居民。從人種學上講,朝鮮、韓國人已被世界公認為血統最為純正的「通古斯族」。史籍稱古朝鮮人為「東夷」,意即「東邊的弓箭手。他們散布於滿洲地區、中國東部沿海、長江以北和韓半島。東夷還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滿洲地區的徙貊和居住在韓半島上的韓人,他們都屬於通古斯族,語言上屬阿爾泰語系。散居在阿爾泰山脈的部落民族,在數千年前,逐漸向東方遷移。諸部落中的通古斯族定居於韓半島,為韓民族之始祖。韓國、朝鮮語與芬蘭語、日本語、滿-通古斯語、突厥語、蒙古語、匈牙利語等同屬於烏拉爾-阿爾泰語系。 

   日本先民是由對馬島和庫頁島南下的通古斯族群和順菲律賓——琉球島鏈北上的南島語系部族組成。日本人的來源在學術界基本定位於來自北方的「通古斯民族群」與來自南方的「玻里尼西亞民族群」的混血後裔,雖然曾有漢人移居日本,但日本的「底脯」成分應該是--玻里尼西亞族和通古斯族,而且以後者為主。 

   現代日本人的直系祖先很可能是在新石器時代進入日本的。這時連接日本與大陸的路橋已經沉沒,原始人只有三條路可以進入日本:1、橫渡朝鮮半島與日本之間的狹窄海峽;2、沿太平洋第一島鏈,從庫頁島方向進入北海道;3、從東南亞出發經關島、琉球群島、釣魚島進入日本南部,可大概的分為北路、中路和南路。這種看法與體質人類學的看法不謀而合。經北路、中路通古斯人進入日本,經南路南島人群進入日本。

作者a35276570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一起來了解中國三大人種:通古斯人,馬來人,蘇美爾人
    我國自古以來東西南北各自特有的獨特生活習俗與服飾相貌特點,隨著文化生活通婚繁衍基本上已經界限不是那麼明顯而如今的學者也並不願意區分人種,所以基本統稱黃色人種
  • 滿洲人是通古斯人嗎?
    滿族人的滿語屬於滿洲通古斯語族,但是滿族人不是通古斯人,滿族也不起源於通古斯,滿族是肅慎——女真人後裔,和歷史上建立高句麗的扶餘人是近親,並有部分鮮卑人、契丹人加入。滿洲自古就是以肅慎——女真係為主體的多民族聚集區,所以滿洲文化上也繼承有扶餘高句麗文化、鮮卑文化和契丹文化。但要明確,語言上或民族學上大的劃分,不代表這個民族就是某另一民族。
  • 從分子人類學看現代人的起源與遷徙3——棕色人種與老亞洲人
    ,包括歷史上最大的蜥蜴——長達 6 米的古巨蜥,以及各種大型古草食有袋動物,如有袋類的「豹」等都成為人類進入大洋洲發展的犧牲品。科莫多巨蜥是已知現今存在種類中最大的蜥蜴。北支 C 從東南亞北上進入東亞與北亞地區演化出 C3 類型,因為所處緯度較高,所以演化出淺黃的皮膚,成為典型的蒙古人種,單眼皮、黑眼珠、小眼睛、扁平臉、扁鼻梁、鬍鬚和體毛少是其主要外貌特徵。C3是 C 單倍群下影響最大的支系,C3 支的後代主要分布在阿爾泰語系民族中。
  • 通古斯人薩滿教的幾個特徵
    這種關係用「額真」(èjen,滿語口語),「額佔」( èjan,畢拉爾千人),「奧佔」(ojan,畢拉爾千人、庫瑪爾千人、滿洲馴鹿通古斯人),「奧尊」(ojon,涅吉達爾人),「奧丁」(od』in,興安嶺通古斯人)等術語來表示。因此,這些神靈會通過薩滿之口來說明薩滿為它們的「主人」。薩滿所領的神靈可能是非常惡毒的,也可能是非常善良的,不過這些神靈不是薩滿的「守護神靈」,薩滿不由這些神靈來「揀選」。
  • 關於清政權和通古斯人的秘密
    對頭一批見到通古斯人的西方人來說,最引起他們注意的就是他們的薩滿, 而 " 薩滿 " 一詞也正是來自通古斯人的語言。在西伯利亞探險的人不僅讚賞他們的待客方式和帶路能力,同時也欽佩他們的勇氣和耐力。這類接觸的結果是在西方出現了大量的有關遊記和圖象,特別是在歐洲,因為在第一批探險者當中,許多都來自於歐洲,於是開啟了歐洲的通古斯研究。
  • 通古斯人建立的第一個全盛的國家———渤海國
    通古斯人建立的第一個全盛的國家———渤海國渤海國靺鞨民族文化園唐朝時候,通古斯人被叫做靺鞨族,出了一個地方的民族政權
  • 從分子人類學看現代人的起源與遷徙5——新亞洲人與黃色人種
    可以說,黃種人是由老亞洲人與新亞洲人混合形成,東亞黃種人一些明顯不同於西亞人種的典型體態特徵如單眼皮、小眼睛、矮鼻梁、扁平臉等來自老亞洲人的基因,而有些與西亞人種較為相似的長臉、中鼻梁、雙眼皮、大眼睛、深棕發、棕色眼珠等體貌特徵則來自新亞洲人的基因。
  • 地球上人口規模最大的人種是不是黑人?
    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有三大人種,即高加索人種(白種人)、蒙古人種(黃種人)、尼格羅人種(黑種人),而目前的三大人種中,高加索人種(白人)的人口規模是最大,佔世界人口的54%,同時白人佔據的土地也是最多的,除了南極洲以外,世界其他大洲都有大量白種人,而歐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這幾大洲的主體人種都是白種人。
  • 人類源流——蒙古利亞人種1
    蒙古利亞人種(Mongoloid),又稱黃色人種、黃種人、蒙古人種,是世界四大人種之一。其數量在四大人種中排名第二。
  • 世界第一人種——蒙古人種
    翻開任何一本人類學方面的百科全書,有關蒙古人種的科學定義是:蒙古人種,英文名稱:Mongoloid,定義:泛指所有聚居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地區的當地人群及美洲印第安人。其中,分布在東北亞的蒙古、中國、朝鮮、日本等地的人類稱為典型蒙古人種(typical Mongoloid),而居住在東南亞地區的人群稱為南亞蒙古人種(southern Mongoloid)。也有學者將蒙古人種具體分為北亞、東北亞、北極、東亞、南亞等類型。
  • 我國古代北方的匈奴人是什麼人種?蒙古人種為主,混有少量白種
    人類學和考古學研究顯示:匈奴人是一個複雜的民族集合體,實際上目前發掘的大部分匈奴人骨都屬於蒙古利亞類型,少部分混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徵。從樣本佔比的分析來看,匈奴人裡的蒙古人種數量佔大多數除了黃白混血或者白種人的成員之外,大部分匈奴人和後來蒙古人的相貌差別應該不大2003年,人類學家對蒙古國Egyin-Gol匈奴墓地的62具遺骸進行了染色體分析,研究者一共獲得了46個古代匈奴人的DNA數據 , 結果表明:89%的匈奴序列屬於亞洲單倍型類群,主要有A,B4b,C,D4,D5,G2a和M,其中頻率最高的D4在東北亞地區很普遍
  • 歷史上的滿族、女真族以及通古斯人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很多人對於歷史上的滿族與女真族的關係弄不清楚,竟然還有說滿族是通古斯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一下歷史上滿族、女真族以及通古斯人的那些關係。
  • 王俊生:中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利益:爭論、共識及超越
    以此考察中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利益,主要包括國家領土主權完整、平等參與地區事務、軍事安全、政治安全、國民安全、經濟發展等。其中,中國利益維護的主要目標是提升在體系中地位,為中國主權、安全、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環境,最大牽制因素是美國在該地區的同盟體系。為此,中國應採取積極外交行為,通過建立"中美雙領導體制"妥善處理好美國因素,積極整合東北亞地區維護好體系穩定,聚焦發展主動營造戰略機遇期。
  • 「東北亞滑雪場」!
    『東北亞滑雪場』已準備就緒~東北亞滑雪場東北亞滑雪場坐落在瀋陽國家森林公園內,佔地面積35萬平方米,能同時容納3000人進行冰雪娛樂活動。東北亞滑雪場設施完善、多級雪道、內容豐富、服務人性化!能夠滿足各類滑雪愛好者的需求,同時也形成了具有自己風格的森林滑雪場風景。
  • 我國古代北方的匈奴人是什麼人種?考古學家:大部分是黃種人
    人類學和考古學研究顯示:匈奴人是一個複雜的民族集合體,實際上目前發掘的大部分匈奴人骨都屬於蒙古利亞類型,少部分混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徵。從樣本佔比的分析來看,匈奴人裡的蒙古人種數量佔大多數除了黃白混血或者白種人的成員之外,大部分匈奴人和後來蒙古人的相貌差別應該不大2003年,人類學家對蒙古國Egyin-Gol匈奴墓地的62具遺骸進行了染色體分析,研究者一共獲得了46個古代匈奴人的DNA數據 , 結果表明:89%的匈奴序列屬於亞洲單倍型類群,主要有A,B4b,C,D4,D5,G2a和M,其中頻率最高的D4在東北亞地區很普遍
  • 性格新說:人種性格論猜想
    2、現代人的三大人種祖先:現代智人攜帶了少量尼人和丹人基因。眾所周知,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都已在2-3萬年前消失,現代人是8萬年前最後一批走出非洲的智人後代。然而現代人的基因中還帶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和1.9%-3.4%的丹尼索瓦人基因。
  • 美國控制東北亞,主要依靠3大軍事基地,全部位於日本
    東北亞地區,在全球地緣政治中佔據重要位置。英國有一位名叫麥金德的學者曾預言,誰能控制東北亞地區,誰就控制了西太平洋,也就能掌握整個亞洲的命運。二戰結束後,美軍利用遍布全球的軍事基地,維持了其在世界的霸主地位,東北亞地區理所當然成為了美軍關注的焦點。
  • 第七屆東北亞和平與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與會學者將圍繞「美國大選後的朝鮮半島問題走向」、「大國關係對東北亞地區形勢的影響」、「東北亞地區合作的新模式,新願景」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2020年以來,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和複雜的中美關係給東北亞地區形勢帶來了新的重要變化。論壇將針對地區有關重大問題提出新見解、新思路、新建議,為促進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