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很多認為不是或高手在民間的說法都是非常可笑的,感覺大家都在發洩情緒。回到現實想一想看一看比一比就知道了,即便國足很差也一定是中國的最高水平或最高之一。我們說的很差是跟巴西比很差,是跟韓國日本比很差,不是跟民間高手或國內其他中國選手去比很差,不要搞混了對象。如果你認為楊旭很差,你覺得比他強的民間高手有哪些?比他強的國內選手有哪些?你說比他水平強的很多可因為當初沒錢送禮都進不了梯隊,這話說起來是不是很可笑啊,如果真是你說的那樣,那其實這是一項有錢人的運動嘍?我們的篩選體系整體可能確實水平不高,但你真牛逼還是能進的。所以,進了國家隊的肯定就是中國水平最高的一波人了,不服來辯。
接受請訓前可以說高手在民間,可是當有的人選擇職業,接受職業訓練,差距就已經開始拉大,業餘畢竟要生活不可能全天候訓練,任何天賦都不上後天訓練。一個是飯碗一個是興趣,真的沒得比。人家再差也有系統訓練。
真的不要拿自己的愛好挑戰別人的職業,或許在服裝設計和廚師方面民間高手確實是有機會贏,畢竟每個人在審美和口味方面都不一樣,可在體育運動項目上真的沒有所謂的民間高手,打不過就是打不過,比你強就是比你強。
中國足球職業之路前景的預期,決定了多數家長不可能讓孩子去冒風險。在中國相比於高考這條路的生存率,足球顯然低多了。歐洲大規模的職業化,很有可能也是因為一般家庭孩子公立教育的職業預期遠低於體育。以英超各種臨時工一球成名的例子來看,一方面是因為英國的基礎聯賽、業餘聯賽水平、青訓水平相當高,但也不能忽視這群成名者平均學歷並不高。所謂術業有專攻,高考之路恨不得一天佔用12小時,自然決定了讀書和足球不可兼得,所以除了天賦異稟的小說主角雙職業制霸是很難的,而且這少數異類並不足以支撐中國足球的整體實力,因為不符合一般規律。當然中國在發展十年,也可能變成這樣,畢竟我們的鄰居就是類似的。感謝那些為中國足球美好明天奮鬥的人,你們是未來中國足球的基石。
這個上升到社會問題就比較尷尬了。當一個孩子訓練多年,發現他依然打不了職業隊。回歸學校的時候,發現他更加趕不上學習進度。這個時候擺在他面前的反而是條死路。國內孩子學習好但是某一個樂器還很溜的也是比比皆是,主要還是家庭條件的問題,不知道他們收費咋樣,如果用踢的起球的和學習成績比是沒有參考意義的,他們的家庭條件可能會更好,而條件不太好的是不太可能為孩子支付這一筆錢的,天賦是一回事,價格是一回事,我家鄉這邊如果想去踢球,體校一年學費兩萬,別說別的裝備啥的了,上學就便宜很多很多了,本身起點就不一樣,沒有可比性。
可以說入選國家隊的職業運動員不是水平最高的,但一些人覺得業餘球員能進國家隊就真的過了,在青訓前肯定是高手在民間,而選擇職業,接受職業訓練開始,就已經產生差距。業餘不可能有那麼多時間訓練的。天賦也是需要不斷的實踐訓練才能實現。
足球是一項,要求體能非常強的體育運動。主教練選球員,是一種對全國球員,全國人民極不負責任的行為。我認為,應該通過體能測試,全國球員競爭上崗,然後組織四支球隊,進行對抗賽。選最優秀的兩個隊作為主體國家隊,隊員。這樣憑能力上崗,給球員一個公平競爭機會。這樣才能以事實服人。
根源是中國沒有足球文化,沒有體育文化。再說白點就是中國人其實並不喜歡足球,或者說和世界上足球強國球迷喜歡足球的角度,方式和程度不一樣。美國肯定不會有『』為什麼我們的桌球水平那麼低的提問『』,桌球在人家那裡也有人玩,不能說不普及,只不過地位和桌上足球差不多,樂呵樂呵得了。但是如果美國籃球隊和棒球隊要是成績不好,那動靜可就大了。風大不怕閃了舌頭!那是教頭們選出的尖子而已!根本不存在什麼最高水平!也沒有這方面的明確標準!這個教頭認可的,新教頭上任可就讓其立馬下課!這種事還少見嗎?!中國足球要想上去,這班教頭難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