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藝術本源 尋美的真諦|拾箴美術館「藝道拾箴」項目在京啟動

2020-12-17 文旅中國

拾箴美術館開館暨「藝道拾箴」藝術收藏沙龍講座項目啟動儀式現場

12月13日,作為線下美育基地的「拾箴美術館」實體館在燕莎友誼商城正式運營。同時由拾箴美術館發起的系列藝術拓展項目「藝道拾箴」第一季——藝術收藏沙龍講座項目也正式啟動。

「拾箴」的宗旨是尋找美的真諦,探索藝術的本源。「拾」,藝海拾貝,浩瀚的藝術世界有無數的珍品等我們去發現,去品賞;「箴」,箴言,勸誡甄別,真正的藝術需要慧眼的識別。拾箴美術館始終堅持「以大愛之心,傳大美之藝」的宗旨,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造全方位多視角藝術展示交流平臺。

啟動儀式現場

線上《拾箴美術館》是由北京拾箴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一檔旨在提高全民藝術修養和藝術鑑賞水平的美育類電視節目。節目尋找當代畫壇最具有藝術造詣的藝術家為記錄對象,以短視頻的方式的記錄他們在藝術上的創作,並由藝術家親自為觀眾解讀自己的作品,以影像的語言表現藝術的魅力,讓藝術不再高深莫測,讓普通觀眾也能看懂大師的作品,讓藝術更加生動更加真實,從而提升受眾審美能力,滿足大眾對藝術之美的追求。節目自2019年8月在歌華有線電視年華專區開播以來,廣受好評:《拾箴美術館》節目還在微信公眾號、騰訊、愛奇藝、優酷、B站、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同步播出,在電視端、PC端、手機終端形成多媒體矩陣,真正為觀眾打造了一座24小時不打烊的線上美術館。成為真正由名師大家開啟的美育課堂。

現場展出作品

今天,作為線下美育基地的「拾箴美術館」實體館在燕莎友誼商城正式運營,為傳統商業帶來了新活力。依託燕莎核心商圈濃厚的國際化氛圍和優越的商業環境,拾箴美術館秉承「以大愛之心,傳大美之藝」的初心,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力爭打造一個全方位、多視角的藝術展示交流平臺,除展覽展示外,還將在學術研究梳理、藝術教育、藝術品交易、藝術旅行、藝術體驗、中外藝術交流等方面嘗試更多連接受眾與藝術圈的新途徑。

拾箴美術館館長劉萍致辭

燕莎友誼商城亮馬店總經理趙計斌致辭

當天下午,燕莎友誼商城亮馬店總經理趙計斌,歌華有線電視網歌華益網廣告公司總經理張曉耕,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洋,榮寶齋畫院教授、榮寶齋籤約畫家馬海方,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朱春林,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峻明,李可染畫院副秘書長、當代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趙無眠,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藝術中國副總編輯許柏成,中國美術館研究館員、策展人魏祥奇等嘉賓出席了拾箴美術館線下館正式運營暨「藝道拾箴」項目啟動儀式。

燕莎友誼商城亮馬店總經理趙計斌先生對於拾箴美術館的宗旨和專業精神表示了讚賞,向大家介紹了商城的未來規劃,以及對文化藝術事業的支持,並希望在將燕莎友誼商城打造衣食住行高端消費商區的同時,力圖建立與生活相對應的文化藝術品鑑與消費的商業綜合體;藝術家們向大家分享了藝術創作的魅力,也更希望拾箴美術館成為藝術家與藝術收藏家及人民大眾之間的橋梁,使藝術逐漸分享到千家萬戶。

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洋致辭

榮寶齋畫院教授、榮寶齋籤約畫家馬海方致辭

「拾箴美術館」燕莎體驗館展出的都是國內一流藝術家的代表作品,有中國表現性繪畫代表畫家閆振鐸的《荷花澱》,國際繆斯獎亞洲第一人、著名油畫家王宏劍的《俄羅斯少女》,新古典主義的領軍人物楊飛雲的《桃花開了》、被譽為中國畫壇「心理學家」的油畫家朝戈繪製的《初動高原》,入選藝術富豪榜、超寫實主義油畫家王沂東的《蒙山兒女》,國畫詩人葉毓中的《瑤池風清》,河山畫會名譽會長李寶林的《雪霽圖》,勇於求變創新的國畫大家楊曉陽的《酒逢知已》,以畫風飄逸著稱的畫家範揚的《紅衣羅漢》,擅長京韻繪畫的馬海芳以「沒骨」描繪的《皇城根下樂子多》,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代表當代水墨寫意人物畫傳承與開拓精神的畫家李洋的《惠風七月》,善於站在歷史性的時空洞察事物的抒情油畫家張峻明的《雲岡石窟》,充滿東方氣質,繼承中國傳統人文理想與精神風貌的油畫家朱春林的《憶江南》等,這些畫作都是藝術家精心選出的能夠代表他們最高水平的精品力作,為了便於普通觀眾了解到這些名家畫作的藝術價值與魅力,拾箴美術館請畫家親自解讀展廳裡每一幅畫作,包括畫作的創作初衷、技法特色、意向表達等等,讓觀眾真正能夠看懂這些作品的藝術價值。所有畫作的解讀視頻都會在拾箴美術館的媒體平臺播出,在《拾箴美術館》燕莎體驗館,觀眾朋友可以真正做到與大師零距離交流、近距離感受真跡。據悉,常年參展的畫家有楊飛雲、王宏劍、閆振鐸、朝戈、王沂東、朱春林、張峻明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的油畫家,還有李寶林、葉毓中、楊曉陽,範揚、齊辛民、馬海芳、施江城、李洋、唐殿全、張苠等國畫家。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峻明致辭

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朱春林致辭

同時,拾箴美術館館長劉萍女士也在啟動儀式上向大家介紹了由拾箴美術館發起的系列藝術拓展項目——「藝道拾箴」,該項目旨在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探索藝術的真諦,應用「美」的規律去充盈每一個參與者的人生。「藝道拾箴」第一季擬定12期藝術收藏與藝術投資系列講座,每周一期,邀請了業內權威專家開講,十二期講座主講人有: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總策展人彭鋒教授 ;中央美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中央美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央美院中國藝術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力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楊冬江;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策展人、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大道文化創始人、躍海投資創始人、《藝術市場》雜誌社原副社長朱小鈞;清華大學蘇富比藝術管理課程項目負責人章銳;李可染畫院副秘書長、當代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趙無眠;中國美術館研究館員、策展人魏祥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劉巨德;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CEO,中國人民大學董事會董事武志;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藝術中國副總編輯許柏成;中國美術批評家協會副秘書長,青年批評家、策展人葛秀之等。從藝術、市場、審美、發展趨勢等多個維度去考量藝術品投資這件事;從「拾箴」的媒體基因出發,發揮「拾箴」的專業優勢和線下的豐富互動性,務求讓每一位參與者初步形成藝術品鑑新思路,並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出發,建立一個相對系統的藝術品收藏理念。

李可染畫院副秘書長、當代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趙無眠致辭

拾箴美術館藝術總監舒舒致辭

「藝道拾箴」第一季「藝術收藏沙龍講座」課程內容包括:一、從藝術史看藝術與生活的關係及藝術的意義;二、從藝術與哲學、美學、文學的相通共融,給藝術收藏的建議;三、藝術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分析,藝術收藏與藝術投資的不同;四、文化藝術品投資新渠道解析;五、如何成為一名藝術品收藏家;六、「渾沌的美神」——從莊子寓言理解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的本源;七、藝術收藏家向藝術創作者、藝術從業者的轉變;八、「新藏家的功課」;九、如何理解抽象繪畫;十、藝術與生活、設計與生活;十一、中國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博機構館藏作品收藏原則給藝術收藏與藝術投資的導向;十二、中國畫演變發展概要與當代水墨的品鑑,及對中國畫收藏建議。

在「藝道拾箴」項目啟動儀式上,與會專家對「拾箴美術館」探索的藝術與市場結盟的新樣態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希望「拾箴美術館」肩負起大眾媒體和藝術機構的雙重使命,成為藝術家、藝術收藏家以及人民大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打破藝術鑑賞活動的固有圈層,使大眾的生活因為藝術的存在而豐富,使人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

馬海方、李洋現場潑墨

據悉,「藝道拾箴」系列藝術拓展項目規劃,還將陸續推出第二季、第三季活動,比如「世界美術館奇妙之旅」,以主題遊的方式,每季主打一兩個國家頂級美術館的深度藝術旅行,邀請藝術家隨行講解,並造訪當地傑出藝術家的工作室,讓藝術旅行不再流於浮光掠影,而成為每一個參與者真正的藝術修為。比如面對少年兒童的「藝術思維訓練營」,從小培養孩子的創意思維、動手能力,以及獨立人格的養成。藝術世界對於很多人都是陌生的,但在這個系列項目中,有藝術大家為您領路,有藝術鑑賞家為您把關。拾箴美術館秉承「以大愛之心,傳大美之藝」的宗旨,為每一個有志於在藝術領域進行全方位拓展的家庭或個人提供最完備的晉升方案。

現場展出部分作品

朝戈 《初動高原》

範揚《夜月梧桐滴清露》

楊曉陽-酒逢知己

楊飛雲-桃花開了

王沂東-蒙山兒女

馬海方-皇城根下樂子多

責編:文蕤

相關焦點

  • 「藝道拾箴」藝術項目在燕莎友誼商城正式啟動
    「拾箴美術館」體驗館在燕莎友誼商城開館2020年12月13日,作為線下美育基地的「拾箴美術館」體驗館在燕莎友誼商城正式運營。同時由「拾箴美術館」發起的系列藝術拓展項目「藝道拾箴」第一季——「藝術收藏沙龍講座」項目正式啟動。
  • 《女史箴圖》與《女史箴》
    東晉顧愷之的曠世之作《女史箴圖》,被後人奉為人物畫的圭臬。畫卷對西晉文學家張華所撰《女史箴》做了完美的藝術再現。
  • 從「尋海派」 到「望國際」,上海市美術館展覽季今啟動
    12月16日,「2020年上海市美術館展覽季」活動正式啟動,作為「1+16」美術館市民共享計劃重點內容之一,展覽季活動分為「頌中華」「探先鋒」「尋海派」「賞館藏」「品大師」「望國際」六大主題,貫穿元旦、春節假期,持續至2021年3月。
  • 顧愷之《女史箴圖》——古代女子圖鑑?
    《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女史箴圖》是顧愷之根據張華的《女史箴》畫的一卷插圖性畫卷。此圖原為清內府所藏,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國聯軍入北京,為英軍所掠。現藏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全卷長348.2cm,高24.8cm,絹本設色,內容共分九段。要想解讀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不得不先了解張華的《女史箴》。
  • 清人書程伊川《四箴》
    庚子閏四月十二日,自滬上履薄齋購得清人所書程子四箴,甚是歡喜。其書法未逮,然一筆一劃,有敬謹之意在,此明道所謂「吾寫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敬」也。據我所知,清人書程子四箴並刻碑者,不止此一種。又餘於宋明諸儒中,最服膺伊川。因伊川之言,深能切中我之病痛也。憶十餘年前,餘有《四箴解》一文,以為主敬、進學之助,今重讀拙文,頗有「道德日負於初心」之感,然亦不可謂無所進益。
  • 傳承匠心創新發展「叄拾尋一味」與香港文聯電影家協會建戰略合作
    「叄拾尋一味」應運而生。未來,「企業還將不斷深耕上下遊產業鏈,為提供穩定品質,價格優惠的產品奠定基礎。期間,張一鳴先生一行瀏覽了迎賓酒廠,參觀了釀酒工藝、叄拾尋一味老窖池及專屬酒窖,李世偉先生介紹說:茅臺醬香正統茅系酒,與茅臺酒一脈相承,在釀製工藝、生產標準、勾兌技術等完全一樣。
  • 大英博物館開放190萬張藝術品圖像,《女史箴圖》纖毫畢現
    因為新冠疫情,大英博物館依舊處於關閉狀態,其網上項目則不斷推出,其中包括開放下載190萬張文物圖像。據悉,大英博物館原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開放文物圖像下載,但在全球範圍內博物館關閉、展覽取消的刺激下,決定提前推出發布該項目,以期為居家中的人們帶來文化的慰藉。
  • 白梅習氏箴誡的價值啟示
    《父子箴》《兄弟箴》《夫婦箴》《朋友箴》《正家箴》《守己箴》《保身箴》《勤儉箴》《戒賭箴》等九則箴語誡言,是繼承發展白梅習氏家訓家風基礎上的精練概括,是經歷千百年歲月的積澱和時間檢驗而形成的優良家訓家風文化,在習氏宗族中已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成為一個家庭、家族延續和穩固的精神基石。
  • 稀世珍寶《女史箴圖》,100多年前被掠走,今成英國「鎮館之寶」
    館內收藏著中國珍貴文物有兩萬餘件,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顧愷之的絹畫《女史箴圖》,200年前,它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如今成為了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顧愷之是有記載以來中國最早最著名的畫家,在中國古代畫史上,顧愷之聲名顯赫。他博學多才,尤其精通繪畫,世人稱他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痴絕。
  • 姚孟起《陳茂卿夙興夜寐箴》立軸
    夙興夜寐箴雞鳴而寤,思慮漸馳,盍於其間,澹以整之。
  • 中國國寶《女史箴圖》:蔣介石一個抉擇終成永遠遺憾
    但從那以後,這個200年前屬於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女史箴圖》就被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深藏庫房,鮮于示人了。《女史箴圖》唐摹本《女史箴圖》作者是東晉畫家顧愷之,由於年代久遠,現僅存兩幅臨摹本。中國故宮博物館收藏的是宋代摹本。大英博物館的是隋唐摹本,風格古樸,色澤鮮豔,畫尾署名「顧愷之畫」,是公認的畫中極品,也是目前世界上尚能見到的中國最早的長卷畫作。
  • 姚孟起楷書《陳茂卿夙興夜寐箴》立軸
    夙興夜寐箴雞鳴而寤,思慮漸馳,盍於其間,澹以整之。或省舊愆,或紬新得,次第條理,瞭然黙識。右箴,南塘陳茂卿柏所作,以自警者。金華王魯齋嘗主敎台州上蔡書院,以是箴為敎,使學者人人誦習服行,臣今謹仿魯齋《敬齋箴圖》作此圖,以與彼圖相對,蓋《敬齋箴》有許多用工地頭,故隨其地頭而排列為專圖。此箴有許多用工時分故,隨其時分而排列為圖。
  • 盱眙發現嘉靖皇帝《御製程子四箴並跋》碑
    他尤其推崇宋代大儒程頤的《程子四箴》、範浚的《範氏心箴》,並將其合為《五箴》。嘉靖五年(1526年)六月二十一日,頒行天下府州縣儒學建「敬一亭碑」,勒御製《敬一箴並序》;又勒宋儒程子《視、聽、言、動四箴》,及勒《範氏心箴》於碑,並且對每一箴言親作御製註解,要求各地府州縣刻勒成碑,立於儒學(明萬曆《帝裡盱眙縣誌》)。
  • 傳承典範,專業立本——叄拾尋一味商學院首期專業技能培訓會盛大召開
    導讀:6月20日-21日,叄拾尋一味商學院首期專業技能培訓大會暨綿柔八號新品上市說明會火熱召開。在亂象叢生的醬酒市場中,叄拾尋一味另闢蹊徑,聚焦專業,深耕服務,打造「八步走」營銷閉環,通過成系統、成體系的專業化培訓,對每個環節做系統專業的銷售經驗培訓。以此提升個人專業技能,打造個人公信力、增強市場動銷能力,以專業為本,為每一位合伙人賦能。
  • 明代館閣體代表人物,御封書聖沈度,楷書《四箴》韻高千古,好帖
    前言: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 大理拾叄月 | 去大理,奔赴人生拾叄月
    這是市場久違的驚喜之作。持續6小時的活動鋪排,能感受到萬科此次努力將藝術人文式體驗、休閒慢生活體驗、度假體驗、現代時尚體驗完美的融合一體,以創新的環節設置,前沿的生活美學,合理優化動線,不斷為到場來賓創造充滿感情和值得回憶的美好拾叄月之行。藝術聯展mix文藝沙龍,釋放大理想像大理·拾叄月示範區位於大理洱海東南岸,對望蒼山,盡攬洱海。
  • 拾捨 · 竹裡館民宿 一個關於竹的世界
    - 尋 -        有了用「竹」來設計建築的想法之後,設計師尋遍宜賓,也沒能找到把竹材作為主材應用的空間。隨即再放眼國內竹類的建築與室內空間,乃至竹材加工和生產企業。在這個尋覓的過程中,設計師收集了許多國內外關於竹材設計、加工,以及應用的相關資料,學習到不少關於「竹」的知識。
  • 拾柴 柴を拾う
    我對於這樣善於提問朋友非常讚賞:「這是標準的拾柴行動,完全符合蘇州話裡「拾柴」的語境」「明白了,謝謝!」「不客氣!」  「拾柴」一般作形容詞解,後面可以加「戶頭」,「朋友」構成名詞,意思就是帶著「拾柴」性質的人,傢伙,毫無疑問是貶義的。
  • 2020年上海市美術館展覽季活動正式啟動
    一是以展現新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和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風貌為宗旨的「頌中華」主題,包括程十髮美術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020上海中國畫院年展」、上海復星藝術中心「筆•墨」等展覽。二是以匯聚國內外當代藝術新勢力,展示最前沿當代藝術為主的「探先鋒」主題,包括上海靜安區明當代美術館「遊戲的人」、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上海展」等展覽。
  • 貫穿元旦春節 2020上海市美術館展覽季活動啟動
    ——以匯聚國內外當代藝術新勢力,展示最前沿當代藝術為主的"探先鋒"主題,包括上海靜安區明當代美術館"遊戲的人"、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上海展"等展覽。    ——以彰顯海派文化"海納百川"和"兼容並蓄"精神為目標的"尋海派"主題,包括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水墨緣--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第十一屆上海粉畫展"等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