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習氏箴誡的價值啟示

2021-02-22 貴賓說說

 

白梅,一個有著一千六百餘年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文化古村。全村近六百戶人家計2278人,其中習姓人口2178人。這裡,山青水秀,土地肥沃,阡陌交錯,屋舍儼然,新餘母親河孔目江繞村而過,將白梅村勾畫成依山傍水的美麗家園。

 

關於白梅的前世今生,最遠可追溯到我國東晉時期公元379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它乃我國東晉時期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習鑿齒,因避前秦王苻堅寇晉之亂,由鄂入贛隱居於斯,繼而肇基開疆,繁衍生息,遂成為白梅習氏祖源,也是江西習姓發源地。據考證,江西境內習姓村莊(或人口)幾乎均源自於白梅村,且別遷習姓村莊的族譜譜頭,均承接《白梅習氏族譜》而來。因此,白梅習氏家訓家風,影響江西全境習姓,以及先後從江西遷居在全國各地的習鑿齒後裔。

據史料記載,習鑿齒從一至六歲始接受家訓家風啟蒙教育,以博學洽聞,文章著稱享有盛名,其著《漢晉春秋》(五十四卷)、《襄陽耆舊傳》(五卷)、《逸人高士傳》(八卷)、《習鑿齒集》(五卷)等著作影響深遠,名垂千古。在厚植家訓,涵養家風方面,習鑿齒上承習氏先賢祖訓,下啟白梅鑿齒家風,以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精神和道德風貌,啟迪和薰陶著一輩又一輩的習氏後裔,由此所衍生出優良的白梅習氏家族傳統和家訓家風,使其習氏世孫在歷朝各代人才輩出,不乏社會棟梁之才,如:習珍、習闢強、習嘉言、習均謙、習恩敬等都是傳承家風、詩書繼世的傑出代表。

 

載入族譜、有史可考的習氏家訓,由習鑿齒三十三世孫習均謙所撰,總結形成文記載的家訓(以白梅習氏《箴誡九則》為標誌),最遲見諸於明修《白梅習氏族譜》,距今560餘年。《父子箴》《兄弟箴》《夫婦箴》《朋友箴》《正家箴》《守己箴》《保身箴》《勤儉箴》《戒賭箴》等九則箴語誡言,是繼承發展白梅習氏家訓家風基礎上的精練概括,是經歷千百年歲月的積澱和時間檢驗而形成的優良家訓家風文化,在習氏宗族中已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成為一個家庭、家族延續和穩固的精神基石。

 

 

中國家風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自古以來注重家風建設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家風文化始於先秦時期,經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成熟於隋唐時期,在宋元時期家風文化繁榮,明清之際達到鼎盛。

兩漢時期,是家風文化的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禮教受到重視,出現了「家訓、家約」等名稱,且家訓開始以書信體形式出現。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是家風文化的發展時期。諸葛亮的《誡子書》為世人所熟知,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出自這裡,像「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等,該篇主要體現出諸葛亮對兒子的諄諄教誨和期望,也給後代修身立志以重要啟迪。習氏家訓家風中的「崇尚大統、忠貞愛國,慎終思遠、和諧忠孝,尊師教育、德行並舉,行善守孝、敬祖孝悌」等四個特點,對後人生活和治家的影響也較為深遠。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同根同源,一脈相承。

白梅習氏家訓家風主包含:道德品行、忠友孝悌、誠信為人、文化修養、待人接物、價值取向等方面,且以五言詩格式表述,簡明精練,富有哲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父子箴]子孝父心寬,斯言誠為確。不患父不慈,子賢親自樂。父母天地心,大小無厚薄。虞舜曰蘷蘷,瞽瞍亦允若。

[朋友箴]損友敬而遠,益友宜相親。所交在道義,豈論富與貧。君子澹若水,交誼情愈真。小人甘若體,轉眼如仇人。

[正家箴]正人先正己,治家如治國。先須敬祖宗,慎勿慢親族。竭力孝父母,小心敬伯叔。長幼必有序,夫妻要和睦。度量要寬洪,見識休侷促。莫聽婦人言,兄弟傷骨肉。常存君子心,忠厚待鄉曲。義方訓子孫,寬恕使奴僕。諸物須儉用,凡事要知足。衣食務均平,財物莫私蓄。閨門常謹嚴,兒女要拘束。家法能整齊,自然天賜福。

[守己箴]人皆用機巧,我獨守愚拙。有耳靜不聞,有口訥不說。失固不為憂,得亦不為悅。謙退戒傲慢,恬淡去躁率。已過自檢點,他事不幹涉。不輕賤與貧,勿趨炎與熱。人心無定期,造物有挫折。生涯肯勤務,衣食自不缺。休貪不義財,莫造無邊孽。但行平等事,夢寐心不怯。惟願子孫賢,繼承前閥閱。積德世相傅,綿延比瓜瓞。

[保身箴]人本無根蒂,有損多夭折。壽算欲延長,身體貴調攝。言語貴慎省,飲食須撙節。酒色勿食多,貪多體虛怯。思量勿過度,過度氣鬱結。坐臥莫當風,饑渴寧食熱。痰唾勿頻吐,剔齒戒掏舌。傷力多損骨,勞心致傷血。爽口思燒炙,積氣成應疽。顏色要長好,精神勿輕洩。六脈但安和,百病自然蔑。如此慎保養,何必求仙訣。

[勤儉箴]人生天地間,富貴誰不欲。己力不經營,日用安能足。成立最艱難,破蕩真迅速。貧賤因懶惰,借貸遭恥辱。儉用勝求人,奢麗莫從俗。男若勤耕種,飢不愁無食。女若攻紡績,寒不慮衣服。勿謂長少年,光陰如過隙。男長婚事逼,女大嫁期促。雙親老將至,百事相繼續。臨期欲副用,閒時須積蓄。勉勵子而孫,慎勿憚勞碌。

[戒賭博]天下惟賭博之途,萬不可入。一入其中,人品以此敗;心術以此敗;德業以此敗;家貲以此敗。貽玷前人,家聲以此敗;作法不良,後裔以此敗;心驚膽戰,神色以此敗;廢寢忘餐,精力以此敗;貴賤無等,體面以此敗;匪類混雜,門風以此敗。有此十敗,何可輕蹈?子孫其戒之哉,子孫其戒之哉!

此外,從天下家國的角度,制定了「家長」「睦族」「孝親」「立嗣」的家訓四則,也視為習氏家族家訓家風重要內容的組成部分。

 

家風好,社會風氣自然會好。如今,置身雕梁畫棟、素雅潔淨、氣韻祥和、錦繡和順、寧靜恬淡、民風淳樸的江南白梅,你會發自內心地生發出一種美好情愫和愉悅感受。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感慨,好一處世外桃源般的祖澤福地!

這,不就是數百年來習氏箴誡所浸染薰陶的風骨氣節麼。

 

研讀白梅習氏《箴誡九則》,我們不難發現,其具有四大特性。

 

修譜傳世的悠久性。習氏家族有著3000多年歷史,自先祖習明至習鑿齒始,代代修譜,沿襲至今,用文字記錄家族發展的歷史脈絡,修譜成為延續家訓家風文化的重要形式。

地域流傳的廣泛性。習鑿齒為白梅開基之祖,其子孫繁盛,以枝蔓式的播散於湖南、河南等多個地區,僅在江西境內的習氏村莊分布十五個縣市,流傳地域的廣泛性使習氏家訓家風得到進一步弘揚。

家族祭祀的儀式性。慎終追遠,祭祖尋根,成為習氏家族世代相傳的傳統,每年清明節舉辦「中華習氏祭祖大典儀式」,來自全國各地的習氏後裔代表聚集白梅祭祖認宗,彰顯了良好家訓家風的凝聚力。

辦學重教的崇文性。習鑿齒自57歲在白梅創辦「半山學舍」,直到85歲仍在開講授徒,從事教育28年。「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充分體現了習氏祖先熱愛教育,注重品德的優良家訓家風,也是構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

  

可見,切實加強習氏家訓家風的保護傳承,進一步深入挖掘家訓家風深厚豐富的文化內涵,彰顯其歷史、文化、學術價值以及具有深刻的普世教化功能,對於當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心,推動和促進當地農村鄉村振興,文化興盛建設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

 

為重塑白梅習氏箴誡的漢晉風骨,在新餘白梅,相關習氏箴誡的保護、傳承工作已經啟動:

2021年,深入開展習氏家訓家風調查,收集整理與習氏相關的家規、家誡、家儀、家法、家則、家制等資料,予以確認並登記建檔保存;

2022年,整理習氏家訓家風資料,組織申報各層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認定一批有影響有代表性的傳承人,有計劃地開展傳承、活動、培訓、授徒活動,實現傳承工作常態化;

2023年,組織傳承人進學校、進課堂、進社區,為師生、村民誦讀習氏家訓家風,宣講習氏歷史文化,讓師生、村民有認同感、歸屬感;以習氏家訓家風為內容,以美術繪畫為形式,組織專業畫家採取圖文並茂方式把家訓家風繪畫成圖書,弘揚習氏優秀文化;2024年,成立習氏家訓家風文化研究會,加強習氏文化理論研究,每兩年召開一次理論研討會,收集研討成果整理彙編,出版書籍;

2024年,設立習氏家訓家風展覽、宣傳、展示、宣講場所,進一步提高和完善文字、圖片等相關重要物品的製作陳列,豐富陳展內容;

2025年,構建白梅習氏文化生態保護區,將與古村落有關的遺址遺蹟、古建築、古橋、自然景觀等風物遺存納入保護範圍,實行整體性保護。

 

 

白梅習氏家訓家風千百年來承傳有序,所形成的文字記載可上溯到明朝時期,甚至更加久遠的時代,而且存續狀況良好。

 

專家分析稱,承襲漢晉風骨的白梅習氏箴誡通過現實觀照,仍然具有四重價值:

 

歷史價值。白梅村歷史悠久,公元379年,東晉時習鑿齒隱居於斯,遂成為白梅習氏始遷祖,是為江西習姓發源地,距今有1600多年歷史。習鑿齒上承先賢祖訓,下啟習氏家風,不僅是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對繼承發展中國歷史文化和習氏後裔傳承優秀家訓家風產生了重要影響。

 

文化價值。良好的家訓家風是延續和穩固家庭家族的基石。習氏家訓家風涵蓋在道德品格、精神風貌、價值取向、審美情趣、文化素養等各方面,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家庭家族中的具體體現,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深刻的教化意義,對於當今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在省市區乃至國家層面的重視支持下,白梅習氏家風家訓得到良好的保護,相關文化建設項目得以順利進行,並取得豐碩成果:2009年重修了《白梅習氏合修族譜》,使習氏史上家訓家風,在文字上得以保傳承延伸;在分宜棗木山修建了「習鑿齒紀念館」,使來自全國各地的習鑿齒後裔,有一個參觀和祭祀的平臺和載體;重修了「中和堂」「來慶堂」「和敬堂」三大祠堂。同時,在「和敬堂」前,修建了一座「白梅習氏家風家訓」文化長廊,使村民時刻能觀摩學習「習氏家風家訓」,促其不斷發揚光大;2016年又重修了白梅「惜字塔」,該塔始址於1867年,是白梅習氏重視文化、知識和尊重讀書人的一個重要標誌。

 

學術價值。習氏家訓家風延續千年而綿延不絕,是傳統文化中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加強對習氏家訓家風的學術研究,深度挖掘習氏家族的「家譜」「家訓」「家規」「家誡」以及歷史典籍、習俗文化等重要文獻資料中蘊含的深厚的文化內涵,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對傳承傳播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有著積極意義。

 

普遍價值。習氏家訓家風既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精神的凝聚,充分利用好發揮好家訓家風中的豐厚資源,轉化為具有社會普遍教育價值的優勢資源,使家庭成員、社區居民和社會公民從良好家訓家風中汲取養分,以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讓公序良俗成為社會風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在當今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白梅習氏家訓家風無疑具有極大的借鑑意義和啟示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在構建優良家風時要注意在繼承傳統優秀家風的基礎上,更要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使優秀家風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躬逢盛世、潤物無聲。一年一度清明節,棗木山,儼然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白梅習氏子孫開始組織清明節上棗木山祭掃鑿齒始祖。近些年,已發展到河南、河北、湖南、江蘇、湖北、雲南、江西等全國各地習氏後裔不遠千裡慕名而來緬懷始祖之功德,讓習氏子孫潛移默化受其教育、潤澤後世。

 

陶貴彬:筆名子瀟君,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新餘市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新餘市演講家協會常務理事、新餘市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新餘市評論家協會理事。新聞作品《杏坑,留守老人的福地》獲中國地市報好新聞一等獎;副刊作品《父親的菜園》獲全國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低到塵埃裡》獲全省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網絡策劃專題連續三年榮獲江西新聞最高獎——江西新聞獎一等獎;公開出版個人散文作品集《靠岸》。

       現供職新餘日報社。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關於習氏,你知道多少?習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未列入百家姓前300名,然而...
    根據《風俗通》記載,習國被其他諸侯國覆滅後,習國原有公族以國名為姓,遂為習姓,即習國人以國為姓氏,稱為習氏。在漢代有著名的歷史人物——習響,官至『丞相』...,習氏後人尊習響為習姓的始祖。「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後,晉朝廷曾又徵召習鑿齒修輯國史,其時,他已遠避於外,即今天江西新餘白梅村,白梅村習氏族人,只要一提及習鑿齒,均尊稱其「發祖公」。
  • 習氏家族簡介
    春秋時期有地名少習,在今陝西商縣東180多裡,後稱為武關,居其地者,有人以地名為習姓。  得姓始祖:習響。習姓的得姓是以國為姓。根據《風俗通》記載,習是一個古國名,漢代有習響,曾出任陳相。而《左傳·杜預注》上記載,習氏,是以地為氏的姓氏。少習原是一個地名,在折縣東之武關,望族出自襄陽。古代有諸侯國習國,習國被消滅後,其國人才以國為氏,而稱為習氏。
  • 走進白梅
    讓人驚奇的是它下轄的幾個鄉的名稱有:白湖、白柳、白梅、白石、金社、金渡。時人戲言:「白」是白銀,「金」是烏金。這麼一方富得流金流銀的山水,何止是「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紅火、爛漫啊!撤區並鄉後有白梅、白湖、項鎮、金社鄉鎮行政區劃名稱。白梅鄉得白雲巖地利之便,在新世紀、新時代的鄉村旅遊、全民旅遊、全域旅遊中脫穎而出、人人皆知。每年的春暖花開,到白雲巖旅遊的人摩肩接踵、絡繹不絕。
  • 《女史箴圖》與《女史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政府為感謝中國遠徵軍在緬甸救英軍突破日軍之圍,曾有意把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歸還中國,或贈送中國一艘潛水艇,二者擇其一,作為謝禮。中國政府選擇了潛水艇。為減少開卷,方便展示,大英博物館將《女史箴圖》攔腰裁為兩截,裱在板上懸掛。
  • 顧愷之《女史箴圖》——古代女子圖鑑?
    《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女史箴圖》是顧愷之根據張華的《女史箴》畫的一卷插圖性畫卷。此圖原為清內府所藏,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國聯軍入北京,為英軍所掠。現藏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全卷長348.2cm,高24.8cm,絹本設色,內容共分九段。要想解讀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不得不先了解張華的《女史箴》。
  • 稀世珍寶《女史箴圖》,100多年前被掠走,今成英國「鎮館之寶」
    他著有一篇勸誡婦女德行、操守的文章《女史箴》,以此勸諫晉惠帝皇后賈南風做個好皇后。當時西晉國家大權為其皇后賈南風獨攬,其人荒淫放肆。張華便收集了歷史上各代先賢聖女的事跡寫成了《女史箴》,以此勸誡和警示皇后賈南風,普天下女子也可以此為鑑。《女史箴》流傳很廣,成為後世宮廷女子必讀的文章。後來顧愷之根據《女史箴》內容分段為畫,共繪畫了9段。
  • 探藝術本源 尋美的真諦|拾箴美術館「藝道拾箴」項目在京啟動
    拾箴美術館開館暨「藝道拾箴」藝術收藏沙龍講座項目啟動儀式現場12月13日,作為線下美育基地的「拾箴美術館」實體館在燕莎友誼商城正式運營。同時由拾箴美術館發起的系列藝術拓展項目「藝道拾箴」第一季——藝術收藏沙龍講座項目也正式啟動。「拾箴」的宗旨是尋找美的真諦,探索藝術的本源。
  • 湘西「誡語齋」 古籍善本書品鑑會
    ,誡語齋的古籍善本已經自成規模,僅明清善本書就達到了數百冊,清代至民國的古籍古書更是達到數千冊。誡語齋2016年7月30日上午,湖南師範大學熤園在「誡語齋」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善本書品鑑會。來自湖南師範大學、吉首大學、湘西州委黨校、永順縣文聯、書協等單位的著名學者十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 《天主十誡》第二誡
    《第  二  誡》要理背誦123 問 第二誡禁止什麼?答:禁止輕慢天主的名,或呼天主的聖名發虛誓,或許願不還。124問 什麼是發誓?第二誡 動漫視頻了解一下在第二誡中說,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你們知道天主的名字是什麼嗎?•同學們,讓我們來看看聖經當中關於天主的名字都說了什麼。
  • 「藝道拾箴」藝術項目在燕莎友誼商城正式啟動
    「拾箴美術館」具有行業內的權威性。場館展賣的作品都是一線藝術家的精品傑作,藝術造詣非常高,具有很好的收藏價值。這個也和我們商城高端的定位是相契合的。我們希望通過「拾箴美術館」搭建一個藝術家和廣大消費者的橋梁,通過這個橋梁使大家體會到藝術的魅力,實現廣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 中國國寶《女史箴圖》:蔣介石一個抉擇終成永遠遺憾
    後來,英國政府為了表達感謝,就選擇《女史箴圖》或一艘潛艇作為禮物,讓國民政府二選一。最終,國民政府毫無疑慮地選擇了潛艇。從此,這件中國最早長卷畫國寶《女史箴圖》回歸祖國的唯一一次機會,就這樣錯過了。其實處在戰爭年代的國民政府選擇潛艇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它對當時國家的意義重大。
  • 張廖七嵌箴規
    「張廖」氏一族有七條祖訓,勖勉子孫必須嚴格奉守,世代遵循。
  • 清人書程伊川《四箴》
    庚子閏四月十二日,自滬上履薄齋購得清人所書程子四箴,甚是歡喜。其書法未逮,然一筆一劃,有敬謹之意在,此明道所謂「吾寫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敬」也。據我所知,清人書程子四箴並刻碑者,不止此一種。又餘於宋明諸儒中,最服膺伊川。因伊川之言,深能切中我之病痛也。憶十餘年前,餘有《四箴解》一文,以為主敬、進學之助,今重讀拙文,頗有「道德日負於初心」之感,然亦不可謂無所進益。
  • 被中紀委看中的《家誡》: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如何教育後代
    中紀委看中了張謇的《家誡》的確,一個家族要傳承,家風是至關重要的。《上海書評》曾於去年推出《百年斯文:文化世家訪談錄》一書,介紹了螺洲陳家、建德周家、襄平趙家等多個文化世家,展現了這些家族在近代中國的變遷。而《百年張家》可以說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實業世家的歷史大門,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資源。
  • 圖文教程:白梅、紅梅、臘梅寫意畫法示範
    白梅的畫法白梅,故名思意就是白色的梅花,以均淨、完整者為佳,少了些紅豔,多了一絲高雅。白梅與梅花的形態相同,只是花瓣顏色為白色且由花心向外微微有黃色暈染開。①保持筆頭的水分適中,蘸重墨以圓勁的墨線勾畫白梅的輪廓。②圍繞花心,繪製發散的短線作蕊絲,而後點綴蕊頭。↓↓↓
  • 老祖宗傳下來的易氏家訓27則
    點上面「易氏大家族」
  • 姚孟起《陳茂卿夙興夜寐箴》立軸
    夙興夜寐箴雞鳴而寤,思慮漸馳,盍於其間,澹以整之。
  • 盱眙發現嘉靖皇帝《御製程子四箴並跋》碑
    就在幾天前,在老北頭胡家巷拆遷工地上,就驚奇地發現了一塊距今近五百年的明代碑刻——嘉靖皇帝《御製「程子四箴」並跋》碑的殘件。 文物愛好者周君牧先生對盱城老北頭情有獨鍾,尤其是在大面積拆遷的時候,他更是利用休息時間到拆遷工地「尋寶」,祈望能在一片狼藉的碎磚爛瓦中發現一些有價值的文物信息。幾年來,他已經發現並收藏了大量的銘文磚、雕花磚、構件磚、瓦當以及石牌坊構件、陶器、瓷器、古錢幣等。
  • 華 夏 「氏」族來歷
    ,分天地;地皇氏、人皇氏,鉅靈氏,句疆氏,譙明氏,涿光氏,鉤陣氏,黃神氏,佢神氏,犂靈氏,大(馬鬼)氏,鬼裂氏,弇茲氏,泰逢氏,冉相氏,蓋盈氏,大敦氏,靈陽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辰放氏,蜀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