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鍋茶是蒙古族傳統食品奶茶中的一種。蒙古語叫「圖立古臺茶」。在煮鍋茶時,必須是新打來的清水熬茶,以山泉水為佳。然後水沸騰時,加入搗碎的磚茶、牛肉乾,煲足1小時左右再摻入牛奶,然後按口味加鹽巴。等到整鍋裡的茶水沸騰時,就算把鍋茶的鹹奶茶底給煮好了。在煮好奶茶鍋底之後,把酥油、奶豆腐、奶酪、炒米等原料一樣樣放進鍋裡,手拿大勺反覆攪動,最後把煮好的奶茶倒進銅鍋,待再次燒開後,就可以飲用了。鍋茶濃稠適中,奶味濃香柔和。
對蒙古人來說,奶茶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飲用品,而是一種文化,一種情感。蒙古鍋茶先用傳統方法將奶茶熬好,然後加入風乾肉、奶酪、奶皮子等在鍋中邊吃邊煮。吃的時候將奶茶盛在碗中,加上奶豆腐、炒米、黃油混在一起。越往後炒米和奶豆腐泡得越軟,味道口感越好。喝的時候再配上蒙古果子、牛排、手把肉等,就更正宗了。
蒙古族特別喜歡喝青磚茶和花磚茶,視磚茶為飲食之上品,一日三餐均不能沒有茶。若要有客人至家中,熱情好客的主人首先斟上香噴噴的奶茶,表示對客人的真誠歡迎。客人光臨家中而不斟茶,視此事為草原上最失禮之行為,並且將這事迅速傳遍每家每戶,從此不斟茶之戶的名聲衰落,各路客人繞道而行,不屑一顧。如若去親戚朋友家中作客或赴重大的喜慶活動,要是帶去幾塊磚茶,再加上哈達,那將是上等禮物,等於奉獻「全羊」之禮品,不僅大方、體面、莊重、豐厚,而且可以贏得主人的讚譽。
茶葉被稱之為「仙草靈丹」。茶葉中包含著丹寧、胺基酸、精油、咖啡因和維生素C、 D、 B等豐富的營養成分,有強心、利尿、健脾、造血、造骨、提神醒腦和強化血管壁等藥用功能,還有溶解脂肪,促進消化等作用。因此,茶葉,尤其是磚茶逐漸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
蒙古族通常飲用的磚茶中,最為受歡迎的是湖北所產,帶有「川」字記號的磚茶。他們用磚茶熬製成茶水,蒙古語稱「哈日茄」;奶茶,蒙古語稱「蘇臺茄』;酥油茶,蒙古語稱」希日陶斯臺茄」。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蒙古民族還摸索出豐富的熬茶技術。這些種類繁多的茶,獨具風味,細細品嘗起來,真是一種特殊的享受。
斟茶時,茶碗不能有裂紋,一定要完整無缺,有了豁子也不吉利。往碗裡倒茶的時候,一定要把銅壺或勺子拿在右手,從裡首倒在茶碗裡。茶不可倒得太滿,也不能只倒一半。用手獻茶的時候,手指不能蘸進茶裡。可以多少晃蕩一下,但不能把茶撒出來。倒茶的時候,壺嘴或勺頭要向北向裡,不能向南(朝門)向外,更不能朝向來客。
在牧民家中做客要大方,實在,無拘無束。這樣,主人才會更加接近,更加熱情,認為最真誠的客人光臨。反之,主人不但不產生好感,而且認為客人虛偽,不好交往。
在牧民家裡喝茶,要方法得當,彼此尊重,這樣才能真正品嘗出味道來。先將炒米按需要放入碗裡,再放少許奶酪後倒入奶茶。一邊談話,一邊慢慢喝,等把第二碗茶喝完,在浸泡過的炒米上放一點酥油、奶食品,再嘗一嘗,香、甜、酥、脆一口嚼,絕妙的滋味,使人真正體會到草原牧民生活的甜蜜。
親~~點擊下面閱讀原文更有機會獲得獎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