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人死亡!300萬人撤離!超市被搶空!最強颶風"馬修"來了!

2021-01-22 這裡是美國


加勒比海地區遭遇近十年來最強颶風「馬修」(Matthew)肆虐!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死亡人數暴增。



據路透社援引當地官員指,颶風「馬修」過境,留下一片狼藉,房屋倒塌、山體滑坡、道路崩裂。上萬人無家可歸,農田也嚴重毀損。據初步統計,至少有2000個家庭被洪水掩埋,許多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175所學校受到破壞。



颶風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持續攀升,路透社從地方民防官員取得的死亡統計,確認已有842人死亡




當地官員稱,此次颶風造成的全部影響目前還無法估計,傷亡損失還在持續遞增。聯合國各機構緊急動員向海地提供援助。



美東時間7日清晨,「馬修」登陸美國,橫掃整個佛羅裡達東海岸,逐漸朝東北方向移動,成為近10年來第一個影響美國大西洋沿岸威力最強的風暴。



颶風已導致佛州約60萬人受到停電影響,多個港口失控,多支遊艇傾覆,造成美國至少4人死亡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呼籲民眾緊急撤離,並也再三強調這場颶風非常危險,「如果你在的社區收到了撤離命令,一定要認真對待。」歐巴馬表示,「家園可以重建,但珍貴的生命只有一次。」




佛羅裡達、南北卡羅萊納、北卡羅萊納和喬治亞洲均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四個州政府已經下令並呼籲約250萬沿海居民疏散。




國家颶風中心主任Rick Knabb發出嚴重警告:「建議美國東海岸居民要查清楚,居住地點是否在疏散區,若是,要決定要往哪裡撤離及怎麼去。








在颶風來襲前,整個東岸地區的民眾蜂擁趕出超市,大量囤積生活用品,貨架都被掃蕩一空。



加油站也是徹夜大排長隊。



居民也紛紛開始準備沙包,加固房屋,做好應對措施。



對於美國東部的居民來說,「馬修」已經足夠令人擔憂了。而同時,百慕達海岸也有另一個颶風生成,恐兩風會交錯並互相影響,產生「藤原效應」,令其破壞力更加難料。


報導稱,熱帶風暴「妮可」(Nicole)已增強至風力1級的颶風,目前集結在百慕達以南555公裡處,最強風力達每小時128公裡。


當地時間7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NOAA)稱,下周早些時候,「妮可」可能會與「馬修」交匯,視乎兩風屆時的大小,較強的颶風可能會吸收較弱的一方。如果兩風強度相若,恐會「共舞」,令其威力和走向更加難測,可能會改變方向,轉往美國大陸。




目前,美國東海岸大部分地區也發布了颶風預警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制訂了這份官方安全指南,一定要收好,以備不時之需!


颶風來臨前的準備工作

●備好應急物品,包括:手電筒、收音機(帶電池)、食物、飲用水、常用藥品、防寒衣物等。每人每天最好準備三加侖水,除了飲用之外,水的用途還包括洗漱和衝廁所。

●檢查電路、煤氣、火源,確保安全。固定或收起可能被風吹落的物體,如花盆、雨棚、晾衣杆和室外天線等。

●房屋外露的水管和水槽要整理好,防止突然洩露。

●檢查房屋是否牢固安全,將門窗加固,易碎的門窗玻璃需用膠帶粘好。



颶風來臨時的注意事項

●呆在家裡更靠裡面的房間、較低樓層的壁櫥或浴室。遠離窗口、天窗和玻璃門。

●不要到室外去,容易被空中飛濺的碎片擊傷。


●當心雷電,遠離電器設備。在風暴期間,請勿洗澡、淋浴,或使用手機。

●如遇到需要撤離的情況,聽從指揮,在擁擠的人群中,將胳膊放在胸前,遇到人群擁擠推搡,用胳膊、肩膀和背部抵擋壓力,不要停頓,儘量移動。

●如果無法撤離至安全場所,可就近選擇在空間較小的室內(如壁櫥、廁所等)躲避,或者躺在桌子等堅固物體下。



颶風預警信號解除後

一般情況下來說,颶風結束後的傷亡人數遠大於颶風發生時。為在颶風后保持安全,請遵循以下建議:

●在官方給出「安全」的指令以前,請呆在家裡。


●不要觸摸電線。如果水坑裡或者水坑附近有導線,都請遠離。清理殘骸時戴膠皮手套、穿膠皮靴並使用木棍。

●恢復供電後,先檢查一下冷藏食品是否變質。重啟家中電源的主開關、電視機或是衛星天線。


●留意被水衝壞的道路、橋梁、樹幹或是門廊,它們都有可能意外坍塌。

●搶救傷員時,保證室內空氣流通、保暖,不要給昏迷者餵流食。




最後再次提醒:美東的朋友們,請一定要注意安全!




按住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這裡是美國」公號

相關焦點

  • 最強颶風"馬修"來襲!2000個家庭被洪水掩埋,842人死亡!
    ,佛羅裡達州進入緊急狀態授權美國國土安全部和聯邦緊急措施署協調災難救援工作在過去48小時裡,這些州已經陸續要求受影響地區的大約200萬人緊急撤離美國佛羅裡達州州長斯科特6號再次警告,颶風造成的影響可能會是災難性的所有人都要做好颶風直接衝擊佛羅裡達州的準備他呼籲民眾嚴肅對待政府下達的疏散指令,抓緊一切時間撤離危險區域
  • 致命颶風「馬修」逼近美東南海岸 多州疏散民眾進入緊急狀態
    近年來罕見的強颶風「馬修」(Matthew)重創加勒比地區,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目前正向美國東南沿海逼近。佛羅裡達州、喬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等地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要求數以百萬計沿海居民加緊防範,做好撤離準備。
  • 史上最強颶風席捲美國: 航班取消、迪士尼閉園、上百萬人強制撤離...
    24小時,造成至少5人死亡、超過1.3萬棟房屋損毀。大西洋颶風「多利安」一度升級到最強的5級風暴。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把颶風分為5個等級,5級颶風是最嚴重的,被稱為將發生極端災難性的破壞。「多利安」的預測路徑大致如下。目前「多利安」已逼近美國佛羅裡達州沿海,風速達98公裡/小時。佛羅裡達州、喬治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南卡羅來納州4州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但是大約是2002年我和大師有一次碰面,我曾諮詢大師關於"膝蓋疼痛"的問題,大師的回答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四個人膝蓋都不好"。注意那時還沒有人攻擊陳拳大師的膝蓋問題。我當時對上邊那句話的理解是:"要想有功夫,"膝蓋疼"的代價應該是免不了的吧!
  • 史上最強的五級颶風「艾爾瑪」威力超核彈,佛州進入緊急狀態
    來源:視覺中國颶風「艾爾瑪」來襲 佛羅裡達州緊急「備戰」 前些日子,中國澳門遭受了53年以來最強的颱風「天鴿」,給澳門帶來嚴重的生命與財產損失。而最近德州的哈維颶風讓美國「一夜回到解放前」,30萬戶居民停電,5人死亡。就像是接力一樣,現在佛州又遭遇了颶風......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
    1、不同模式的神經程序,決定了不同的意識覺知如同古、田與葉都是由"十"和"口"組成的,但所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一樣,每一個人大腦中都擁有約一千億個神經細胞,之所以每一個人對同一事物會產生出不同的意識覺知(例如有人喜歡狗,有人厭惡狗),是因為每個人腦中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結模式(聯結線路)是不同的。
  • 美國東南部沿海各州備戰強颶風天氣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6日說,此前「橫掃」加勒比海地區的強颶風「馬修」已升級為四級颶風,將於當地時間6日晚些時候抵達美國佛羅裡達州沿海地區。包括佛羅裡達州、喬治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在內的美國東南部沿海各州在過去48小時已陸續要求受影響地區約200萬人緊急撤離。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來看一看"不用力打人"的真相
    正常人要做到"氣與力合"不容易,因為你首先得要把"氣"練出來。但要做"意與力合"卻再正常不過了。一般人都會,一一不經過大腦引導的肢體運動是不可能做功的。瘋子更會一一意念強烈甚至失控導致手舞足蹈。人們生活中的意念與肢體運動通常呈"同向疊加"狀態,自己也許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身體的運動與思想意識有什麼大的關係,但想想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特殊狀態。
  • 宗大師偈頌"穆則瑪"之略釋潤心甘露
    "妙吉祥"是文殊菩薩的別名。     第三句"摧伏無餘魔軍秘密主"這一句是溫薩巴傳承後來加上去的,主要讚頌宗大師殊勝的能力。也就是說,宗大師在摧伏一切內外魔軍的能力上,跟掌管一切如來之秘密言教的金剛手菩薩無分無別。提起魔,一般人都會馬上幻想具有三頭六臂、面目猙獰、極為恐怖的一種外在的怪物,其實真正的魔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內心。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初學者往常的疑問是: 我該用腰?還是用胯?用了腰,胯不也在動嗎?用了胯,腰不也在轉嗎,二者皆動的狀況下,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再有可能涉及到的名詞就是"箭"了。"弓箭弓箭,張弓搭箭,箭射遠方"這是人們思維中的定式。其實"弓體"本身就有它的作用在。在"兩臂弓""兩腿弓"裡,"弦"是虛設的,"箭"是不需要的。先來說一個"臂弓"的形成。只有當你滿足了"腕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相吸相系,動態等壓的狀況下,(建立意念之弦)這隻"臂弓"才能成立。一旦"臂弓"成立的狀態下有哪些益處呢?
  • 【雲間漫談】大倉橋上說"漕運"
    這條航線因距海岸近,水淺灘多,繞來繞去,水程較長,故於至元二十九年(1292)另闢第二條航路。航路自劉家港起航,由江蘇啟東以北直趨大洋,再繞過山東半島。因比舊航線直且離海岸較遠,如遇大洋氣流同向,20天可以到達。一年後又闢更航路,自劉家港起航,直駛黑水大洋。若遇太平洋西向暖流期,充分利用西向氣流,從松江府至京城"旬日"可達,大約10天。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實"鼠"不易 "牛"轉乾坤
    成功救助心臟驟停選手1例很多人會問第一反應的急救志願者:"你們要保障多少個小時?" "無論是21.0975km,還是 42.195km;無論是駐場保障,還是超過230km的人車接力賽;無論是黎明,還是黃昏,抑或跨越晝夜——只要選手在賽道上奔跑,閃電俠們都會在崗位上陪伴著每位選手,直到最後一名選手安全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