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地區遭遇近十年來最強颶風「馬修」(Matthew)肆虐!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死亡人數暴增。
據路透社援引當地官員指,颶風「馬修」過境,留下一片狼藉,房屋倒塌、山體滑坡、道路崩裂。上萬人無家可歸,農田也嚴重毀損。據初步統計,至少有2000個家庭被洪水掩埋,許多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175所學校受到破壞。
颶風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持續攀升,路透社從地方民防官員取得的死亡統計,確認已有842人死亡。
當地官員稱,此次颶風造成的全部影響目前還無法估計,傷亡損失還在持續遞增。聯合國各機構緊急動員向海地提供援助。
美東時間7日清晨,「馬修」登陸美國,橫掃整個佛羅裡達東海岸,逐漸朝東北方向移動,成為近10年來第一個影響美國大西洋沿岸威力最強的風暴。
颶風已導致佛州約60萬人受到停電影響,多個港口失控,多支遊艇傾覆,造成美國至少4人死亡。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呼籲民眾緊急撤離,並也再三強調這場颶風非常危險,「如果你在的社區收到了撤離命令,一定要認真對待。」歐巴馬表示,「家園可以重建,但珍貴的生命只有一次。」
佛羅裡達、南北卡羅萊納、北卡羅萊納和喬治亞洲均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四個州政府已經下令並呼籲約250萬沿海居民疏散。
國家颶風中心主任Rick Knabb發出嚴重警告:「建議美國東海岸居民要查清楚,居住地點是否在疏散區,若是,要決定要往哪裡撤離及怎麼去。」
在颶風來襲前,整個東岸地區的民眾蜂擁趕出超市,大量囤積生活用品,貨架都被掃蕩一空。
加油站也是徹夜大排長隊。
居民也紛紛開始準備沙包,加固房屋,做好應對措施。
對於美國東部的居民來說,「馬修」已經足夠令人擔憂了。而同時,百慕達海岸也有另一個颶風生成,恐兩風會交錯並互相影響,產生「藤原效應」,令其破壞力更加難料。
報導稱,熱帶風暴「妮可」(Nicole)已增強至風力1級的颶風,目前集結在百慕達以南555公裡處,最強風力達每小時128公裡。
當地時間7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NOAA)稱,下周早些時候,「妮可」可能會與「馬修」交匯,視乎兩風屆時的大小,較強的颶風可能會吸收較弱的一方。如果兩風強度相若,恐會「共舞」,令其威力和走向更加難測,可能會改變方向,轉往美國大陸。
目前,美國東海岸大部分地區也發布了颶風預警!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制訂了這份官方安全指南,一定要收好,以備不時之需!
颶風來臨前的準備工作
●備好應急物品,包括:手電筒、收音機(帶電池)、食物、飲用水、常用藥品、防寒衣物等。每人每天最好準備三加侖水,除了飲用之外,水的用途還包括洗漱和衝廁所。
●檢查電路、煤氣、火源,確保安全。固定或收起可能被風吹落的物體,如花盆、雨棚、晾衣杆和室外天線等。
●房屋外露的水管和水槽要整理好,防止突然洩露。
●檢查房屋是否牢固安全,將門窗加固,易碎的門窗玻璃需用膠帶粘好。
颶風來臨時的注意事項
●呆在家裡更靠裡面的房間、較低樓層的壁櫥或浴室。遠離窗口、天窗和玻璃門。
●不要到室外去,容易被空中飛濺的碎片擊傷。
●當心雷電,遠離電器設備。在風暴期間,請勿洗澡、淋浴,或使用手機。
●如遇到需要撤離的情況,聽從指揮,在擁擠的人群中,將胳膊放在胸前,遇到人群擁擠推搡,用胳膊、肩膀和背部抵擋壓力,不要停頓,儘量移動。
●如果無法撤離至安全場所,可就近選擇在空間較小的室內(如壁櫥、廁所等)躲避,或者躺在桌子等堅固物體下。
颶風預警信號解除後
一般情況下來說,颶風結束後的傷亡人數遠大於颶風發生時。為在颶風后保持安全,請遵循以下建議:
●在官方給出「安全」的指令以前,請呆在家裡。
●不要觸摸電線。如果水坑裡或者水坑附近有導線,都請遠離。清理殘骸時戴膠皮手套、穿膠皮靴並使用木棍。
●恢復供電後,先檢查一下冷藏食品是否變質。重啟家中電源的主開關、電視機或是衛星天線。
●留意被水衝壞的道路、橋梁、樹幹或是門廊,它們都有可能意外坍塌。
●搶救傷員時,保證室內空氣流通、保暖,不要給昏迷者餵流食。
最後再次提醒:美東的朋友們,請一定要注意安全!
按住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這裡是美國」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