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喜歡踢足球,對於恆大足校的2000多名學生來說,足球是他們最大的熱愛。但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孩子們容易發生碰撞,由此也容易導致扭傷、挫傷。扭傷、挫傷容易導致血腫產生,若不注意還會讓孩子二次受傷,所以,恆大足校教練員們在訓練和比賽時,經常會帶著運動場專用的小冰箱到學校醫療康復處,提取一些冰塊和敷冰專用的保鮮袋,以備急用。恆大足校醫療康復處的醫生對教練們的做法很是讚賞,認為這可以有效地保護孩子們的身體健康。
今天,恆大足校醫療康復處醫生也在此提示大家,踢球時不慎扭傷、挫傷後,儘量第一時間對受傷部位進行冰敷(若有傷口,應該先治療傷口),這樣可以減少受傷部位血腫的擴散,有利於受傷部位的復健。
(恆大足校學生扭傷後,第一時間來到醫療康復處進行冰敷)
冰敷有什麼用?
冰敷的原理是通過使受傷部位的組織溫度降低、血管收縮,達到減緩血液流動,減緩血腫擴散的效果。冰敷對於扭傷、拉傷、挫傷、淤血、肌肉拉傷以及運動後酸痛等情況的治療格外有效。
另外,恆大足校醫療康復處醫生特別提醒,冰敷不但是復健過程中重要的一環,還能預防未來的傷害。球員在球場上不慎扭傷、挫傷後,一定要重視,儘快對其受傷部位進行冰敷,之後視受傷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訓練或比賽。否則容易導致受傷部位的血腫擴散,球員也更容易出現二次受傷,「因為扭傷後,身體各個部位在做動作時,會出現變形。」
冰敷要敷多久?
冰敷的過程分成四個階段:冰冷、灼熱、刺痛、麻木,整個過程約需20分鐘。當受傷部位開始出現麻木感覺時,應該停止冰敷,否則容易凍傷。
效果最好的冰敷法是冰敷20分鐘,休息10分鐘,再冰敷20分鐘。可在受傷後3天內,每天重複這種方法6-8次。
會不會冰敷過度?
只要你遵守冰敷的原則,且覺得冰敷對受傷部位有幫助,「冰敷幾次都沒問題,只是要記住,冰敷一段時間後,必須讓皮膚回溫,才能重複冰敷」。
如何冰敷?
恆大足校醫療康復處醫生特別提醒:冰敷時,不要讓冰塊直接觸碰到皮膚,否則容易凍傷;若受傷部位還有傷口,直接用冰塊觸碰皮膚還容易導致傷口傷勢惡化。
冰敷禁忌:大面積組織受損、感染性休克、皮膚青紫時,不宜用冰敷,以防組織壞死。 枕後、耳廓、陰囊等處忌用冷敷,以防凍傷;腹部不宜冰敷,以防引起腸痙攣或腹瀉;冠心病伴高熱患者,應避免足底冰敷,以防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引起心絞痛。
天熱時進行冰敷,將冰塊(碎冰更好)裝在塑膠袋或保鮮袋內進行冰敷即可。如果是在家裡,也可用一包冷凍豌豆或玉米進行冰敷,這類冷凍食品的包裝能緊密貼合於腳部或是腳踝曲線。天冷時的冰敷,最好在受傷部位放置一塊毛巾,這樣可避免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