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家航空公司因疫情破產重組,誰來接盤、誰能重生?

2020-12-22 界面新聞

記者 | 唐俊1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給航空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測,第二季度全球航空運輸需求量將同比下降82%,今年全球航空業損失可能高達3140億美元。多家航空公司無力承擔損失,不得不進入破產重組流程。

所謂破產重組,一般指當企業資不抵債時,法律允許企業的管理層向債權人提出重組方案,包括對企業資產進行處置或引入資本,期間可以延期歸還債務。對於瀕臨破產但仍有發展潛力的企業而言,破產重組是一次新生的機會。

目前,拉美最大的兩家航空公司、澳洲第二大航空公司,以及東南亞和非洲的數家航空公司,已明確正在進行破產重組。

破產接踵而來

3月5日,英國最大區域性航空公司之一的Flybe,成為疫情下破產的第一家航空公司。

5月26日,南美最大航空公司拉塔姆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重組債務,成為最新一家進入破產重組程序的航司。拉塔姆航空擁有340架飛機、42000名員工,疫情前每天運營超過1300個航班。過去四年拉塔姆航空一直在盈利,2019年取得了1.9億美元的利潤,但仍然沒有抵抗住疫情的衝擊。

拉美第二大航空公司哥倫比亞航空,5月10日在美國紐約申請破產保護以重組債務。哥倫比亞航空公司成立至今已超過100年,是歷史第二悠久且仍在營運的航空公司(第一為荷蘭皇家航空)。疫情發生前,哥倫比亞航空日均運營700條航線,年運送旅客超3000萬人次。

作為澳大利亞第二大航空公司,維珍澳洲航空4月21日被德勤接管,成為亞太地區首家在新冠疫情期間倒下的航空公司。維珍澳航本就負債纍纍,疫情成為壓垮它的稻草,目前正與新的投資者接觸。

泰國航空的改革計劃於5月19日得到泰國內閣批准,將通過泰國《破產法》的業務重組章節進行實施。5月27日,泰國中央破產法院受理了泰國航空申請破產重組的案件。泰國航空過去幾年的經營狀態一直不理想,從2013至2018年的六年間,僅2016年實現盈利。

此外,因無法繼續負擔債務,距今已有52年歷史的模里西斯航空在4月份進入自願接管。

邁阿密國際航空、瑞典支線航司Braathens、阿拉斯加最大航空公司RavnAir也已破產,其中後兩者正尋求重組方案。

南非航空自2011年開始連續9年未能盈利,去年底也進入破產保護程序,疫情的出現進一步加劇了南非航空的困境,目前仍沒有解決方案。

重組債務,誰來接盤?

能夠引入資本償還債務,恢復正常運營,是這些航空公司最好的選擇。但由於航空市場整體低迷,一些航空公司又沒有流動性及償債能力,並沒有資本方願意接手,已瀕臨破產清算邊緣。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接管Flybe航空後,就並沒有打算引入投資者。安永在評估後認為,出售資產償還債務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

對於還可以挽救的航空公司,原始股東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會出手相助。

拉塔姆航空表示,重組獲得了現有股東的支持。智利的奎託家族、巴西的阿馬羅家族以及卡達航空三大股東,已經同意提供至多9億美元的額外融資。

政府也是各個航空公司尋求援助的重要對象。

拉塔姆航空與巴西政府正就3.67億美元的救助方案進行談判,智利政府也表示會提供救助,但兩國政府均還沒有實際行動。

哥倫比亞航空也在向政府申請財政援助,希望渡過疫情難關。哥倫比亞政府尚未就此作出明確回應。

對於本就是航空公司大股東的政府,更不會袖手旁觀。在向一家基金公司出售了3.17%的股份前,泰國財政部持有泰國航空的股份超過50%。雖然現在泰國航空名義上已不是國有企業,但泰國仍就泰國航空問題專門成立追蹤解決委員會,由副總理威薩努擔任主席,督導泰國航空進行內部業務重組和復甦工作。

航空業內的巨頭公司,則並沒有藉此機會加注資本。去年,美國三大航之一的達美航空收購了拉塔姆航空20%的股份,但拉塔姆航空在破產聲明中並未提及達美是否會提供幫助。

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於佔福對界面新聞分析,航空公司普遍是重資產經營,同時需要非常持續的現金流作為支撐,而目前整個航空市場並沒有強勁復甦,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收購其他航空公司,會進一步增加自己的負擔。

超大型的航空公司雖不至於破產,但經營狀況也非常困難。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巨大體量的航空公司難以找到民間資本支撐,也不得不依賴政府。美國政府已同意向美國航空業提供250億美元的救助,其中超過一半資金將流入美國三大航。德國漢莎航空正尋求政府注資90億歐元,具體事宜仍在談判中。

但是,政府也不是樂於幫助所有航空公司,澳大利亞政府就拒絕救助維珍澳航。雖然維珍澳航是一家澳大利亞公司,但其90%股權為外國投資者所有,大股東包括了中東的阿提哈德航空、新加坡航空、中國海航集團、中國南山集團,以及英國企業家Richard Branson的維珍集團。澳大利亞政府並不願意將資金送入外國的口袋。

原始股東、行業巨頭、政府都不願接手的維珍澳航,轉向尋求新的投資者。目前維珍澳航的破產重組進入第二輪競標,四個參與方有三個來自美國,分別是紐約的投資機構Cyrus Capital、波士頓的貝恩資本(Bain Capital)、亞利桑那州的投資機構Indigo Partners,另外一家是澳洲本地私募股權公司BGH Capital。本輪競標結束後,將決出兩家機構,進入最終的競選。

行業內上下遊的企業也在參與。5月20日,中銀航空租賃購買了挪威航空13%的股權,進一步布局北歐航空市場。

於佔福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航空公司的處境會越來越困難。「越往後,破產的航空公司越多,但這個時間點並不會湧出大量的資本接盤,到時候買方將會更有話語權,航空公司可能落入『賤賣』的地步」。

能否重生?

雖然破產重組給了航空公司一次新的發展機會,但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即使有人願意接盤,後續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於佔福對界面新聞表示,這一輪航空公司的重組與常規時期的重組不一樣,未來的大方向肯定是運力大於需求,重組方全盤接受機隊的概率較低,需要多大程度上削減機隊規模存在不確定性,可能會根據機型、機齡等因素進行評估。

「比如要不要保留寬體機?可能資方要求剝離,但未來經濟好轉的時候沒有寬體機飛國際航線也不行。未來的需求很難精準預測,對於資產到底要不要保留以及保留多少,航空公司和潛在資方之間會存在博弈,這個過程會消耗挺長時間。」於佔福說。

對於資產的處理,可能也不會如往常一樣順利。於佔福認為,即使是疫情稍微緩解後,全球航空運力也會有一輪收縮,一些企業放棄民航運輸,需要處置的飛機數量增加,甚至有可能找不到買家只能強制報廢。

資方的進入也會對航空公司未來的經營方向進行調整。維珍澳航表示,由於國際旅行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仍難以全面恢復,希望未來將運營重點放在澳大利亞國內。也有潛在投資者表示,希望維珍澳航轉型成為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

疫情的不確定性給航空業的復甦也蒙上一層陰影。疫情的「震中」在不斷轉移,目前南美成為新的「震中」,旅行禁令進一步收緊。5月20日,哥倫比亞政府宣布,8月31日前不會恢復國際航班,國內航班在6月底前也將處於停飛狀態。

國際航協在5月15日作出評估,認為全球航空客運量至少在2023年之前都不會反彈到疫情前的水平。國際航協總幹事兼執行長朱尼亞克表示,希望在二季度末重新開放國內市場,第三季度之前開放區域市場,例如歐洲、北美或亞太地區。

全球航空業正在緩慢復甦。目前,中國沒有出現破產的航空公司,隨著疫情緩解,國內市場也率先得到恢復。新加坡從6月起將恢復飛往中國的航班,香港機場有限度地恢復了轉機服務,阿聯航空也已恢復前往九個目的地的定期客運航班。

於佔福對界面新聞分析認為,航空公司航線網絡與疫情區域的重合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各個航空公司的命運。疫情控制較好的地區部分航線可以復航,能給航空公司帶來實際的現金流,恢復運營的情況下向財務機構申請貸款也更有談判條件。「如果還是大面積不能復航,每天飛機和機組等成本繼續增加,破產的概率會加大。」

於佔福認為,在這一輪進入航空業的資本方需要有長期投資的心理準備,可能未來幾年資金會一直沉澱其中,不會很快有回報。相比於疫情之前,航空業的運營策略也會有較大改變,更嚴格和精細的成本控制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趨勢。後疫情時代,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一些做法應該會成為全行業不約而同的選擇。

相關焦點

  • 航空公司破產+1!疫情之下,已有多家航空公司破產
    不久前,亞太航空中心預測,到5月底,世界大多數航空公司將「破產」,這個預言似乎正在實現。新冠疫情肆虐重創全球航空業之際,又一家大型國際航空公司宣告破產。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尤其是拉丁美洲的航空公司——都受到了冠狀病毒疫情的嚴重打擊,疫情導致旅行禁令,人們不願乘坐飛機。哥倫比亞最大的航空公司阿維安卡控股公司(Avianca Holdings SA)今年5月早些時候申請破產保護,原因是乘客數量急劇下降以及自身債務負擔沉重。
  • 疫情下拉美最大航空公司破產,疫情持續惡化,巴西確診...
    由於上述因素,在拉塔姆航空之前,拉美第二大航空哥倫比亞航空宣布破產保護,今年3月以來公司收入銳減80%,公司面臨巨大的資金流動性壓力。航空業早已成為新冠疫情的重災區,根據國際航協的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客運收入或因疫情減少3140億美元,較2019年減少55%。
  • 拉美疫情持續惡化!疫情下最大航空公司破產 盤中大跌超60%
    由於上述因素,在拉塔姆航空之前,拉美第二大航空哥倫比亞航空宣布破產保護,今年3月以來公司收入銳減80%,公司面臨巨大的資金流動性壓力。航空業早已成為新冠疫情的重災區,根據國際航協的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客運收入或因疫情減少3140億美元,較2019年減少55%。
  • 不敵疫情 巨頭GNC申請破產保護!還有哪些美企因疫情破產?|破產保護...
    美國維他命及保健食品連鎖專門店GNC周二(23日)發聲明指,因不敵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導致銷量下滑,已向德拉瓦州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將在今年秋季前出售公司及關閉門巿。初步作價7.6億美元(約59億港元),但尚待法院批准。
  • LATAM拉塔姆航空公司因疫情影響申請破產
    拉丁美洲最大的航空公司Latam Airlines Group SA在冠狀病毒大流行嚴重影響航空業後,在紐約法院申請破產。,其按固定的時間表運營,並有資格獲得高達9億美元的破產貸款。拉坦聲明說:「 2020年5月26日,LATAM航空集團在美國破產法第11章的保護下申請重組。」根據公司聲明,這筆錢來自包括Cuetos,Amaro家族和卡達航空公司在內的股東。Latam還擁有約13億美元的可用資金。
  • 國內44家航空公司誰先倒下
    隨著新冠病毒向全球蔓延,全球民航業一時風聲鶴唳,停航、停業、裁員成了航空公司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而巨虧、破產、倒閉這幾個詞如夢魘般一直縈繞在航空公司周圍。國際航協(IATA)不斷調整對疫情對全球航空運輸業影響預測:2月20日,收入損失為293億美元。
  • 上半年全球近20家航司破產或停運
    排版| Crystal校對| 苗苗編輯| 者木國際航協近期發布的全球航空運輸業財務預期報告顯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影響,全球航空公司將虧損843億美元,淨利潤率下降20.1%你知道有多少航空公司已被市場無情地淘汰嗎?6月30日,墨西哥航空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是近兩個月來拉丁美洲第三家申請破產保護的航空公司。6月26日,泰國酷鳥航空發布聲明,稱將結束酷鳥航空的營運,並進行財務清算。
  • 哥倫比亞航空,百年歷史拉美龍頭航空企業,因疫情向法院申請破產
    哥倫比亞航空,是哥倫比亞的國家航空公司,創立於1919年,總部設於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是哥倫比亞第一大航空公司及南美洲第二大航空公司,亦是全球歷史第二悠久的航空公司,至今已有一百年的歷史。因疫情暫停營業,債務增加無力償還,尋求破產重組據報導,哥倫比亞航空公司根據美國法典破產法第11章(第11章是美國破產法中的一個章節,主要是規定各個實體,包括公司或個人的破產程序),申請了破產。據估計,在向美國紐約法院的破產申請中,哥倫比亞航空負債在1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
  • 吉利、重慶兩江新區接盤 力帆30億破產重組棋局待解
    來源:中國經營報吉利、重慶兩江新區接盤 力帆30億破產重組棋局待解本報記者/高沛通/趙毅/廣州報導12月2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力帆」,601777.SH)發布公告,其破產重整計劃獲法院批准,並披露重整計劃詳情。
  • 受新冠疫情影響 拉美最大航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飛行國際》5月27日報導,受新冠肺炎的影響,拉塔姆和阿維安卡是拉丁美洲首批申請破產保護的航空公司,其中,拉塔姆是拉美最大的航空公司。哥倫比亞的阿維安卡航空本月早些時候申請破產保護,5月26日凌晨,智利的拉塔姆也申請了破產保護。這兩家公司表示,破產將使他們能夠重組債務,為跨南美的航空旅行恢復正常做準備。阿維安卡是5月10日提交給美國紐約南區破產法庭的39家公司之一。其它航空公司包括厄瓜多航空公司、哥斯大黎加航空公司、坦帕貨運公司和塔卡國際航空公司。
  • 專家分析:在5月底,全球大多數航空公司將破產
    航空和旅遊市場情報提供商CAPA警告稱,全球大多數航空公司將在兩個月內面臨破產,由於旅行限制和冠狀病毒大流行導致的需求驟降,航空公司難以調整行程。並補充稱,「隨著飛機停飛,以及航班遠低於一半該組織表示,「許多航空公司可能已經陷入技術破產,或至少在很大程度上違反了債務契約」,並補充稱,「隨著機隊停飛,且當地航班的客運量遠遠不足一半,現金儲備正在迅速減少。」
  • 債臺高築的遠成破產重整,誰接盤?
    公告顯示,上海市第三人民法院於2020年1月20日裁定受理了上海遠成物流破產重整申請,並指定相關機構為管理人。為上海遠成物流盤活資產,發揮運營價值,開始公開招募意向重整投資人。5月22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還公示了另一則關於遠成快運的消息——《遠成快運(上海)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職工債權清單公示》。
  • 旅遊企業破產進行時
    8月5日,維珍大西洋航空申請破產保護;8月7日,英國航空公司宣布規模上萬的裁員計劃...... 不完全統計,據公開信息,從4月至8月初,全球旅企涉破產、裁員的數量超過20家,其中航空公司約15家,是「重災區」,乘客量、營收暴跌,資金危機加劇或爆發。
  • 英國零售業巨頭德本漢姆關門 2020年有多少國際知名企業倒在疫情之下
    就在一天前,另外一家英國知名零售商Arcadia也宣布啟動破產清算程序。Debenhams和Arcadia這兩大零售商曾是英國購物廣場和商業街的領軍企業,經營著近600家門店。近年來,隨著電商的興起,傳統線下零售受到巨大衝擊。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兩家企業在沒有及時擁抱時代變革的情況下,又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最終走向了破產。
  • 2019年陣亡企業336家,1930年經濟大蕭條重演,選擇破產OR重生
    2019年資本市場全年退市18家,創歷史新高。數量超過去三年從A股退市的公司數量總和,為近十年來最高。「破面退」「業績退」「主動退」「重組退」等層出不窮;根據交易所的退市規則:若上市公司最近3年連續虧損,將被暫停上市。暫停上市後首個年度出現淨利潤虧損的,交易所有權決定終止股票上市交易。數據顯示,此前連續兩年虧損且年報預計續虧的個股,目前共有11隻,有5隻已被暫停上市。
  • 聚焦|疫情之下全球首富也艱難,品牌企業破產潮風雨欲來
    2015年10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阿曼西奧·奧特加以795億美元的個人財富總值,超越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圖/阿曼西奧·奧特加與此同時,因舉辦全球頂級模特秀場的內衣巨頭維多利亞的秘密(簡稱「維密」),其英國分公司也陷入破產管理。目前,維密已關閉美國、加拿大的部分實體門店,英國開設的25家門店至今仍未能營業。
  • 最大馬戲團破產重組,全球演出業艱難求生
    3月的承諾並沒有兌現,6月29日,太陽馬戲團宣布破產重組,此前停工的那些員工也即將從「暫時失業」變為「永久失業」。拉馬爾表示,目前太陽馬戲團正計劃申請「債權人保護」,希望從加拿大魁北克政府獲得2億美元的貸款,並確保失業員工的後續保障。
  • 澳第二大航空公司瀕臨破產,創始人慾抵押私人小島
    【文/觀察者網 鞠峰】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地時間周二(4月21日)上午,澳大利亞第二大航空公司——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宣布啟動自願託管程序(voluntary administration),象徵著公司來到了破產的邊緣。該公司可能成為受疫情影響,第一個破產的大型航空公司。
  • 全球宣布倒閉的航空公司達43家 日本也出現首例航空公司破產案
    在中國逐漸恢復經濟活力的時候,疫情仍在海外不少國家繼續肆虐。相較於其它行業,交通航空業受到的衝擊更甚,由於持續性沒有客源,一些小型航空公司在苦撐許久之後,還是走入了破產的泥沼。據媒體報導,今年前十個月,全世界宣布倒閉的航空公司多達43家,接近去年全年的倒閉數量。
  • 全球航空公司快撐不住了,或有超一半人失業
    今年以來,航空公司巨虧、裁員、倒閉的消息此起彼伏,從未停止。眼見著其他行業隨著疫情好轉有些許復甦,作為連接各個地區與國家樞紐的航空業,也意味著連接遠方的「風險」,遲遲難言好轉。這一次,全球航空公司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