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接入伏,氣溫躥十度。7月21日以來,杭州地區連續迎來37℃以上高溫天氣。7月23日13點10分,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調度控制中心傳來消息:杭州電網全社會最高負荷達到1537.97萬千瓦,連續第二天創下年內新高,逼近歷史極值。
當天12點05分,在杭州電網負荷突破1500萬千瓦年內峰值關口的瞬間,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在餘杭啟動首次「電網客戶需求側響應」實戰行動。根據此前籤訂的響應協議,電力需求側實時管理系統通過5G高速網絡,自動向30餘家企業發布一段意為「請削減350千瓦負荷」的指令,在1分鐘內完成企業空調負荷下調操作。在杭州全市,已有超過100萬千瓦負荷接入客戶需求側響應庫——足以支撐120萬臺掛壁式空調同時運行,幫助電網熬過今年第一波「負荷尖峰」,實現「讓電於民」。
「以往,公司要麼挨家挨戶上門請企業減產,要麼採取有序用電限企業生產,有一定的『被動性質』。現在換成客戶需求側響應,負荷控制轉變成了『邀約性質』,企業不會因有序用電蒙受損失。」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張偉峰說。
張偉峰打了個比方:客戶參與需求側響應,向電網輸送了一部分電量,就好比在各地建起了一座座小型的虛擬電廠,為全社會用電提供保障。
電網安全有保障、百姓夏天電夠用、企業響應拿補貼。按照協議,參與此次「客戶需求側響應」行動的富邦佳麗酒店「貢獻」了350千瓦電網容量,因而獲得了一筆1400元的響應補貼。
「客戶需求側響應就像電量眾籌,不只省錢,還讓我們賺了錢。」富邦佳麗酒店負責人俞萬富高興地說。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杭州供電公司紅船黨員服務隊走進企業,現場溝通和統計流水線可調節負荷裕度。
7月24日,國網杭州市餘杭區供電公司員工到富邦佳麗酒店,與酒店經理交流負荷需求側響應的使用體驗。
據了解,客戶需求側響應,只是今年電力迎峰度夏的「新武器」之一。5個多月來,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積極落實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總體部署,依託杭州建設「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先發優勢,積極構建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讓電網朝「源網荷儲柔性互動」方向升級。
以杭州濱江彩虹充電站為試點,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創新應用V2G(電動汽車入網)充電技術,可以在下一步邀請車主把愛車作為「充電寶」,在負荷高峰期向大電網反向供電。在淳安,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第一輛「移動儲能智慧電源車」投入使用,可以在低負荷時段從電網充電,在負荷高峰期開到用電緊張區域,為電網供電。
依託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理念,電網與客戶的界限慢慢被打破。國網杭州供電公司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更智慧的方式讓電網本身根據「彈性」。
今年5月13日,220千伏湖瓶線成為杭州首條完成動態增容的輸電線路,依靠一枚酷似「運動手環」的監測裝置實現參數在線分析、電力負荷彈性分配。到目前為止,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在不增加電網建設投資的前提下,依靠動態增容提升101萬千伏安輸電容量。
與此同時,國網杭州供電公司還積極開展全域719臺變電站主變狀態差異化評估,重新核定變壓器承載能力,釋放主變容量350萬千伏安。
「好比100個人挑擔,以前每個人挑一樣重。現在我們重新評估了他們的身體,讓力氣大的多挑一些,讓電網更具彈性,既滿足了夏季生產生活需要,又避免了重複投資。」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調度控制中心主任吳振傑說。
(文/求力 馬丹婷 圖/徐紅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