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彈性」電網喚醒100萬千瓦電網容量 足以支撐百萬臺空調同時...

2020-12-14 騰訊網

出梅接入伏,氣溫躥十度。7月21日以來,杭州地區連續迎來37℃以上高溫天氣。7月23日13點10分,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調度控制中心傳來消息:杭州電網全社會最高負荷達到1537.97萬千瓦,連續第二天創下年內新高,逼近歷史極值。

當天12點05分,在杭州電網負荷突破1500萬千瓦年內峰值關口的瞬間,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在餘杭啟動首次「電網客戶需求側響應」實戰行動。根據此前籤訂的響應協議,電力需求側實時管理系統通過5G高速網絡,自動向30餘家企業發布一段意為「請削減350千瓦負荷」的指令,在1分鐘內完成企業空調負荷下調操作。在杭州全市,已有超過100萬千瓦負荷接入客戶需求側響應庫——足以支撐120萬臺掛壁式空調同時運行,幫助電網熬過今年第一波「負荷尖峰」,實現「讓電於民」。

「以往,公司要麼挨家挨戶上門請企業減產,要麼採取有序用電限企業生產,有一定的『被動性質』。現在換成客戶需求側響應,負荷控制轉變成了『邀約性質』,企業不會因有序用電蒙受損失。」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張偉峰說。

張偉峰打了個比方:客戶參與需求側響應,向電網輸送了一部分電量,就好比在各地建起了一座座小型的虛擬電廠,為全社會用電提供保障。

電網安全有保障、百姓夏天電夠用、企業響應拿補貼。按照協議,參與此次「客戶需求側響應」行動的富邦佳麗酒店「貢獻」了350千瓦電網容量,因而獲得了一筆1400元的響應補貼。

「客戶需求側響應就像電量眾籌,不只省錢,還讓我們賺了錢。」富邦佳麗酒店負責人俞萬富高興地說。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杭州供電公司紅船黨員服務隊走進企業,現場溝通和統計流水線可調節負荷裕度。

7月24日,國網杭州市餘杭區供電公司員工到富邦佳麗酒店,與酒店經理交流負荷需求側響應的使用體驗。

據了解,客戶需求側響應,只是今年電力迎峰度夏的「新武器」之一。5個多月來,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積極落實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總體部署,依託杭州建設「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先發優勢,積極構建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讓電網朝「源網荷儲柔性互動」方向升級。

以杭州濱江彩虹充電站為試點,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創新應用V2G(電動汽車入網)充電技術,可以在下一步邀請車主把愛車作為「充電寶」,在負荷高峰期向大電網反向供電。在淳安,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第一輛「移動儲能智慧電源車」投入使用,可以在低負荷時段從電網充電,在負荷高峰期開到用電緊張區域,為電網供電。

依託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理念,電網與客戶的界限慢慢被打破。國網杭州供電公司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更智慧的方式讓電網本身根據「彈性」。

今年5月13日,220千伏湖瓶線成為杭州首條完成動態增容的輸電線路,依靠一枚酷似「運動手環」的監測裝置實現參數在線分析、電力負荷彈性分配。到目前為止,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在不增加電網建設投資的前提下,依靠動態增容提升101萬千伏安輸電容量。

與此同時,國網杭州供電公司還積極開展全域719臺變電站主變狀態差異化評估,重新核定變壓器承載能力,釋放主變容量350萬千伏安。

「好比100個人挑擔,以前每個人挑一樣重。現在我們重新評估了他們的身體,讓力氣大的多挑一些,讓電網更具彈性,既滿足了夏季生產生活需要,又避免了重複投資。」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調度控制中心主任吳振傑說。

(文/求力 馬丹婷 圖/徐紅燦)

相關焦點

  • 杭州用電負荷連創新高 「彈性」電網喚醒百萬千瓦容量
    杭州已進入「高溫時間」。7月23日13時10分,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調度控制中心傳來消息:杭州電網全社會最高負荷達到1537.97萬千瓦,連續第二天創下年內新高,逼近歷史極值。從7月22日的1486.9萬千瓦到7月23日的1537.97萬千瓦,杭州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一天增長51.07萬千瓦,相當於一個桐廬的用電負荷。目前,杭州電網運行平穩,全社會供電正常有序。當天12時05分,在杭州電網負荷突破1500萬千瓦年內峰值關口的瞬間,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在餘杭啟動了首次「電網客戶需求側響應」實戰行動。
  • 杭州「彈性電網」1分鐘下調百萬千瓦負荷
    給響應「關空調」的企業發獎金,讓小汽車當「充電寶」都市快報7月23日13:10,杭州電網全社會最高負荷達到1537.97萬千瓦,連續第二天創下年內新高,逼近歷史極值。當天12:05,在杭州電網負荷突破1500萬千瓦年內峰值關口的瞬間,杭州供電公司在餘杭啟動首次「電網客戶需求側響應」實戰行動。
  • 杭州成為浙江省首個電網負荷突破1700萬千瓦的...
    通訊員 求力 張德峰 記者 任彥8月14日13點15分,杭州全社會電網負荷突破1700萬千瓦關口,達到1718.1萬千瓦,創下歷史新高。至此,杭州成為了國家電網公司供電服務範圍內第一個電網負荷達到1700萬千瓦的省會城市,也成為浙江省第一座達到1700萬千瓦的城市。1718.1萬千瓦功率是什麼概念?它可以推動114艘遼寧艦以最高航速行駛,足以帶動超過2200萬臺1匹的空調同時開啟運行。1718.1萬千瓦功率甚至超過了全國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的初擬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
  • 超1800萬千瓦!深圳電網負荷創年度新高
    隨著深圳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加之持續性高溫天氣,深圳電網負荷快速攀升。截至6月22日下午16時48分,深圳電網最高負荷達1822.33萬千瓦,創今年新高,較去年同期最高負荷增長2.21%,5月深圳電網用電量87.82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9.51%。
  • 新疆哈密市電網裝機容量為1844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容量1300多萬千瓦
    伴隨國家對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該公司發電量連年攀升,自 2010 年開工建設至今,已建成兩個風電場,均為 20萬千瓦風電裝機規模。「2016 年年發電量為 2.6 億千瓦時,2019年為 4.6億千瓦時,發電量增加了近一倍。我們對設備技術進行了升級改造,最大限度提高設備的可用率和發電性能,預計 2020年發電量還將進一步提升。」
  • 2020年新疆電網新增電源裝機容量1084萬千瓦
    2020年,新疆電網新增電源裝機容量1084萬千瓦,同比增長11.76%,創年新增裝機規模歷史新高。其中,完成新能源場站併網71座,新增裝機容量579萬千瓦,佔全年新增裝機的53%。新能源裝機容量的擴大帶動了清潔能源發電量的提升。
  • 浙江電網首次實施虛擬電廠輔助電網調峰試點
    ,遠程控制麗水綠色能源虛擬電廠輔助電網調峰43萬千瓦,有效提升浙江電網彈性調節能力,助力提高全社會能效水平和我省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麗水綠色能源虛擬電廠由麗水境內全域水電組成,聚合55萬千瓦周調節水電站和45萬千瓦下遊徑流電站,相當於一個大號的儲能電池,最大可具備百萬級可調節能力。麗水智慧水電調度平臺利用光纖、無線專網以及北鬥通信新技術將全域水電發電信息聚合,與浙江高彈性電網智慧調度平臺進行信息交互,實現麗水綠色能源虛擬電廠輔助電網調峰。
  • 1小時降低電網高峰負荷15萬千瓦
    12月15日17時至18時,國網江西電力在南昌、九江、鷹潭、宜春、萍鄉五個設區市,實施迎峰度冬居民需求響應,實際參與用戶25.1萬戶,降低電網高峰負荷15.15萬千瓦。 受降溫和雨雪冰凍天氣影響,江西電網用電負荷急劇增長,電力供需形勢嚴峻,12月15日啟動有序用電。
  • 843.8萬千瓦!煙臺電網迎峰度冬負荷創歷史新高
    隨著寒潮來襲,煙臺地區的氣溫迅速下降,居民紛紛開啟了空調、電暖氣等取暖設備,在取暖用電的強力拉動下,居民用電負荷節節攀升,1月4日,煙臺電網全網用電最高負荷達到843.8萬千瓦,相比去年8月18日的煙臺歷史最高負荷836.6萬千瓦增長0.86%,創歷史新高。
  • 2457萬千瓦!今晚北京電網最大負荷又破歷史紀錄
    記者從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獲悉,今天,北京電網最大負荷達到2457萬千瓦,刷新了1月6日出現的2451萬千瓦歷史最大紀錄,再創歷史新高。國網北京電力持續加強電力供電保障,有效應對極寒天氣考驗。目前,北京電網運行安全平穩,電力供應有序。據國網北京電力調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日北京受極寒天氣影響,氣溫降溫幅度大、持續時間長,居民的採暖用電負荷集中增長,電網負荷持續高位運行。
  • 101.10萬千瓦|1月8日,西鹹新區電網負荷首次突破百萬
    受寒潮影響,氣溫不斷走低,1月8日11時08分,西鹹新區電網總負荷達到101.10萬千瓦,首次突破百萬大關,迎峰過冬以來,六創歷史新高。隨著電網負荷節節攀升,西鹹新區清潔電能採暖的城市供電特性日趨明顯。目前西鹹電網運行平穩,供應量充足,能夠滿足城市供電需求。寒冬已至,暖意不止。
  • 山西電網風電出力突破千萬千瓦
    5月11日,全省大風天氣,山西風電借風而起,兩次創歷史新高,並於18時11分首次突破千萬千瓦,達到1006.4萬千瓦,佔當時全網用電的44.5%。近年來,隨著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山西電網風電裝機容量不斷增加,截至目前達到1299.6萬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20.7%。
  • 國家電網公司舉行「百萬樁接入」主題發布活動
    來源:金融界網站11月20 日,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主辦、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百萬樁接入」主題發布活動在京舉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龐驍剛,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陳克龍出席會議並講話。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董事長全生明主持活動。
  • 3150萬千瓦!湖南電網負荷增長超同期三成
    三湘都市報12月16日訊(記者 李成輝 通訊員 侯建明 劉敏學)寒潮來襲,湖南電網面臨迎峰度冬電網大負荷和輸電線路覆冰雙重挑戰。記者今天從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下稱「國網湖南電力」)獲悉,12月14日,湖南電網最大負荷3150萬千瓦、日電量6.132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2019年12月14日)分別增長35.43%、36.22%,因省內發電能力有限,今冬明春電力供應形勢緊張。(國網邵陽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在隆回縣小沙江鎮10千伏小麻線尖山臺區除冰。
  •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啟航
    工程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307億元,於2020年11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計劃於2022年建成投運。據了解,白鶴灘—江蘇工程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是促進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重大清潔能源項目,也是國家電網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又一創新型工程。
  • 這項電網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四川水電資源豐富,技術開發容量達1.48億千瓦,約佔全國總量的五分之一。截至2019年年底,四川水電裝機容量784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金沙江幹流河段,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計劃於2022年全部建成投產,其中,左岸、右岸各建設8臺百萬千瓦級機組,分別送電至江蘇、浙江。白鶴灘—江蘇工程建成後,可以保證白鶴灘水電站電力大規模外送,促進四川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助力西部經濟崛起。工程還可利用通道的夏季富餘送電容量,每年增送四川豐期富餘水電40億~60億千瓦時,極大緩解四川棄水問題。
  •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工程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307億元,於2020年11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計劃於2022年建成投運。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工程強化科技創新,以研發柔直+常規的混合級聯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研發應用能夠快速實現毫秒級能量平衡的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將特高壓直流饋入由依賴電網轉變為支撐電網,緩解華東電網火電機組減少導致的電壓穩定壓力,提升了華東電網受電能力。
  • 哈密市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目前,哈密電網裝機容量為1844萬千瓦,其中...
    伴隨國家對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該公司發電量連年攀升,自 2010 年開工建設至今,已建成兩個風電場,均為 20萬千瓦風電裝機規模。「2016 年年發電量為 2.6 億千瓦時,2019年為 4.6億千瓦時,發電量增加了近一倍。我們對設備技術進行了升級改造,最大限度提高設備的可用率和發電性能,預計 2020年發電量還將進一步提升。」
  • 服務西電東送戰略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
    工程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307億元,於2020年11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計劃於2022年建成投運。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工程強化科技創新,以研發柔直+常規的混合級聯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研發應用能夠快速實現毫秒級能量平衡的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將特高壓直流饋入由依賴電網轉變為支撐電網,緩解華東電網火電機組減少導致的電壓穩定壓力,提升了華東電網受電能力。
  • 除了兩大電網和五大電力企業,我國還有哪些地方電網?
    萬千瓦)能力,外送電力2200萬千瓦。4、北疆電網(兵團石河子獨立電網)覆蓋兵團農六、七、八、九師,裝機以熱電站和火電站為主,裝機規模近400萬千瓦,儲備200萬千瓦,年銷售電量200億千瓦時。8、雲南保山電力國有控股企業,小水電為主要電源點(發電裝機容量91萬千瓦,電站23座),獨立地方電網覆蓋永昌、騰衝、龍陵、施甸、昌寧,公司資產總額66億元,擁有110千伏變電站13座,總容量62萬千伏安;110千伏線路23條,總長664.94公裡,35千伏變電站50座,總容量31.67萬千伏安,35千伏線路92條,總長1,291.071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