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物業王震:社區增值業務是物業公司潛力最大的業務板塊之一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網地產

中國網地產訊 2020年11月22日下午,恆大物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線上上市媒體推介會。

對於恆大物業未來進一步支撐集團業務增長措施,恆大物業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王震表示,社區增值服務是物業公司的主要業務,也是潛力最大的業務板塊之一。

王震表示,恆大物業未來將大力發展社區增值服務業務。第一方面,恆大物業將於母公司恆大集團在健康、旅遊、人壽、新能源汽車等不同業務板塊深度合作,依靠規模龐大的用戶基礎,最大限度發揮協同效應;第二方面,結合公司已掌握的龐大的社區數量以及住戶資源,在醫療、養老、教育、旅遊、餐飲、新零售及社區零售等不同的業務領域加強與集團現在的投資者以及其他第三方合作單位洽談,打造更加豐富完善的社區生活平臺,保證公司業績的循環增長。

相關焦點

  • 恆大物業(06666-HK)擬12月2日敲鐘上市 五大競爭優勢助力恆久質遠
    會上恆大物業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胡亮表示,恆大物業的發展目標,是要打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布局最廣、業態最全、效益最好的物業集團。智慧生活方面,研發智慧社區APP ,服務恆大所有社區,搭建社區生活平臺,提供社區團購、家居家裝、房屋租售等多元化增值服務。智慧管理方面,藉助信息化、數位化手段,充分挖掘企業運營數據,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服務效率。  第三,管理優勢。通過標準化運營,實現精細化管理,快速拓展業務布局。
  • 十部門一紙鼓勵「文件」,物業股「迎春天」,板塊整體飆漲13%,多股...
    此外,雅生活服務、保利物業、濱江服務分別上漲18.81%、18.73%、18.12%。身為行業龍頭的碧桂園服務大漲14.68%,報58.2港元/股,盤中創新高,以1706.64億港元的總市值穩居物業板塊第一。3家A股物業公司亦全線飄紅。招商積餘開盤半小時後即封住漲停板,新大正、南都物業分別大漲6.42%、6.69%。
  • 恆大物業破發,華潤萬象生活大漲,物業股分化加劇
    動態市盈率、靜態市盈率更是超百倍,遠超近期上市的恆大物業。事實上,上市前一天的暗盤,華潤萬象生活股價就大漲30.04%,收盤報每股29港元。華潤萬象生活的火爆發行一掃近日物業股破發頹勢。上周12月2日,年內最大物業股恆大物業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備受關注。
  • 物業百強企業家峰會丨榮萬家孟慶斌:社區增值服務的競爭力打造
    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物業公司社區增值服務競爭力的打造,因為時間有限,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我的想法。第一個是社區增值業務的重要性,剛才行業中的大咖都在說「講物業公司為什麼要做增值業務,增值業務對物業到底意味著什麼」,這點從圖表中不言而喻,上述的數據裡面,社區增值業務的利潤佔比呈現,以及三年的增幅趨勢數據,說明了這項業務的重要性和未來的影響。
  • 物業公司的想像力是什麼?從碧桂園服務配股談起
    如果你去看物業股的走勢,會發現驚人的一致,之前是一路長牛,牛到今年7月附近,整個板塊掉頭往下,目前已經回調了30%~60%。物業公司最大的開支就是人,碧桂園服務今年淨利潤大概30億,如果真能像公司領導說的這麼牛,那麼對應的利潤彈性還是很不錯的。3)服務內容上,從提供服務轉向提供商品,進入社區團購領域,service to good。
  • 物業企業高估值? 鎂刻圓桌對話濱江物業、新大正物業董事長...
    這是資本市場青睞這一板塊的重要原因。 其次,物業管理板塊擁有高增長預期。以剛過去的2019年為例,各家上市物業企業取得了40%的平均營收增幅。這些高增長,目前來看主要是由中國城鎮化發展進程及物管公司間的收併購驅動。
  • 恆大物業下達「最強軍令狀」 兩大目標劍指行業第一
    來源:證券日報旌鑫1月17日,恆大物業召開軍令狀誓師大會,提出今年兩大目標:1.每月新增拓展在管面積3000萬平米;2.每季度淨利潤都較去年全年淨利潤的1/4增長50%以上。也就是說,若順利實現上述目標,恆大物業今年有望實現在管面積超6億平方米、淨利潤超39億元,從而登頂行業第一。首先,新增在管面積從何而來?一方面是母公司恆大集團源源不斷的供給:目前恆大土儲2.4億平方米,今年有望實現7500億元銷售目標,以不足一萬的均價測算,將為物業提供超8000萬平方米在管面積。另一方面,恆大物業也積極拓展第三方項目。
  • 刷新記錄 恆大物業分拆上市是蓄謀已久還是臨時起意?
    房企物業分拆上市成熱潮就房企物業分拆上市的行為來看,恆大絕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2014年6月花樣年控股把旗下物業管理公司彩生活分拆上市,這是內地第一個拆分物業赴港上市的企業。隨後,各大內地房地產企業開啟了分拆物業管理業務單獨上市的浪潮。
  • 中海物業將向中國建築國際(03311)提供物業管理及增值服務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中國建築國際(03311)發布公告,於2020年4月28日,公司與中海物業訂立新中海物業服務協議,由2020年7月1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止為期3年,據此,在中海物業服務上限規限下,中海物業集團可不時根據集團的招標程序參與競投
  • 恆大物業淨利暴增180% 市值起飛在即
    來源:金融界網作為近年最火熱的板塊,物管行業迎來2021第一份重磅盈喜。 1月7日,恆大物業(6666.HK)發布公告,預計2020年淨利潤及股東應分配利潤大幅上升至26億,均為去年同期2.8倍左右。報告指出,利潤大增主要由於物業在管服務面積、非業主增值服務和社區增值服務實現大幅增長,以及公司積極採取標準化運營和智能化建設,降本增效成效顯著。
  • 恆大物業上半年利潤飆1.8倍 引入騰訊華置等戰投
    原標題:《新股上市》恆大物業上半年利潤飆1.8倍,引入騰訊華置等戰投   中國恆大(03333)旗下物管公司恆大物業昨日向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
  • 萬科物業輸出管理:挖掘交房後的利潤
    新戰略布局中最先揭開面紗的是物業板塊。目前,萬科物業已經脫離地產部門自立。和流行的社區O2O概念相比,萬科物業的商業邏輯顯然不同。問題是,如果萬科物業上市,不把自己包裝成網際網路公司,不講社區O2O概念,估值會理想嗎?「百千家似圍棋局」,執子謀在黑白外。對於萬科而言,遍布全國各地的大小萬科住宅,是它目前最大棋局。不過這盤棋局是急是緩,對棋局外的較量並無太多影響。
  • 中國物業管理公司突然成了香餑餑
    作者: Jacky Wong 編輯: 嗷嗷豬對於整個房地產領域的公司來說,疫情後的這一年情況有些棘手,至少對建造房地產的公司而言是這樣。而另一方面,物業管理公司則突然變成了炙手可熱的資產。第一個是超越了傳統物業管理的所謂的增值服務。這些服務包括家居清潔、看護孩子和護理老人。根據花旗(Citi)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此類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9%。這些服務在疫情期間進一步增加。例如,國有企業保利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Poly Property Services Co., 6049.HK, 簡稱:保利物業)推出了配送新鮮農產品的服務。另一個增長動力是行業整合。
  • 一則通知「點燃」物業股最高漲近40% 高瓴、紅杉搶先布局(附名單)
    國盛證券分析師夏天的最新觀點表明,過去一段時間,壓制板塊估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市場擔心人力成本持續上漲而物業費單價難以提升對物業公司利潤率的侵蝕,本次通知從政策導向上看打開物業費根據成本進行市場化調整的政策通道,有利於逐步消解市場相關擔憂。興業證券的研報解讀為,最新的政策「物業服務企業開展養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務業務,可依規申請相應優惠扶持政策。」
  • 物業企業憑什麼獲得高估值 鎂刻圓桌對話濱江物業董事長朱立東,新...
    陳銘傑:其實從2018年開始,我們就觀察到港股市場開始出現物業公司或者說物管公司的上市潮,至今已經有20餘家公司上市。這些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非常亮眼,疫情最嚴峻的幾個月,多家公司的表現都遠優於恒生指數,出現逆勢上揚。其背後的投資邏輯至少包括三點。首先,物業/物管作為基礎服務業,擁有非常穩定的現金流,並且具備抗周期性。這是資本市場青睞這一板塊的重要原因。
  • 萬億級市場引發物業分拆上市潮
    在此之前,恆大物業、金科物業、融創物業已經分別於11月份在港股陸續上市。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傳統房地產開發領域利潤率整體下滑。與此同時,物業行業萬億級市場規模引發新的想像空間。在樓市持續調控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上市公司開始通過分拆物業板塊上市的方式來拓展融資渠道,尋求業務新增長點。
  • 科技向上,未來可期|合生活榮獲2020年物業服務企業潛力獨角獸
    此次會議上,備受關注的「2020物業服務企業上市公司十強」、「2020物業服務企業潛力獨角獸」兩大榜單同期揭曉,其中合生活科技集團榮獲「2020物業服務企業潛力獨角獸」。物業服務企業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工作旨在通過科學、公正、客觀、權威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對上市企業的綜合實力進行評估,進而發掘綜合實力強、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物業服務企業。合生活科技集團是一家集物業管理、科技服務、資產運營及社區商業全場景運營為一體的國內領先型社區科技綜合運營商。
  • 物業公司港股上市熱潮不減 迪馬股份擬分拆東原澄方上市
    「本次擬分拆東原澄方至香港聯交所上市,有助於做大做強物業服務板塊業務,擴大物業管理業務規模,提升增值服務優勢,有利於提高物業管理服務的持續營運能力及整體實力。通過本次分拆上市,可以有效的增強東原澄方的資本實力,通過建立獨立、持續、穩定和高效的資本運作平臺,為業務發展提供更為多元化的發展渠道,提升東原澄方競爭優勢。」迪馬股份稱。
  • 物管公司拆牆 重探業務邊界
    推倒空間與業務的圍牆物管行業被資本市場看好的邏輯也十分簡單,首先是穩定且持續經營的特性可以克服周期,擁有穩定營收和現金流;其次是物管企業掌握著的客戶資源,是規模最大線下流量入口,增值服務潛力無限。目前,大多數物業企業都還在規模拓展的戰場上廝殺,對於未來的增值業務空間要如何拓展,則多停留在沙盤推演或者試水階段。所以,在管面積和籤約面積,是物管企業向市場秀肌肉的主要方式。中指院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物業服務企業超過11萬家。
  • 物業管理企業再下一城 第三方收入超6成的建發物業赴港IPO
    數據顯示,2013和2014兩年,地產發展商赴港IPO的數量合計18家,而物業公司19年以來IPO上市的企業就已合計16家,更有十多家企業正在排隊候審,建發物業便是其中之一。同多數物業管理公司主業一樣,建發物業主要業務也包括物業管理服務、社區增值及協同服務以及非業主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