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法,應是「人正字正」!他的楷書和人品,100多年少有人做到

2020-12-16 三餘書社

書法,是一門藝術,更是書者性格、氣息的表達!正如西漢文學家楊雄所言:

「書,心畫也。」

自古就有「字如其人,相由心生」的說法,就如顏真卿,在心平氣和,其書風以平和厚重為主,如《顏氏家廟碑》,在悲痛欲絕之時,書風凝重峻澀,如《祭侄文稿》!

性格平和的書家,書風多半清秀妍美,如元代趙孟;

性格張揚的書家,書風如天馬行空,桀驁不馴,如宋代的米芾!

性格剛正的書家,書法也骨力勁健,豪邁大方,如清代的林則徐,與一般官僚不同,他以「經世致用」為己任,為官清廉,在民族危急之時,挺身而出,堅決抵禦外來侵略者。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是林則徐的經典名言,也是他一生座右銘,他的性格剛烈,曾經因看不慣官場,憤而罷官,鴉片戰爭失利後,他又成為「替罪羊」,被發配到伊犁。

期間他苦練書法,無論是楷書、行書、草書,具有不俗的建樹,尤其是他的楷書,以歐陽詢為根基,兼有「顏筋柳骨」之風範,從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剛正醇厚風貌!

林則徐的書法,在當時影響很大,據記載:

「求題詠者雖踵接,不暇應也」,「遠近爭寶之」,「伊犁為塞外大都會,不數月縑楮一空,公手跡遍冰天雪海中矣。」

林則徐做事嚴謹認真,其代表作《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全文2000多字,一絲不苟,無一敗筆,字字筆跡剛硬,姿態飽滿,把楷書之美,發揮到淋漓盡致,100多年來,少有人做到!

林則徐對書法頗有見解,他主張「師古不泥古」,其書法有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三家之書風,但又不拘泥於某家框架,而自成一格。

好書法,應該是像林則徐一樣「人正字正」,人要正氣凜然,書法也要走正途,在傳承中創新,而不是胡塗亂抹,烏煙瘴氣!

今日書壇,某些專家、教授以「追求個性」搞所謂創新,強調書法是單純的視覺藝術,把西方的後現代行為藝術強融入傳統書法之中,結果搞出「四不像」,被廣大網友痛斥為醜書!

甚至還對像林則徐這樣正統書法大加批評,認為這是「館閣體,不可學」啟功先生在世的時候,專門為「館閣體」正名:

館閣體也是好書法,只是時代要求不同而已!

好書法,絕非是幾個名家、教授所能定義,「人正字正」才是好書法評價標準之一,今天特別向大家推薦林則徐的《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楷書字帖,期待您的喜歡!

相關焦點

  • 「字如其人」的典範,為人剛正有力,書法豪邁大方,端端正正
    自古就有「字如其人」的說法,雖然有些絕對,其中嶽飛、文天祥、林則徐都是其中的典範,無論是為人,還是書法,都是剛正有力,豪邁大方,正氣凜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林則徐也不例外,也有他的歷史局限性,他也給皇帝上書說洋人腿不能打彎,只要一棍子擊倒,並可生擒的荒唐之言。鴉片戰爭失利後,他重新認識世界,為了掌握一手資料,他請人專門翻譯國外資料,了解外交禮儀,甚至還曾經給英國女王寫信等等。睜眼世界的第一人,其實應該是林則徐!
  • 畫壇巨匠範曾書法賞析——人品好的人書法水平一定好麼?
    書法就是一門技能,與繪畫、攝影一樣,與人品無關,技能與手藝一樣,與你對這門技能的鑽研、天賦有關,這些技能往往在成年以前就形成,與你的人品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人品好的人,可能字很爛,人品差的人,字寫得好的,也多得去了,蔡京、秦檜、董其昌、鄭孝胥、陳獨秀等等都寫得一手好字。
  • 這位「正部級」官員書法,正氣凜然,大氣磅礴!完美詮釋字如其人
    在書法界一直都有「字品即人品」的說法,也就是說從你筆下的字中,就能看出你這個人的為人如何。正如歐陽修評價顏真卿一樣:「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這句話的意思,顏真卿剛正不阿、正氣凜然,從他的字中就能看出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那麼,到了清朝時期,有一位封疆大吏,也將「字如其人」完美詮釋了出來,他的書法大氣磅礴,字字剛勁有力,使人觀之便覺有一股浩然正氣迎面而來,此人就是林則徐。
  • 清代書法宗師餘翔,楷書靈飛經品鑑,承襲鍾紹京筆法,秀美遵正
    楷書和早期行草書的點畫有著某些相似之處,行草是楷書的快寫,所以說楷書快寫是可以有引帶的,做到字中有筆,還要借鑑簡帛書的用筆方法,簡帛書都是直接書寫出來的,有靈動感,陳思在《書苑菁華》中說:「用筆之法,先急回,後疾下,若鷹望鵬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正是楷書的發展要求,這種獨特豐富的線條藝術語言是作者情感變化的表現,古人稱之為
  • 書法中楷書的爆發力
    「做人先正身,書法先楷書」練習書法需從楷書入手,端起姿勢,握筆有力,字體來龍去脈了解清楚。楷書講究心靜執筆,每日練習,熟悉楷書的特點,掌握楷書的要領。達到功夫長久,水到渠成。在練習楷書時,要了解其筆畫之間的內在關係,一撇一捺都不是孤立的。
  • 撇開人品,這些字還是美得叫人愛不釋手
    書法的初衷是練字,在練字的過程中產生了一個附作用,那就是修心。字無百日功,面對白紙黑字,在長期的筆劃訓練中,需要耐著性子去一點點接近目標,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耐力。所以修身養性成了練習書法的第二個目的。和紳書法,一手標準的館閣體漢字是方塊字。橫平豎直,端莊方正。古人也以此指代人格修為,做人要像漢字一樣堂堂正正。書法裡的楷書也即含有「楷模」、「榜樣」的意思。
  • 易烊千璽表演書法,寫下7個楷書大字,專家:是好字,但不是書法
    易烊千璽秀書法,寫了7個楷書大字,專家:歌不錯,字卻不是書法明星藝人是大家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誇他們就一個成語「多才多藝」,在舞臺上的他們,有時候粉絲或者主持人讓他們進行才藝表演,比如畫畫,書法等。易烊千璽曾經在一次節目上,臨場發揮,表演了一幅書法,寫下了7個楷書大字,而專家是這麼評論的:字是好字,但是卻不是書法。
  • 書法必從正書始?全方面探討書法的基礎
    很多人都認為書法的基礎就是楷書,要想學好書法一定要從楷書練起。對於這樣的命題很少人會去思考其合理性,尤其是如今滿大街的書法培訓班常常因為家長所能看懂的僅僅是書法這一點,對小孩灌輸楷書就是書法的基礎,以至於從小就對書法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偏見。那麼肯定也有人會質疑楷書真的是一切書法的基礎嗎?
  • 你要楷書書法知識都在這
    張懷瓘還說到唐代學習行、草及八分書的人很少,只佔一、二成,普夭下老幼都學楷書,而很少有成就高的,證明楷書是最難寫好的。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蘇軾這段話強調了楷書的重要。漢字的書寫規則在楷書中是完備的。由它而發展成了行、草書。如果不能寫好楷書,而稱擅行草,是好像一個人還不會正確、鄭重地講話,卻偏要誇草多牽絲,至真書多使轉。
  • 「平正」和「險絕」怎樣在書法創作中融合?歐陽詢用了三種方法!
    歐陽詢是唐代著名書法家,他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又與顏真卿、柳公權、趙松雪並稱「楷書四大家」。在創作上,歐陽詢留下了《九成宮醴泉銘》《虞恭公慍彥博碑》《黃甫誕碑》等"翰墨之冠",在書論上他留下了《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經典技法。
  • 林則徐書法:融匯歐顏柳趙於一爐,自成一家,真是「字如其人」
    楷書,乃是書法的基礎,我們若想寫好行書、草書,品味古代名家地書法,首先要寫好楷書。但是當今著名的書法家田蘊章老師卻在一次採訪中表示:他所在的天津書法協會,裡面能夠寫好楷書的人不到10%,很多人的楷書都是拿不出手的。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是也曾側面反映出大家學習書法時焦躁、功利心裡。
  • 代表書法最高水平國展,很少有楷書,這位高官的楷書,能否入展?
    蘇軾的楷書清代楷書迎來新的發展的高峰,湧現一批大師級的人物,包括成親王,黃自元、林則徐等等,這些人並沒有拘泥於某一家框架下,大膽對前人書法加以融合,創立自己風格!林則徐官至一品(相當於現在省部級官員),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他一生光明磊落,愛國愛民,清正廉明,「林青天」、「愛國英雄」、「水利專家」這些光環,掩蓋他的書法成就!
  • 田英章楷書作品集錦,養眼養心!
    田英章,字存青、存卿,1950年生於天津,歷任國務院任命書寫員,中國現代硬筆書法研究會會長、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首任會長。出身書法世家的田英章是我國當今歐楷大家,對歐楷深得研究並發揚光大。「以德養書,以書揚德」。
  • 啟功的楷書結體8字箴言,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網友:有點實用
    近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在說到楷書結體的時候,最著名的言論當屬他的「黃金分割率」。意思就是說,在楷書的結體中,要想寫出來的字好看,字的重心不應該在正中間,而是要遵循黃金分割率的分配比例。其實,在楷書結體方面的技巧,啟功不只是遵循「黃金分割率」那麼簡單,他提出的楷書結體8字箴言,清晰的詮釋了楷書結體中的4大注意事項,同樣是值得我們書法愛好者去領悟學習,並且一看就懂,一學就會。有些網友看了之後紛紛表示:有點實用。一、斜正啟功先生說的正和斜,並不是簡單的橫畫要寫出左低右高的斜勢那麼簡單。
  • 學習楷書,如何把握字的間架結構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那我們如何掌握好楷書的結構原理及方法呢?楷書的特點是法度嚴謹、結體方正、筆畫分明、筆法豐富。要想寫好楷書,必須從基本的審美要求出發,從結構入手,對結構字規律進行歸納和整理好。
  • 說說史上四位「奸臣」書法大家,技藝精湛,人品低劣
    最後,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蹣跚,徽宗還倚重他,直到自己退位。北宋曾有歌謠:「打了桶(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可見其為人。不過蔡京的書法卻自稱一格,堪稱大家。就連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書法不如蔡京。據說,一次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何人最好?米芾答:從唐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問:其次呢?
  • 鍾繇:楷書書法創始人
    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魏文帝時與當時的名士華歆、王朗並為三公,有二子:鍾毓、鍾會。        鍾繇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都曾經潛心鑽研學習鍾繇書法。鍾繇書法書若飛鴻戲海,舞鶴遊天。後人評其隸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書法家胡昭並稱「胡肥鍾瘦」。與晉王羲之並稱「鐘王」。
  • 顏真卿經典書法作品!這幅字有60年功力,可惜流落日本
    在書法界,將「字如其人」這4個字做到極致的,唯有大唐顏魯公一人而已,其忠君愛國之精神,氣勢雄渾之書法,影響了後世無數人。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評價他:「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餘謂魯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不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故雖其殘缺,不忍棄之。」
  • 400餘字書法對聯獲獎,這楷書表面看不出奇,越細看越敬佩
    在全國首屆楷書作品展上,四川書法家祝昌勳以一件楷書對聯獲得最高獎——優秀獎。祝昌勳是四川金堂縣成名已久的書畫家,不僅能書法,繪畫水準也很高。更重要的是,在他以及金堂縣書法界同仁的努力下,金堂縣被中國書協授予中國書法之鄉的榮譽。
  • 米芾和蔡襄書法的不同:「刷字」與「勒字」
    上問本朝以書名世數人, 海嶽各以其人對曰:「蔡京不得筆, 蔡卞得筆而少逸韻, 蔡襄勒字, 沈遼排字, 黃庭堅描寫, 蘇軾畫字。」上復問:「卿書何如?」對曰:「臣書刷字」。以上米芾所說勒字、排字、描字, 皆是做作之詞, 自己說刷字, 刷便是揮灑自如, 一無做作。雖然顯得有些刻薄, 但卻概括了各家書法的主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