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亮點:解決問題法,其實還是回歸因果

2020-12-23 巡洋艦人工智慧學堂

希思兄弟在《瞬變》(現翻譯行為設計學)這本書中提出了找亮點解決問題,具體來說,是拿你現在遇到的問題,同你好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對比,追究是你的亮點在那裡。例如婚姻諮詢中,問夫妻倆何時不會吵架,學校裡去看壞學生在那門課表現的好,然而最近的精英日課中,對該思維套路的討論,卻不能認同,尤其是其中寫的,「要解決問題,不一定要理解問題」,我認為情況與之相反,找亮點的問題之所以能快刀斬亂麻的解決困難問題,就在於其理解了問題為何發生的根源。

找到亮點之後,需要做的是判斷為何有些情況下,該亮點會出現,換句話來說,這是找到那些導致亮點出現的原因,之後的解決辦法,則是去再現這些促成亮點出現的條件。這相當於從觀察數據中,計算出所有可能的影響因素的效果,可以看成是因果推斷在現實中的應用。其威力來源於其能夠釐清問題出現背後的混雜因素,找到真正的成因,即問題的本質。

與亮點思維對應的,是根據相關性去試圖理解問題,婚姻出了問題,就看問題在何時第一次出現,但往往原因的出現和結果發生之間,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孩子學習不好,就那自家孩子和學霸對比,看需要給孩子買書還是買補品,這些都是從相關性的角度,來找問題解法。

與亮點思維類似的,是和自己去競爭,看能不能超越自己之前的最好表現,或者能否更加有把握地,再現之前的最好表現,將偶然的成功,逐漸變成必然。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需要做的是通過歸納和假設形成「普遍概念」。

在《如何形成清晰的觀點》中寫道:「歸納的本質是它可以從一套事實中推斷出另一套相似的事實,而假設是從一種事實推斷出另一種不同的事實。」。要想提高亮點出現的概率,避免偶然因素的帶來的失敗,就是用歸納去找出一次次嘗試間的共性,排除一切可能的幹擾;而要想超越之前的表現,則要通過假設,去問如果不是這樣,那又會發生什麼?

所謂找亮點,就是找到那些與我們之前所觀察到的任何事實都截然不同的特例。基於我們稱之為常識的假設,我們可以根據已知的法則,得出某些觀察到的事實必然會導致另一些事實,但如今出了特例,那要麼我們用來歸類的常識錯了,要麼是我們解釋事物為何發生的法則錯了,從而這會迫使我們重構自己的認知。從信息熵的角度,亮點意味著意外,意味著相對高的信息熵。

將找亮點的思路延伸類比,研究大腦很難,但是如果研究大腦出問題的狀態,就相對簡單,因此神經科學的歷史中,很多進步來自於奇怪的神經系統病例,往往對一個病例的發病機理研究清楚,就能順帶搞清楚大腦運轉的普遍規律。研究那些基因差異決定了身高差異,你會發現你能找到的相關變異有上萬個,而最近的Nature論文[1],則反其道而行,研究為何秘魯人平均身高最低,從而找到了一個讓人變矮2.3釐米的單個變異。類似的,通過研究為何有些人不管怎麼吃,都天生長不胖,研究者發現了一種促成癌症生長的基因,會促成那些天生的瘦子,而這預示著某些針對該基因的抗癌藥,可以用來治療過度肥胖的病人[2]。

塔勒布的投資哲學,是主動尋找黑天鵝,這其實也可以算成是一種尋找反向的亮點。只是塔勒布找的,是從這些極暗之點中,能夠通過過補償的對衝,能夠獲得的超額收益,以及自身能夠獲得的提升。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找亮點不一定要看何時超常發揮,面試題目中常用的」你是如何克服項目中遇到的困難「,其實也是面試官想從你的經歷,以及你的描述方式中,想找到你曾經的亮點,由於面試官大多經驗豐富,若是這段經歷是你編造的,多半能從你的描述中,找出邏輯不清晰之處。

找到亮點,不止能尋到解決問題的捷徑,還能找出更簡潔的解釋。舉例來說,都市人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比例急劇增加,之前認為的原因之一是現代人很多人都不愛動,但為何不愛動,久坐就會導致心血管風險增加,卻還沒有說清楚。而今年PNAS的一項研究 [3],發現西非的原始部落,每天也花近十個小時,處在非平躺的靜止狀態,只是他們大多數蹲著,之後研究者通過可穿戴設備,測量者蹲著和坐著在腿部動脈血流速度的情況,對比顯示,坐著下半肌肉身完全不用受力,而蹲著雖然是休息,但其腿部肌肉還在輕微運動,消耗更多能量,因此相比坐著,蹲下和跪著的姿勢可能會更有益於身體健康。

之所以能夠得出這一結論,正是來自於研究者找亮點,尋著特例去調查成因的思維套路,正是這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態度,區分開了導遊式的走馬觀花的快餐式學習。但正如皮爾士在《如何形成清晰的觀點》中所說的,也是這本書中我極喜歡的一段話:「一個人對待邏輯思維的態度,應當如同對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愛妻。不必苛責他人,相反對他人報以深刻的敬意,如此更彰顯對思維的尊重,因為這是其自己的選擇,於是他會為期努力奮鬥,對打擊沒有半句怨言,只願暴風雨來得更猛,以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護花使者,充滿勇氣與鬥志」。

其中的邏輯思維,我將其看成是深究因果,不止於相關性的思維模式,若按照皮爾士的說法,不必覺得精英日課沒有講出找亮點解決問題法和因果思維的關係,就對不起精英二字。看的越多,就越深感自己的無知、淺薄與狹隘。追求因果,需要先有假設,先有對世界的模型,這本就是自我選擇的,需要終身實踐的路。

ps 關於蹲著有益健康,建議在家辦公的小夥伴,除了站立辦公,也可以蹲著或者跪姿。

pps 推薦一本硬核哲學書,chaoice love and logic

[1] A positively selected FBN1 missense variant reduces height in Peruvian individuals

[2] Identification of ALK in thinness

[3] Sitting, squatting, and the evolutionary biology of human inactivity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找亮點」解決問題法,太管用啦
    在這個故事中,心理醫生對博比採用的療法就叫:「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說通俗點,就是「找亮點」解決問題。這個方法不關注你過去如何,你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它只問你,有沒有亮點,有亮點,咱就推廣亮點。來訪者講完,諮詢師找出來訪者做得好的地方,再鼓勵。如此,反覆推廣「亮點」。這樣,來訪者比較容易接受,也更有助於他們的改變。我們提建議,其實是在否定別人慣常的做法。
  • 擔憂過後,還是要解決問題——專訪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
    (年終特稿)擔憂過後,還是要解決問題——專訪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  中新社香港12月21日電 題:擔憂過後,還是要解決問題——專訪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  臨近年末,香港疫情捲土重來,這勾起香港特區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的相關記憶。
  • 佛教:什麼是「因果」?在生活中其實很常見
    佛教:什麼是「因果」?在生活中其實很常見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心健康問題,由此,人們對「吃」和適量運動越來越重視,注重科學膳食、搶購保健品、參加街舞、登山等各種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乃至有人提出了「健康是吃出來的」、「生命在於運動」等理念。
  • 今生緣分仙和因果慧根緣分仙的結合才是末法年的修行
    在末法年的修行中,不是只查找今生的緣分就能夠修好和出道的,這只是修行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末法之年的修行又重新歸回因果的慧根之道,我們修行的真緣真相還有因果慧根的仙緣、佛緣、道緣、神緣、萬物之靈緣的因果元神,以及查透轉世元神的法根法道和法相法門,才能真正找到你的本元和修行的法理。
  • 直接找領導解決問題未嘗不可
    我覺得員工直接找車間領導解決問題未嘗不可。第一,解決問題更直接快捷一些;第二,避免班長與班組員工之間產生新矛盾。在企業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員工,他們不是不信任班長,而是覺得班長就像家裡的兄弟姐妹一樣,互相之間很難評判是非曲直,而車間領導就像是家長一樣,他說的話,要比班長說的話管用得多,所以一旦遇到問題,找車間領導更直接,更管用。
  • 楊建軍:刑法因果關係的司法證明|比較法研究202006
    刑法因果關係指的是實行行為同法益損害結果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係。其中,實行行為不僅應當是符合刑法分則中「具體犯罪構成客觀方面」要件的行為,而且是侵害了某種法益,引發結果發生的「緊迫危險」的「類型性」的行為;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包括真正的不作為與不真正的不作為;既可以是故意行為,也可以是過失行為。
  • 佛法:如何認知佛法所說的因緣法來認知因果關係
    (一)因果不能同時生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這是每個學佛之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是真正了知緣起法的內涵,卻很難的。萬法生 有這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緣生,一種是非因緣生,合起來就是緣起生。因為因沒有自體性,就是因不會自己顯現為因,所以果也是沒有自體性,因緣法都是因滅以後,果才生起。比如蘋果的種子滅了,蘋果才生,種子沒滅,果不生,如果沒滅 就會變成因果同時,就不符合現實,就無法知道哪個為因 ,哪個為果,這樣的方式說因果是沒有意義的。(二)因果是沒有自性顯現的因沒有自性,所以果也沒有自性。
  • 清明祭祖要回歸孝親尊師、懂得因果就能恢復安定和平
    我們對祖先孝敬的最佳表現,就是承傳古聖先賢的教誨,自利利人,古聖先賢的絕學可歸納為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和聖賢教育,其中因果教育對於端正世道人心,具有極大利益,佛教印光大師一生極力提倡因果教育。清朝名士周先生將天下之亂的根源一語道破「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
  • 《地藏經法要》因果雖錯綜複雜,但這2類因果,卻需謹慎留意!
    因果雖錯綜複雜,但種善因,得善果,心存好念做好事自有善報是必然的。相反,做惡事便有惡報,地藏經裡這些描述極多。以下2類因果需留意: (1)一般因果:可見於地藏菩薩的教化中:「四 天王!,說宿殃短命報; 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淫者,說雀、 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鬥諍報;若 遇毀謗者,說瘡口報;若遇瞋恚者,說醜陋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饑渴咽病報;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若遇網捕 生雛者,說分離報;若遇毀謗三寶者,說 盲、聾、瘂報;若遇輕法慢教者
  • 因果識別計量大法, 十八章修煉寶典
    雖然說工具變量法是解決內生性最常規的手段,但好的工具變量往往可遇不可求,或者需要突破天際的腦洞,或者需要深厚的文獻積累。這個時候,似乎只剩下了一條明路:選題的時候就不要選那些明顯有坑的主題,即核心解釋變量明顯內生的主題。一般來說,有三個原因會導致內生性——雙向因果、遺漏變量與測量誤差。
  • Python實現固定效應回歸模型實現因果關係推斷
    眾所周知,「相關並不意味著因果關係」。 我要告訴你,相關可以表示因果關係,但需要一定條件。 這些條件已在計量經濟學文獻中被廣泛討論。 在本文中,我將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對其進行總結。 我將解釋如果不滿足這些條件為什麼標準的普通最小二乘(OLS)無法確定因果關係。 然後,我將介紹可以提供有效解決方案的固定效應(FE)模型。
  • 因果洩天機
    [下午 04:58:51] GU-Ina.卓易均.茶葉: 感謝老師開示[下午 05:03:08] 聚海司螢居士錢桉祿: 71:是普渡一大堆的眾生.把福報花光 17是:一大堆可憐.沒錢的人來找你普渡.幫忙.[下午 05:03:57] 聚海司螢居士錢桉祿: 因果洩天機.有空再寫.
  • 尋找亮點工作法,你學會了嗎?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叫做「尋找亮點」工作法。它不要求解決導致現狀的根源性問題,而是找出當前這種限制條件下的亮點,然後找出經驗或規律,加以學習和推廣。那麼,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當你作為一個區域經理,要求提高本區域內萎靡不振的銷量,你如何做?
  • 師父原來是在表法:提醒我們一定要深信因果……
    蔡禮旭(成德法師)透露十月二十二號,老人家提到他生病,因為他這一生沒學佛以前還是造了殺業,所以因果是絲毫不爽的。老人家在這些境緣都是正念分明,來提醒我們一定要深信因果,已經造的因,不可能沒有果,可以重罪輕報。我們能從老人家這個教導,我們回到自己身上,完全深信因果,完全不懷疑,那我們就放下不少分別執著、憂慮牽掛了,我們就不怨天不尤人。
  • 「舉頭三尺有神明」:若信因果,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不饒人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萬法皆空,因果也是萬法之一,也不是說萬法之外,因果為什麼不空?其實說因果不空,是說它有兩個現象,一個現象是轉變,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果是轉變的;第二個現象是因果相續。所以說不空是說這兩樁事情,轉變跟相續不空。
  • 很多人不知道,八字算命其實是解讀前世因果的密碼!
    每個人投胎並非偶然,並不是說你想投你就能投,或者說你多給點錢或請誰多吃點飯喝點酒你就可以提前投,得有一個適合的時機。因為因果!你種的是什麼因,就得在一個什麼果(時機)時投胎,這是時空的規律。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時空也是一樣,時空是不可逆的。昨天一但過去,就永遠不可重來,上一秒一但過去,也永遠不可重來,除非在電影裡……算八字,就是算時空的局部發展規律!全局的發展規律也可算,這個得用《皇極經世》,暫不議。一個人在某個時間點而出生,這個點是不可逆的。
  • 法考刑法(柏浪濤老師)——因果關係一節梳理!看完就能做對題目
    【法考刑法:因果關係理論】一、基本原理:客觀歸責理論區別於自然科學上的歸因,刑法上的因果關係要解決的是「歸責」的價值評價。也區別於行政法上責任的分擔,刑法因果關係的界定是全有或全無的,因此要格外慎重、細緻。判斷因果關係的目的在於使危害結果的承擔公平合理。
  • 佛說阿彌陀經析.165 學佛了 現在能否順應因果,開始扭轉生命了?
    原創 人間天 幻海迷局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寶華德佛】寶華德如來的聖號,我們應該從哪裡入手去思維呢?寶是和自性有關,德是和自性有關,華是一個外顯,粗暴看還是在講如來的果德,那麼行德在哪裡?如果把行德理解到:「我們要修持,契入自性」這就完了,這是死路。因為契入自性的手段、方法沒有找到,自然不能說是找到行德了。好在佛陀慈悲,為我們留下一個看上去並不重要的華字,華字通假花字,因為花字不夠莊重,所以就定格為華這個字了。花是因果,華也可以理解為因果的因,我們在因果裡可以找到行德的部分。
  • 因果共犯論與共犯的認定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教唆犯還是共謀共同正犯,都需要正犯著手實行犯罪(在處罰預備犯時需要正犯實施預備行為),否則,不可能成立教唆犯與共謀共同正犯。只不過,在教唆犯的場合,採取的是限制從屬性原理;而在共謀共同正犯的場合,要求的是對構成要件結果的共同引起。
  • 答問:如何科學的解釋因果?
    網友提問:如何科學的解釋因果?因果一類的理念可能會讓你信服,可是如何論證它的科學性呢法嘉宗智回答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這就是因果。這也是因果。沒速度哪兒來的路程吃飽了不餓就是因果。東西揣到胃裡去,平滑肌擴張,血糖升高,刺激大腦發出信號,我吃飽了。捂著肚子找茅坑也是因果,大便進入直腸,刺激神經叢,反饋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