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髒亂差」變「潔淨美」鄉村處處繪新景

2020-12-16 寧夏新聞網

  「垃圾清理了,村道乾淨了,公廁環境改善了,這幾年我們農村生活越來越好了,日子也越過越舒心了。」大武口區星海鎮富民村村民張國茂談起家鄉的變化,臉上掛滿笑容。

  變化中,傳遞的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勁律動。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大武口區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圍繞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不斷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實現從潔淨整齊到美化「顏值」的再提升,讓農村居民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全面保障齊抓共管美鄉村

  後院的柴堆、垃圾堆、雜物堆消失了,違章建築拆除了,巷道變平坦了……放眼望去,鄉村仿佛按下了「美顏鍵」,昔日的「髒亂差」變成了今朝的「潔淨美」。

  「以前農戶兩三天收拾一次屋子,現在早晨起來就把屋子收拾得乾乾淨淨。」大武口區星海鎮果園村黨支部書記萬聚寶認為,人居環境整治不僅美了鄉村,而且帶動村民的思想和衛生習慣也在悄悄發生轉變。一開始搞人居環境整治,村民們的熱情並不高,一些養殖戶的柴草、飼料亂堆亂放,村幹部磨破了嘴,養殖戶依然我行我素。如何既不影響農戶發展經濟,又能把衛生環境整治好?萬聚寶發動黨員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帶動村民參與「美麗庭院」示範戶創建。特別是今年村裡民俗文化園項目的實施,讓村民們認識到好環境、好風景可以帶來好「錢景」,人居環境整治成了村民們的自覺行動。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修課」,更是關乎農村人口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答題」。

  三年來,大武口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紮實推進三年行動各項工作任務,通過組織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春夏秋冬四季戰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等活動,深入推進自治區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區創建工作。組織開展農村「隨手拍、隨手撿、隨時清」志願服務活動和文明實踐等活動。動員黨員、志願者、回家鄉大學生等帶頭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引領廣大村民積極主動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形成了村民廣泛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格局。科學謀劃、爭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12個行政村農村公路全部連通,主幹道路全部亮化,重點村公交車全部貫通,有條件的村莊實現汙水處理、衛生廁所全覆蓋。

  全域治理補齊短板繪新貌

  大武口區龍泉村乾淨平坦的鄉間小路縱橫交錯,農家院落整齊潔淨,圖文並茂的文化牆添姿添彩。老人們在小廣場上一邊鍛鍊著身體,一邊拉著家常,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龍泉村的美麗蝶變,是大武口區打造美麗鄉村的一個窗口。近年來,大武口區按照「多規合一」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的要求,完成龍泉村規劃編制,並按照規劃編制要求開展村莊建設及產業發展。有效整合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住建廳、生態環境廳、石嘴山市山水林田湖草等資金,統籌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來,共整合各類資金4.5億元,用於改善大武口區農村人居環境及基礎設施。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立垃圾治理積分超市,引導村民進行垃圾分類、人居環境整治。

  「現在每天起床我都把屋裡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把垃圾集中放到門口的垃圾桶裡,無論是待在家裡還是走出門外,去哪兒都很舒心。」大武口區長興街道興民村村民劉瑞萍高興地說。

  劉瑞萍家「美麗庭院」的紅色門牌格外搶眼。「這是由村兩委和群眾挨家挨戶評比出來的,掛牌那天很多村民來我家參觀,心裡別提多美了。」劉瑞萍說。

  人居環境整治既要重「面子」,也要顧「裡子」。大武口區開展淨美庭院示範創建評選活動,評選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級「最美庭院」80戶,通過典型示範作用,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培育文明鄉風,打通人居環境整治的最後一公裡。

  「以前家裡的旱廁就在屋後的牆角,夏天蚊蠅亂飛,臭氣燻天。去年村裡進行改廁,我第一時間就給家裡改了衝水式廁所,既方便又衛生,和城裡的衛生間沒兩樣。」大武口區潮湖村村民吳佳昊說,小小的改變讓他們的生活品質有了明顯提升。

  近年來,大武口區全力推進農村改院、改圈、改廁、改炕、改廚,有效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習慣。指導村(社區)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寫入村規民約中,落實農戶「門前三包」責任,發揮群眾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工作中管理維護、主動監督的作用,引導村民真正地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中。

  同時,發揮「黨建+」的優勢,匯聚鄉村振興發展動力,開拓「黨支部+合作社」「黨支部+企業」「黨支部+農戶」發展模式,激發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融入鄉村產業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中,龍泉村、果園村、溝口硒有田園等示範村基礎配套、產業發展逐步提升。

  以美為令,向美而行,讓鄉村成為令人嚮往的「詩和遠方」。大武口區各村莊實現了從「一處美」到「處處美」、從「一時美」到「時時美」,鄉村的「顏值」和「氣質」不斷提升,村民們在共建共享中獲得了更多的成就感、滿足感和幸福感。(記者 李薇)

相關焦點

  • 山村從「髒亂差」變「潔淨美」,群眾從「等靠要」到「爭幹闖」
    維西紀委監委服務隊與群眾一起勞動 小積分撬動新生活,鄉村換新顏 「我們家環境衛生搞得好,積分就上去了,兌現到的獎勵就多。今後我還要加倍努力,參加美麗村莊建設,把家庭衛士、個人衛生搞得更好,爭當最美家庭。」12月7日,蕨菜山村傈僳族婦女子文英高興地說。
  • 沃野繪新景 鄉村譜新篇
    ●本報記者 陳思傑 特約記者 劉海陽 鍾思婷 張森源 在興寧市葉塘、新陂「兩鎮五村」鄉村振興示範片區麻嶺河景觀帶,潺潺河水淌過石墩橋,一河兩岸綠蔭漸染,風光旖旎令人沉醉。沿途的客家民居經過修繕改造,成為遊覽觀光和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茶餘飯後,人們相聚休閒廣場,熱鬧不已。
  • 【牢記囑託再出發 吉林奮進新時代】推進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 繪就...
    【牢記囑託再出發 吉林奮進新時代】推進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編輯:吉林廣播網    來源:738早新聞
  • 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 鄉村振興繪就新畫卷
    同時,將民俗文化元素貫穿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深入挖掘獨具駱越壯鄉特色的雙頭鳥圖騰等民俗元素,打造傳統民俗特色村落,奮力繪就「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的新畫卷,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民族特色 打造駱越文化建築風格   武鳴區將民俗文化元素貫穿於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深入挖掘自然稟賦、歷史傳承、風土人情等特色,全景展現駱越文化特色,全域推進鄉村風貌改造工程,一批獨具駱越壯鄉特色的美麗鄉村展現新顏,鄉村風貌改造工作成效顯著,獲得自治區督查激勵通報表揚,2020年自治區在安排年度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時,給予武鳴區500萬元的獎勵。
  • 「案例推廣」繪就田園好風光 「變」出鄉村新生活——永修縣推進...
    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變「點上出彩」為「全域開花」。緊緊把握「規劃先行,守住紅線」的原則,秉持「四精」理念,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由點連線,由線向面,由村到鎮拓展,變「一處美」為「處處美」。一是以示範創建塑點。
  • 砥礪前行繪新景
    砥礪前行繪新景 2020-10-15 17:2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大美冰城 處處皆景
    大美冰城 處處皆景
  • 臨潭:決策歸心人人歡喜 工作得力處處明淨
    擦亮「全域無垃圾、全域無塑料、全域無農藥、全域無化肥、全域無汙染」這張甘南新名片,臨潭更使命在肩。淨美臨潭奔小康從「髒亂差」到「潔淨美」的蛻變在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百日攻堅」提升行動中,臨潭縣委、縣政府確定了以縣城兩溝(達子溝、大坡溝)三路(西大街、東環路、濱河路)為重點,輻射
  • 從援建基礎設施到藝術激發內生動力 寧波藝術振興鄉村經驗在貴州開花結果
    今年11月14日,我和同事在定汪村看到的寧波援助項目已經是藝術振興鄉村了。我們了解到,定汪村近些年外出打工的人多了,村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有不少村民建起了樓房,但村裡髒亂差的面貌一直沒有改變。今年7月,13位葛家村村民帶著叢志強來到定汪村,幫助定汪村搞新農村建設,葛家村去年在叢志強的指導下,通過藝術振興鄉村而成為全國網紅村。
  • 潛江美麗鄉村蝶變記——當幸福來敲門
    楚天都市報1月13日訊(記者劉冬莉 通訊員楊靖)白日裡,鄉間小路整潔通暢,村莊房屋錯落有致,粉牆黛瓦詩意雋永;夜幕下,霓虹淺笑人來人往,光影交錯其樂融融……近年來,潛江因地制宜,以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廁所革命、生活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莊規劃編制為主要抓手,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於細微之處扮靚「面子」、做實「裡子」,繪就了一幅幅美麗鄉村的純美畫卷
  • 浙江麗水:花園鄉村擘畫「新答卷」
    從頂層謀劃入手,花園鄉村藍圖繪就從15年前就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的「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於2018年9月26日摘得了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一年後,中央下發通知,要求全國推廣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的做法和經驗。
  • 山鄉處處好光景 ——軍店鎮中村村美麗鄉村建設紀略
    近年來,該村結合山水優勢,牢固樹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建設美麗鄉村作為改善民生的「頭號答卷」,高位推進環境整治,著力提升村容村貌,描繪出一幅水清、岸綠、景美的鄉村畫卷。今年80歲的陳緒成過去是一名鄉鎮幹部,退休後,他回到老家中村村居住。老人坦言,五年前,他從來沒想過村裡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過去村裡髒亂差,人也沒有精氣神。
  • 近觀浙江安吉「鄉村三變」:「村美、民富、人心和」
    浙江省安吉縣餘村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示範村,「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安吉山川村村民 吳汝華 攝十多年前,這裡還是空中飛沙走石、河裡泥漿遍布的「窮山惡水」景象。十多年後,餘村切實轉變發展思路,變「靠山吃山」為「養山富山」,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
  • 【詩緣會】許長禮-《石嘴山大武口奇石山公園記》
    斥資億元,再築佳境:仔細琢磨,筆筆精華濃縮;以小見大,處處風景如畫:山魂水魄,大德將軍共處;古今中外,前賢先哲合一。天南地北,因奇石而結緣;天上人間,緣奇石而對話(5);文人雅士,問石探路精氣神,黎民百姓,觀石賞景真善美。一個愛字招徠天外客,一個美字靚出大眾心。        精彩中國夢,出彩石嘴人:重樹信心,再步徵程!愛在此巔(6),美在此園,樂在此間,智慧秀出伊甸!!(7)。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閆家鄉:人居環境煥新顏 鄉村振興繪...
    王坪村花果山水簾洞的高山景行和潺潺溪流、閆家村一幢幢錯落有致新穎別致的樓房、大場村新修的水泥路通到家門口,太陽能路燈一字排列……這一番景象,村民都說這都得益於黨的脫貧攻堅政策。走進車古村,一條條水泥路寬闊整潔,月牙泉下泉水潺潺,村前巷後勵志教育牆上的紅色文化激勵著人們,皚皚白雪覆壓青松翠竹,長廊吊椅,鄉村小景觀,一步一景……美麗如畫的鄉村景色讓人耳目一新。
  • 繪城市美景 建宜居家園——中衛市著力推進環境改善工作綜述
    如今,置身中衛,昔日的「髒亂差」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道路、清幽的環境、齊全的設施……這些顯著變化,折射出了全市上下矢志不移推進環境改善的鏗鏘步伐。建設美麗鄉村 群眾幸福感提升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昔日的農村面貌早已成為歷史。
  • 江蘇沛縣:推進鄉村振興 繪就「三園建設」好風景
    沛縣新農村建設一角。李輝攝沛縣新農村建設一角。李輝攝近年來,江蘇沛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大花園」、農村「大公園」、農民「大樂園」三園建設為總牽引,不斷滿足群眾產業融合生產美、秀麗宜居生態美、幸福和諧生活美的期盼,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 【十三五成就巡禮·市域篇 ③】這五年,鹹寧全域旅遊繪新景
    【十三五成就巡禮·市域篇 ③】這五年,鹹寧全域旅遊繪新景 2020-11-03 1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踐行「兩山理論」 繪就河湖新景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晉江之畔,城市坐落在碧水藍天間,三五成群的行人沿江暢享自然之美,這是近年來泉州生態文明建設改變市民生活的一個縮影。其背後,是泉州篤定踐行「兩山理論」,強化頂層設計,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立法、制度之力築牢生態文明建設之基,高站位高標準繪就生態文明試驗區藍圖,實現高品質水生態環境供給的有益探索。
  • 璧山正興鎮:從「髒亂差」到「 潔淨美」
    「現在引進了新設備,每月比以前多生產100多套家具,月增收8萬多元。」鄧昌燚高興地說,「木材廠廠房經過近年來的改造,不但美化了內外環境,還讓我們增了收。」    廠房改造,木材市場「整形」,還得從去年夏天正興鎮整治木材市場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