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發生退變,以及長期的過度活動、不良姿勢等慢性損傷,是導致肩周炎的主要原因。所以家庭主婦、體力勞動者是高發人群。肩周炎,是炎症導致關節內外粘連,表現為關節活動受限、疼痛,肩膀好像凍結了一樣,動彈不得,所以也叫做「凍結肩」。 「肩周炎」的診斷像個「垃圾桶」,很多肩關節疼痛被診斷為肩周炎。但是,根據科學研究證實,「真正的肩周炎」的發病率其實相對較低,那麼怎麼才能初步確定自己是否肩周炎呢?
今天100唯爾教育小編就結合100唯爾教育《人體形態學實驗室》VR仿真課程來介紹下如何自測肩周炎,以及在改善肩周炎的過程種可能存在哪些不能碰的誤區。
一、三個動作快速自測肩周炎
1.利用肩膀疼痛的那隻手,摸對側的後腦勺。比如,左邊肩膀痛,就用左手從前面摸右邊後腦勺。
2. 肩膀疼痛的那隻手向後背,要夠到脊柱正中女性內衣扣的位置。
3.肩膀疼痛的那隻胳膊垂直上舉,一直舉到正上方,就像伸手拿頭頂的東西那樣。
如果不能順利完成這3個動作,說明肩關節向前活動、外展、旋後功能受到限制,可能患有肩周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自測僅供參考,具體需以醫院相應檢查結果為準。
二、改善肩周炎5個誤區可別犯
肩周炎的病程往往比較長,平均大概在2年左右,在治療或緩解肩周炎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避開以下幾個誤區:
1.肩痛=肩周炎
很多人以為肩痛、肩關節活動受限就是肩周炎。
其實,並不是所有肩痛都是肩周炎,肩袖損傷、骨關節脫位等也可造成肩痛,應到正規醫院確診。
2.自行貼藥膏
多數人選擇自己貼藥膏、用跌打酒,或隨意服用止痛藥。
止痛藥或膏藥只能起到局部暫時緩解或控制疼痛的作用,但引起疼痛的根源沒得到妥當處理,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反而引發慢性肩痛。
3.怕痛不運動
肩周炎的治療原則就是:活動,活動,再活動。
因為只有活動鍛鍊才能把肩關節粘連的韌帶、軟組織一點一點撕裂開。
在進行鍛鍊時,想「解凍」處於「凍結」狀態的肩關節,勢必要經受「皮肉之苦」,至少要堅持兩周有效鍛鍊,疼痛才能有所緩解,必要時還要配合熱療、熱敷,增加局部血液循環。
4.只靠鍛鍊就能恢復肩關節功能
一般來說,鍛鍊是恢復肩關節功能的重要手段,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的肩周炎都可以通過鍛鍊恢復功能。比如重度肩周炎患者,粘連和疼痛嚴重,就需要配合手法松解術(麻醉情況下,通過拉力使粘連斷裂)來恢復肩關節功能,鍛鍊只能作為松解後的輔助改善手段。
5.症狀減輕,停止治療
許多患者只要疼痛稍有緩解,就立即停止物理康復治療或藥物治療。
病灶處的炎症或損傷可能只恢復了一部分,很容易在短期內反覆發作。
三、日常3個小妙招 輔助緩解肩周炎
在治療肩周炎的基礎上,可以適當進行針對性的保養或鍛鍊,有助於緩解肩周炎。這裡就給大家推薦幾個小妙招。
1.糾正不良姿勢
經常伏案、雙肩外展工作的人是肩周炎的高發人群,建議這類人注意調整姿勢,保持正確的坐姿,避免長期姿勢不良造成肩關節積累性損傷。
2.注意防寒保暖
肩部受涼會導致寒氣侵襲機體,引起肌肉組織和小血管收縮,組織代謝減慢,久而久之可造成肌細胞纖維樣變性,妨礙肌肉收縮,影響肩關節功能。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肩關節保暖,避免空調等對著關節直吹,有助於預防肩周炎。
3.做好日常鍛鍊
肩周炎的恢復過程長,患者需堅持鍛鍊。
肩周炎通常在1~2年自然痊癒,只要引起足夠重視,積極治療和功能鍛鍊,大多數患者都能恢復肩關節的正常活動和功能。
以上,就是100唯爾教育關於肩周炎的部分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