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故事:夜郎自大

2021-02-07 小蝌蚪找媽媽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於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裡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於是就說:「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囉!」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後來,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部下們仍然異口同聲回答說:「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後,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


這話在漢朝使者聽來無疑是笑話一樣,要知道,夜郎國整個國家的大小甚至比不上漢朝一州一郡,而在使者將漢國的遼闊廣袤和夜郎國君講明之後,這夜郎國君也心甘情願地歸附漢朝。


所以在原本的故事當中,夜郎國君並沒有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貶義行為,這夜郎自大的本意指的是:夜郎國自以為國土很大。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才開始用夜郎自大來形容那些囂張跋扈、自以為是的人,這是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難免的事情,就像「難兄難弟」和「朝三暮四」,也和最開始的意思相去甚遠。


夜郎自大的故事很簡單,更像是一個笑話,卻也告訴了我們要抱有敬畏之心,保持自己內心的謙虛才不會貽笑大方。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丨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比喻驕傲無知的膚淺自負或自大行為。漢語工具書把它釋為對妄自尊大者的諷喻。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到清代就已廣為流行。成書於光緒後期的晚清小說代表作《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寫道:「餓虎思鬥,夜郎自大,我國若不大張撻伐,一奮神威,靠著各國的空文勸阻,他哪裡肯甘心就範呢?」
  • 文化丨「夜郎自大」成語的形成
    「夜郎自大」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著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比喻妄自尊大。因為貴州為古夜郎地,所以「夜郎自大」就和貴州聯繫在了一起。對此,諸多學者,尤其是貴州學者就這一成語的形成展開討論,並把《史記》所記和「夜郎自大」等同起來。
  • 今日成語-夜郎自大
    【成語】夜郎自大 【拼音】yè láng zì dà 【近義詞】自高自大、妄自尊大、不可一世 【例句】五千年的文化永遠讓我等國人自豪,但不能夜郎自大。
  • 成語「夜郎自大」是如何刷爆明代朋友圈的?
    導      讀DAO    DU為什麼是在明代嘉靖、萬曆時候形成「夜郎」與「自大」相聯繫的說法,以至天啟年間有了「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形式呢?這與當時貴州社會的發展不無關聯。「夜郎自大」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著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 成語故事《夜郎自大》
    成語故事 ----------▽▽▽▽▽▽▽▽----------- 成語典故 ----------▽▽▽▽▽▽▽▽----------- 往期成語 ----------▽▽▽▽▽▽▽▽-----------
  • 成語「夜郎自大」誕生了幾千年,但夜郎國並非自大,而是真的大!
    然而,由於貴州省從古至今都屬於比較偏僻落後的地方,使得全國各地的人都對貴州省有著不太好的印象,有幾個成語更是加深了人們對貴州省的刻板印象,甚至讓人誤會了千百餘年。第一個與貴州省相關的成語是「夜郎自大」,背景是在西漢時期,有個使臣出訪夜郎國,夜郎王馬上接待了他,但由於自己長期居住在偏遠狹窄之地,居然不知道何為大漢,甚至還發出「大漢和我們夜郎哪一個更大」的問題。而他這個問題同樣也被記載了下來,還被人嘲笑了幾千年。想都不用想,夜郎國怎麼能跟大漢比較呢?
  • 馮慶國:夜郎自大與井底之蛙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是指漢朝時西南鄰國中較大的一個國家夜郎國,該國國君問漢朝使臣是你們的漢朝大呢?還是我們夜郎國大,後來人們弄出了「夜郎自大」這個成語,用以比喻妄自尊大的人或事。「井底之蛙」的成語是指井底的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後以此比喻那些未見過世面、見識短淺的人。這裡人們需要搞清楚的是:「夜郎自大」這個成語用詞不當,(不是說應取消該成語,約定俗成,用慣了應該繼續用)。其實夜郎國的國君被人們冤枉了,他不過就是和井底之蛙一樣,只是孤陋寡聞,見稀識少而已,他並未自大!
  • 聽成語知典故|NO.29 夜郎自大
    【成語性質】 貶義詞 【近義詞】:自命不凡【反義詞】:自愧不如【成語出處】《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成語示例】要避免夜郎自大的毛病,就得擴大視野,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經驗。
  • 【漲姿勢】讓貴州躺槍幾千年的成語:黔驢技窮、夜郎自大
    【漲姿勢】讓貴州躺槍幾千年的成語:黔驢技窮、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與「黔驢技窮」這兩個成語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因為這兩個成語,許多人知道了貴州。但貴州人卻因為他的誤記背了兩千多年的黑鍋,那就是「夜郎自大」。說起來當一個貴州人真的很不容易!一段「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人無三分銀」的順口溜,把單純農業經濟時代貴州的自然生境描得一團漆黑,抹去了貴州高原四季宜人、雨量充沛、地形地貌千變萬化的特點,再加上古之學者不負責任的「自大」、「技窮」一類記述,僻處邊地,朝中無人的黔民,只好忍氣吞聲,聽任外省籍人嘲笑。
  • 落後就要挨打,這兩個成語害了貴州幾千年!(上)——夜郎自大
    位於我國西南邊陲的貴州,因為長時間的經濟落後,連文化上也被欺負,被兩個成語害了幾千年!一個是憨憨背鍋,另一個完完全全是歪曲抹黑!今天我們就來理一哈,貴州是怎麼著背鍋嘞,「夜郎自大」的真相是什麼?(註:本文由王黃璜原創,部分圖片取自網絡,侵刪)夜郎自大,出自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西南夷列傳》,比喻妄自尊大,即驕傲無知的膚淺自負或自大行為。
  • 夜郎自大
    【成語】
  • 夜郎自大的故事 | 成語故事第21期
    學完今天的成語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你們會用今天的成語造句了嗎?歡迎在留言區留言告訴妞爸回復對應成語聽故事樂不思蜀 | 塞翁失馬 | 指鹿為馬
  • 「夜郎自大」被嘲笑了上千年,夜郎人真的自大嗎?別被成語忽悠了!
    文:鼓浪隱士中國有個成語「
  • 「夜郎自大」= 貴州 ?
    「夜郎自大」通常這個成語,我們都會用來比喻  一個人驕傲無知
  • 「夜郎自大」這句成語被誤解了千年,竟是因為它……
    夜郎國之所以家喻戶曉,與「夜郎自大」這句成語關係頗大。
  • 你只知道「夜郎自大」,卻不知道還有個「滇王自大」!
    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夜郎國,之所以熟悉,主要是有一個成語叫「夜郎自大」。「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夜郎國的國王因為不知道漢朝有多大,就直言不諱的問漢朝的使節漢與夜郎哪個大,後來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那些不自量力的魯莽之人。
  • 每日詞摘 || 夜郎自大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成語叫做夜郎自大。這個故事呢,說的是中國的漢朝,在西南方向有一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非常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它周邊這些地區的國家,沒有哪一個比夜郎大的,所以夜郎國的國王就非常非常的驕傲,覺得自己是天下最大的國家之主。
  • 大拆成語一之夜郎自大
    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們來講100個經典成語故事,因為今天呢,我們是第一次開講,所以在開始之前,我先跟大家囉嗦幾句,我們所講的這100個經典成語故事,不是單純的按照成語的字面意思或者傳統的成語故事的內容來講,而是在故事基礎之上,圍繞在這些成語周邊的歷史知識展開講,我們先通過成語本身作為引子來了解這些有意思的歷史事件和歷史背景
  • ► 成語故事:剛愎自用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更多精彩故事
  • 因為誤解,貴州被這兩個成語黑了幾千年,如今是該更正了!
    第一個與貴州省相關的成語是「夜郎自大」,背景是在西漢時期,有個使臣出訪夜郎國,夜郎王馬上接待了他,但由於自己長期居住在偏遠狹窄之地,居然不知道何為大漢,甚至還發出「大漢和我們夜郎哪一個更大」的問題。而他這個問題同樣也被記載了下來,還被人嘲笑了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