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讀明孝陵]神道巍巍——祥瑞之獸獬豸、麒麟

2021-02-07 明孝陵博物館

在孝陵神道的石像生中,獅子、駱駝、大象、馬都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動物,而獬豸、麒麟則是在歷史上經過了杜撰、加工和藝術家的再創造的神獸形象。這樣的神獸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又是在什麼時候開始作為陵墓神道石刻存在的呢?

獬豸最早在史籍中出現,就呈現出一種神秘莫測的樣子。《後漢書》卷四十二云:「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注引《異物志》云:「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鬥,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東漢王充《論衡·是應》中有:「獬豸者,一角之羊也……皋陶敬羊,起坐事之。」《晉書·輿服志》云:「或說獬豸,神羊,能觸邪佞。」《太平御覽》卷第八百九十引《論衡》云:「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識有罪。」

獬豸

根據這些文獻中關於獬豸的描述,我們可以得知這種動物的基本特徵是:一、出於東北;二、一角,羊形;三、能辨別曲直,能辨認奸佞。由於它的這一特點,所以自秦漢開始,獬豸多以任法獸的身份出現於世,歷代執法者多以獬豸裝飾冠服。北周《庾子山集》云:「蒼鷹下獄吏,獬豸飾刑官」即言此事。《宋史·輿服志》則說:「獬豸冠,其梁上刻木為獬角,碧粉塗之。」

神道上有另外一種與獬豸長相極為相似,唯身體布滿鱗片的石獸為麒麟。麒麟乃是古代的「四靈」之一,《禮記·運禮》云:「麒鳳龜龍,謂之四靈。」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爾雅·釋獸》中說麒麟是「麇身,牛尾,一角」。麇,即獐,在分類上鹿與麇同屬一科,體態極為接近,可見這是一種融合了鹿、獐、牛等動物形象於一體的獸類。

麒麟

《春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有「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正因為其被視為祥瑞,所以歷代史籍中,關於見麟、獲麟的記載甚多,用以標榜盛世清明。

公元前122年,漢武帝行幸長安西邊的雍,在祭祀天上五帝時,獲得白麟,武帝認為是祥瑞出現,非常高興,作「白麟之歌」,還將當年定為元狩元年。又專門鑄「麟趾金」,用來賞賜給皇室或者是有軍功的大臣。

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十月丙申在絳州出現麒麟,接著丙午又在含元殿前發現麟趾,高宗非常高興,將翌年正月一日改為麟德元年。

明人畫麒麟

永樂十二年(1414)農曆九月,剛剛遠徵漠北回來的明成祖朱棣接到奏報,榜葛刺(現印度地區)奉表來賀,進貢麒麟及名馬萬物。朱棣的皇位得自靖難之役,這樣的祥瑞無疑可以證明其帝位的合法性。因此他超乎常規地重賞了榜葛刺的來使,並在第二年命侯顯攜皇帝詔書前往榜葛刺賞賜該國國王和王妃。榜葛刺自永樂六年開始進貢,但直到這一次才受到如此隆重的禮遇,甚至得到大明朝的「回禮」,這無疑是「麒麟」之功。

永樂十三年鄭和下西洋歸來,跟隨船隊的麻林(現東非地區)使者隨鄭和向永樂皇帝進貢了「麒麟」。朱棣不僅親自前去迎接麒麟,百官也全部出動,爭相目睹這一吉瑞之獸,連一貫反對下西洋的戶部尚書夏元吉也稽首而獻《麒麟賦》。

大明的皇帝喜歡麒麟的消息隨著鄭和的船隊傳了出去,在他最後三次下西洋歸來的路上,也有中亞國家分別跟隨船隊進入大明帝國進獻麒麟,以追求與大明王朝貿易的巨額利潤。而見證了這一歷史事件的宮廷畫師則以妙筆生花畫下了這一使得龍顏大悅的神獸,卻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長頸鹿。這一主要生活在非洲大陸的動物,看來是因為國人不識,又加上與史籍記載有幾分模模糊糊的相似,更重要的是皇帝願意去相信,便被定性為麒麟了。





相關焦點

  • 五大祥瑞之獸,第三麒麟,第一騎一下能活兩千歲 神龍不在其中!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祥瑞之兆,祥瑞是指吉祥的徵兆。祥瑞又稱「福瑞」,被儒學認為是表達天意的、對人有益的自然現象。如出現彩雲,風調雨順,禾生雙穗,地出甘泉,奇禽異獸出現等等。有祥瑞之兆自然就有祥瑞之獸。歷史有好多祥瑞之獸,我們說說其中最厲害的五種,看看那種可以當你的守護神。
  • 唯一能和神獸獬豸、天祿並列帝陵,齊名的「人」
    神道上的石獸石像生的象徵意義例如位於今南京紫金山下的明孝陵神道上,就排列著獅子、獬豸(xiè zhì)、駱駝、象、麒麟、馬六種石獸。每種兩對,共十二對、二十四隻,其寓意分別是:獅象徵皇權和威嚴,也可以鎮魔、闢邪;獬豸象徵秉性忠直、明辨是非;駱駝象徵大明疆域遼闊、威服四方、邊境安寧、國家強盛;大象,象徵國家江山永固、堅如磐石;麒麟身披鱗甲,不履生蟲,不踐生草,象徵帝王仁厚、統治清明;馬則是南徵北戰、一統江山的重要功臣;此外,象徵財富的羊、代表威武的虎等動物也常作為石獸來陳列,在更早的時期,還可以看到鴕鳥等動物
  • 「龍」權利,「麒麟」人傑,「獬豸」公正!這些你知道多少?
    「龍」權利,「麒麟」人傑,「獬豸」公正!這些你知道多少?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給大家講點不一樣的中國文化,今天小編來講講「動物」,當然這不僅僅簡單的動物,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說我國的神獸,中國的神獸文化可是非常的深。
  • 上古四大祥瑞異獸:夕獸、腓腓、獬豸、食鐵獸
    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人們比較感興趣,而且更希望遇見的上古四大祥瑞異獸:夕獸、腓腓、獬豸、食鐵獸。首先便來說夕獸,夕獸又稱年獸,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做「夕」的怪獸,每逢年關就會從深山中跳出來傷人,所以被人們稱為「年獸」。
  • 法院門口為什麼會放獨角獸石雕獬豸?
    但是在中國,我們也有自己的獨角獸,那就是上古神獸獬豸。獬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黝黑的濃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所以也被稱為獨角獸。獬豸這種動物最神奇的部位就數角了,傳聞這種動物如果角斷的話就會立即死去,所以說獬豸的角從來沒有完整的存留下來過。
  • 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為何600多年無人敢盜?看完你就明白了
    作為中國明清皇陵之首,明孝陵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五百餘年20多座帝王陵的形制。話說自古帝王陵大都免不了盜墓賊的「光臨」。但歷經600年的朝代更迭與風風雨雨明孝陵卻能保存完整,無人敢盜。這是為什麼呢?
  • 去過100次南京明孝陵,你也未必知道隱藏在這裡的秘密!
    然而此次的明孝陵之行  小遊卻有了一些新的發現與感受  這些隱藏在盛世美景下的秘密  你知道嗎?  明孝陵的神道蜿蜒曲折  整體布局呈現出了「北鬥七星」的形狀  這種不拘一格的神道布局  在中國帝王陵寢中具有唯一性
  • 中國十大祥瑞之獸,貔貅僅次於四大神獸,白澤位列第八
    6.麒麟    麒麟是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寓意祥瑞的神獸,而且古人認為,有麒麟出沒的地方,一定有寶藏,是福澤深厚之處,傳聞麒麟的樣貌是龍首、麋身、牛尾和馬蹄,是神靈的傳承,人們一般都將它的形象作為工藝品和裝飾品。
  • 盤點中國傳說中的祥瑞之獸,其中有一個最適合收藏
    大家好,我是小編茶館君,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中華文化中的幾大祥瑞之獸,通過古人對這些這些祥瑞動物的描寫,既可以感受到古人豐富的想像,還可以了解中國人的性格和願望。話不多說,讓我們來感受下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吧!一、麒麟中國古代典籍中多有記載,如《 五雜俎》:龍性最淫,故與牛交,則生麟。意思是麒麟是龍與牛雜交的產物,既繼承了龍的雄偉瑰麗,又有牛的忠祥仁愛。
  • 論明孝陵來歷與明中都皇陵石像生之絕
    引言明孝陵是明朝第一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它位於南京中山門外的獨龍阜。巍巍鐘山屏峙於北,曲折秦淮經流西南,四周岡嶺連屬,林木蔥鬱,真稱得上有「龍盤虎踞」的氣勢,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名勝。靈谷寺和明孝陵靈谷寺在南京中山門外的中山陵之東,與獨龍阜的明孝陵西相對。這裡松柏參天,一徑通幽,景色極佳。凡遊中山陵:明孝陵的人,必然也要到靈谷寺一遊。靈谷寺在明代曾盛極一時,有僧眾千人,是當時南京著名的寺院。寺裡的無梁磚殿,是全國現存最早最大的無梁殿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與科學價值。
  • 在漢唐被視為「祥瑞」之物的大象,為何在宋朝成了「害獸」
    1、作為祥瑞之獸的大象 如今,大象只分布在我國雲南的南部地區,發現遠在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可能也是大象的活動範圍,可見大禹馭象的故事並非空穴來風;根據考古學的發現,更是明確地證實了夏末商初亞洲象的存在。
  • 古代帝王最偏愛的兩隻獨角神獸,酷似麒麟,作用很大,沿用至今!
    在中國古代有兩個代表正能量的獨角獸,形象和麒麟很接近,一個叫獬豸,一個叫甪端。獬豸又被稱為法獸,在故宮的這座雕像就是獬豸,遠遠看去像是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髮,雙目明亮有神,頭上有一隻獨角。《述異記》記載: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人罪。
  • 中國五大祥瑞之獸,見到任意一個都是祥兆,哪個是你最想遇到的?
    在神話傳說中,世界上存在著很多與眾不同的具有非凡力量的獸與禽,其中有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這樣的「四兇」,它們是象徵著貪戀殘暴的惡獸,同時自然也就有象徵著祥瑞的「五瑞」,那是中國的五大祥瑞之獸,見到其中的任意一個都是祥兆,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別介紹一下:第一個是麒麟,麒麟在人們的心中是「五靈」之首,是祥瑞的代名詞,最早出現在文獻中是《毛詩正義》,另外著名的史書《史記》便是根據麒麟來進行開頭與結尾的
  • 第3011回:依山為陵前方後圓,橫穴側墓神道石獸
    四方城向西北行約100米過御河便進入神道。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點在於建築與地形地勢的完美結合。其不同於歷代帝陵神道成直線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勢建造為蜿蜒曲折的布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節點處安放石像生來控制空間,形成一派肅穆氣氛。石像生下鋪墊有完整的六朝磚,使其600年來沒有下沉。
  • 傳說中的上古神獸獨角獸「獬豸」到底是什麼?
    由於楚文王非常喜愛佩戴獬豸冠,於是上行下效,一時間獬豸冠在當時的楚國成為風尚。在隨後的秦漢兩個朝代,執法御史都是佩戴獬豸冠的。到了東漢時期,皋陶像與獬豸圖成了衙門中不可缺少的飾品,而獬豸冠則被冠以「法冠」之名,執法官也因此被稱為獬豸,這種習尚一直延續下來。漢 蔡邕《獨斷》中寫道:「法冠,楚冠也……秦制執法服之。今御史廷尉監平服之,謂之獬豸冠。」
  • 獬豸,竟然如此有來頭!
    (西方的獨角獸形象)但是在中國,我們也有自己的獨角獸,那就是上古神獸獬豸。獬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黝黑的濃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據傳獬豸通人言,非常聰明,能辨別是非曲直,檢視忠奸賢良,因此它通常象徵著勇猛、公正,喻義「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
  • 中國古代五大祥瑞之獸,貔貅僅排第二,第一騎一下能活兩千歲!
    第五:獬豸,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是人間正義,勇猛的化身,人們對它大多比較尊敬,當然壞人們也很怕他。
  • 明孝陵旅遊區,春日南京之明孝陵雜類,早6點前進是免費的
    明孝陵實際上包括兩大部分,神道的部分也是明孝陵的特色,神道的建築和地形地形相互襯託,明孝陵的神道與前一代的帝王陵墓神道形成對比,是沿著地形蜿蜒而建的,神道的兩側放置著對稱的石像,每個動物都有不同的意義。
  • 文化鐘山 | 神道巍巍——異域神獸獅子
    墓前神道石刻是中國古代雕刻門類中尤為特殊且令人矚目的一種。固定且成熟的神道石刻出現於東漢光武帝劉秀的陵墓前,但是在此前應該擁有更長的醞釀與發展階段,其中現在所能見到最早的墓前石刻應該是霍去病墓前石刻。自此以後,在帝王和勳臣墓前設神道石刻逐漸成為一項歷時悠久的傳統。
  • 中國神妖大全之《麒麟》:麒麟為仁義之獸,是吉祥的象徵
    麒麟乃天上的神物,常伴著神靈出現,它是神的坐騎。據說麒麟很長壽,能活兩千年,還能吐火,聲音如雷。在古代,人們認為麒麟、龍、鳳凰和龜是最具有靈性,最能帶來祥瑞的四種動物,共稱為「四靈」。歷朝歷代的帝王都認為麒麟的出現,是太平盛世的象徵,是對君王仁德的一種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