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龍山,最近又「火」了。
引發坊間熱議的,不僅是遲遲沒能破3的房價,還有那個至今沒能搬出去的火葬場。
因為每一年,只要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刻,青龍山又要開倉賣房子了。於是,那個「殯儀館馬上就要搬了」的小道消息就一定會準時如約而至,反覆折騰個幾次。
難怪,有人開玩笑說:「從五年前開始,關於江寧殯儀館搬遷的話題,都快要變成青龍山每年開局的經典保留曲目,一年總要來個兩、三次。」
要搬遷舊館,必須先建一座新館。然後按照流程,分步驟,有條不紊地將老館整體搬遷過去。
可是誰,會接納江寧殯儀館的新選址規劃,成為「下一站殯葬中心區」?相信,沒人願意輕易接盤。
於是,我們也就不斷聽說:經過江寧區各大遠郊村民的紛紛抵制,以及艱苦卓絕的「鬥爭」,不少備選地點都不了了之。比如,去年盛傳的要搬到銅山尚周村林場,估計十有八九是歇菜了。之前還傳說搬到大連山,現在也沒啥聲音了。
直到近期,關於困擾青龍山新城發展的頭等「頑疾」—江寧殯儀館搬遷問題似乎又有了一些新的進展。據業內人士爆料:3月底,在網絡問政平臺上,江寧區民政局對青龍山業主的訴求進行了回復。稱「正在進行殯儀館新址的遷建選址工作」。
那邊廂,又有坊間的勁爆消息稱,最快在2020年完成新館選址。力爭今年動工,明年差不多就可以確定(搬遷細節)。
但,江寧殯儀館真的那麼容易搬嗎?君不見,這麼多年過去了,它哪年不是一次次的放鴿子?
當事關重大民生工程的殯葬業,與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運動狹路相逢,誰又能輕易妥協?誰又願意無條件退讓?畢竟,對於GDP排名第一的江寧區而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一座380萬方的青龍山新城,一座「搬不走」的老火葬場,以及那座層層疊疊的鯉魚山公墓,三者之間,似乎總有道不完的故事,與反覆糾葛的愛恨。
噓......對了,聽說那個曾經同樣叫「青龍」的地鐵小鎮,不,今天的新名字叫紫東核心區。二手房報價又漲了7000元/㎡。新房市場集體衝擊3萬+已是板上釘釘。
反觀有點「被拋棄」的青龍山新城,數萬業主的心裡最清楚:一個萬安陵園、一個江寧殯儀館、一個鯉魚山公墓,其實就是青龍山迄今無法「破3」的命門。
2
「殯儀館和墓園遲遲不搬,二手房漲不上去,地價也跌了好幾千。」
在小區群裡,有業主輕輕地抱怨:近幾年,青龍山的地價越拍越低,之前最高拍到1.9萬/㎡,如今跌到1.2萬/㎡,幾乎硬生生接近腰斬。
至於二手房掛牌價,大多維持在2.3-2.6萬徘徊。意味著板塊一二手基本無倒掛。
住在青龍山,被迫與大片墓地為鄰,究竟是怎樣的感受?不妨,我們來看一下鯉魚山公墓望向整個青龍山新城的獨家視角。
PS:請注意,此組「登山」照的拍攝時間較早(攝於2019年春天)。膽小者可以跳過,勿看。
兩年的時間過去了,如果江寧殯儀館、萬安陵園、鯉魚山公墓都整體搬遷了。那麼,眼前這一幕極為罕見的「墳頭造城」景象,或許就不是這樣了。
因為被火葬場、墓園們佔據著的巨幅地皮,就是那個遲遲無法動工的70萬方CBD。作為支撐青龍山賣房概念的頭部中央活動區,一站式涵蓋大型商業、五星級酒店、甲級寫字樓等配套。或許早就可以順利開工,進入建設階段了。
所以,江寧殯儀館今年究竟搬不搬?具體預計何時搬?新選址會搬到哪裡?
帶著一系列疑問,房叔先致電詢問了江寧民政局,但對方諱莫如深。索性一股腦地將「答覆權」推給了江寧殯葬管理所。
電話裡,殯管所工作人員的答覆很接地氣:「殯儀館的搬遷問題很複雜,真的不是由我們來決定。而是江寧區政府做決策,規劃部門牽頭。但,至今也沒有紅頭文件下來。」
同時,他也大倒苦水:「搬不搬,我們說了不算。現在能明確告訴你的是,新館的選址還沒定。相信很多青龍山業主也聽說了,之前選了幾個地方,也遭遇當地一些反對的聲音。講實話,政府也很難。需要慎重考慮、多方選址。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快。」
最後,他也笑言:「近兩年每次突然傳出要搬遷的消息,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其實大家都清楚,還不是開發商為了賣房子,炒炒新聞熱度嘛!」
至於旁邊的萬安陵園動遷問題,東山街道辦事處曾經在2019年公開回覆:為加快推進萬安陵園徵遷工作,妥善化解群體性矛盾,街道已成立徵遷工作專班。制定徵收補償初步方案,力爭儘快達成徵遷補償協議。「不過,目前的消息是,暫無明顯進展。」
最後,只剩下「一覽眾山小」的鯉魚山公墓了。至今,沒有傳出任何動遷消息。種種跡象表明,它將會成為青龍山生態新城「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半拉子的青龍山,該何去何從?至少現在看,也只能屏息斂聲,耐心等待了。
3
有人說,到了2020年,放眼整個南京,各個板塊都在漲。整個紫東地區也都在漲,只剩下青龍山幾乎沒怎麼漲。
君不見,從2018年開始,區域一手房新盤均價從2.2萬,2.45萬,一路緩慢微漲到2.56萬。到了2019年後,最高也只賣到2.62萬。
「進入2020年,放眼其他板塊,幾乎都是5000一平,1萬一平的跳漲。只有青龍山新城,可憐巴巴的幾百塊幾百塊的漲。」
曾經以為在同一陣營的,比如邁皋橋,一夜漲了5000。被視為衛星城的堯化門(新港)直接漲了近1萬。對了,還有曾經被人輕視的燕子磯,據說也在磨刀霍霍,準備衝擊4萬天花板了。
即使放在整個大紫東地區來看,青龍山也絕對算得上「吊車尾」了。看看隔壁的麒麟,精裝新盤全線破3萬+,仙林湖二手房均價站穩3.5萬+,紫東核心區(青龍地鐵小鎮)也將衝擊3萬+。哪怕是曾經無人問津的棲霞山,去年拉來南外分校後,房價也站穩2.6萬+,與青龍山平起平坐了。
尤其讓青龍山業主「最不能忍」的是,那個距離南京主城20多公裡,「降級」為古雄街道的板橋,最新放風價竟然也到了2.9萬/㎡。
「有沒有搞錯?板橋未來的房價反超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一位融僑的業主忿忿不平。
脫胎於「上坊新城」的青龍山,自2014年底啟動後,曾經被寄予厚望:直線距離新街口僅12.5公裡,江寧東山主城以東的最大「地主」,也是最後一片可供大規模開發的土地,包括270萬方的住宅土儲,70萬方的旗艦商辦配套。立志要打造南京東南門戶的發展引擎。
可如今,尷尬的現實卻擺在面前:花了幾年建設,賣掉了一大堆房子,也只有一個琅小分校苦苦支撐著學區概念。但,因為「殯葬三大地標(殯儀館、萬安陵園、鯉魚山)」遲遲無法搬遷,整個板塊面臨發展「斷層」。而分批掛牌的39塊地,也賣得差不多了。
說得更直白點,等過了今年,新一批業主入住後,一旦發現「家門口的70萬方配套連影子都沒有」。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更別提在一二手房市場抬頭挺胸了。
值得一提的是,放眼整個江寧新房市場,最小的戶型,也出現在青龍山新城。只有75㎡,總價197萬起。「幾乎是跪在地板上,用低總價討好江寧地緣剛需客了。」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殯儀館、墓地群的搬遷遲遲沒有實質性進展。搞得青龍山近年越來越被動,意味著只能一直小心翼翼地做剛需產品,不敢冒然提檔升級「喊漲」,更不敢輕易做大戶型純改善。
要知道,同屬江寧區的另一條「青龍」,因為被賦予「紫核」的天選之位。馬上就要出現176㎡的大平層了。試問當年幾乎是同一條起跑線的青龍山,你的心底酸不酸?
要知道,安德門石子崗的南京最大殯儀館搬家後,現在周圍的房價都5萬了。
可是新南京人,還有誰知道石子崗,又有誰care呢?所以,青龍山下的殯儀館,如果儘快搬了,絕對是重大利好。
畢竟,江寧老火葬場周邊蓋的房子,不也一點一點地賣完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