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怎麼辦?李玫瑾直言:這3件小事別去做,孩子開朗又陽光

2020-12-18 梅梅育兒小講堂

孩子的性格安靜內向,在小時候是聽話懂事的象徵,但是如果長大之後依然這樣卻很容易演變成缺乏自信、自卑,這也是很多家長所擔心的事情。面對這一問題家長與其做些什麼去彌補孩子的性格問題,還不如做做減法。我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談到孩子的情商啟蒙時談到:家長別去做這3件事,可以讓孩子的性格變得開朗又陽光。

一、別做中國特色式比較

拿孩子比來比去是大多數中國家長都會做的事情,這種比較不只是簡單的比較兩個孩子水平如何,而是帶有著相當大的中國特色:既要跟學霸比成績,又要跟淘氣孩子比體育,總之就是要門門第一,而在這種過分的高標準嚴要求的比較之下,孩子就很容易產生「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而除了比較目標的水平高,比較的方式也略顯離譜:家長在比較孩子的時候,如果孩子不在場往往都會誇獎,甚至略帶吹噓的意味;但如果孩子在場口風就完全變了,當著孩子的面鼓勵孩子、誇獎孩子,似乎是一件被嚴格禁止的事情,孩子如果聰明就要指責孩子不努力,孩子如果乖巧懂事就要說孩子不聰明,總之一定要指責孩子點什麼。

雖然在成年人看來,這種比較的方式一方面照顧了其他人的面子,另一方面也防止孩子驕傲浮躁,但往往過猶不及,對於孩子來說,家長的這種「中國特色比較」,會實實在在地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家長所否定的,因此性格更加的自卑內向

二、別強制孩子「假開朗」

而家長常做的另一件讓孩子性格更加自卑內向的行為,就是強制孩子「假開朗」了。孩子在面對陌生社交時內心是有一定的恐懼的,這種恐懼如果能得到良好的引導或者是環境能主動釋放善意,其實是可以有效的改善的。

家長卻往往不會給這個時間讓孩子來適應,經常會火急火燎地催促著讓孩子融入環境「去跟大家打個招呼」、「來上臺給大家表演一個」,都是家長們在帶孩子進入陌生場合時常說的話。在這種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孩子的時候,就會給孩子巨大的精神壓力,強化了孩子面對他人時的內心恐懼,因此在以後的環境裡,往往會表現出在熟人面前尚且還好,但一旦遇到陌生的人就會被喚醒童年時的社交恐懼,表現出自卑內向。

想讓孩子真正的與群體好好接觸不是讓孩子鼓起勇氣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家長教會孩子如何與陌生人相處,如何進行社交活動。在這裡我向各位家長推薦這套《怎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這套書全套共計6冊,分別對孩子需要培養的6種社會交往能力做了分門別類的介紹。

書中以圖文相合的方式,家長既可以當育兒經看,知道教育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需要培養什麼;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讓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三、別只讓媽媽帶孩子

在我國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親的缺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根據調查結果統計在1973名網友當中,有70%以上的人表示在自己家媽媽陪伴自己的時間要超過爸爸;其中要接近40%的人表示自己的教育爸爸很少或幾乎沒有參與過

而其實這也是導致孩子性格自卑內向的重要原因之一,男性與女性的氣質是有著天生的不同的,無論媽媽是多麼現代化的獨立女性,擁有如何自由的精神,也無法給孩子以像男性一樣那樣外化的剛強的氣質,跟著媽媽一起成長的孩子,也自然會在性格上都會因為缺失了父親的影響,而更加靦腆自卑一些。

的確,我們應當承認靦腆內向的孩子不一定就沒有辦法做出一番成就,但我們整個社會的整體情況上,還是希望孩子更加陽光開朗一些,被動地等待別人發掘自己的才華和主動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事情相比,還是培養出孩子陽光自信的性格更重要一些。

當然,除了家長在生活中的應當對孩子的種種教育,主動、積極的性格教育也能有效的幫助孩子有更加陽光開朗的性格,我在這裡向各位家長推薦這套《歪歪兔全情商彩圖注音讀本》,可以幫助孩子有效的做好情緒管理、人際交往,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全套繪本共計8冊分別從情商、好性格、情緒管理、社交能力、逆商教育、品格教育、性教育、財商教育這8個方面對孩子可能存在的情商問題進行教育。故事使用小動物的形象歪歪兔發生的故事對孩子進行教育,要比單純地說教的教育更管用。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經常說這三句話,是心理「自卑」的表現,家長要重視
    如果孩子經常說這三句話,是心理自卑的表現,家長要重視。一、李玫瑾:孩子經常說這三句話是自卑的表現1、遇到困難時總說該怎麼辦有一類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表現出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面對困難總是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是好,喜歡說:我該怎麼辦,或是這怎麼辦這樣的話。當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就是在尋求別人的幫助,他是希望別人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 孩子被打了怎麼辦?李玫瑾:不僅要打回去,高情商父母還要這樣做
    當孩子在幼兒園,被同學欺負了,我們要怎麼辦?嗯哼是跟著爸媽參加綜藝節目火起來的小寶貝,古靈精怪情商高,深受大家喜愛,而霍思燕的教育方式也獲得了廣大網友的稱讚:「難怪嗯哼情商高,」霍思燕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借鑑,並且證明了,霍思燕的教育方式很正確。
  • 女兒被欺負秦昊難過氣哭,孩子被打後怎麼辦?李玫瑾:打回去
    《婆婆和媽媽》這檔綜藝節目當中,伊能靜和秦昊以及婆婆,就小米粒被同學欺負這件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疼女心切的秦昊,因女兒遭遇暴力而落淚。孩子被欺負該不該打回去?打不過怎麼辦?文/育兒日記360(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伊能靜和秦昊以及婆婆,就小米粒被同學欺負這件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秦昊因女兒遭遇暴力而落淚,要替女兒討回公道,被秦昊媽媽激烈聲討。
  • 李玫瑾:將孩子路堵死的往往是父母,別因為無心之詞斷了孩子前程
    李玫瑾:將孩子路堵死的往往是父母,別因為無心之詞斷了孩子前程我國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家教授李玫瑾,憑藉其獨特的育兒觀受到眾多家長追捧,每場講座都很火爆,她提出的一些言論也被家長奉為育兒經。針對孩子「考不上大學怎麼辦」,李玫瑾曾做過一次講解。
  • 父母需要在這三件事上面尊重孩子,不然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沒自信
    父母需要在這三件事上面尊重孩子,不然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沒自信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孩子也會變得非常的自信開朗。父母需要在這三件事情上面尊重孩子,不然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
  • 孩子內向、自卑,想讓他們變得自信又開朗,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
    活潑、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受親朋好友喜愛,長大後也會更討領導歡心,面對同等條件,活潑自信的人更容易得到機會。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因自家孩子內向膽小而擔憂,怕孩子很難交到朋友,怕孩子被欺負,怕以後在社會上不好生存,孩子什麼事都不願意跟父母說,長時間如此,萬一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怎麼辦,這些問題,無疑牽動著每個父母的心。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李玫瑾:每天堅持做3件事,提高成績並不難
    如果在這個時間內幫助孩子培養起良好的專注力,對於以後的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天堅持做這幾件事,成績提升速度如同坐火箭良好的專注力是孩子取得好成績的基礎。而我本人有幸聽過中國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的演講,她曾經說過:孩子不聽話時,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很多家長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一催再催:「這都幾點了,你還磨蹭啥呢!」「趕緊寫,你種蘑菇呢?」「又錯了又錯了,重寫!!」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直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家長偷著笑吧
    每次我在看李玫瑾教授講授時,我都會認真地做筆記。她講授的關於原生家庭、兒童教育、婚姻家庭的的觀點很令我佩服。李玫瑾教授曾經表示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個特徵,家長偷偷笑吧!哪三種特徵呢?讓我們來看看:1.
  • 孩子在校被打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說打回去!不要認為這是錯的
    孩子在校被欺負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說打回去!不要認為這是錯的。對的,反擊回去。一好友給我發信息,「兄弟你在學校工作,請教個問題:孩子在校被欺負、被打了,怎麼辦?」我苦笑,我一幹後勤的,哪裡知道這個喲。不過,我可以問問學校裡的教授、老師們。
  • 李玫瑾:家有男孩,教育要堅持這5個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如果家中有男孩,教育要堅持這5個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培養男孩能吃苦的精神「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話幾乎所有家長都聽說過,但理解這句話真正含義的家長卻少之又少。
  • 為何「窮人家」的孩子很容易認出?李玫瑾教授:窮人這3點藏不住
    但是如果是窮人家的孩子,這3點是藏不住的。李玫瑾教授曾在多個場合談及過孩子教育的問題,在談及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窮人家的孩子的時候,李玫瑾教授表示這3點很容易辨別。1.眼界和格局的大小老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身處富人家的孩子不用特意教孩子什麼,在父母身邊聽到父母談及的問題和父母為人處世的方法,孩子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就像王思聰,雖然都說是公子哥,但是他也確實憑藉自己的實力,掙到了我們一輩子都無法掙到的錢,這就是生活環境造成的影響。
  • 孩子太內向怎麼辦?父母做好這4點,孩子性格更開朗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積極主動點,像個小主人一樣招呼客人。但有些孩子比較內向,經常喜歡自己待在一個角落裡,這讓父母們很是頭疼。
  • 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三種情況是不能出現的,如果不及時糾正,那孩子以後將會沒出息!」不會做人長大後只會沒出息,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如果爸爸媽媽沒有進行教導,孩子是很難得到糾正的,旁人說的話,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 李玫瑾:8個跡象暴露了孩子的自卑心理,如何讓孩子自信有格局?
    是的,自卑的孩子讓人憐惜,他們眼裡透露的膽怯、不自信,他們看人時眼光的躲閃,他們看到比自己強的人低下頭默默無語的樣子真的讓大人很心疼。心理學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提到:自卑感從嬰兒期就存在,這源於弱小的孩子對成年人的天然依賴。
  • 孩子被霸凌怎麼辦?李玫瑾:低段位父母找老師,高段位父母這麼做
    可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來到了上學的年紀,孩子便要進入學校,學校內難免會出現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的情況,孩子被欺負了,家長們的第一反應總是想要孩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殊不知,長期遭受同學的欺負會給孩子的帶來巨大傷害。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呢?
  • 李玫瑾說:對於男孩子,家長要捨得做到這3件事,孩子更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說:家長為男孩子捨得做這3件事,孩子更優秀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對於青少年犯罪心理學等常年的研究,對如何育兒,教育孩子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往往我們能從李玫瑾教授的講座中,學習到很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愛躲,父母做好這3點,讓孩子不再害羞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孩子在家庭中無疑是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之下,家長們教育孩子,卻也讓孩子生活在了自己的羽翼之下,孩子出門見到人容易害羞,無論家長帶到哪裡孩子話都很少,這也著實讓家長很頭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 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建議:肯定要打回去
    家長總在教育孩子要成為一個懂禮貌的人,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大多都停留在良好的行為舉止上,當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了怎麼辦?很多家長會讓孩子忍耐,但李玫瑾教授建議:肯定要打回去!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成為每個國家、每個家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離開了教育,國民素質和個人素質都無法保證,各個領域和經濟也無法發展。正因如此,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常聽講座的家長對李玫瑾教授應該不會陌生。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霍思燕給出答案,解決方案走紅值得學習
    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我們總是能看見,當第一次把孩子送到學校的時候,很多父母都心疼、擔憂看著孩子慢慢遠去的背影!作為父母,我們都知道,當孩子3歲進入幼兒園之後,就意味著,我們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在逐漸減少。此外,一直以來被我們保護的孩子,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