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傍晚,記者手機收到一條滿屏的信息。發信息的人素不相識。
「我母親71歲,住在安徽老家,常年腰腿疼痛,厲害了就上當地醫院理療、推拿,效果總是不明顯。半年前母親經常掉筷子、勺子,梳頭時,梳子也跌落在地。我在青島工作,每次視頻,要強的母親怕我擔心,總是表現出很正常。七月開始,母親經常摔倒,生活無法自理。無奈之下告訴我。當地醫院一直診斷母親腰肌勞損,我讓母親把腰椎片子發給我,從網上預約了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市南院區脊柱外科主任鄭修軍門診。
鄭主任看過片子,聽完病情後說:「你母親症狀不是腰椎問題導致的,可能是頸椎,在當地再做一個頸部核磁。」片子出來,我再次拿給鄭主任。鄭主任說,頸椎凸起壓迫到神經,除了手術,沒有第二條路。鑑於母親一直被誤診,不敢在當地手術。遠在安徽的母親由妹妹用輪椅推著乘上開往青島的火車。下了火車直接到醫院做核酸檢測住院。我和妹妹送母親進手術室,手術室自動門關閉的瞬間,我淚如泉湧,有忐忑、有期待、有自責。
我看著表,1小時零10分鐘,手術結束。術後第四天,我和妹妹攙扶著母親出院。我很感慨,4天前,母親無法行走,坐著輪椅;4天後,母親可以行走了。我想有很多像母親一樣的患者,他們也許正在經歷束手無策,我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夠找對醫生。我讀過《青島晚報》「麗玲訪名醫」專欄,所以給你寫了這封信。」
窗外,夕陽的餘暉正灑落在海平面上,青島這座美麗的城市吸引那麼多外地患者慕名前來,是因為有醫術高明的醫生。記者採訪了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市南院區脊柱外科主任鄭修軍。
鄭修軍主任在手術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張麗玲
世界著名脊柱中心的訪問學者
2006年至2008年,對鄭修軍主任來說,是非同尋常的兩年。其中一年半的時間,他應邀到世界著名的脊柱外科中心——美國 TWINCITIES SPINE CENTER做訪問學者進修學習。這所世界著名脊柱外科中心曾連續20年蟬聯全球第一,擁有全球五位知名脊柱外科專家。這五位專家推動了全球脊柱外科創新性治療。
很多去國外學習的醫生都留在實驗室,鄭修軍則一直在臨床門診和手術室。鄭修軍說,當時這個脊柱外科中心患者也很多,分布全世界,一上午門診也要50多人。他近距離跟隨世界最頂級的脊柱外科專家出門診,獲益匪淺。只要手術日,他便跟著專家手術。晚上他悄悄到實驗室,在屍體上重做白天專家做的手術。一具屍體,他要做十幾次手術。
在美國一年半時間,他跟著專家在手術臺上做了200餘例手術,獨自一人在實驗室的十幾具屍體上做了上百例手術。他不斷揣摩世界頂級專家的手術方式和技巧。當時,在國內他做腰椎手術時,經常從上午做到下午。而中心的頂級專家經常一個多小時就完成了。他把這些先進的手術方式爛熟於心。
鄭修軍說,這次出國學習,他最大的收穫還是理念的轉變。當時在國內手術後,病人要三四周才能下床活動。而在他們中心,有的病人幾天後就可以下床活動,手術後的病人越早下床活動,康復越好。
學習歸來,鄭修軍回國的行李裡幾乎全部是複印的十幾本醫學資料。
鄭修軍與世界著名脊柱外科專家Francis Denis在門診。
腰椎間盤突出80%不用手術
鄭修軍主任曾接診過一個病人,由於暴力推拿,導致病人癱瘓。鄭修軍介紹,絕大多數的腰椎、頸椎疾病不需要手術,完全可以保守治療,像運動、理療、推拿按摩、熱敷等都可以緩解症狀。但他強調,暴力按摩,容易出問題。
手術一般有兩個重要指徵:一是通過各種保守治療無法緩解症狀,病情進展導致影響日常生活;二是病變的部位壓迫到神經。這時候就需要手術治療。很多人懼怕腰椎、頸椎手術,醫學發展到今天,這類手術在大醫院已經很成熟了。
每個周一上午是鄭修軍門診,半天接診50餘病人,其中需要手術的不到十分之一。他說,腰椎間盤突出80%不需要手術,在門診他會告訴病人簡單的功能鍛鍊和注意事項。
鄭修軍碩士、博士讀的都是脊柱外科,博士生導師是院士。鄭修軍從事脊柱外科臨床二十餘年,他個人手術量超5000餘例,他每年完成各種手術近500餘例,一天最多做9臺手術,青大附院市南院區脊柱外科每年手術量達800餘例。
鄭修軍在美國做Fellow期間參與手術
妙手矯正脊柱畸形
多年前,有一位4歲小女孩,先天脊柱畸形,從小一直駝背,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慕名找到鄭修軍主任,手術後一周出院。現在女孩十幾歲了,出落得亭亭玉立。鄭修軍說,每當看到自己給患者治好病是最欣慰的事情。
近年,鄭修軍主任在脊柱腫瘤領域首創了一種術式,這種手術很複雜,論文發表後,全國同行紛紛借鑑學習。
鄭修軍主任介紹,頸椎病現在很普遍,90%不需要手術,但是壓迫到神經的脊髓型頸椎病必須手術。而且,手術越早越好。當頸椎病導致的手腳發麻,走路不穩,腳步發飄,這個時候需要做一個頸部核磁,排查是否壓迫到神經。頸椎壓迫到神經,會有一系列的身體反應,全身腰腿疼,非常容易誤診。他的治療理念是,以最小的創傷解決病人的問題。
名醫檔案
鄭修軍,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脊柱外科市南院區主任,主任醫師,教授,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骨科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AO脊柱講師;SICOT中國部微創外科學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脊柱傷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脊柱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急診創傷醫師分會脊柱創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骨缺損及骨壞死學組委員。
從事臨床工作二十餘年, 2006年到世界著名的脊柱外科中心(美國TWIN CITIES SPINE CENTER)進修學習,2008年再次應邀到TWIN CITIES SPINE CENTER做fellow一年,向世界著名的脊柱外科專家Francis Denis、Robert B Winter、John E. Lonstein、James D. Schwender、Ensor E. Transfeldt等學習。
擅長各種脊柱外科疾病的微創治療,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腰椎管狹窄症、各種脊柱和椎管內腫瘤、脊柱骨折和脊柱畸形等。開展了微創腰椎間盤突出症髓核摘除術、微創腰椎椎弓崩裂修復內固定術、微創TLIF術、頸腰椎椎間孔鏡技術、OLIF、AxiLIF術,經皮神經根松解術、經皮椎弓根螺釘技術和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等微創手術,以及脊柱側彎、後凸畸形矯形術和脊柱腫瘤切除重建、胸椎管狹窄症後路環形減壓術等,收到了極好的效果,獲得患者的好評,尤其擅長脊柱畸形和脊柱腫瘤的診療。
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9篇。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參加一項。承擔衛生部課題一項,曾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三全天。地點:青大附院市南院區。
作者簡介
張麗玲,曾任青島晚報健康部主任、《健康青島》主編、健康工作室負責人,全搜索網健康頻道總監,現在青島晚報開設「麗玲名醫面對面」及文學隨筆專欄。被聘為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第七屆委員會新聞學組專家委員暨健康傳播大使,在青島乃至全國醫療新聞報導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