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哪些疾病可以選擇微創手術?

2021-01-19 央廣網

  小陳今年26歲,銀行工作,近來出現下肢疼痛的症狀,休息以後稍有緩解,現在疼得比以前更厲害了,無奈之下去了醫院。醫生做了檢查告訴他這是腰椎間盤突出了,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只能做手術。小陳聽了以後吃驚不已,回家上網找各種資料,考慮到自己這麼年輕,想做個微創的小手術,但是又怕解決不了問題,可是又覺得開放手術創傷太大。

  其實像小陳這樣的例子並不少,就這些問題,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脊柱微創外科賀石生主任為廣大患者做一些科普。

  1、脊柱微創手術有哪些種類?

  目前脊柱微創手術的方法很多,包括微創介入技術(椎間盤射頻/等離子/臭氧/雷射消融術等)、椎間孔鏡技術、椎間盤鏡(MED)技術、微創減壓經皮內固定技術等。

  2、哪些腰椎的疾病可以選擇微創手術?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微創手術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常見的腰椎疾病比如腰椎間盤突出、腰椎椎管狹窄、腰椎不穩、滑脫,都能通過微創手術來很好地解決問題。

  3、微創手術能夠做「乾淨」嗎?

  其實微創手術技術就像是醫生手裡的十八般武器一樣,要根據患者的症狀、影像學診斷、手術預期等來綜合考慮,選擇最佳方案。比如上述小陳的情況,通過椎間孔鏡技術就能做「乾淨」。

  4、微創手術和開放手術相比效果如何?

  一般來講,對於上述講到的常見腰椎疾病,微創手術都能夠達到與開放手術相當的療效,與此同時,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優點。但是還是要強調,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微創技術。

  5、微創手術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

  最後需要強調,微創手術一定是要找經驗豐富的醫生來做。很多醫生雖然開放手術做的非常好,但是沒有經過系統的、規範的微創技術培訓,不習慣通過一個局部的視野來進行手術操作,那麼可能手術效果就達不到預期。

相關焦點

  • 腰椎管狹窄症和腰椎滑脫能不能做微創手術?
    絕大多數醫生都建議進行開放手術,但是同時也告知存在較大的手術風險,因為老人體態比較胖,同時患有很多內科疾病,服用多種藥物,家人和老人自己也十分擔心手術的風險,想尋求一種微創的方式來治療。 但是聽很多人說腰椎滑脫和腰椎管狹窄無法進行微創手術,或者手術效果不好,老人十分苦惱,到底該怎麼辦呢?
  • 經皮內鏡減壓手術,微創治療腰椎管狹窄症!
    ,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的疾病。其存在手術創傷大、併發症較多等缺點,尤其對老年人具有一定挑戰。 4、什麼是經皮內鏡減壓術? 隨著醫學技術發展和生活方式變化,人們對疾病的治療提出了更快、更微創、更精準、更有效的要求。目前,微創已成為脊柱外科的重要方向 。
  • 腰椎疾病怕動大手術?這種「小」手術了解一下
    仔細看完老人的檢查結果以及既往病史後,施新革發現——老人的腰4.5間隙嚴重狹窄,並伴有椎體滑脫,嚴重壓迫下肢神經,確實必須手術,另外老人還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基礎疾病,這種情況可以進行腰椎微創經椎間孔入路椎間融合術。
  • 哈醫大二院骨科微創手術一次性解決兩個突出合併狹窄的腰椎
    今年60歲的趙先生(化姓)患有兩個節段腰椎間盤突出合併腰椎管狹窄症,近兩個月臥床不起,因為懼怕手術,選擇了藥物治療,但1個月後症狀沒有明顯好轉,最終經受不住病痛折磨的趙先生來到哈醫大二院骨科六病房B區(脊柱微創外科),王新濤教授為其在局麻下進行了經皮椎間孔鏡的微創治療,一次手術同時對腰椎兩個節段進行了治療,手術2小時,術後腰部僅有兩個不足1cm的創口,疼痛立即消失,當晚就可以下地活動了
  • 如何選擇丨腰椎間盤突出症該做微創手術還是開放性手術?
    隨著手術理念的革新、手術設備的發展和手術技術的進步,微創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成為很多患者的治療選擇。當醫生面對需要手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時該如何抉擇呢?是做微創手術還是開放性手術呢?要正確認識「腰椎間盤突出症該選擇做微創手術還是開放性手術」首先要明確兩個問題:一、治療效果是手術方式選擇的前提;二、微創手術並不一定優於開放性手術。
  • 脊柱科微創手術技術——MIS-TLIF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領域的多發病、常見病,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等。目前,臨床推崇的治療方法有以脊柱內鏡為代表的後路鏡、椎間孔鏡,以腰椎融合手術為代表的MIS-TLIF、OLIF等微創治療方法。今天主要帶您了解MIS-TLIF微創技術!
  • 腰椎滑脫分幾度?哪些情況要手術?——上海市一脊柱外科付強
    專家簡介:付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微創中心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科技啟明星。擅長各種複雜脊柱疾病的國際先進治療,包括青少年脊柱側凸微創矯形、脊柱腫瘤切除、脊髓損傷神經功能的修復重建、重度腰椎滑脫症固定融合等。
  • 腰椎管狹窄手術等了2年,咋回事?
    九旬老人腰腿痛手術治療一推再推    李奶奶含辛茹苦地將一幫兒女撫養長大,同時歲月也在她的身上留下了諸多病痛。李奶奶患有多年的冠心病和高血壓病,6年前還因冠心病行心臟起搏器置入手術。    平時,李奶奶生活可以自理,能做些簡單的家務。
  • 96歲老人拒絕輪椅生活 堅持腰椎微創手術恢復行走
    王婆婆術後在護腰的幫助下練習站立 通訊員鍾亞春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黃濤 通訊員張書力 譙玲玲)因腰腿疼痛加重行走困難只能坐輪椅,老人儘管已是96歲高齡仍拒絕成為輪椅一族,倔強地要求手術治療恢復行走權。
  • 微創手術治療腰突,你了解多少?
    內鏡技術是藉助光學的方法,把術中的影像引導到體外,使醫生可以藉助很小的工具,完成過去需要大切口完成手術的一種方法。內鏡方法有兩大類,分為藉助自然腔道和人為製造腔道兩種方法。其中藉助自然腔道的消化系統內鏡、婦科內鏡、耳鼻喉科內鏡、呼吸系統內鏡最為普及。
  • 腰椎間盤突出, 到底要不要手術? 微創好還是融合手術好? 看完就...
    但椎間盤突出屬於退行性疾病,是人體老化後引起的疾病,椎間盤的退變是隨著年齡而發生的,正常人的腰椎間盤在25歲完全成熟達到巔峰,之後就開始逐漸退化了,這種趨勢是難以逆轉的,即便進行手術,椎間盤的退變以及間隙的變窄、纖維環的破壞是達不到完全修復的,因此,微創手術即便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優點,仍然存在約有20%的復發率,也存在腰椎不穩的可能性。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成功實施椎間孔鏡微創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管士偉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在醫院手術麻醉科和影像中心的通力配合下,成功為一位重度下脫垂腰椎間盤脫出症患者實施微創椎間孔鏡手術,患者原有的疼痛症狀術後即刻消失,在腰圍保護下可自由下地行走。
  • 一個「鑰匙孔」搞定腰突:微創手術,我能做嗎?
    最後,在醫生的綜合診斷下,接受了經皮微創內鏡手術。 醫生表示,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的腰椎間盤突出症都可以保守治療,比如服用腰痛寧等藥物、針灸、牽引、手法按摩等,選取出一套綜合治療方案,堅持理療3-6周,往往能取得較好的療效。但是,許多患者在這個過程中,缺乏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使保守治療的成功率大打折扣。
  • 腰突患者疼痛難忍,微創手術後直言「後悔」真相是……
    11 月 8 日,來到貴州華夏骨科醫院就診,脊柱外科李輝主任結合張阿姨的症狀、體徵、病史及影像學資料得出結論:腰腿痛病因在腰椎,突出的腰椎間盤壓迫神經根引起了腰部和下肢的放射痛,保守治療無效,手術指徵明確。" 這個手術是不是要開很大的一個口子啊,醫生。"
  • 骨科「微創」手術是什麼?這篇文章告訴你
    微創手術提倡小切口,減少軟組織的剝離,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孔鏡手術的發展,與骨科相關的有椎間孔鏡和關節鏡,一些創傷骨折手術和關節置換術也提倡微創以加速術後康復,下面來和大家簡單聊一聊這些微創手術。由於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目前手機已成為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隨身物品之一,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低頭一族」。
  • 保守還是手術?微創還是開放?東區骨科UBE技術給你新的選擇!
    因為年輕,小葛對手術頗感恐懼,所以他還是選擇了保守治療。 田明波主任在聽到小葛的情況後立即召開了全科室的病例討論,針對患者的腰椎間盤椎管狹窄病情及患者年齡的特殊性進行反覆論證,最終選擇使用國內前沿的「單側雙通道UBE脊柱內鏡技術」為小葛行手術治療。
  • 你知道什麼情況下頸椎脊椎疾病需要手術嗎?|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腰椎...
    當地醫院一直診斷母親腰肌勞損,我讓母親把腰椎片子發給我,從網上預約了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市南院區脊柱外科主任鄭修軍門診。鄭主任看過片子,聽完病情後說:「你母親症狀不是腰椎問題導致的,可能是頸椎,在當地再做一個頸部核磁。」片子出來,我再次拿給鄭主任。鄭主任說,頸椎凸起壓迫到神經,除了手術,沒有第二條路。鑑於母親一直被誤診,不敢在當地手術。遠在安徽的母親由妹妹用輪椅推著乘上開往青島的火車。
  • 暨大附一院用微創手術緩解71歲老人腰突劇痛
    案例:71歲老先生腰腿痛無法緩解 微創術後當天疼痛完全消失和大多數老年人一樣,梁老先生在3個月前罹患了腰腿方面的疾病,一開始不重視也沒有接受正規診治,1周前他腰腿痛的症狀突然加重,並出現了右下肢麻木,行走困難,夜晚也不能平臥,只能趴在凳子上休息。
  • ...病房脊柱微創團隊順利完成斜外側腰椎椎間融合經皮螺釘內固定術
    >2020-09-24-->>--> 近日,第一骨科 脊柱關節外科病房脊柱微創團隊在主任付勤的支持下,順利完成斜外側腰椎椎間融合(OLIF)經皮螺釘內固定手術。患者術後第二天便可自主下床活動,術前症狀全部消失,術後第4天康復出院。
  • 北京友誼醫院首次成功運用新術式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
    隨著我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傳統腰椎減壓融合內固定術是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標準,但該術式會導致較高的慢性疼痛發生率,給患者帶來痛苦。隨著技術的進步,脊柱內鏡技術為腰椎退變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契機,該術式的發展使得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的治療進入到了微創化操作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