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CD47調控細胞吞噬的機制

2020-12-23 科學網

研究揭示CD47調控細胞吞噬的機制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0 14:46:31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Ronald D. Vale研究小組揭示,CD47連接使抑制性受體SIRPA重定位以抑制整合素激活和吞噬作用。該研究於2020年8月7日在線發表於《免疫》雜誌。

研究人員利用一組已知組分的信號重構系統探索了SIRPA的激活機制及其下遊靶點。CD47的連接改變了SIRPA的定位,將SIRPA定位在吞噬突觸處進行激活。在吞噬突觸處,SIRPA抑制整聯蛋白的活化,從而限制了巨噬細胞在吞噬靶點表面的擴散。利用化學方法激活整聯蛋白繞過了CD47介導的抑制作用,並恢復了吞噬作用,這類似於CD47功能阻斷抗體的作用。

因此,CD47-SIRPA通路通過抑制巨噬細胞中整聯蛋白信號由內而外的激活來抑制吞噬作用,這對癌症免疫療法的應用產生了影響。

據了解,CD47充當「不吃我」信號,通過結合併激活巨噬細胞上的受體SIPRA來保護細胞免受吞噬作用。在不同的靶細胞上CD47抑制多個不同的促吞噬「吃我」信號,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補體和鈣網蛋白。這種複雜性阻礙了人類對生化過程中「不吃我」信號的理解。

附:英文原文

Title: CD47 Ligation Repositions the Inhibitory Receptor SIRPA to Suppress Integrin Activation and Phagocytosis

Author: Meghan A. Morrissey, Nadja Kern, Ronald D. Vale

Issue&Volume: 2020-08-07

Abstract: CD47 acts as a 「don’t eat me」 signal that protects cells from phagocytosis by bindingand activating its receptor SIPRA on macrophages. CD47 suppresses multiple differentpro-engulfment 「eat me」 signals, including immunoglobulin G (IgG), complement, andcalreticulin, on distinct target cells. This complexity has limited understandingof how the 「don’t eat me」 signal is transduced biochemically. Here, we utilized areconstituted system with a defined set of signals to interrogate the mechanism ofSIRPA activation and its downstream targets. CD47 ligation altered SIRPA localization,positioning SIRPA for activation at the phagocytic synapse. At the phagocytic synapse,SIRPA inhibited integrin activation to limit macrophage spreading across the surfaceof the engulfment target. Chemical reactivation of integrin bypassed CD47-mediatedinhibition and rescued engulfment, similar to the effect of a CD47 function-blockingantibody. Thus, the CD47-SIRPA axis suppresses phagocytosis by inhibiting inside-outactivation of integrin signaling in the macrophage, with implications to cancer immunotherapyapplications.

DOI: 10.1016/j.immuni.2020.07.008

Source: https://www.cell.com/immunity/fulltext/S1074-7613(20)30315-0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拉伸調控皮膚擴張的機制
    研究揭示拉伸調控皮膚擴張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0 14:36:59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Cédric Blanpain和英國劍橋大學Benjamin D.
  • 研究發現脂肪前體細胞分化命運的重要調控機制
    1月17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時玉舫/王瑩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題為Scd1 controls de novo beige fat biogenesis through succinate-dependent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complex II 的研究論文
  • 研究揭示ULK1/ATG13調控有絲分裂期自噬及腫瘤生長的重要機制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張欣課題組發現ULK1/ATG13調控細胞分裂期自噬及腫瘤生長的重要機制,相關論文以ULK1-ATG13 and their mitotic phospho-regulation by CDK1 connect autophagy
  • 研究揭示ARID2調控肝癌轉移新機制
    2月18日,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謝東研究組題為Chromatin remodeling factor ARID2 suppress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astasis via DNMT1-Snail axis 的研究成果
  • 研究揭示腸道共生菌調控胰島beta細胞胰島素的分泌 促進血糖平衡的...
    參與代謝調控是腸道菌影響宿主機體健康的重要方面。一方面腸道菌通過其強大的代謝能力以降解腸道中複雜多糖與宿主實現互利互惠,另一方面,腸道菌的定植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因此,腸道菌的定植勢必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需求。已有研究發現了腸道菌來源的短鏈脂肪酸通過激活迷走神經促進胰島素分泌。而胰島細胞能否直接感知腸道菌來源的信號而調控胰島素的分泌目前尚無報導。
  • 研究揭示光合作用卡爾文循環的催化及調控機制
    光反應階段中光信號經由一系列蛋白最終轉變為氧化還原信號,通過硫氧還蛋白(TRX)調控卡爾文循環及大量下遊反應。葉綠體磷酸核酮糖激酶(PRK)和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APDH)是卡爾文循環的關鍵酶,分別消耗光反應過程中產生的ATP和NADPH,並均受到TRX的氧化還原調控,處於還原態時為激活狀態,氧化態時為失活狀態。
  • 揭示miR-133a的轉錄調控機制並闡明其在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miR-133a表達的上調促進了線粒體生物發生和肌細胞分化,並進一步通過"定向染色質構象捕獲"技術找到了調控miR-133a表達的上遊調控因子KAP1,從而加深了對miR-133a轉錄調控機制及重要功能的了解。microRNA(miRNA)在多種生理及病理生理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 Nature:時松海/史航團隊揭示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的嶄新機制
    研究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及其調控機制,對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認知,以及診斷治療神經系統相關疾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放射狀膠質細胞是哺乳動物大腦發育關鍵的神經前體細胞,其分裂產生大腦皮層幾乎所有的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在大腦發育過程中,放射狀膠質細胞的行為高度有序【1】。
  • 【學術前沿】王朝/熊偉/李健潮合作揭示GABAA受體轉運調控的分子機制
    【學術前沿】王朝/熊偉/李健潮合作揭示GABAA受體轉運調控的分子機制 2021-01-13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揭示不同人體組織中基因表達的細胞類型特異性遺傳調控
    研究揭示不同人體組織中基因表達的細胞類型特異性遺傳調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4 13:42:31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Tuuli Lappalainen、Sarah Kim-Hellmuth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不同人體組織中基因表達的細胞類型特異性遺傳調控
  • 新研究:ARID2可調控肝癌細胞轉移 有助改善...
    新研究:ARID2可調控肝癌細胞轉移 有助改善治療  Evelyn Zhang • 2020-02-22 10:56:18 來源:前瞻網
  • 科學家揭示小G蛋白Rheb疾病相關突變體調控mTORC1活性的分子機制
    mutants in mTORC1 signaling的論文,該研究揭示了小G蛋白Rheb疾病相關突變體Y35N和D60K調控mTORC1活性的分子機制。Rheb在switch區域的突變直接影響了其對mTORC1信號通路的激活,如近期在多種腫瘤組織中被鑑定出的RhebY35N突變體,能夠在細胞飢餓狀態下表現出對mTORC1較高的激活作用;而失活型突變體RhebD60K無論在營養充足或飢餓條件下均不能激活mTORC1,但這些突變導致Rheb功能發生變化的分子機制均不清晰。
  • 陸前進/趙明團隊揭示E4BP4調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機制
    因此,針對Tfh細胞的靶向性治療有助於恢復免疫耐受以達到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目的。腺病毒E4啟動子結合蛋白-4(E4BP4)是哺乳動物細胞核內的一種鹼性亮氨酸拉鏈(bZIP)型轉錄因子,參與調控細胞的存活和增殖【6】。
  • 腦科學日報:首張人類小腦圖譜;揭示「嘴饞」的中樞調控機制
    2,PNAS | 劉聰/李豔梅合作揭示翻譯後修飾調控帕金森病致病蛋白α-syn的液-固相轉化與聚集的分子機制 來源:BioArt 3,Nat Metab | 童青春和束剛/江青豔合作揭示「嘴饞」的中樞調控機制 來源:BioArt 下丘腦弓狀核作為食慾調控中樞,主要由GABA能神經元構成。
  • 《自然》雜誌:首次揭示組蛋白賴氨酸乳酸醯化(Kla)調控機制
    今天《自然》雜誌發表了芝加哥大學趙英明教授小組的一篇表觀遺傳蛋白修飾文章,首次揭示了組蛋白賴氨酸乳酸醯化(Kla)這個調控機制,並證明其在基因表達,微環境中改變巨噬細胞中的作用。藥源解析組蛋白不同位點的化學修飾是表觀遺傳調控的重要機制,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是大家熟知的組蛋白修飾機制。但此前組蛋白的乳酸醯化未知,雖然乳酸是個高濃度代謝產物。
  • NCB|管坤良組揭示YAP/TAZ參與熱應激調控的分子機制
    它能夠激活腫瘤細胞特殊的基因表達譜,抑制腫瘤血管生成並且激活免疫反應,從而最終達到殺死腫瘤細胞的目的。然而,熱療背後具體的分子機理尚待研究,不同腫瘤對於熱療的響應程度及參與這一過程的細胞信號通路均不清楚。
  • 長春應化所細胞行為動態調控研究取得進展
    設計新型的智能體系並將其用於細胞行為動態調控,不僅有助於揭示單獨細胞外環境參數和水溶性信號因子等對細胞功能的影響,並且為以細胞為基礎的檢測治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曲曉剛研究團隊在設計及應用多功能體系動態調控細胞行為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如利用稀土摻雜的上轉換納米材料,構建了系列近紅外光響應的體系並用於細胞黏附和幹細胞分化行為的無損、動態調控(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1182-11187;J. Am. Chem.
  • 【學術前沿】 王嘉東/王巍/申佔龍合作揭示PD-1蛋白水平穩態調控機制
    這就要求我們對相關分子機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之相關的,為了增加PD-1相關療法的效果,人們嘗試將PD-1相關治療與放療/化療/靶向治療聯合使用,也已經在一些癌症中被證明具有更好的療效。但是,聯合治療為何會有更好療效的機制仍不完全清楚,因此不利於現有治療方案的改進與更多聯用療法的開發【3】。目前人們已經知道PD-1的表達在細胞中受到多重調控。
  • ...高璞/章新政合作揭示Type I R-M系統的組裝、催化和調控機制
    Type I R-M系統的鑑定,促成了其他類型R-M系統的發現並引發分子遺傳學革命,圍繞限制性酶的研究和應用也獲得了1978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然而,雖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廣泛研究,人們對於Type I R-M 系統如何組裝、如何實現多酶活轉換、以及如何受到噬菌體蛋白的調控,卻仍知之甚少。另外,由於該系統自身存在複雜且頻繁的構象變化,獲得其多種狀態的高解析度結構信息,一直是領域內極具挑戰的問題。
  • Science Advances:揭示細胞「物流系統」分子機制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魏志毅課題組與餘聰課題組合作在在Science Advances上以「F-actin disassembly factor MICAL1 binding to Myosin Va mediates cargo unloading during cytokinesis」為題發表研究論文,揭示細胞內廣泛存在的分子馬達蛋白所介導的物質運輸的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