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名貴藥材:花葯兩用手兒參

2021-02-22 三秦亂彈

蘭花是中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堯之世就有種植蘭花的傳說。古人認為蘭花"香"、"花"、"葉"三美俱全,又有"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四清,是"理想之美,萬化之神奇"。最早賦予蘭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幽蘭獨茂,蔚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真正的蘭花文化則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託,千百年來一直影響著後人。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徵。

然而,在太白秦嶺山中,有一種蘭花,既可以觀賞,又可以藥用,實在不可多得!它的花名叫凹舌蘭,中藥名叫手兒參。

凹舌蘭(手兒參),生於海拔1200-43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下或山谷林緣溼地。花綠黃色或綠棕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株高14-45釐米。塊莖肉質,前部呈掌狀分裂,色白,狀如手掌,故名手兒參,有滋補強壯、補脾潤肺的功能。

太白山是是我國大陸東部的最高名山,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太白山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夏商時稱「物山」,周代稱「太乙山」,至魏晉始稱「太白山」,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長年隱居太白山中,研究太白山中草藥為民治病,太白山中至今還遺留有他採藥走過的棧道和搗藥的碓窩。

手兒參和藥王孫思邈在太白山,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藥王在太白山上採尋百草,發現了一個白白胖胖的人參娃娃。藥王很喜歡他,就請當地巧媳婦做了一件繡著五毒的紅裹肚,讓他穿在身上。人參娃娃東蹦西跳、快活得很。藥王到別處去挖藥時,囑咐何首烏。白頭翁好好看管,不要叫鳥獸蟲蟻傷害了他。

有一天何首烏、白頭翁出門去了,貪玩的人參娃娃便乘機溜下了太白山。他白天躲在草叢中睡覺,晚上出來活動,走呀,走呀,不知不覺就走到了長白山。

嗬,長白山可真大呀,在白樺樹下,在青桐林中,到處都有成群結隊的人參娃娃,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玩老鷹抓小雞。看得太白人參娃娃出了神,他也參加了進去,越玩越熱鬧,越玩越有趣,他不想再回太白山了。

藥王爺從終南山回到太白山後,想見人參娃娃,何首烏、白頭翁說,人參娃娃乘他二人不在時已經逃走了。

這時車前子宋稟告藥王說:「我那天從山下回家時,看見人參娃娃朝東北方向跑了。」

藥王沉思了一會,請來金不換,讓他帶著青龍筋、雞屎蔓、金錢草、黑虎七、牛毛七、鳳尾七去長白山接人參娃娃回來。臨行時還鄭重叮嚀他們: 「要想法把他哄回來。千萬不要傷著他」。

金不換一行,來到長白山一看,到處都是長白山人參娃娃,就是找小見穿紅裹肚的太白山人參娃娃。

他們找來找去,在一棵綠蔭如蓋的大樹下才找到他,這胖娃娃,在一堆軟草上睡得正香。

他們叫醒他,讓他回去,人參娃娃說這裡好玩,不想再回去了。大夥一再哄勸,他就是不聽。眾人無法,就使出自己看家的本領,把人參娃娃雙手雙腳緊緊纏住,他們把他拖了七日七夜,拖回了太白山。

他們回頭一看人參不見了,只剩下了胖乎乎的小手。

慈祥的藥王見人參娃娃死得這樣慘,還傷心地流下了淚水。他將人參娃娃的雙手埋在山上,過了不久,就長出了「手兒參」。從此,它就成了太白山的特產。

手兒參藥用部位:塊根。秋冬採挖,除去莖葉,將母根洗淨,放入麵湯水或開水鍋內燙5-10分鐘。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心、肝、脾、肺、腎經。

功能主治:補脾、益腎、潤肺。用於病後虛弱、氣血不足、脾虛久瀉、帶下、乳少等證。

1、病後體虛:手掌參20克,童子雞一隻,燉服;

2、脾虛久瀉:手掌參12克、獅子七10克,秤桿七10克,水煎服;

3、乳少:手掌參12克,秦嶺黃芪15克,大頭黨參10克、當歸10克、路路通10克,水煎服;

4、肺虛咳喘、咳痰不利:手掌參10克、水紫菀12克、太白貝母6克,葫蘆七10克,茜草10克,水煎服。

 

 

相關焦點

  • 秦嶺華夏龍脈,太白藥王仙山
    、太白茶、太白樹、太白三七、太白貝母、太白米、太白鹿角、太白艾、太白紫苑、太白紅杉、太白杜鵑、太白麗參、太白洋參、太白人參、太白鳥頭、太白黃芪、太白韭菜、太白蔥、太白黃蓮、太白蓼"等;以動物起名的有"龍葵、虎杖、羊羶七、牛毛七、象樹枝、蛇倒退、雞尿藤、青蛙七、狗骨頭、魚腥草、鴨礎草、馬牙七、豬苓、蠍子七、獅子七、兔兒傘、螞蝗七";以形態起名的有"窩兒七、紅毛七、盤龍七、石豇豆
  • 藥材:還陽參
    別名天竺參、萬丈深、竹葉青、獨花蒲公英(《滇南本草》),鐵刷把、有根無葉(《文山中草藥》)。出處《滇南本草》來源為菊科植物長莖還陽參的根。秋季採收,曬乾。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50釐米。地下根圓形。莖直立,深綠色,有縱槽紋,分枝多。葉互生,退化成極小的刺狀葉,長約0.5~1釐米,先端銳尖。頭狀花序頂生,花黃色。
  • 手掌參,雪域高原的「不老草」
    手掌參有「不老草」之稱,也被稱為藏三七、佛手參、蘭、掌參、手兒參、陰陽參,藏語稱「旺拉」。
  • 雲南藥材上千種,這17種名貴藥材你一定要認識!
    雲南植物資源豐富,許多地區都是是我國著名的藥材產地。複雜的自然地理條件有利多種植物藥材生長,雲南出產的藥材上千種,在國內外均享有盛譽。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來一起認識雲南那些著名的、可作藥材的植物。  三七屬五加科多年草本植物,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其莖、葉、花均可入藥。
  • 秦嶺七藥 | 太白三七
    【本草考證】《中國植物志》:城口東俄芹(正名);《中國中藥資源志要》:城口東俄芹(正名),甜三七(別名);《陝西中草藥》:太白三七(正名);《太白山本草志》:太白三七(正名);《陝西七藥》、《陝西中藥名錄》:太白三七(正名),甜三七(別名)。【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植物(見圖276),高10~110cm。
  • 中國名貴藥材大全,值得收藏!
    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藥書上說何首烏、幹首烏均指生首烏。為原藥材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片曬乾入藥者。偏於潤便滑腸,降酯解毒。  燕窩是珍貴的佳餚,又是名貴藥材,有補肺養陰之功效,主治虛勞咳嗽、咳血等症。印度、馬來群島和我國海南島及南海諸島等均有出產。
  • 蟬花,一種足以與冬蟲夏草媲美的名貴藥材
    蟬花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名貴中藥材,天然蟬花主要用於各種配伍用藥材、滋補藥膳或作為保健品。古籍的記載:「蟬花,味甘寒,無毒,入肺腎經。功效雖然不如野生蟬花,但也是極好的藥材。蟬花雖好,但也是藥材,如不清楚藥性的使用前請諮詢醫生哦!
  • 名貴藥材——肉蓯蓉
    【拼音名】Ròu Cōnɡ Ró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Desertliving Cistanche  【別名】肉鬆蓉、黑司令、縱蓉、地精、馬足、馬芝、大芸、寸芸  【來源】  藥材基源: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的肉質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stanche deserticola Y.
  • 雪參:離天最近的花,距離名貴有多遠?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MK工作室】,經原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生長在高原環境裡的植物,在寒冷的氣候之下依舊能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也因為有著在寒風中依舊能傲立生長的品質,這種環境下所生產的藥材才更顯珍貴。
  • 藥材 | 陰香根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綠白色;花被片6,近相等,長橢圓形,兩面均被柔毛;能育雄蕊9,花葯4室,第三輪雄蕊花葯外向瓣裂。果實卵形;果託6齒裂,齒頂平截。花期3~4月,果期4~10月。【生境分布】生於疏、密林中,或栽培。分布於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福建等地。
  • 韓國 正官庄高麗參
    正官庄的前身就是韓國人參公社,於1899年由朝鮮王國政府所創立,是韓國的國營企業,為專門掌管高麗參製造及輸出的官方機構。所出產的「正官庄高麗參」更是由大韓民國政府直接監製,其品質受到國際的認可與信賴。正官庄111年的製作秘方,使正官庄名列健康食品知名度。
  • 七十年代北京市民家中常見的地烏龜是名貴的藥材,現在少見了
    地烏龜其實就是土鱉蟲也叫土元是藥材那個時候,屋子裡一到了晚上經常往地上爬各種的蟲子。其中有一種蟲子,無論是小男生還是小女生,都敢用手去抓著玩。這種蟲子叫地烏龜。土鱉蟲也叫地元,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據說地元有續筋接骨的功效嗎。土鱉蟲是分雌雄的,雌性的土鱉蟲不帶翅膀。而雄性的土鱉蟲是長有翅膀會飛行的一種昆蟲。現在的北京人大多居住在高樓大廈之中,由於居高臨下很難接地氣的緣故,所以也見不到這種土鱉蟲了。
  • 生物核彈辣木參...
  • 名貴藥材——哈士蟆
    【出處】出自《飲片新參》  【拼音名】Hā Shì Má  【英文名】Dried oviduct fat of Chinese Forest Frog  【別名】山蛤、田雞、紅肚田雞、哈什蟆、雪蛤、蛤蟆、吧拉蛙  【來源】  藥材基源:為蛙科動物中國林蛙或黑龍江林蛙的全體。
  • 【特約專欄】名字叫「參」的中藥材都能補益嗎?
    當地人就找出了一種狀似人參,並且也有一定補益功效的藥材——黨參,送了上去。可能因為黨參鮮少有毒副作用,也算補益藥,於是就冒名頂替地問世了。小小太子參太子參是什麼呢?清代以前的本草著作裡提到的太子參,是指比較幼嫩的人參。現在的人參,講究採用年限,5年以下的,可以藥食兩用;5年以上的,專為藥用。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後來的太子參藥材是完全不同了。《中國藥典》裡規定的太子參是石竹科植物孩兒參的乾燥塊根。
  • 名貴造句和解釋_名貴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瞿秋白《吉訶德的時代》:「中國的《水滸》是一部名貴的文學典籍。」,這幅畫是罕見的珍品,非常名貴。]名貴在教材中的例句:1、這時候,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
  • 藥材:半邊蓮
    葉腋開單生淡紫色或白色小花;花冠基部合成管狀,上部向一邊5裂展開,中央3裂片較淺,兩側裂片深裂至基部;雄蕊5,花絲基部分離,花葯彼此連合,圍抱柱頭,花葯位於下方的兩個有毛,上方的3個無毛;子房下位。蒴果頂端2瓣開裂;種子細小,多數。花期5~8月,果期8~10月。
  • 九芝堂「三朝元老」——參桂鹿茸丸
    九芝堂參桂鹿茸丸的藥用歷史橫跨了清朝、民國、新中國三個時代,是九芝堂「資歷」最老的一個藥品。它從悠遠的清朝漫步而來,帶一蓑煙雨,一抔星河,折射著九芝堂三百多年的風雨興盛。早在清代,勞九芝堂是最早開始生產參桂鹿茸丸的藥鋪。清代勞九芝堂藥店有一本丸散目錄,按類分為11門,該目錄民國庚申年(1920)重刊,其中在滋補門就收錄了補腎填精藥參桂鹿茸丸。
  • 阿魏是一味的名貴藥材,以前全部依賴進口,上世紀70年代才改變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名貴藥材——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可能很多人看到名字以後,還以為是人名,並且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實,阿魏是不常見的名貴中藥材,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全部依賴進口,直到發現我國不但有,而且有特有的阿魏品種,才改變了依賴進口的狀況。
  • 藥材:鳳尾七
    【出處】出自《陝西中草藥志》【別名】小叢紅景天、鳳尾草、鳳凰草、香景天【來源】藥材基源:為景天科植物小叢紅景天的全草和根。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除去殘莖葉及鬚根,洗淨,曬乾或陰乾。聚傘狀花序,頂生,有4-7花;萼片5,線狀披針形,長4-5mm,寬0.7-0.9mm;花瓣5,白色或淡紅色,披針狀長圓形,長8-11mm,寬2-3mm,先端漸尖,向外彎曲;雄蕊10,2輪,較花瓣短,花葯紫色;鱗片5,橫長方形;心皮5,卵狀長圓形,基部稍合生,柱頭短小。蓇葖果,直立或上部稍開展。種子少數,長圓形或狹倒卵形,褐色,有微乳頭狀突起,具狹翅。花期6-7月,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