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e it」:探索未來的可能性,一個集合全球工程師的無人駕駛創新...

2021-01-10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ilieyun)成都】3月15日報導(文/尹子璇)

3月9日,由Pix無人駕駛創業團隊策劃和主辦的Move it無人駕駛全球工程師共享協作營開營暨首屆無人駕駛全球挑戰賽啟動儀式在貴陽國家高新區舉行。啟動儀式上,Move it聯合智造Czone共享工廠宣告正式啟用,Move it全球工程師共享協作平臺上線,首屆無人駕駛全球挑戰賽啟動全球招募。

過去十年,我們已經見證了金融、媒體、零售、交通等行業的顛覆式變革,這些變革背後,或多或少受到了開源社區、共享經濟的影響,事實證明,共享協作正在成為改變未來世界的重要力量。

社區如一艘巨大開放的海賊船,海盜們自由上船,共同改進技術,推進創新,加速應用場景的落地,技術和人類生活的融合,產生無限可能性。

Move it就是這樣一個無人駕駛全球創新開源社區,創辦者相信去中心化的技術社區才是改變的根基,創新需要自由、協作和民主化的力量, Move it正在探索汽車全新的開發、製造和應用模式。

Move it是獨立的、非商業的活動,以工程師技術交流、協作、分享為目標,為期五天的馬拉松期間,活動涵蓋線控技術改造、算法調試、自動駕駛樣車安裝調試、導師分享等內容。

活動發起者,聯合智造和Pix無人駕駛的CEO喻川表示,此次活動旨在推動全球無人駕駛合作交流。美國工程師Scott也對此次活動充滿期待。據了解,活動旨在通過協作方式解決自動駕駛的一些共性問題,並共享最終成果,從而降低無人車的創新和應用門檻,在大型車企、和大型資本推動以外,為開發者提供更民主化的選擇,推動自動駕駛在更大範圍應用。

Pix無人駕駛COO曹雨騰告訴獵雲網:「Move it hackathon是我們的第一次線下協作活動,也是聯合智造共享工廠的首次協同創造,未來一周中,來自全球的包括算法、機械、製造、以及電子工程師將在這裡,分享工具和設備,更分享知識和思想,共同打造自動駕駛開發平臺、探索無人駕駛的未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將開源所有成果。」

而本次Move it Hackathon是社區的第一次線下活動,中、美、德、日等12個國家的30名頂級無人駕駛工程師於3月9日至19日在貴陽開展Moveit無人駕駛全球工程師共享協作營活動,共同建造無人駕駛汽車,並上路測試。

30位不同國家的工程師在極短時間裡自組織分工協作,完成了對從未被hack的量產車的hack,控制了其轉向制動和動力機構,並實現了autoware的搭載和無人駕駛路測,同時建立了應對北京無人駕駛路考中,交警手勢識別的數據採集和框架,所有代碼成果將開源在GitHub,在活動結束後將繼續優化完善。這次hackathon也正式將move it community成立了起來,目前Slack上已有200個工程師加入。

活動也邀請到了多位行業知名導師,包括Prof. Yoshiki NINOMIYA(現任名古屋大學未來社會創新研究所負責人及教授、Tier IV的CFO)、繆景皓(Apollo開源項目的資深架構師)、翁煒 (2015年7月加入Velodyne LiDAR負責亞太市場戰略,2016年組建Velodyne中國)、王振(6年無人駕駛汽車及智能聯網汽車研發經驗,擅長無人車線控底盤技術、城市環境下大規模高精度地圖構建及定位)、Dr. Benjamin Ma(成功創立並領導了數個自動駕駛相關的項目,如無人駕駛汽車研發計劃和自動駕駛汽車開發等)、Chris Anderson(Diyrobocars、3DR、Diydrones創始人,連線雜誌前主編,《長尾理論》《免費》《創客》作者)。

活動中,Velodyne提供了四臺32線雷達;活動結束後,udacity會為學院提供兩個高級無人駕駛課程的獎勵。

據獵雲網了解,Move it為參賽隊伍提供具備自動控制的車輛平臺,讓全球無人駕駛團隊可以通過遠程數據傳輸,而這是全球第一次全尺寸車的無人駕駛hackathon。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滴滴Uber戰火再起:Charlie Miller和滴滴-Udacity全球無人駕駛大挑戰
    36氪日前獲悉,Uber自動駕駛明星工程師Charlie Miller在其個人Twitter宣布,其已從Uber自動駕駛部門離職,加盟滴滴矽谷實驗室。與此同時,滴滴和Udacity聯合宣布,發起全球無人駕駛大挑戰,邀請全球算法高手來挑戰智能出行安全領域的重要難題。 2017年,進擊的滴滴終於明確了此前搖擺不定的自動駕駛戰略。
  • 布局未來出行,安凱無人駕駛客車實力應戰
    如今,網際網路、智能化科技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智能網聯汽車也成為了全球汽車產業創新熱點與未來發展的制高點。作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之一,智能網聯汽車亦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安凱無人駕駛客車成功完成各項測試項目,以其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技術表現,獲得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網聯商用車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智能駕駛商用車技術領先獎」,向人們呈現了未來出行的美好與奇妙,助推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進一步向前發展。
  • 圖森未來啟動全球首個無人駕駛貨運網絡
    中新社上海7月2日電 (周卓傲)人工智慧企業圖森未來2日宣布在美國啟動全球首個無人駕駛貨運網絡(Autonomous Freight Network,AFN)。該運輸網絡由無人駕駛卡車、物流樞紐中心和運營監控系統構成,旨在以安全高效的方式將無人駕駛卡車推向市場。
  • 智博會|李彥宏:百度無人駕駛中巴車將在永川全球首發
    百度世界2020央視新聞直播間作為百度年度最重要的戰略級大會,百度秀出全年最新成績單:Apollo去安全員、首發5G雲代駕展示完全無人駕駛能力,完成全球首次完全無人駕駛直播,中國自動駕駛再次迎來新突破作為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絕對領軍者,Apollo經過600萬公裡測試、跑過全球27座城市,經過了累計10萬人次的安全載客歷練。隨著「全球首次主駕無人駕駛」直播上線,整個自動駕駛行業迎來又一重要裡程碑:Apollo以成熟的無人駕駛與5G平行駕駛,實現了全新的技術跨越。
  • 2021年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來了!
    導 讀AUTO--REVIEW備受矚目的2021年中國長春(國際)無人駕駛汽車冰雪挑戰賽將在1月12日至14日鳴鑼開賽。本屆大賽以「冰雪智馭,E行時代」為主題,30+專業裁判,100+參賽隊員,1000+夥伴、嘉賓和觀摩團濟濟一堂,探索智能汽車發展和商用之道。
  • 山東省首個5G無人駕駛公交小巴示範應用項目啟動試運營
    一期項目以海洋國家實驗室為中心,在封閉園區和開放道路部署5G、V2X、智能充電樁、先進道路感知、智能交通信號、車路協同系統、智能網聯大數據云平臺、光磁融合存儲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投放L4級無人駕駛純電動公交小巴,進行示範應用和長期運營。
  • GFM2020福瑞泰克張林:ADAS+自動駕駛,未來智能出行的漸進式探索
    我是福瑞泰克公司的張林,很高興今天下午有機會從ADAS+自動駕駛這個角度去探索未來的自動駕駛城市。另外一個數字大家看到,中國的汽車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截止到今年,昨天包括會上先生也講到,中國市場私家車的保有量要達到將近2億,2020年輕型新車的增長量要達到將近2000萬,意味著整個路上全中國2億車在跑,今年又增加了2千萬的新車,也就是意味著我們絕大多數的車可能在未來的10年當中還不具備L4的自動駕駛。
  • 無人駕駛(2):技術的「蜀道難」
    【卡車之家 原創】無人駕駛是集合了感知、導航、決策等模塊的系統工程,每一個模塊的技術缺陷都會導致一輛無人駕駛車輛出現不可挽回的事故,可謂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我們當下對無人駕駛技術的追求方興未艾,技術進步也以日計,但是距離真正的無人駕駛技術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技術上說,感知系統、導航系統、決策系統的當前技術水平,都足以對無人駕駛的實現形成掣肘之勢。
  • 圖森未來開通新無人駕駛運輸線 在美國服務增至每周20次
    原標題:圖森未來開通新無人駕駛運輸線,在美國服務增至每周20次   3月5日,中國無人駕駛初創
  • OPA+FMCW是無人駕駛的未來
    本周日)9:00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大賽組委會為大家帶來總決賽入圍項目「FMCW雷射雷達」的專欄文章《OPA+FMCW是無人駕駛的未來》。而FLASH的好處是全固態,即沒有機械式的各種問題,但是它的原理類似老式閃光燈,大視場的發射小視場的接受,對於無人駕駛要求100米的測距,發射能量一定超過人眼安全,在2019年的CES展會上,自動駕駛創業公司Jit Ray Chowdhury的相機鏡頭就被AEye的雷射雷達燒了一個小孔。(https://baijiahao.baidu.com/s?
  • 慧拓發布「第三代平行駕駛系統」,遠程遙控解決無人駕駛上路挑戰
    如果無人駕駛汽車真的駛入真實交通環境,每次幹預的背後都可能面臨著極大的安全風險。儘管各國都在大力推崇自動駕駛技術,但如果不把風險降低到一個可控的範圍內,很難讓大眾信服,無人車依舊很難上路。這項新規定將極大地推動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將為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通過藉助遠程操控技術來彌補場景數據不足、硬體壓力性能不穩定等挑戰。如果汽車內部的底層自動駕駛系統遇到問題,該技術將允許遠程操作人員接管車輛,可有效解決在業內被稱為機器「邊緣」情況的難題。遠程控制技術將成為未來研究的新技術熱點。
  • 圖森未來與美國商用車公司合作,目標4年內量產無人駕駛卡車
    7月2日,圖森未來在美國啟動全球首個無人駕駛貨運網絡(Autonomous Freight Network, AFN)。圖森未來和Navistar的合作是無人駕駛初創公司與卡車製造商在量產領域的首次合作。此後,客戶將可以直接從Navistar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經銷商處購買無人駕駛卡車。圖森未來方面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公司與納威斯達的戰略合作意義重大,它是目前初創無人駕駛企業與整車廠最深入的合作,也是在L4級無人駕駛卡車中唯一的合作。
  • AutoX推出全無人車隊 探索無安全員自動駕駛
    在近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發起的「觸摸智造——2019中國製造業價值發現之旅」活動中,AutoX創始人及CEO肖健雄談道:「RoboTaxi並不是一個商業模式創新,關鍵要看企業的技術指標,比如加州的核心駕駛牌照是否有拿到、加州政府DMV的MPI排名情況如何、積累到多少裡程、是否能將RoboTaxi能力複製到多個城市等等,還有許多更專業的技術性指標但是,沒有一種指標是完美的
  • 安富利:自動駕駛將重塑未來出行
    所謂智能化,即自動駕駛,已成為全球車企的兵家必爭的之地。隨著5G技術的商用,自動駕駛也迎來了落地契機。近來,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武漢、滄州等多地持續開放自動駕駛車輛的道路測試範圍。9月10日,百度Apollo宣布在北京正式開放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Apollo Go。6月27日,滴滴在上海開啟自動駕駛網約車試運行。6月23日,廣州首批20輛自動駕駛網約車正式投入運營。
  • 安凱無人駕駛客車多項「首創」加身
    2017年,安凱無人駕駛客車在深圳開放道路上進行試運行,成為中國首款在公共道路試運行的無人駕駛客車;2019年4月,安凱無人駕駛客車挑戰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助力景區開通首條無人駕駛公交運行線路;2019年5月,安凱無人駕駛客車在日本中部國際機場試運行,開創中國無人駕駛客車駛出國門的先河;2019年9月,武漢市交通運輸部門頒發全球首張自動駕駛車輛商用牌照,安凱無人駕駛客車正式持證上崗
  • 拿下1.12 億美元 A 輪融資,Pony.ai 的無人駕駛車隊將落地廣州
    Pony.ai 方面透露,2018 年第一季度,他們將在廣州投放無人駕駛車隊,並且進行運營測試。同時,有了這筆錢的加持,Pony.ai 將繼續在美國和中國發展合作夥伴,探索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廣招人才。除了廣州,目前 Pony.ai 在美國加州的弗雷蒙特(Fremont)也有一個總部,同時在北京還建有研發中心。
  • 王志勤:車聯網支持實現無人駕駛的思考
    當前我國在車聯網技術創新、應用實踐和產業生態構建等方面均取得了積極進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認為,這將有利於探索實現一條網聯支持無人駕駛的融合創新發展路徑。
  • 無人駕駛場景下電信運營商的新機遇
    無人駕駛是5G、AI、雲計算等前沿技術最值得期待且最具顛覆性的應用。無人駕駛在未來5年將大規模普及。當無人駕駛成為可能,在無人駕駛已經普遍應用情況下,電信運營商將會迎來何種的機遇?3、全新的互動形態無人駕駛,改變的不但是交通,也將對作為移動平臺的交通工具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無人駕駛交通工具內部功能會發生顛覆性改變,存在更多樣的變化可能性,可能融合AR、VR、MR等多種前沿技術,帶來全新的互動形態。全新的互動形態,改變人與物的交互方式,同時改變人與人的交互方式。
  • AutoX獲加州無人駕駛載人牌照
    中國網汽車7月20日訊 記者日前從官方獲悉,加州車輛管理局DMV於近日通告宣布無人駕駛技術平臺公司AutoX獲得全球第二張加州全無人駕駛牌照(可載人),成為首個獲得該牌照的中國公司。  據了解,AutoX本次獲得的牌照,允許其全無人載客,也允許其完全空車無人駕駛,無需安全員,車內(如後座)也不需要配備任何安全人員,亦無需進行遠程操控,車速可達到每小時45英裡(約每小時72公裡)。
  • 華平投資人陳偉豪:無人駕駛將會對整個出行市場產生翻天覆地的影響
    其中我們可以看到,摩拜插腳了網約車轉身又被美團收了、滴滴把小藍單車收入麾下不罷休竟還打算自己再做一款;而汽車行業,阿里系高德、騰訊系攜程紛紛試水網約車,蔚來、小鵬等一批造車新勢力崛起,「叫板」傳統車企,無人駕駛技術衝擊汽車行業,二手車電商又探索新模式....令人唏噓的出行市場,資本刺激下可謂狼煙四起。那麼,當中國出行市場的大變之局腳步漸近,行業邊界與未來在哪裡?局勢該如何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