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講一件出自《資治通鑑》的著名歷史事件「巫蠱之禍」。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後期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幾乎動搖了國本,因這起事件牽扯而死的人多達幾萬人。
事件始末:
漢武帝後期,宮中興起巫蠱之術,漢武帝對巫蠱之術心存疑懼,受漢武帝寵信的都尉江充就趁武帝生病之機,假稱武帝生病原因是因為巫蠱引起的,漢武帝就命江充去審查此事。江充之前得罪過太子,怕太子繼位後對自己不利,於是就指使人誣陷太子,聲稱從太子宮內搜到的木人最多。
這時候,漢武帝在甘泉宮中,由於江充等人逼迫緊急,太子百口莫辨又見不到漢武帝,驚恐之下就聽從少傅石德的建議,無奈起兵誅殺江充等人。江充的同黨蘇文逃到甘泉宮,向漢武帝聲稱太子帶兵謀反,漢武帝派使臣招太子劉據前來。
可是使臣謊稱太子確實已經起兵謀反了,導致武帝大怒,派劉屈犛帶兵與太子在長安交戰,死傷幾萬人,長安城內血流成河。
最終太子劉據兵敗逃到城外一農戶家中,後因消息洩露而自殺,太子的母親衛皇后也自縊身亡,太子的兩個兒子也被殺害,只有小孫子尚在襁褓之中被人隱藏才逃過一劫,他就是後來的漢宣帝劉詢。
但是漢武帝在怒氣消失之後,郎官田千秋上奏章為太子鳴冤,漢武帝了解了事實的真相後非常悔恨。隨後對誣陷太子的人進行了極其殘酷的報復。
這次的大清洗包括當朝重臣及其家眷。還以構陷儲君,大逆不道的名義將江充誅滅三族,之後將蘇文在橫橋上活活燒死。以及當時追殺劉據的人和任何舉報劉據關於巫蠱的人都被屠殺殆盡。但凡是牽扯到太子劉據之死的人都被漢武帝給清算了。之後還建立了「思子宮」和「歸來望思臺」來寄託悔恨和哀思。
後來漢宣帝劉詢繼位,為祖父劉據追加諡號曰「戾」,然而這個諡號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諡號的解釋戾為: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那麼我們不禁就會懷疑劉據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呢?如果不是,那麼漢武帝在「巫蠱之禍」之後採取的瘋狂清理行為又是為了什麼呢?
有一種說法是:
由於武帝晚年的寵妃趙婕妤為其懷胎十四月生下一名小皇子,漢武帝非常高興且說:我聽聞堯是十四個月出生的,現在也是這樣。並且還把小皇子出生的那道宮門命名為堯母門。
而後還有種種跡象也使得太子劉據感到儲君之位岌岌可危,但又無可奈何。而此時的漢武帝已經六十多歲、體弱多病,因此劉據採用了當時流行的巫蠱之術詛咒武帝速死。
恰好被與其有讎隙的江充發現,劉據知道事情敗露,鑑於公孫賀的下場,他又不能指望漢武帝的原諒。只能鋌而走險,同時期望漢武帝或許已經病危了。但是最終無奈兵敗身死。
而漢武帝在太子自殺後的瘋狂清理行為以及建立「思子宮」等等,不過是為了遮蓋父子相殘帶來的尷尬局面,讓人們以為自己是被奸臣蠱惑才有了「巫蠱之禍」。
那麼歷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或許就只有那些當事人才能知曉了。
讀史可明鑑,知古可鑑今
點擊下方「去看看」《資治通鑑》讓你知古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