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歷史上最大的巫蠱之亂發生在西漢時期,同時它也促使西漢政治發生重大變革。後人對於這場動亂也是十分關注,更是對於動亂的主角太子據抱有很大的同情,因為人們普遍認為太子劉據是被江充陷害的。
可事實果真如此嗎?太子據確未曾施行過巫術?答案也許相反,太子據可能真的施行過令漢武帝十分驚懼的巫術。
一、巫蠱之禍事件描述
漢武帝時期爆發過三場關於巫蠱的禍亂,第一場是陳皇后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鋌而走險為了詛咒漢武帝而施行巫術;第二場是公孫賀與公孫敬聲引起的巫蠱之亂;第三場由太子據引起的巫蠱之亂則是我們今天的主題。
經過公孫賀父子倆引起的第二場巫蠱之亂後,住在甘泉宮的漢武帝深感自己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他覺得一定還有人暗自對他施行巫術。
有一天,漢武帝從夢中驚醒,他夢見無數的小木人在追趕自己,生性多疑的他認為:"有人想害朕!是誰?到底是誰!?"
巡視四周的他,不禁想抱住自己,這個世界太可怕了,每個人雖然對我都是顫顫驚驚,但誰知道他們心裡包藏有什麼樣的禍心呢?沒準兒他們一回家就拿個小人扎扎扎!不行,我要保護好自己!
沉思良久的漢武帝,看著一旁請命的江充,暗自點頭,便讓他作為使者去查出導致自己身體日益消弱的罪魁禍首。江充領了命令,開始去查巫蠱之案。不過這種巫蠱之亂,必須也得靠巫師來幫忙,所以江充帶著會巫術的胡人一同踏上了尋找巫蠱作祟源頭的道路。
很快就有了眉目,江充等一批人找到了一批小木人,逮捕了一些人。江充等人對他們進行了一一的審訊,並且在審訊之前在一些地方撒上了血汙,並將那些地方指定為被逮捕的那些人利用巫術害人之處,同時還利用酷刑強迫他們認罪。
因巫蠱而死的已經有數萬人,但江充知道自己的任務依然沒有真正完成,漢武帝依然心存驚懼,更何況對於江充他自己還有一個仇敵沒有解決。
於是江充讓胡人巫師檀何言說:"這宮中的天上有一團巫蠱之氣,如果不消去,皇帝的身體便會一直衰弱下去。"
聽了此言的漢武帝趕緊命令他們進宮查看,江充因為內心有自己的小九九,所以從漢武帝很少去的妃嬪的宮裡查看,以此讓漢武帝內心對他增加信任感。因為她們利用巫蠱之術的概率很大。
就這樣,江充與胡人巫師一路暢行,他們趁宮中眾人還未來得及反應,便直搗長龍,搜出了各個宮中藏有的小木人,太子據的宮中也被搜查出來,太子據心中恐懼,於是發起兵變,但最後失敗自殺而死。
以上便是我們巫蠱之亂的梗概。
上文我們也說過後世的人們多認為在這場巫蠱之亂中,是江充陷害太子的,認為太子是無辜的。但太子據果真無辜,沒有施行巫蠱嗎?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二、太子據有施行巫蠱的歷史條件
在調查之前,我們需要先知道在西漢時期,巫術可以說是合法的。
巫術在先秦時期便已存在,當時朝廷還設有專門的"秘祝"之官,一旦發生禍亂,便讓"秘祝"之官設法,讓禍亂下移給百官和百姓。這樣的做法一直持續到漢文帝十三年夏才被廢除,所以可以想像,在當時的西漢時期,巫蠱之風到底有多興盛。
孝文皇帝劉恆,曾發布一道關於巫蠱的重要詔令,除去了"誹謗"、"妖言"兩種罪,並寬恕直接詛咒皇帝的嚴重行為。更是讓巫蠱之術成為合法的一項行為,又因為當時的巫蠱之術是奉行的"冤有頭,債有主",所以在特殊情況下,施行巫術並不會成為死罪的理由,民間絕大數的人也是心安理得的施行巫蠱之術。
在當時的京城,有很多方士、巫婆之流。而且很多女巫與宮中的人也是往來密切,當時的後宮可以說幾乎每個宮內都埋有小木人,並進行祭祀。
三、 太子據施行過巫蠱之術的四重證據
根據當時的風俗來看,施行巫術是一件很常見、很流行的事,所以太子據是有施行巫蠱的歷史條件的。那麼在當時巫術成風的時代裡,太子據究竟有沒有用巫蠱來詛咒漢武帝呢?通過史料的考察,我們可以找到四重證據,證明太子據施行巫蠱詛咒過漢武帝。
1、史書記載
我們查閱史書,能夠發現史書《戾太子傳》以及《漢書》上對於江充帶人在太子宮找到小木人的過程分別如此描寫:
"太子宮掘蠱,得桐木人。"(《戾太子傳》)"遂掘蠱於太子宮,得桐木人。"(《漢書》)
兩者的描述幾乎一模一樣。而《漢書》又是作為一部嚴謹記錄歷史的著作,清楚表明這是的的確確在太子據宮中發生的事,沒有任何捏造的行為,而且也沒有說是江充的奸計導致的。
(《漢書》)
2、太子與老師間的對話
除了史書的記載,太子據求問老師解決之道的過程也一再表明出太子據的確施行了巫蠱。
在《戾太子傳》中,太子少傅石德知道消息後的第一反應很耐人尋味:
"懼為師傅並誅。"
身為老師,還是太子據出事後第一個找的人,在聽到消息後,居然一下子就嚇住了,難道是知道什麼內情嗎?
太子在召喚石德前並沒有說明是江充陷害的,而只是說"今巫與使者掘地得徵驗"。在這種緊急關頭,太子據不辯解說自己是被陷害的,想想都感覺有些奇怪。
不過如果你說古人的想法可能與我們不同,那好,讓我們看看他的老師給他出的解決辦法。
太子據的老師說:"不知巫置之邪?將實有也?無以自眀"。這句話翻譯可以為:那個用來施行巫蠱之術的小木人究竟是司職進行搜查的時候安放的呢,還是確實之前就在宮裡的呢?這是你自己怎麼也說不清的事情。
聽聽這話,意思不是也可以翻譯成:用來施行巫蠱之術的小木人是司職搜查安放,還是你宮中本就有的呢?不管怎樣,江充那些人也不能分得清,你可以趁機反咬一口。
這裡已經隱秘地指出了太子確曾施行過巫蠱,故而在這件事上,不能作清白的辯護,而是要「反咬一口」,藉此保護自己。
3、壺關三老的態度
在太子據起兵造反後,壺關三老上皇帝書為太子求情,但是也只是委婉勸說。這就很奇怪了。壺關三老可以直指太子是被冤枉的,但他沒有,而是打親情牌,讓皇帝知道內外親疏,這難道不表明當時的人們對於太子據施行巫蠱之術真相的把握程度嗎?
4、當時人的看法
除了上述三點之外,當時人也是普遍認為太子據是犯事者。如太子據的孫子漢宣帝即位,也是一直認定太子據為對天子犯下了巫蠱之罪的罪人。
四、太子據為堂堂太子,為何要冒險施行巫蠱呢?
如果說,太子據確曾施行了巫蠱,那麼他為何要施行巫蠱呢?這跟漢武帝有不可逃脫的干係。
漢武帝的後宮有一位貴夫人,叫做鉤弋夫人。這位鉤弋夫人懷了十四個月生下兒子劉弗陵,高興的漢武帝將鉤弋夫人所在的宮的宮門封為了堯母門。鉤弋夫人是堯母,那她所生的兒子豈不就是堯帝了?堯帝是何許人也,那可是古代的明君。
鉤弋夫人
可以看出,漢武帝內心想要廢掉太子據,另立劉弗陵為太子。
其實,皇帝想要冊封劉弗陵為太子,這在滿朝文武百官中早已經成為一件無需隱晦的事情了,身為太子的劉據又怎麼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父皇有心想讓劉弗陵繼承皇位,自己當了三十年的太子,連龍椅都沒有摸到,卻要便宜另一人,他甘願拱手讓人嗎?
不,他不願意。面臨隨時有下位的危險,太子只能寄希望於當時流行的巫蠱的力量讓原本春秋已高的皇帝在沒有下詔換太子前提前駕崩,自己也能夠順理成章,以太子之位順利繼承。
在那個就連皇帝都迷信的時代,巫蠱是擁有著神秘的力量。所以,太子據鋌而走險,想要利用巫蠱之術的力量。不過結局我們大家都知道了。秘密被曝光,又在解救無望的情況下起兵造反,然後被重重地鎮壓,自己也被迫在圍攻之下自殺而死。
(漢昭帝劉弗陵)
五、結語
在這場巫蠱之亂中太子據的確施行過巫蠱之術,他並沒有被冤枉。而他之所以要冒險施巫蠱,只是因為漢武帝想要換太子。可以說,巫蠱之禍的源頭是漢武帝的私心。
既然如此,我們再反觀巫蠱之禍事件的另一方當事人漢武帝。其實漢武帝在這次巫蠱之禍後,是有一些悔恨之心的,他想到這一切的起因只是因為自己想要換太子,便覺得有些後悔。但是一切早已無法挽救,漢武帝最後能做的也只是滅了江充族人以及加刃於太子的人,從而為天子之家「父不父,子不子」的關係進行一番修飾。
而巫蠱之禍事件,最終也在太子據死亡、漢武帝後悔的局面下草草落下了帷幕!我們現在再重讀那段歷史,似乎除了感嘆,也就只有感嘆了。
參考文獻:《漢書》、《史記》、《左傳》、《中國巫術》。
*本文由文景文化社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