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前這2個能力訓練很關鍵,家長鬚要掌握,錯過難再補

2021-01-16 8爪媽媽

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說:「嬰兒降生第三天開始教育就遲了兩天。」你可能會說:嬰幼兒懂什麼?其實不然,比如他在哭鬧,你嚴厲訓斥他,他哭的更厲害。母親抱過來,輕柔的撫慰他,他就不哭鬧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國內外專家研究也表明,3歲前正是孩子大腦、語言、感官發展和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期。教育、培養這一時期的嬰幼兒,會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那麼如何做好0~3歲嬰幼兒的能力訓練呢?

一、感統訓練

孩子3歲前,主要是通過視、聽、觸、味、嗅這五個感覺,來觀察和判斷事物,這個時期,儘量讓孩子自己去看、去聽、去摸、去操作獲得實際經驗,而不是刻意灌輸。教育以遊戲為主,父母參與互動,在環境互動中自然學習。孩子用眼觀察、用耳聽接受各種聲音,通過多次接觸逐漸學會分辨;並從周圍成人的腔調、表情、動作來了解語言,並嘗試和練習說話,形成互動。

因此,在我以往發布的文章中,多次提到感統訓練,就是因為,感統訓練主要是對孩子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等感覺的全身運動,其目的不在於增強運動技能,而是改善大腦處理感覺資訊並作出相應反應的能力,簡單來說也就是增強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能力,對於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專注力、身體協調能力等會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關於感統課,現在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培訓機構,當我們家長理解了其中的原理,就會發現,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感統訓練,也是我在專欄課程中多次強調的,把訓練融入生活,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提升能力!

下面舉例幾個感統日常訓練項目

1.運球:

用勺子把桌球送至約2米外的目的地,而桌球不落;.

訓練目的:增進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強動作協調能力。

難度設置:

A、開始時訓練時,可先讓孩子運送積木,在距離極短的兩張桌子間傳送,讓孩子便於操作;

B、當孩子熟練後,改用運送桌球;並逐漸延長運送距離。

輔助:

為提高孩子的興趣,建議開始時成人和孩子一起參與遊戲;孩子的技巧熟練後,鼓勵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競賽。

2.單腳站立

先單腳站立,待熟練後,換成腳尖站立10次,每次站立3秒鐘;.逐漸延長時間

訓練目的: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力。

訓練要求:腳尖踮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鐘時間。

難度設置:

A、開始時讓孩子扶著牆壁或椅背站立;

B、讓孩子嘗試徒手站立。

輔助:可以在牆壁上孩子踮腳可觸及的地方掛一個獎勵物,鼓勵孩子踮起腳去拿取;給孩子數數,讓他知道要站多長時間。

3.「小推車」遊戲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促進前庭發育

訓練要求:孩子先四肢著地,家長抬著孩子雙腿,讓孩子雙手著地,往前走,

輔助:家長通過快慢速度來輔助孩子,十步為一回合,逐漸增加步數及時間長度。

4.照鏡子遊戲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

訓練要求:家長和孩子並排站在大鏡子前,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孩子模仿,動作以點頭,搖頭,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後拍手,左右前後移動身體以及轉身等動作為主。

難度設置:

A、開始時家長的動作要做得慢些並多次重複動作;

B、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強,可讓孩子邊模仿邊說出動作的方位。

輔助:家長邊做邊說出動作的方位,孩子無法跟上時,家長示範並身體指導,逐漸地撤銷提示,並且加快動作的速度。

5.跳繩

訓練目的:身體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10釐米高,讓孩子雙腳輪流抬高跨過繩子。

輔助:

用姿勢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過繩子,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伸手把他的腿抬高跨繩;必要時口頭提醒孩子注意腳下的繩子,避免絆倒;建議用有彈性的圓形橡皮繩。

以上簡單列舉了一些日常小遊戲,在我的專欄贈送的資料裡,還為大家提供了,專業機構及家庭版上百個感統訓練項目,已訂閱的朋友,可以和孩子在生活中一起訓練下,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提升感統能力。

二、專注力訓練

幼兒時期身體發育不成熟,所以注意力短暫,做事時常左顧右盼,好動、坐不住。那麼家長可以通過讀繪本,畫畫、圖片、聽歌等活動,通過有規律的進行,來促進孩子大腦神經通路發展、大腦會配合這種規律進行自動調適、孩子就會把這些活動作為一種樂趣,逐步培養形成習慣,為將來的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能力培養的基礎,孩子只有具備專注力,才能將所見所學吸收!專注力欠缺的孩子會看、會聽,但他們看得不夠仔細,聽得不夠認真,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這些問題在上學前因為沒有作業和學習成績影響,往往不易被家長發現,到了上學以後再糾正,往往已錯過了最佳幹預時期,所以,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家長要及時進行矯正。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聽覺(耳朵認真聽)、視覺(眼睛認真分辨)、運動協調(手眼協調能力)、邏輯思維(應用題)等能力相互配合,所以,在進行專注力訓練的時候,也是從這幾方面進行入手!

1.吹泡泡

吹泡泡可謂:小遊戲,大作用!對於年齡較小說話晚的孩子,或是配合度較低的孩子,吹泡泡是一項很好的專注力訓練項目,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為了追泡泡,需要奔跑,這個過程既鍛鍊了身體,也通過視線追蹤,提升了專注力。

2.點讀卡

這是針對專注力訓練的專業教具,我建議讓孩子用軟頭的彩筆,來進行點點訓練,在做這個訓練的時候,孩子要思考,怎麼能準確的點進圓圈裡,既鍛鍊了身體協調能力,又進行了思考。

3.視覺訓練

很多孩子在考試的時候,經常出現馬虎大意,看錯題或漏掉字,視覺追蹤,就是一項針對此問題的訓練項目,下面這二個圖,由簡到繁,通過連線以及迷宮找出口,來鍛鍊孩子的視覺追蹤能力。

4.圖形化消

這個訓練項目,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相應的圖形或數字\字母,培養孩子視覺的敏捷性、分辨性、專注性。利用眼睛來完成分辨的任務,必須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基礎上才能完成,通過不同的視覺任務可以有效的進行專注力的訓練。

5.聽覺、模仿訓練

通過家長說出相應的數字,或短句、或動作讓孩子進行仿說及模仿,手指操健腦益智,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很有幫助,在進行這個訓練的時候,可以結合自己孩子的年齡及能力,家長示範。

3歲前如果對孩子進行這兩個能力的訓練,對將來孩子綜合能力的提升,會有非常有效的幫助,這兩個能力,既有關連,但又有所區別,專注力相對於感統,能力又更上一個階層,本文提到的專注力卡,均為專業訓練卡,從簡到繁,適用於專注力欠缺的孩子,同樣也適用於通過專注力提升學習效率的孩子,專注力無論對孩子的學習能力、認知理解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

經典推薦:

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如何通過5W+1H提問,提升口語表達?

語言遲緩孩子,如何理解邏輯關係,簡單有效的操作方法

語言發育遲緩孩子,6個元音,詳細發音訓練

相關焦點

  • 新生兒的翻爬訓練切莫順其自然,錯過關鍵期難彌補,規律性要掌握
    前幾天收到網友私信:我家孩子5個多月了,可是翻身動作一直都沒有學會,家人的老人說孩子發育慢了點,過幾個月就好了,我想問一下這正常嗎?是不是每個寶寶都是這樣?面對寶寶這些大動作發育有些家長總是會心存僥倖,想的孩子不就是發育慢了點嗎?過幾個月他們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 李玫瑾:12歲以前不要給孩子報這2種興趣班,腦力訓練才是關鍵
    李玫瑾:再愛孩子,12歲以前不要給孩子報這2種興趣班,腦力訓練才是關鍵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上,就說過家長不要過早的給孩子上興趣班,這樣很有培養出來的不是孩子的興趣而是反感
  • 寶寶暈車或恐高是平衡覺失衡,家長不要錯過訓練關鍵期,妙招送你
    平衡覺可以鍛鍊平衡覺是可以通過鍛鍊來提高的,但很多家長卻不知道這個訓練的關鍵期是什麼時候,很容易錯過。因為,這個關鍵期非常早,是在孩子0~6個月的時候!家長們也不要太絕望,雖然6個月前是平衡覺訓練最關鍵的時期,但是6個月以後的孩子也可以通過一些感覺統合訓練改善平衡覺。特別是3歲之前,都算是寶寶平衡覺訓練的黃金期。
  • 3-5歲喚醒數學思維,家長用這5個方法,孩子數學成績想不好都難
    3-5歲喚醒數學思維,家長用這5個方法,孩子數學成績想不好都難數學思維也就是人們通常所指的數學思維能力,即能夠用數學的觀點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能力強的人,基本體現在兩種能力上,一是聯想力,二是數字敏感度。
  • 孩子三歲前,是教育的黃金時期,家長不妨從兩個方面著重培養
    但是真正從娃娃就開始教育的家長卻很少,因為他們不捨得去教育,反而給了孩子更多的溺愛,讓他們偏離了正常的航線。在很多父母看來,三歲前的孩子,他們懵懂無知,甚至連說話都有些不清楚,怎麼可能聽得進去教育呢?於是硬生生的錯過了這三年的黃金時間,等到入園後孩子的壞習慣表露出來時,才追悔莫及,覺得自己沒有早早的教育孩子。
  • 4歲孩子只會說2個字詞語,錯過了語言敏感期,家長卻不自知
    樂樂擔心:"現在孩子4歲,如果表達能力不好的話,是不是會直接影響到上小學?"我跟她說,答案是會的。家長應該考慮的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紐西蘭瑪格麗特·麥克來根教授也表示:"0-6歲是孩子語言的關鍵期,錯過這個時期,語言裝置系統將會卸載"。所以,爸爸媽媽可以仔細觀察孩子,如果發現孩子某一個階段,特別喜歡模仿家長說話、或者輸出表達能力比較強的時候,就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到了。
  • 孩子體育訓練的最佳年齡,家長們千萬別錯過了!
    新生兒出生後的 l-2年,大腦發育相當快。而小腦發育到3歲時,已基本達到成人水平,能維持身體的平衡和動作的準確性,所以在崇尚「體育」的美國,孩子在3歲左右,就會被帶去學體操、遊泳或滑冰。3-6歲,大腦皮層各區域之間,增加了暫時聯繫的可能性;6歲時條件反射的形成已比較穩定和鞏固,形成動作技能的能力更加提高;7-8歲時,大腦皮質運動區神經細胞的分化,已接近成人水平。因此人在7、8歲時,特別敏感,可塑性最大。
  • 抓住長高「黃金期」,家長別錯過這三個徵兆,以免後悔莫及
    孩子長個子時家長別錯過這三個徵兆,抓住長高「黃金期」,以免後悔莫及。其實孩子還是有很大可能性能長高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下吧。我們見過太多的家長為了能讓孩子長高一點,給孩子吃各種營養品,但是到頭來孩子的個頭卻還是原來的那種態勢。
  • 因為家長缺席了三個關鍵階段
    魚sir從學前、小學、初中三個階段切入,結合家庭育兒乾貨,梳理了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學前階段:探究「是什麼?」「怎麼樣?」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首先,建議家長通過直觀形象去啟發孩子的思維。6-7歲的孩子喜歡聊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在生活中,家長可以藉助身邊的工具將一些理念展示給孩子。
  • 不是三歲和五歲,孩子具備2個能力是關鍵
    很多媽媽迷信三歲分床、五歲分房的謠言,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孩子。和孩子分房睡覺的時間點,要看孩子的氣質和家庭環境而定。自理能力強、安全感充足的孩子可以早一點,反之就要晚一點,沒有統一的標準。,是我們判斷是否可以訓練分房睡的關鍵。
  • 想讓寶寶更聰明,出生後的前兩個月是關鍵,5個能力需要家長鍛鍊
    沒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只要聽說有什麼好的方法對孩子發育有幫助,一定會去嘗試。 想要孩子發育,掌握合適的時機很重要,鍛鍊的方法更重要。新手爸媽一起來看看。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日本腦神經專家、美國邁阿密大學腦神經外科終身教授林成之經過多年的研究,在他的書《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中提出:10歲前,孩子有3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分別是0-3歲、4-7歲、8-10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方式
  •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三條很關鍵,建議收藏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帶著這些疑問,又查找了眾多文獻來幫助家長朋友們對邏輯思維這事拎拎清,到底這個邏輯思維能力會給孩子今後的生活、學習帶來哪些收穫呢?首先,來說一說什麼是邏輯思維?
  • 6-12歲孩子的大腦訓練,可以玩這4個遊戲,打造「學霸腦」
    作為一個擁有2個孩子的媽媽,而且兩個孩子的年齡有一定的差距,難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養育二寶的時候,更有經驗、對二寶的教育也更科學。尤其是二寶出生後,我更注重了早期教,對於大腦開發更有幫助,這就讓我覺得大寶總是顯得沒有二寶機靈。
  •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時期」,家長別錯過,不然很難在彌補了
    場景①曉靜發現,在早教班老師到了開始講繪本故事的一個環節,有四個2、3歲的小朋友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了,就紛紛拿著繪本湊到老師的身邊坐下,等待老師開講。老師在講的時候,這幾個小朋友就跟著老師的節奏,開始傾聽,並且按照老師的指令來觸摸繪本,有時還會對故事中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回應。小朋友們專注的樣子,讓一旁的家長們都不自覺地安靜下來。
  • 讓孩子做事有專注力,掌握這幾個技巧,解決家長煩惱
    媽媽急得打了天天,可是剛打完天天會變好一些,一會就又忘了,這可愁壞了天天媽媽。在本案例中,不少家長相信都意識到問題!1. 掌握方法,事半功倍天天媽媽從開始的不在意到後來想補救可惜太晚了。給家長的建議:家長們可以平時帶孩子做一些精細動作,比如夾豆子、串珠子,這些都是很好的鍛鍊孩子們注意力的方法,同時也可以鍛鍊孩子們的手眼協調能力。家長們也可以選擇一些快速反應的遊戲來幫助孩子提升他們的注意力。靜坐、冥想也是很好的方法。寶媽知識小Time: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孩子提高成績的關鍵,家長要掌握方法訓練
    孩子玩心重,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這不僅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還會使孩子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對他將來的工作、生活等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對此,很多家長都比較頭疼。二、當孩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時,不要打斷他們孩子好奇心重,當他們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往往就會集中精力去探求,有時甚至持續幾個小時。這時候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支持,切不可隨意打斷他們。
  • 孤獨症兒童社交幹預:巧用關鍵反應訓練法,家長集中訓練關鍵領域
    接下來,就介紹PRT訓練是怎樣的,還有訓練的關鍵點有哪些,訓練的操作要點有哪些。家長可以多了解。01、PRT訓練是什麼樣的在自然情境中進行幹預PRT強調在自然的教學環境下,例如家裡或者社區中訓練,增強兒童對真實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所以家長應多學習關鍵反應訓練法,在家訓練孩子。
  • 記憶力發展黃金期是2-4歲,家長做好這5點,可以培養孩子記憶力
    記憶力的強弱有多重要,相信很多家長都是了解的,人們的生活和學習都離不開記憶力,記憶是幫助人們進行知識的積累,只有積累了知識和生活經驗,我們才能夠慢慢成長。而孩子在2-4歲的這段時期,正是記憶發展的黃金時期。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3歲的孩子應學會自主如廁,那家長要怎麼訓練孩子呢?有五個步驟
    文|西紅柿媽媽一般來講,孩子到了三歲後就應該能夠做到獨立如廁了,如果三歲還學不會這一技能,家長就應該多上上心,否則不僅僅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還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而且,孩子身體的很多能力包括跑跳說唱等等都是在三歲時習得的,別看這段時間孩子年齡還很小,但是能夠掌握人生中百分之五十的基礎能力。如果一些本領不能夠很好的習得,孩子的未來在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會受到限制。所以,孩子在三歲之前學會獨立如廁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家長能夠給予一定的訓練,孩子可以更迅速的習得這一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