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12歲以前不要給孩子報這2種興趣班,腦力訓練才是關鍵

2020-12-22 騰訊網

最近在網上衝浪,看到了一個熱門的話題:大家覺得自己的孩子聰不聰明?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其中90%的家長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

這個結果看來,家長們都期望著自己的孩子可以是聰明的,可以成為他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因此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早早的在給孩子規劃未來,定好路線,希望孩子可以是優秀的。而近幾年各種早教機構和培養興趣的興趣班都是雨後的竹筍,順勢生長,為了迎合家長們的迫切的心理。

根據調查發現,我國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可以說是毫不吝嗇,據統計學齡前教育的支出竟然佔一年收入的26%。

李玫瑾:再愛孩子,12歲以前不要給孩子報這2種興趣班,腦力訓練才是關鍵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上,就說過家長不要過早的給孩子上興趣班,這樣很有培養出來的不是孩子的興趣而是反感。尤其是這2種興趣班,報了也是浪費錢,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

第一種:書法班

我國有句古話叫做「字如其人」,說的是那些字寫得好看的人,所以很多家長也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擁有一手漂漂亮亮的字,雖然不可能達到書法家那種程度,也希望自己孩子的字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

其實對於一個12歲的孩子來說,天性依舊是好玩,好動的,畢竟孩子還是個小學生,如果要是逼著這樣一個孩子天天坐在那裡寫字。會對孩子的大腦造成一些不可逆轉的影響,時間一長,孩子容易出現反應遲鈍、理解能力差等狀況。

第二種:口才班

口才班應該是最常見的一種興趣班了吧,確實一個人的談吐、說話的方式真的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也確實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口才,比如:競選班幹部,未來的工作面試都是一個考驗口才的時候。

口才雖重要,但是孩子要是過早地去學習口才,訓練的可不是孩子的口才,訓練的是孩子的背誦能力。因為12歲以前的孩子,各方面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很難理解社會上的人情世故,能會的只是口才班的資料上的固定話術,這樣不但無法提升孩子的口才鍛鍊,還會致使孩子的思維趨於固化,對孩子成長是沒有好處的。

腦力訓練才是關鍵

根據人類20歲前的成長發育規律,我們可以發現,孩子的大腦一直到12歲都是處於上升趨勢,而到了12歲後,大腦發育開始變得平滑,接下來的變化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在12歲之前,對於孩子來說最關鍵的就是腦力訓練。

著名腦科專家洪蘭教授也曾說過:12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若是錯過,對孩子來說將會是一生的遺憾。

怎樣做幫助孩子進行腦力訓練提升大腦的各方面能力

一、在孩子1-2歲的時候多給孩子玩一些小遊戲

這個年齡的孩子還不即使不了很多知識,這個時期就以玩為主,多做一些簡單的益智小遊戲,就比如我經常給我家寶寶做的小遊戲,我會準備兩把糖果,分別握在兩個手裡,一個多一個少,然後讓寶寶猜哪只手裡的糖少,然後猜對的話就把多的糖果給寶寶

這種小小的遊戲,別看不起眼,但是卻可以鍛鍊孩子的多種能力,比如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觀察力等等。我們可以選擇讓孩子多玩一點這一類別的遊戲。

二、在孩子3-4歲的時候多帶孩子接觸一些外界的世界

3~4歲的孩子就會有良好的語言能力、動手能力等等諸多能力,這時候就是強化這些能力。為了能讓孩子多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對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只是通過眼睛認識,還有接觸,講解,比如拿一個葉子,然後讓孩子撕掉,讓孩子感受撕碎葉子這個感覺,還有就是孩子在體驗各種事物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很多疑問,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儘可能的回答這些疑問,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在孩子5-7的時候就可以帶孩子做一些開發腦力的問題了

5~7歲之後,孩子已經上學了,開始學習一些基礎知識,一直到初中課業方面也是很輕鬆的,這時候的孩子已經可以簡單的知識和基本的學習能力。藉此幾乎我們就可以開始對孩子的腦力進行開發了,選擇一些適合孩子的開發大腦增長腦力的問題了。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再愛孩子,也別讓他上這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坑娃
    報興趣班的好處我們都知道,例如,讓孩子學習跳舞,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柔軟度,還能讓孩子有一個好氣質,將來也能作為一個舞蹈家,一個職業給孩子配煙。口才班能夠讓孩子將來在公共場合有好的口才,不過,並不是所有家長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都「理性」的思考過。因為大部分五歲以內的孩子,或許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適合什麼、喜歡什麼。幾乎都是家長根據自己的判斷給孩子報興趣班。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不說還沒啥作用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陳女士家中的兒子今年上小學2年級,眼看跟孩子同個年紀的小朋友都報名了一些興趣班,這下陳女士便有些"坐不住"了,在和丈夫一陣商談之後,她便為孩子報名了兩個興趣班,分別是鋼琴和聲樂,打算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
  • 李玫瑾坦言:再愛孩子,也別讓他上這3種興趣班,費錢不說還沒用
    作為家長,我們都想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但盲目的給孩子報名興趣班真的沒有什麼用,對此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上坦言「興趣班並不是越多越好,有些興趣班費錢不說還坑娃,尤其是這3種興趣班,家長千萬別給孩子報!但是看現場參加比賽的孩子還真不在少數,這是又多少個上當的家庭,望子成龍的心,我們都能理解,但是希望家長在給孩子報名興趣班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讓人忽悠了。
  • 李玫瑾:孩子6歲前這三種「興趣班」沒必要報,沒啥用白交智商稅
    孩子有一天突然就說不去上興趣班了。這時候很多家長就感到特別委屈,為什麼孩子那麼不懂事,我們明明是為了他們好。他們還這麼任性。所以很多家長一直就沒喲認識到一個錯誤。李玫瑾老師指出:給孩子報興趣班同樣是一門技術,不要一下子給孩子報太多,孩子消化不了,最後使性子不去了你更麻煩。
  • 給孩子報讀興趣班有沒有必要?李玫瑾教授:這兩種一定要給孩子報
    雖然興趣班的價格昂貴,很多父母還是給孩子報讀興趣班,他們認為,只要對孩子有好處,就一定要報讀。給孩子報讀興趣班有沒有必要呢?李玫瑾教授曾說過,給孩子報讀興趣班很有必要,既能讓孩子多才多藝,獲得加分項,又能增強孩子自信心和改善孩子對待生活的態度,對孩子的學習有輔助作用。
  • 孩子4歲前不要接觸這2種興趣班,會影響身體發育,父母要了解
    現在的父母和以前不同了,以前由於生活條件的限制,父母無法把重點放在孩子的教育培養和興趣培養上。看看現在的父母,恨不得給孩子報名所有的學習班、興趣班,想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正是現在家長的這種心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出現在家長的眼前,但是有些興趣班並不適合給孩子過早的報名。
  • 李玫瑾教授坦言: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李玫瑾教授雖然是青少年犯罪方面的專家,但是在育兒方面也頗有建樹,經常給很多家長提出各種忠告,讓人們信服的是,她說的每一句話都很有道理。就像她曾經直言:別給孩子報這三種興趣班,不僅沒啥用,還浪費錢。現在的父母總是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比如舞蹈、繪畫、體育等各個方面,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當然有的興趣班不僅能夠讓孩子開拓思維,同時也能讓孩子提高成績,所以才會非常有市場。
  • 李玫瑾教授:這3個「補課班」別給孩子報,沒效果還浪費錢
    專注青少年心理學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說:「這3種興趣班,家長沒有必要給孩子報,對於孩子沒有任何作用」。沒必要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浪費時間還沒用一、離家太遠、離學校太遠的興趣班家長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把孩子空閒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孩子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
  • 孩子的興趣班該怎麼選?李玫瑾:3種興趣班花錢,對孩子還沒好處
    很多家長都很發愁該給孩子選什麼興趣班,怕孩子不感興趣,更怕孩子學了一陣子又放棄,那可真是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對此,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研究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老師指出,有這麼3種興趣班不要報,對孩子沒好處還浪費錢。
  • 李玫瑾:三種興趣班是「碎鈔機」,沒必要給孩子報,別被坑了
    為了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父母們會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攀比心。但孩子的興趣班真的是越多越好嗎,家長們不遺餘力給孩子報興趣班都是有用的嗎?案例妍妍是個6歲的小姑娘,本該是最快樂的童年,但是由於媽媽給報名的興趣班太多,算下來有十幾個,樂高、書法、口才訓練應有盡有。
  • 寒假報班高峰來了,李玫瑾:3種「興趣班」不要報,費錢費時還沒用!
    之前小編的一個閨蜜,她當時也是為了圖省事兒,給孩子隨便報了幾個興趣班、補習班,花了不少錢不說,最後孩子成績不但沒有提升上來,反而增添了很多的厭學情緒。現在孩子一提到上補習班就排斥的不行,再向給他們重新報班,重新規劃已經是浪費了很多的時間。
  • 孩子不到4歲,不要給孩子報這些興趣班,浪費錢還學不到東西
    如今,各種學習、興趣班可謂是花樣百出,為了更好的挖掘孩子的潛力,父母有時候頭一熱,給寶寶報了各種學習班,最後發現,交錢容易,退費真心是不容易。寶媽給寶寶報了興趣班,沒過幾天就後悔了朋友家的寶寶18個月,朋友就給孩子報了口才的興趣班,孩子年齡小,根本不好好學,上了幾天,朋友就後悔了,覺得學費貴不說,孩子的新鮮勁一過,真的啥也學不到。
  • 李玫瑾:這三種「興趣班」父母再有錢也別給孩子報,完全是智商稅
    家長們為了培養自己孩子的興趣的心情,我們是可以理解的,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家長的經濟實力,也能夠負擔起孩子的教育支出,他們願意在教育上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投資的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關鍵是這些家長要清楚他們自己的錢,是不是花費在了正確的用途上。
  • 李玫瑾坦言:再愛孩子,也別送他去上這3種興趣班,既費錢還坑娃
    李玫瑾坦言:再愛孩子,也別送他去上這3種興趣班 一味地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很容易產生疲勞,甚至厭倦學習,在往後,孩子可能什麼都會知道一點
  • 李玫瑾教授支招:給娃選興趣班,最好按照這三個原則
    跳繩要報班、樂高積木要報班、學自行車要報班……這些我們以前不用報班通過玩耍就能做到的「興趣」,以一種「荒誕」的興趣班型被呈現。別人孩子家學了鋼琴,你不學就讓孩子落後了起跑線。它最早來自於國外,在美國,孩子也有很多類似的特色興趣班。既有技能型,如賽車、烹飪班,又有氣質責任心型,如寵物班、領導人訓練班等。拿美國動物訓練班,教孩子養狗來說。主要是因為美國養寵物的家庭不少,寵物訓練班,並不僅僅是讓孩子玩,而是通過反覆細緻的訓練讓孩子明白:照顧狗狗需要很強的責任心,要做很多工作,喜歡是一回事,盡到責任卻很難。
  • 李玫瑾: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對學習作用不大,還浪費錢
    絕大多數的家長會為孩子報「興趣班」,從一個到數個「興趣班」不等。一到周末,孩子本該休息的時間,卻被「興趣班」佔用了。但大部分孩子並不情願上「興趣班」,甚至會有牴觸情緒。家長盲目報「興趣班」,對孩子的學習作用不大,還浪費錢。
  • 幼兒園孩子一定要報興趣班麼?
    目前家長給寶寶報興趣班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 希望孩子有點特長,一般報名樂器、口才等才藝興趣班。 希望孩子聰明一些,一般報名全腦、樂高類興趣班。 希望孩子強身健體,一般報名遊泳班、輪滑、平衡車等興趣班。
  • 給6歲女童報興趣班,姥姥賣掉一套房,3年花費120萬真值嗎?
    「6歲前,你給孩子報了幾個興趣班」?據網絡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教育支出已經能佔據家庭收入的20%以上,而這種現象也反映出了當代家長的教育焦慮。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最該投資的是性格教育作為家長我們真該思考,我們給孩子花錢報班是不是在買自己的心安,對於孩子的未來是否真的有幫助呢?
  • 李玫瑾:對一個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青春期,不是興趣班,而是10歲前...
    沒有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在撒手不管中長大。李玫瑾教授前段時間做了一個演講:「性格比能力更決定命運。」其實,一個孩子10歲前,最重要的不是玩具也不是成績,更不是學區房和興趣班,而是心理教育和性格培養。01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 李玫瑾:堪比「碎鈔機」的興趣班,最好別給孩子報,費錢還沒好處
    別看宇航不過才4歲半,但是,宇航平時的生活可是非常忙碌的。每天宇航都會像趕場一樣,奔波於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每次宇航來上完鋼琴課,都是爸爸或者媽媽急匆匆地把宇航接去附近的小提琴班上課。在一次閒聊的時候,我們曾經問到過宇航要上多少興趣班。而宇航給出的答案讓我們有些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