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意識到孩子對於外語的敏感度,能夠想到引導孩子學習英語,這種意識已經超過了當初後知後覺的我。
先聊聊我的個人經歷吧,我是雙寶媽媽,大兒子已經9周歲了,目前小學四年級,英文成績中等偏上,口語能夠進行簡單對話,閱讀量較大,但由於其小學之前沒有接觸過任何的外語,所以起步較晚,語感也相對較弱了,也不大願意與他人交流英文。
小兒子剛剛5周歲,目前幼兒園中班,今年暑假我開始對小兒子啟蒙,通過日常對話、繪本講讀、全英文動畫的灌輸等多方位的薰陶,小兒子詞彙量已經比較大了,目前可以進行簡單的口語交際,甚至還會自己創造句子和詞組,一有機會就來句英語,看到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也毫不畏懼,屬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類型。
雖然我本身是英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英語專業八級,碩士應用語言學,也是教育系統內唯一的雙語教師,但因為我對大兒子的英語教育一直沒有在意和用心,所以導致了目前的問題,而通過我對小兒子三個月左右的英語啟蒙教學,我可以負責地告訴題主,學習英語儘量從小開始培養。
首先,四歲是學習外語的敏感期。
學習英語,任何時候都不會太晚,只要有向學的心和堅持的毅力,一定能夠學習好英語。如果孩子能夠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可謂是越早學、越輕鬆!
而根據知名專家學者的研究,孩子在四歲左右會經歷語言的敏感期,在這個時刻學習英語,自然可以事倍功半,那麼如何引發孩子的興趣,如何讓孩子輕鬆地學習英語就是關鍵了。
其次,學習語言是自然而然的事。
看到了題主的問題和詳情描述,先要寬慰題主無需緊張,對於孩子學習英語,引發孩子興趣這事情要順理成章、自然而然。千萬不要一聲招呼都不打,就刻意地把孩子帶到英語培訓班去,或是對著孩子宣布,今天開始我們要學習英語了,你要看看這些英文書……這樣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厭惡,導致孩子喪失英語學習的興趣。
我的建議是:
請家長先試試在生活中使用最簡單的英文詞彙,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家長對著孩子先打招呼,「good morning.」要求孩子穿衣服,「get dressed.」看到孩子表現特別棒,表揚他「You are very smart!"給孩子一點兒鼓勵,就和孩子說,「Give me five!」和孩子一起擊掌, 家裡人出門都要「byebye!」等。通過這些常用詞彙的運用,讓孩子熟悉英文單詞和語境,也讓孩子放下對於外語學習的戒心。
英語學習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英語學習中良好的家庭氛圍勝過一切。
再次,各種方式多管齊下引導孩子。
通過各種APP、遊戲、卡通動漫、英文繪本等多方面地引導孩子學習英語。
比如很多遊戲都可以用英語來表達,比如我們從小玩到大的「石頭剪刀布」,相信孩子也一定會玩,在國外也有類似的說法,稱之為「rock paper scissors」,rock就是石頭,paper是紙(類似我們遊戲中的布),剪刀是scissors。
而躲貓貓,捉迷藏的遊戲則被稱為「hide and seek」,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就可以用英文來計數了,「one,two,three,four」……
家長還可以直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他對於英語的認知情況,引導孩子唱英文歌、讀英文童謠、看英文動畫等,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學習英語是無聊枯燥的事情,而是要讓孩子覺得英語可以用來學習,也可以用來玩。
總之,不管孩子現在對英語是不是感興趣,都請家長千萬要堅持,要針對自己家的孩子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激勵他學習,要始終相信,良好的家庭氛圍遠超新東方培訓。
送上一句我喜歡的對白:「At other times, I knew wherever my family was, that's where my interest was.」我終於明白哪裡有家庭,哪裡才有興趣。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大澄小澄故事多)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