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木鞋樹根的來歷
陶愛兵
人生不只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即便是在鬧市裡生活的凡夫俗子,也不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把我們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鬧市變為「城中村」,死困自己。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妻子與一個朋友家的4口相約,一行6人準備放鬆心情,放飛夢想,借爬山旅遊撿撿樹根,做做根雕,打扮陋室,增色鬧市。
我們與一位曾經在這方面有個探索研究,有一定的經驗成果的「達人」商量,讓他帶著我們去。不巧,「達人」家裡有事難以成行。
這位達人還勸我們,如果是旅遊爬山尚可,如果是衝著撿樹根、弄根雕,就不要去了。撿樹根、弄根雕,要晚秋,或者是初冬去,現在初秋,森林這麼茂密,草叢這麼盎然,根本瞅不見樹根在哪裡,還弄根雕哩。
我們當然相信達人的意見建議,但更想發揮眼睛的作用,因為為了外出,我們準備的特周全,不到山裡去親眼看一看,怎麼會甘心?
當我們興衝衝地趕到山裡,看著眼前鬱鬱蔥蔥的植被,莽莽無邊的森林,我們的心裡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根本不知道從哪裡爬上山去,更別說撿樹根、做根雕了。
結果真的不幸被達人所言中,大家的心裡頗不是滋味。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來了,就不能輕易地打退堂鼓。我們決定還是爬爬、試試、看看,說不準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一行剛進入山腳下不久,三個美女見一個根須也沒撿著,便開始打退堂鼓鬧著返回。
腳蹬高跟鞋,臉化淡淡裝,我一看她們那架勢,就知道爬不了多遠,便欣然同意。主動走人,大家臉上好看,省得我們動心思「卸包袱」。
剩下三個男丁,我們好不高興,頗像御掉了重裝備,輕裝前進的勇士,我們卯足勁兒往山頂上衝去。
道路越來越崎嶇,藤蔓越來越茂密,走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得時不時地彎腰爬行。不僅如此,有時還要忍受「去了咳嗽添了喘」,忍受剛趕走毒蛇,臉上、手上、體腳管上又被毒蟲毒起一個大包的難受。
苦難有時是塊磨刀石,但更多的時候是個讓人退縮的鼓槌,不停地在人們的心靈上敲擊。此時,我非常清楚大家心裡的想法,便用毛澤東主席的詩句「無限風光在險峰」,鼓勵大家:人跡罕至樹根美,堅持就是勝利,就能撿到賞心悅目,撥動心弦的絕美樹根。
真是蒼天不負有心人。我們爬呀、找呀,終於在半山腰的一個小河溝旁,撿到了一個酷似彈弓架的幹樹枝,「便引詩情到碧霄」。
人們常說,巧奪天工,巧奪天工,這關鍵是要「巧」啊!我等凡夫俗子,哪有什麼「巧」可言,只有坐等大自然的奢侈恩賜了。既然能撿到結構簡單、三枝均衡的「彈弓架」,就能撿到結構複雜、神似形更似的「根雕」。
夢想催人進。我們滿懷希望地順著溪流爬行,咬著牙、憋著氣慢慢地向山頂進擊,終於在快接近山頂的時候,撿到了一隻酷似高跟鞋的樹根。這個樹根,稍似加工就是一隻金舞鞋,在藝術家眼裡就是無價之寶。其時呀,我們的喜悅勁兒,無異於中了大彩。
在總結這次絕美收穫時,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心聲,那就是錨定目標不放鬆,堅持、堅持、再堅持,就很容易有出乎意料的得到。
事不同,理相通。尋找樹根做根雕是這樣,做其它事情亦然!(文中照片系李麗老師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