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新圩長彬村幫就業扶創業,脫貧奔康路子寬

2020-12-16 精彩熱門閱讀

饒平縣新圩鎮長彬村原有貧困戶88戶共304人,是我市貧困人口最多的一個省定貧困村。近幾年,在省人社廳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長彬村的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日子越過越紅火。

陳得春原是長彬村的貧困戶,由於老伴患有腦溢血需要治療,自家種植的幾畝青梅收入又不穩定,經濟十分拮据。駐村扶貧工作隊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經積極協調,2017年底,陳得春與本村的梅業公司籤訂了合作協議,不僅青梅銷路不再愁,自己平時還給梅業公司打工,有了穩定的收入,擺脫了貧困,去年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過了6萬元。

新圩鎮長彬村村民 陳得春:青梅賣給梅廠,每斤比市場價格高了兩三角,在這裡打工每個月工資平均兩千四五百元,生活比往年好。

村民陳賢民近幾年在外打工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可今年受疫情影響,工廠生產受影響,他也下崗了,面臨返貧的困境。5月份,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陳賢民與一家餐飲公司籤訂合作協議,開始創業養殖獅頭鵝。餐飲公司不僅為陳賢民提供鵝苗,墊付七成養殖資金和提供養殖技術支持,還承諾保價收購生鵝。

新圩鎮長彬村村民 陳賢民:有扶貧工作隊幫忙,還有飄香餐飲公司來幫助,我們生活基本有保障。

省人社廳駐長彬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長彬村第一書記 殷秀才:先期養殖我們村籤協議是12戶,一年可以養三批,我們每戶一年至少可以養到1500隻,如果市場正常的話,一隻鵝可以淨賺,保守預計是80至100元。

近年來,駐村扶貧工作隊結合長彬村實際情況,對貧困戶實施「一戶一策」「一人一策」精準扶貧政策,從就業、技能、產業、教育等進行全方位幫扶。到2019年底,全村88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省人社廳駐長彬村扶貧工作隊隊員 黃志彬:能發展種養的,就因地制宜,結合貧困戶的意願,還有當地的實際支持鼓勵他們發展一些種養,能外出工作的,我們就推薦外出就業,不能外出的需要照顧小孩老人的,我們就優先安排他們到企業作坊就業,還有落實公益性崗位。

為發展壯大長彬村的特色農業,駐村扶貧工作隊發揮人社部門的職能優勢,加強對村民的技能培訓,大力發展電商行業。由駐村扶貧工作隊牽頭,新圩鎮農村電商公共服務站進駐長彬村,為當地村民開辦電商網站、推銷當地特色產品提供一條龍服務。

省人社廳駐長彬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長彬村第一書記 殷秀才:通過這個平臺,銷路不成問題,價格也不成問題,它可以賣出比現貨市場高出30%到50%的價格。像今年我們村的荔枝,收購價是6塊錢,但是我們通過電商平臺可以賣到10塊錢。

2019年底,長彬村原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至1.6萬多元,比2016年初增長了4倍多。村集體收入超過35萬元,比2016年增長了4倍多。隨著經濟的發展,近幾年,村裡陸續新建了文化廣場、體育廣場、紅色文化長廊等一批公共文體場所,如今的長彬村村容整潔、環境衛生、文明有序,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新圩鎮長彬村黨委副書記 陳戊坤:通過工作隊對我們全村貧困戶的就業、技能、產業、教育的全面幫扶,全村的貧困戶已經全面脫貧,實現了人人有就業,家家有收入,生活有保障。

目前,依託人社部門的資金扶持,長彬就業扶貧基地、「粵菜師傅」技能培訓服務示範中心、長彬返鄉創業孵化基地等項目正同步推進,項目建成後將對村民的勞動技能和就業能力提供全方位、多樣化培訓服務,為他們的創業提供平臺和服務,脫貧致富的路子將越走越寬。

▲效果圖

省人社廳駐長彬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長彬村第一書記 殷秀才

通過這幾個大項目的建設,以此來達到,不但要脫貧,還要致富,也想解決長效和高質量脫貧的問題。就是說你脫貧不能停留在低水平的生活,而且要追求質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系列「造血式」的幫扶措施,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提高了村民們的勞動技能,引導他們自立自強,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大家的美好生活也將越過越有底氣。

來源:潮州電視臺

相關焦點

  • 駐村第一書記的「三把火」,把貧困戶生活「燒」紅火了
    殷秀才決定結合長彬紅色村建設,不斷提升紅色長彬建設深度。村裡有168名黨員,而黨組織一直是長彬村黨總支,推動村黨組織升格成為首要大事。「怎麼開發貧困戶自身潛能,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殷秀才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長遠之計。」殷秀才決定,這第二把火,要從解決就業開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潮州兩年培養鄉村廚師近3400名 烹出創業夢 香飄致富路
    正當焦慮的時候,陳偉生偶然在市場看到粿條攤檔的生意火爆,他想起村裡沒人做粿條,便萌生了製作粿條創業的念頭。這個想法得到了駐村工作隊大力支持,幫他報名參加「粵菜師傅」培訓、協助購買粿條機。學到「手藝」的陳偉生每天做十幾斤粿條分給街坊鄰居試吃,經過半個月實踐,他調製出了自己的配方。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廣東潮州:一片小葉子託起山溝裡的脫貧致富夢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  光明網潮州訊 (記者 孫滿桃)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廣東潮州市堅持因地制宜、潮州所能,積極探索出富有「潮味」特色的脫貧攻堅新路子。  11月5日,「脫貧奔康·粵來粵好」網絡主題宣傳採訪團來到潮州,走進茶香氤氳的「中國烏龍茶之鄉」鳳凰鎮,探尋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新方式和新做法。
  • 景區帶村脫貧奔康路更寬
    朱德故裡景區核心景區5.6平方公裡, 轄內5個村(社區)。2019年,景區接待遊客總數35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2.2億元,率先脫貧。近年來,通過發展旅遊業,景區所有貧困群眾全部脫貧,並帶動全縣4.3萬戶15.1萬人脫貧。
  • 【脫貧門道】脫貧、致富、奔康!香巴拉鎮唱響脫貧奔康的鏗鏘之歌!
    【脫貧門道】脫貧、致富、奔康!香巴拉鎮唱響脫貧奔康的鏗鏘之歌!01槓色村 集體經濟助推脫貧攻堅槓色村於2015年成立槓色村高山犛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並連續2年分紅10餘萬元,201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46300元,戶均收入2723.5元,人均增收356元;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70550元,戶均收入4150元,目前,槓色村群眾生活安康,脫貧成果穩固,實現了「真脫貧、脫真貧」的工作目標。
  • 阿壩兒女奔康路,寬了!
    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阿壩州94萬各族群眾感恩奮進,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脫貧奔康精氣神。越來越足的精氣神將感恩之情轉化為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走進阿壩州理縣上孟鄉塔斯村,家家戶戶門前鮮花盛開,院子乾淨整潔。
  • 四川省小金縣建設「四好農村路」助力脫貧奔康
    精準脫貧 交通先行——四川省小金縣建設「四好農村路」助力脫貧奔康「道路通則百業興」,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的定點幫扶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將建設「四好農村路」作為高質量實現脫貧奔小康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努力實現鄉鎮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通達率、通暢率均達100%,為縣域經濟發展、全縣脫貧奔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並最終在2019年4月成為交通運輸部定點扶貧四縣中第一個摘帽的貧困縣。
  • 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潮州市如期完成脫貧攻堅...
    五年來,中潮兩地幹部肩並肩、手拉手、心連心,堅定信心、因地制宜、多措並舉、精準施策,共同扛起幫扶合作、脫貧攻堅的政治使命,「兩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收入、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幅提高,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全部貧困村、貧困戶如期達標順利退出,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奔康工作成效顯著。
  • 百名記者進百村|大英縣玉峰鎮鬥笠村:走出脫貧新路子 村民過上好日子
    ●對村內歷史文化進行深度挖掘 ●宣揚感恩奮進、傳統文化脫貧致富經大英縣玉峰鎮鬥笠村走出脫貧新路子 村民過上好日子近日,記者來到大英縣玉峰鎮鬥笠村,只見綠油油的蔬菜讓整個村莊充滿勃勃生機。由於交通落後、人多地少、集體經濟小等諸多因素制約,鬥笠村成為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村子的變化從2014年開始,6年來,幹部群眾凝心聚力抓發展,讓鬥笠村變得村美業旺。如今的鬥笠村,發展之路更寬,產業效益更高,新村面貌更美,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鬥笠村村容乾淨整潔。
  • 釀豆腐做得香,助力脫貧奔康!梅州五華推進「三大工程」全面展開
    此外,五華縣加強就業創業服務和優惠政策支持,在技能培訓、社保補貼、開業指導、創業培訓、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社保補貼、小額擔保貸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城鎮失業人員、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到家政服務業就業創業。
  • 長治、呂梁技能培訓送到家,就業致富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技能培訓送到家 就業致富奔小康就業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業之本,連續三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將實施全民技能提升行動長治、呂梁在鞏固脫貧成果過程中,通過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促進群眾多渠道就業創業。長治臺記者 路小凱:這裡是長治,我現在是在平順縣石城鎮王家莊村,在我身後大鍋和灶臺已經準備就緒,這裡的鄉親們就要在這裡上一堂烹飪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人大代表積極履職助推高質量脫貧奔康
    感謝鄉政府的幫助,不然我的養殖規模就沒有今天的可喜成績……」走進凌雲縣沙裡瑤族鄉弄谷村人大代表創業致富基地,該村瑤寨第一個大學生,回鄉創業發展養殖的潘光華和筆者聊起他的養殖產業,他一臉高興。「年輕人,敢說敢闖,在他發展之際,我們人大代表積極為他協調養殖場土地流轉和場地建設,並邀請鄉裡畜牧水產的技術人員來技術指導,潘光華的烏雞養殖卓見成效,帶領我們瑤族兄弟們走奔康路……」弄谷村支部書記、鄉人大代表莫金貴如是說。
  • 蒼溪彭店:脫貧奔康「頭頭」是道
    農業有搞頭,農村有看頭,農民有想頭,幹群有勁頭……蒼溪彭店:脫貧奔康「頭頭」是道大雪節氣,秦巴南麓的蒼溪北部山區,雖不見雪花,但也寒氣逼人,與巴中義興交界的彭店鄉三根松獼猴桃產業園裡,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冬管勞動場面:幹部群眾一邊勞作一邊笑談,園區今年初掛果的喜悅,帶給大家來年豐收的憧憬……
  • 脫貧攻堅|志智雙扶,西嶽村脫貧有「路」
    脫貧攻堅以來 滻灞生態區始終將 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 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堅持目標標準 貫徹精準方略 聚焦責任、政策、工作落實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今天滻灞君帶你走進 滻灞生態區對口幫扶村 臨潼區西嶽村聽聽駐村工作隊怎麼說
  • 脫貧奔康的樂山答卷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樂山市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齊心協力,抱團前行,終於在2019年底實現整體脫貧——全市「三區一縣」、259個貧困村、6.8萬戶超過21萬人脫貧摘帽。如今,一年過去了,為高質量鞏固脫貧成效,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樂山人不舍晝夜,大步向前。
  • 井研石馬:樂山首個以「脫貧奔康」為主題的村史館
    蓮蓬挺立、碧翠環繞,全市首個以「脫貧奔康」為主題的村史館——石馬村脫貧奔康村史館佇立在村委會舊址,與半畝荷塘毗鄰而居。「脫貧奔康村史館建成以來,已陸續接待了近十批客人參觀學習。」近日,井研縣周坡鎮石馬村支部書記周蘭告訴記者,到石馬村「脫貧奔康村史館」參觀學習,既可以了解石馬的歷史文化、發展變遷、尋找鄉村的「根」,更重要的是感受到黨和政府對脫貧攻堅的關心關愛。
  • 洋浦志智雙扶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實現就業脫貧
    針對他的情況,幫扶責任人協調落實幫扶措施,並開展志智雙扶工作。由於嗜酒成癮,加上惰性,羊冠文在戒酒過程中多次復喝,幾次嫌工作累拒絕上班。對此,幫扶責任人聯合村幹部,鼓勵他參加扶貧電視夜校,通過觀看創業故事,激發他的脫貧內生動力。經過一年多時間幫扶,2019年,羊冠文成功脫貧並戒了酒癮,也摒棄了「等、靠、要」的思想惰性。
  • 「脫貧奔康」這種表述不規範
    近日,有媒體在報導中,使用了「脫貧奔康」一詞。「奔康」,意指奔小康。「脫貧奔小康」寫成「脫貧奔康」,「小康」可以簡稱為「康」麼?早年間,「某地某單位積極宣貫XX會議精神」之類的話時見報端。「宣貫」意指宣傳貫徹。
  • 瀘州敘永圍繞「個十百千萬」 鄉鎮巧打脫貧奔康牌
    據介紹,該專合社養殖規模目前在2萬羽左右,年產蛋量500萬枚,通過「專合社+貧困戶」模式,共計帶動15戶貧困戶養殖蛋雞4500羽,並向貧困群眾提供技術指導,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在脫貧攻堅中,龍鳳鎮立足現有農業產業資源,鞏固竹木、油茶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特色水產、經果產業發展;深入推進「個十百千萬」項目計劃,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面提升,預計產業扶貧人均增收在3000元以上。
  • 【要聞】市檢察院駐村工作隊 「三步走」帶領長勝村脫貧奔小康
    「三步走」帶領長勝村脫貧奔小康 自駐村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市檢察院駐綏濱縣長勝村工作隊紮根扶貧一線,實施摸村情對路子、精準施策闢路子、建強支部聚合力「三步走」舉措,使長勝村整體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基礎設施條件有效改善,「兩不愁、三保障」「三通三有」全部達標,全村79戶168名貧困戶現已全部脫貧,全村年人均收入可支配資金約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