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在人類史上至關重要,自由主義、社會主義與民族主義興起

2020-12-23 那些好玩的知識

在19世紀,主張通過革命來改變歐洲的人努力提倡法國革命留下的原則: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革命傳統激勵了民族感情,使之為統一國家、擺脫外國枷鎖而努力。在歐洲國家的政治結構內部,自由派提倡民主的新原則,它包括人民自主權,人民在政府中的代表權,以及人民的言論自由、宗教自由與出版自由。浪漫派提倡個人的英勇精神及民族自由所產生的個人自由。

與上述理想相反,19世紀卻是以政治鎮壓為特點。示威遊行、暴亂、革命受到嚴厲鎮壓。

在許多歐洲國家,繼拿破崙戰爭(與工業化初期同時)、人口增長、城市化、政治改革之後,是經濟蕭條時期。普遍的不滿意不同形式表現出來:饑荒引起了暴動,工人害怕失業而搗毀機器,學生與權威當局發生衝突,人們發表起願書,召開大會此起彼伏,要求由自由資產階級進行政治變革。

英國發生了騷亂,改革者要求修改選舉制。1819年,在聖彼得廣場(曼徹斯特)舉行了大規欖集會(當地政府認為不合法)。這件事後來被稱為「彼得盧的屠殺」,它使政府就遊行權制訂更嚴格的法律。

在德意志,有組織的民族運動只局限於幾個孤立小組。德意志各國頒布卡爾斯巴德法(1819年),禁止政治集會,對書刊進行審查,並且控制教育體系。

在西班牙,由列戈領導的1820年革命對斐迪南七世粗暴的專制主義發動進攻。在義大利的某些小國,秘密的革命組織燒炭黨宣傳民族統一,排除外國統治, 成立義大利共和國,但是燒炭黨運動缺乏組織,他們的政治暴動(1820 1821 年在那不勒斯及皮埃蒙特地區,1831年在其他地區)過於局限於地方,過於零星,很輕易地被鎮壓下去。

由於抗議方式的不同,出現了不同的治安體制。愛爾蘭是附屬於大不列顛但強烈要求獨立的國家,那裡的皇家愛爾蘭軍事警察(自1867年起)配備有武器並住在兵營裡,而在英國,警察是不帶武器的。

相關焦點

  • 可能成為帝國主義基礎的民族主義
    因此,民族主義完全可以取代王朝野心和宗教野心成為帝國主義的基礎,德國恰恰就是這樣一種情形。  P. 277:法國革命後現代民族國家的興起帶來了一系列重要後果,根本上改變了國際政治的性質。君主率領不同民族的農民集團上戰場,去徵服一個城市或一個省份,這樣的王朝戰爭不再可能。……像現代政治一樣,現代的軍事力量也日益變得民主化,從而為全民皆兵的防禦策略所取代。
  • 自由主義怎樣戰勝它的各種敵人
    所有這些對關涉自由主義發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的微妙處理,都顯示出沃特金斯的寫作手法是非常老道的,他總是能夠結合這個特別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基調,恰到好處地把要表達的觀點娓娓道出,不再繼續就任何一個思想論題追根溯源,而是儘可能把餘味留給讀者深思。第三個歷史時期便是逼近作者處身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變革時期。
  • 因各種戰爭而興起,在拿破崙擴張中傳播,民族主義的前世今生
    或者世界各國的內戰和分裂運動也都會受到民族主義的影響。可以說從很早開始,歐洲就已經颳起了一股民族主義的風。但是在歐洲大肆興起的民族主義之風是如何出現的呢,又為什麼會在歐洲盛行呢?一、 民主主義的興起其實在很久之前,民族主義就蘊藏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中了,只不過表現形式上與我們所熟識的民族主義有些不同。翻看歐洲的歷史,我們會發現整個歐洲歷史基本上都是處於徵服和反抗的階段。
  • 中國近代的民族主義思潮是怎麼興起的?
    在中國近代,孫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義」,其中就有民族主義,那麼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思想來源是什麼呢?我認為是中國傳統民族主義與西方近代民族主義結合後形成的,且形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由資產階級革命派和資產階級立憲派共同推動形成。
  • 自由主義的興起和發展
    自由主義( Liberalism)的思想基礎,源自個人生存在群體社會當中,個人的意見優先,群體不能以任何理由來限制個人的思言行為。在群體與個人的關係中,主張群體是為了個人。這也就是說,自由主義基本上源自個人主義( Individalism)。
  • 新自由主義的法西斯主義批判
    在新自由主義支配下,定義人類自由的核心概念就是消耗生命和無盡的競爭。作為經濟政策,新自由主義創造了一個以私有化、放鬆管制、商品化和資本自由流動原則為指導的包羅萬象的市場。為推動這些議程,它削弱了工會的力量,大幅度縮減福利國家的規模,大肆攻擊公共服務和產品。
  • 論經濟自由主義的意義與局限
    資本主義條件下自由主義的前提和先導,就是文藝復興運動、思想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而古典的經濟自由主義則是資本主義發展和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反對封建專制與束縛的思想和訴求。自由主義思潮發端於歐洲中世紀末期,發展於資本主義迅速成長的18世紀和19世紀,並一直延續到20世紀和當前。自由主義集中發軔於英國、法國、義大利和德國等歐洲的主要國家,並傳播到美國。
  • 論德國民族主義崛起的原因
    搞清楚德國民族主義崛起的原因,有利於我們更好的了解德國統一前的歷史。 一、狂飆突進運動是德國民族主義興起的思想基礎 德國民族主義興起的思想根源是發生在18世紀70年代並持續20年的狂飆突進運動。
  • 西方民族主義是好是壞?為何今天「見人就嫁」?
    政治起源、戰爭起源、經濟起源、宗教起源、革命起源、通訊起源,比如現代通訊北美Anderson,民族主義沒有單一的起源。2. 民族主義有民主因素。民族主義要有citizenship,要有公民權,但民族主義不建立民主意識。3. 有好的民族主義和壞的民族主義。好的叫civic nationalism(公民民族主義),壞的叫ethnic nationalism(種族民族主義)。
  • 十九世紀歐洲民族主義思想的裂變
    自拿破崙戰爭以來,民族主義跟隨法國軍隊走出國門,蔓延為席捲全歐的思潮,極大改變了歐洲大陸的政治版圖與歐洲民眾的思想觀念。縱觀19世紀,歐洲各國政府都不得不面對民族主義者的非難與詰問,最終不得不以民族利益而非王朝利益作為確保統治合法性的根據。
  • 真正的民族主義:外爭國權,內爭民權。很多人只知道一半
    民族主義是西方文明產物,產生於19世紀,與工業革命一起構成了改變歐洲的「雙子星」。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對外爭主權,對內爭民權」。人要國家主權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國人的這個民權就是主權的目的。
  • 葉攀︱排斥的代價:從普魯士到魏瑪德國的自由主義
    埃裡克·庫爾蘭德(Eric Kurlander)在《排斥的代價》一書中,通過討論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下西裡西亞,以及阿爾薩斯(這是作者設置的「對照組」)三個地區的自由主義從十九世紀後期到魏瑪德國終結這個時代的歷史,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初步探討。
  • 這是中世紀歐洲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又一次革命
    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運動點燃了歐洲的1830年革命和1848年革命。 1830年革命由法國自由主義者發起,他們憤怒地打倒法國國王查爾斯十世, 他以保守傳統的方式統治著法國,未曾意 識到時代已經改變。自由主義者以查理十世的侄子路易斯·菲利普將其取代,實行君主立憲制。
  • 鄭永年:中國要構建理性民族主義
    但在很多多民族國家,無論是民主國家還是非民主國家,內部各種民族主義的興起則往往是致命的,經常導致多民族國家的解體,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就是如此。今天,老牌帝國英國和西班牙等也面臨內部民族主義的挑戰。從外部看,民族主義更不時地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近代以來各國之間的戰爭無一不和民族主義有關,尤其是德國和日本的民族主義。在所有這些案例裡,民族主義不僅對其他國家的人民帶來災難,也給本國的人民帶來災難。
  • 《凡爾賽和約》,在德國製造了新的、激烈的民族主義憤恨
    協約國的勝利與和約締結的修辭,使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的巨大勝利。四個集權的,或者說不民主的、反對民族主義的狹隘的帝國倒塌了,而至今為止和約仍保持其特性,即歷史上唯一的、由全部是民主政體的強國所締結的和約。
  • 人類文明的進步與自由主義無關?——法國經濟學家觀點錯在哪
    2019年7月5日,法國《費加羅報》官網刊登了一篇關於是否應該終結自由主義的專題文章。該文作者,法國經濟學家弗朗索瓦朗格萊在文中表示,人類文明的進步與自由主義無關。(理由是)中國並沒有接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卻在改革開放後的數十年內衝上了世界第二經濟體的寶座。
  • 面對19世紀末的帝國危機,為何英國人還選擇無為而治?
    這類傳統思想多種多樣,包括自由主義(Liberalism)、人道主義(Humanitarianism)、種族主義(Racism)、社會主義(Socialism),等等。 其中,自由主義在這一時期依然佔據帝國思想的主導地位。原因何在? 19世紀西歐各國中,自由主義在英國發展得最充分、最典型、最具代表性,幾乎成為整個19世紀佔統治地位的政治經濟思想。
  • 族群民族主義的復歸與民族國家的選擇
    在民族國家發展的過程中,族群民族主義長期隱伏於公民民族主義主導的國家建構實踐中,但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推崇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文化多元主義成為主流價值,國家內部多元族群的文化認同不斷擠壓統一公民身份的認同空間,沉寂已久的族群民族主義開始抬頭,復甦的族群意識甚至種族意識不斷侵蝕國家意識與公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