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長起訴家長 輟學逼出「官告民」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中國青年報

輟學逼出「官告民」

2019年12月20日,雲南省丘北縣人民法院在官寨鄉中心學校開庭審理一起「官告民」案件。受訪者供圖

閱讀提要

為了把輟學的學生找回來,當地鄉政府會派工作組去外省追人,班主任會把全班學生的身份證集中保管,其中被認為最有力度的做法是「鄉長起訴家長」。

被告是並排坐著的兩位父親。被告席由課桌拼成,蒙著紅布,擺了「被告」標牌。

法庭設在一所鄉村學校三面環山的操場上,這場審判也與學校有關。兩位素不相識的父親因為相同的案由成為被告:他們的孩子都是這所學校的學生,但因為不同的原因輟學,短則3個月、長則3年多。多次勸返無果後,雲南省丘北縣官寨鄉人民政府作為原告,起訴這些孩子的監護人,請求法庭敦促他們履行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規定,把孩子送回學校。

坐在原告席上的是一位副鄉長。原告和被告均沒有請律師。2019年12月20日下午,案件在官寨鄉中心學校審理。

旁聽者很多。校長陶磊統計,約2500人旁聽了這起民事訴訟。這所學校中學部的全體在校師生,盤腿坐在足球場上;足球場看臺上則是外人,包括一些學生家長和附近的鄉鄰——當天正是鄉裡熱鬧的趕集日,這是選擇公開開庭日考慮的重要因素。

但現場十分安靜。在場的校長陶磊覺得,人們旁聽庭審就像是在看電影:盯著正前方,並保持沉默。

一位名叫張世銀的被告記得,他在法庭上「心裡很慌」,當時他唯一的念頭是,「要讓我的孩子好好讀書」。

坐在對面的副鄉長劉先要注意到,張世銀在法庭上說了很多遍「我知道錯了」,以及「下次一定把孩子送回來」。即使法官詢問「你還有什麼證據需要補充嗎」「你聽清楚了嗎」等法律程序上的問題,他還是回復這兩句話。

對於對簿公堂的雙方來說,這都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庭審。對於法官饒海泉來說,這次經歷也是特殊的——它是丘北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第一起由輟學引發的「官告民」案件。

3份通知與1張傳票

證人登場了。

證人共有3位,都是當地教師。一位叫熊麗瓊的老師作證:作為班主任,她自2019年9月4日起多次聯繫張世銀夫婦,要求他們送孩子入學。她家訪過,打過電話,發過簡訊,直到她的電話號碼被對方拉入了黑名單。

直到庭審,她才第一次見到對方。

張世銀沒有為自己辯解。法官詢問孩子輟學的原因,他回答:「孩子自己不想讀,我們也沒有辦法。」他的兩個兒子分別應讀九年級和七年級,在2019年秋季開學後,沒有回到學校。

經旁人提醒,張世銀才知道發言要湊近話筒。他明顯不適應當眾發言,多次調整坐姿,儘量把背挺直一點,把話筒一會兒放在桌上,一會兒握在手裡。

「孩子輟學後,你為什麼不送他回學校繼續讀書?」

他告訴法庭:「送過了,但是送到學校後又自己跑回去了。」

多年以來,這個40歲的男人與妻子在廣東省東莞市的一家玩具廠打工。按照往年安排,他最早會在農曆臘月二十七回家過年。

傳票送到家時,他人在千裡之外。直到開庭,他仍不知道傳票是什麼。他對記者說,他自始至終沒看到那張紙。

傳票是他獨自一人留守在家的父親代收的。法官饒海泉記得,送傳票那天下了雨,有些路段窄到無法通車,他和同事下車在泥濘中步行,用手機照明,找到門時是晚上10點。

他給老人逐字解釋傳票上的信息,並用老人的手機給張世銀撥打了電話。在饒海泉印象裡,張世銀一開始在電話裡不太配合,聽明白自己成了被告之後,才重視起來。

此前,這家人已經收到了當地政府的3份書面通知:2019年9月9日的「勸返復學通知書」,11月11日措辭更加嚴厲的「責令送被監護人接受義務教育通知書」,11月19日的「教育行政處罰告知書」。但是,升級的公文並沒有把張世銀追回來,直到傳票到達。

這次,為了參加庭審,張世銀請了一個月假。這意味著他少賺了4000元的月薪,也拿不到工廠年底發放的500元路費。

他面臨的還有一筆超過月薪的罰款。庭審中,副鄉長劉先要指出,鄉政府此前對張世銀夫婦進行了批評教育,責令其改正,並決定給予5000元的行政處罰。

張世銀有3個孩子,長女已經出嫁。從小學開始,調皮的幼子經常不去學校。他在家時,會「打孩子一頓」作為懲戒。但他大部分時間都不在家。孩子日常由祖父看管。如果家裡沒有發生特別的事情,夫妻倆每年只在春節回家一個月左右。當地很多外出務工的父母都是這樣做的。

張世銀平均每月給家裡打一次電話,囑咐在上學的兩個兒子「好好讀書」,回應往往是「好」。

12月20日這天的庭審只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法庭對雙方進行了調解。按照調解協議,張世銀必須要在最近的周一,也就是2019年12月23日,將兩個兒子送回學校。鄉政府也表態,學生復學後,5000元行政處罰也馬上中止。

案件受理費50元由鄉政府自願負擔。

劉先要認為,庭審的「震懾作用」很大,能讓旁聽者迅速了解義務教育相關法律。

法官也為此做了一定的努力——考慮到被告和旁聽者的身份,他儘量使用更通俗的語言去解釋法律條文。

跨省勸返學生

2019年最後一個月,丘北縣人民法院受理了15起此類案件。該院針對輟學問題成立了一個專項審判小組,截至2019年12月31日,開庭的有8件。

據饒海泉介紹,有的案子是由法庭完成了調解,有的則是學生被父母送回學校,鄉政府撤訴了。

丘北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徐定文對記者說,12月開始的訴訟,是針對輟學問題截至目前最見成效、最有力度的辦法。

2019年秋季開學後,當時全縣摸底發現,丘北縣有92883名義務教育適齡人口,失學和輟學學生214人,其中小學階段45人,中學階段169人。

在官寨鄉,輟學學生有18人,11個初中生、7個小學生。根據鄉政府登記的情況,12人因厭學輟學,6人因打工或者務農而輟學。

徐定文強調,丘北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但得益於資助政策,該縣沒有因貧輟學的情況。

近年,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各地在貧困人口和貧困縣「摘帽」退出方面,設置了一些保障義務教育的條件。因此,輟學率關係到一個地區能否如期完成脫貧任務。比如廣西2017年提出,貧困戶的脫貧標準就包括家庭適齡兒童少年能接受義務教育。

徐定文介紹,為保障孩子的受教育權,「助推全縣如期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丘北縣成立了多個「控輟保學聯合勸返工作組」,每組三四人,主要由鄉鎮政府不同部門的成員、學校副校長和教師組成。往往包括一位女老師,方便了解女學生在外地的生活。

過去,勸返是教師的職責。受訪教師們對記者說,鄉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員加入後,他們一般穿著制服,使用公務用車,「震懾力」遠比老師要大。

官寨鄉中心學校副校長楊壽偉記得,2018年8月底,有老師反映自己的學生可能輟學去了浙江省一帶。其他老師結合此前幾名輟學學生的類似經歷,建議組織工作小組赴浙江。

楊壽偉擔任了組長。這是他們第一次跨省勸返,也是他第一次去浙江。習慣在山區生活的他,一時間找不到東部平原地區的東西南北。他找到在當地工作的老鄉,說了很多好話,拜託老鄉開車帶他們去找學生。有的學生是自己在當地打工,有的是跟著父母一起。

官寨鄉中心學校副校長胡玉文記得,他參加的一個工作組到了廣東後水土不服,5天裡要輾轉5個城市尋找學生,還要遷就家長上班的時間,他們常常早上吃了早餐,熬到晚上才吃第二餐。

官寨鄉司法所所長楊清對記者說,其中一個學生在工廠裡打黑工。他們找到這個工廠,自稱想要進去找雲南老鄉,但保安不讓他們入內。他們只好守在工廠外面,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看到學生走出工廠。

遇到強勢的家長,胡玉文要「裝」得更強勢,擺道理唬住家長;遇到家境不好的家長,他苦心勸他們再堅持幾年,等到孩子學業有成,條件會慢慢轉好。對學生,他會舉出同齡人的例子進行比較,比如說,某一個學生原本成績不好,但堅持學業,最終有了一技之長。這需要他在去勸返之前「備課」,將學生的在校表現了解透徹。

2019年8月,楊壽偉又去了一次浙江。與他同行的4人,包括官寨派出所的內勤輔警陶智燦。

陶智燦記得,有一個學生的門牌地址寫著「12號」,他們來來回回一條路上反覆找,還分成兩隊分頭找,花了半個下午都沒有找到。附近居民告訴他們12號在哪裡,他們一路尋了過去,還是不對。後來,學生家長出門來接,他們最後才發現,家門口的「12號」,是這家人自己寫上去的。

據介紹,出發前定下的「目標勸返對象」,很多都能夠成功勸返。有時還會有「意外收穫」——工作組到了以後才發現,當地還存在別的勸返對象。

扣下證件留不下人

每個學生都有一張「勸返記錄表」,顯示的問題五花八門:一個單親家庭的初二男生,學抽菸被祖父發現,接受了一頓「棍棒教育」,自2019年6月離家出走,至今仍處於失聯狀態;一個初二女生,2019年4月輟學,被老師勸返,9月又趁著周末跑去廣東打工,再次輟學。

丘北縣八道哨鄉八道哨中學八年級6班有兩個學生輟學:先是班長張銳銳(化名),2019年2月跟著表哥去廣東汕頭一家塑料瓶蓋加工廠打黑工;再是衛生委員楊天(化名)放暑假時被父母接去務工所在地廣州,不願再回學校。他們的身份證和戶口本都保存在班主任梁文娟處。

這所學校為了防止學生輟學去外地,要求他們初中入學時,就把身份證和戶口本交給班主任保管。

梁文娟把她班裡的這些證件用衣服包著,跟藏錢一樣,放在她認為最安全的地方。為了方便家長取用,她人在哪兒,這包證件就放到哪兒:工作日把證件放在學校的宿舍裡,周末和假期把證件帶回家,開學前後必須隨身攜帶因為使用頻率太高。不在本地的家長,她只好把他們的證件拍照發過去。

有些家長對此有怨言,她解釋「這是為了孩子好」;還有家長感覺不方便,另外去補辦了戶口本。2019年秋季開學後,學校調整了做法,把戶口本還給了學生,只留下身份證。

但「扣押」證件依然沒有留住八年級6班的那兩個學生——他們後來告訴梁文娟,他們可以搭乘不檢查證件的私人運營大巴去外地。

陶磊覺得這是個本末倒置的怪現象,「以前是學生請老師來教,現在是老師求學生來學」。他認為,近年來官寨鄉房屋越蓋越新,蓋樓和買車成了很多父母心中的頭等大事,對孩子的陪伴反而被忽視了。

勸返組工作人員與家長溝通時,最常聽見的解釋是:「我們沒有辦法」「管不了孩子」。

曾被學生家長拉黑的熊麗瓊,和胡玉文去過張世銀家。她在旁邊學習溝通技巧,感慨師範專業只教了自己怎麼教書,沒有教自己怎麼把學生勸回教室。

跨省招收童工很難追究

2019年春節,梁文娟的學生張銳銳聽親戚說,外邊打工每個月能賺四五千元,也比較自由。從來沒有離開過縣城的他,也想出去看一看。

他父親很多年前因貧輟學,只讀到初一,希望自己的兒子能順利讀到高中,甚至讀完大學。他說,「我只想要好好讀書的孩子,不想要打工的孩子」。

張銳銳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想了一夜,帶了3件衣服、3條褲子和1雙鞋子就偷偷出了門,沒有帶一分錢。他跟著表哥坐了3天的大巴才到達廣東,路費還是跟表哥借的。

但到了工廠,事情沒有他想像中的順利。他每天要幹15個小時,常常加班還沒有加班費。他幹活比較慢,上司指著他的鼻子問,「你是不是不想幹了?」他一度想過回家,但看著地圖上的地址,摸不清回家的路——他意識到,自己的書還讀得不夠。

幾個月後的一天,張銳銳被叫到工廠辦公室。一進門,他看到梁文娟正在等著他,他鼻子一下子就酸了,在梁文娟的懷裡哭了出來:「老師,你們怎麼來了?」

「我們來接你。」

梁文娟告訴記者,她參加的工作組到達汕頭時,先去當地派出所說明了情況,在警察幫助下才進入了工廠。

這家工廠涉嫌違法招收童工。張銳銳說,每當遇到各項檢查,廠長總會給個子矮小的員工放假。

就輟學問題提起訴訟時,鄉鎮人民政府可以將非法招用義務教育適齡學生的單位列為被告或第三人。但徐定文分析,多數用工單位都不在省內,鄉鎮政府沒有「那麼長的手」,而且他們了解的往往是間接證據。

因此,他建議,建立一種控輟保學的跨省工作機制。

丘北縣的輟學學生正在減少——截至2019年12月27日統計還有18人,比3個月前的214人已大幅減少。

根據鄉政府提供的信息,官寨鄉仍有3名輟學學生。

據老師們反映,問題還會反覆,每學期開學前都會有學生流失。他們希望,「官告民」公開庭審之後,問題會有所緩解。

張銳銳回到教室當天,受到了同學們的鼓掌歡迎。他想要回到座位,梁文娟老師讓他先到講臺上,跟同學們講講打工見聞。

那一次,張銳銳講了15分鐘。他說,沒有出去的時候很想出去,但出去一個月,就想回學校了。

回校後第二周,他繼續擔任了班長,成績回到了班級前列。父親看到了他的成長,覺得最明顯的變化是,兒子開始分擔家務了。

「我覺得出去一趟,我變得更成熟了。」張銳銳對記者說。

2019年12月30日,跟他同班的楊天也回到了學校——在父母收到傳票之後。

張世銀也履行了法庭上達成的協議。2019年12月23日,他從家裡出發,騎著摩託車,車上坐著他的兩個兒子。父子三人繞著山路花了近一個小時到了學校。

回家後,這位父親默默在床上哭了起來,他表示自己「很後悔」。

他和妻子初步商量,2020年春節後,留下一人在家,陪著孩子讀完初中,哪怕這意味著另一個人要更加辛苦賺錢。(見習記者 魏晞)

相關焦點

  • 鄉長告家長 雲南丘北審理一起因輟學引發的「官告民」案件
    原告是丘北縣官寨鄉人民政府,而被告是兩位學生的家長。作為父親,他們沒有把適齡孩子送到學校,卻帶著外出打工。這起因輟學引發的「官告民」案件,吸引了同鄉兩千多名師生、家長到現場旁聽。   我國的教育事業經過多年發展,九年義務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在一些貧困鄉村,仍有一些孩子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完整地完成學業。是什麼原因導致年紀輕輕的中小學生離開課堂?
  • 這個地方的鄉長把家長告了,當地轟動!原因是……
    原告是丘北縣官寨鄉人民政府,而被告是兩位學生的家長。作為父親,他們沒有把適齡孩子送到學校,卻帶著外出打工。這起因輟學引發的「官告民」案件,吸引了同鄉兩千多名師生、家長到現場旁聽。我國的教育事業經過多年發展,九年義務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在一些貧困鄉村,仍有一些孩子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完整地完成學業。是什麼原因導致年紀輕輕的中小學生離開課堂?
  • 義務教育輟學人數降了
    60萬輟學學生的臺帳2019年12月20日,一起特殊的庭審在雲南省丘北縣官寨鄉中心學校審理,兩千多名師生、家長到現場旁聽。這是一起「官告民」案件,因為兩戶家長拒不送適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官寨鄉政府工作人員和學校老師、駐村幫扶隊員多次家訪勸返,鄉人民政府批評教育並責令限期整改仍無果後,官寨鄉人民政府提起了監護權糾紛民事訴訟,一併提起訴訟的還有其他鄉鎮的30餘件同類型案件。「每個學生輟學的原因不一樣,類型不一樣,家庭的狀況也不大一樣。
  • 「鄉長爸爸」黎明華,當之無愧的「最美公務員」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峙浪鄉政府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黎明華光榮上榜,成為廣西唯一榮獲全國「最美公務員」稱號者。黎明華簡介黎明華,男,壯族,中共黨員,1976年8月出生,廣西寧明人,現任寧明縣峙浪鄉黨委副書記、鄉長。他家國一肩挑,帶領全鄉群眾共同謀劃產業發展,在控輟保學中隱忍喪子之痛、主動請纓勸返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
  • 開封祥符區萬隆鄉:鄉長化身「推薦官」為農產品代言
    特別是沙地紅薯老少皆宜、軟糯香甜……」7月22日下午,開封市祥符區萬隆鄉黨委副書記、政府鄉長邵廣強化身「推薦官」,與主播一起為萬隆鄉特色農產品代言,開啟直播「帶貨」新模式。萬隆鄉黨委副書記、政府鄉長邵廣強說。下一步,萬隆鄉將繼續開展各種形式的線下推廣活動和線上直播活動,進一步打通農特產品上行、下行雙向流通渠道,激活農戶、貧困戶自主致富潛能,助力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來源:河南聯播】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學生輟學在家,老師帶禮物求著回校上課,家長:這感覺很棒!
    然而,在進入初中之後,很多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都不願意繼續上學了,但是又因為年齡太小而無法外出打工,所以他們不得不輟學在家,每年無所事事。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學生輟學在家的現象非常普遍,為了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完整地接受義務教育,很多地區都出臺了政策,其中就有一項「控輟保學」的規定,要求班主任必須保證班級內活動每位學生不得以任何方式輟學,如果輟學現象嚴重,將會影響老師的收入和今後的職稱評審。所以,最讓初中班主任頭疼的事便是勸告那些輟學在家的學生返校上課了。
  • 當孩子吵著要「輟學」時,家長帶他看公司招聘條件,比打罵都管用
    文|秘籍君在孩子上學期間,總會有一個階段,孩子會出現厭學,想輟學的想法。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引導孩子呢?最近有一個家長用這種方法勸孩子上學,得到了所有人的點讚,這樣做比打罵著孩子還管用。但是作為家長要學會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把最現實的問題擺放在他們面前。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有最直觀的感受,如果輟學他們面臨的將會是無盡的窮苦。孩子輟學,父母為什麼要讓孩子看公司招聘條件?讓孩子更加地了解社會對於人才的要求孩子一直都待在學校接受教育,對於社會並不了解。
  • 古有劉備三顧茅廬,今有老師帶禮三求輟學學生,家長:這感覺很棒
    然而,在進入初中之後,很多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都不願意繼續上學了,但是又因為年齡太小而無法外出打工,所以他們不得不輟學在家,每年無所事事。 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學生輟學在家的現象非常普遍,為了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完整地接受義務教育,很多地區都出臺了政策,其中就有一項「控輟保學」的規定,要求班主任必須保證班級內活動每位學生不得以任何方式輟學,如果輟學現象嚴重,將會影響老師的收入和今後的職稱評審。
  • 廣西一鄉長榮獲「最美公務員」稱號!全國僅32人
    其中,廣西寧明縣峙浪鄉黨委副書記、鄉長、一級主任科員黎明華獲此殊榮。他家國一肩挑,帶領全鄉群眾共同謀劃產業發展,在控輟保學中隱忍喪子之痛、主動請纓勸返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任現職4年多來先後引導組織成立17家專業合作社、20個家庭農場、4家公司,產業項目達到98個,投資總額1600多萬元,精準帶動812戶貧困戶3265人增收致富。
  • 鄉長出去巡遊,抓了一對野鴛鴦
    鄉長一個人先像老貓一樣嫋嫋地走了過去,忽地他跳了起來,「哎呀我操!」「鄉長!」人大主席提醒鄉長在說髒話。鄉長捂住了嘴。鄉長都罵街了,一定不是什麼好事,剩下的人趕緊包抄圍上,漂亮的女宣傳委員一探頭,也跳了起來,「哎呀——」也捂著臉背過身去。一行人都傻眼了!
  • 張玉武:鄉長上任(小說)
    他正在謀劃人生藍圖的時候,機會來了,榮玉鄉的鄉長病故,一番活動,縣委拍板,組織部決定王二代理榮玉鄉鄉長。消息像長了翅膀立即傳遍榮玉鄉的各個角落。熟知王二底細的人都說像他這種人怎能當鄉長呢。一幫正義感很強的人找到鄉黨委書記,強烈抵制王二上任。書記姓王,也是本鄉本土的,論親戚,王二還叫他大伯呢。
  • 全國「最美公務員」評選公布,廣西一鄉長獲殊榮!
    12月6日公布「最美公務員」評選結果劉立飛等32名同志確定為「最美公務員」其中廣西1人獲此殊榮他就是寧明縣峙浪鄉黨委副書記、鄉長一級主任科員黎明華黎明華事跡簡介黎明華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扶貧工作中去 (據人民網-最美奮鬥者)黎明華,男,壯族,中共黨員,1976年8月出生,廣西寧明人,現任寧明縣峙浪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 鄉長、鎮長當學生!北師大珠海校區宣布成立「鄉長學院」
    南都訊 鄉長、鎮長當學生!北師大珠海校區宣布成立「鄉長學院」。11月13日,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鄉長學院和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揭牌暨鄉村振興領軍人才培訓工程(第一期)開班典禮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勵教樓舉行。
  • 為什麼初中輟學的人都很開心,高中基本沒人輟學?原因很現實
    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每個班裡都有幾顆老鼠屎,不好好學習還帶著別人不好好學習,老師對其深惡痛絕,許多人畢業後升入更高一級的學校進行學習,有一些則由於成績不好只只進入工廠和繼承家業,畢竟繼承家業使少部分人,更多的人是去打工,還有一部分還沒有畢業就輟學打工,這一現象在初中十分常見,每個班都有很多輟學打工的
  • 揭秘生存大師趙本山:諷刺權貴到鄉長為止
    1998年的小品《拜年》諷刺對象是鄉長的小舅子,諷刺手法是反襯——官是好官,但趙本山扮演的老頭見官如過堂,戰戰兢兢,手足無措。當他以為範鄉長被撤職之後立刻「原形畢露」,原來在他心目中,範鄉長不過就是晚輩三胖子而已。「腐敗啦?」這句平淡無奇的臺詞一時火遍全國。東北鄉下天高皇帝遠,小劇場裡明示暗示,調侃權貴不問級別,沒有上限。
  • 當海澱家長談論六小強時,農村困境兒童正在失學和輟學!
    當海澱家長談論六小強時,農村困境兒童正在失學和輟學!發布時間: 2020-12-16 11:21 當海澱家長談論六小強時
  • 【詩快報】鄉長下鄉
    這首詩具體寫的什麼沒記住醒來後想可能是前幾天給新詩典投稿心裡一直惦記趕緊打開郵箱果然看見伊沙發來的郵件「手抄、簡介、照片」2021.1.27鄉長下鄉郭濤鄉長下鄉帶上小李和老王小李不說話老王話不說鄉長下鄉不帶其他人小李和老王經常隨鄉長下鄉別人問鄉長下鄉幹啥了他們說鄉長帶我們下鄉了鄉長就是愛下鄉至於幹啥不能說說了鄉長就不帶我們下鄉了2021年1月26日暴發戶當代表當委員包塵你相信他們會為你說話
  • 臺灣公立醫院採購弊案 桃園檢方起訴48名官、商
    臺灣公立醫院採購弊案 桃園檢方起訴48名官、商 2011年07月22日 18:0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教育部未雨綢繆,堅決防止因疫情造成輟學,家長急問:可以留級嗎
    雖然這期間,各年級老師們都沒閒著,而是積極地上網課,留作業,查作業,但是對小學生來說,如果家長疏於管教和陪伴,小學生因自我管理能力差,抗誘惑能力差,自我要求太低等一系列原因,上網課學知識的效果並不佳。某些家長們也更清楚自己孩子的學習效果,自4月份以來,多名學生家長向老師和校長諮詢能否讓孩子留級的事情,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家長上班,孩子學習管不上,爺爺奶奶管不了。二、孩子本身頑劣,厭學,學習心不在焉,家長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