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

2020-12-23 中公教師網

在高中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寡人之於國也》這篇文章,是戰國時期亞聖孟子與梁惠王談論治國安邦之策時的言論。語言嚴謹、條理層次清晰並且內涵深遠。這是一篇高中必修3中需要重點掌握的文章,同時也是難以理解的文章。我們需要重點掌握的議論性散文的論點和論據,體會古人聖賢的治國智慧。通過思辨性的文字,涵義深刻,啟發世人。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一、教學目標

1.識記文章中的關鍵文言詞語並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並梳理文章思路。

2.學生通過朗讀法和小組討論,學習本文的中心論點和修辭手法,掌握論證技巧。

3.學生體會孟子的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及其對於治國安邦的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通過朗讀法和小組討論法,學習本文的中心論點和修辭手法,掌握論證技巧。

教學難點:學生體會孟子的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及其對於治國安邦的意義。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講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複習導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問學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迴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也成為後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後世影響極大。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於國也》。(板書:寡人之於國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文章並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解決文言字詞的意義和用法。如:「之」字的取獨用法、「兇」「加」等字的意思和用法。

2.學生再讀文章,梳理文章的內容層次。

明確:點明主題——「民不加多,為何?」孟子針對疑問,巧用比喻進行答疑,解決「民不加多」的疑問。再次,解決「民加多」主要包括:農糧生產、水產養殖和林木種植。最後,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應有的態度是「王無罪歲」。(板書:民不加多?)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孟子在說明梁惠王與鄰國政策無本質區別時,為什麼不直接說明,而是「以戰喻」?

明確:(1)梁惠王好戰,對於戰爭十分熟悉,這樣說,具有啟發性,便於接受;(2)運用比喻論證,且十分恰當和貼切,使話語和論證充滿邏輯,文字的生動和從容,體現孟子的機智和風趣。(板書:比喻論證:戰喻)

2.請同學們思考,以現代眼光審視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內涵?(板書:王道)

明確:

(1)解決溫飽問題,有糧吃,有房住,不飢不寒,養生喪死無憾。

(2)進行思想教化,興辦教育,敬老愛幼,文明之花盛放。

(3)嚴於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觀條件。現代生活的意義:啟示我們要維持生態平衡,增強環保意識,解決經濟快速發展而來的日趨嚴重的環境惡化、生態失衡問題。

3.本文論辯藝術的技巧有什麼?(板書:論證技巧)

明確:

(1)恰當地運用比喻、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運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強氣勢。對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齊中具有參差之美,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性。

(2)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層層遞進,由淺入深,環環相扣。

(3)口語化,生動多趣。辯論說理講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誘,爭取主動,易於接受。(板書:修辭:排、偶)

(四)拓展延伸

補充說明有關於孟子的思想主張和治國策略。

明確:(1)「民貴君輕」的安邦之策;(2)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論」;(3)延續了孔子的「仁政」思想;(4)不同於莊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義,孟子風格是闡論明理的現實主義。

(五)小結作業

小結:通過回顧文章的條理和思路,並結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個問題,鞏固知識要點。

作業:請同學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謀臣,將會用什麼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國策略的欠妥之處呢?(要求:字數不限,要有條理,符合實際情況。)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文言文教學要注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在理解基本內容後,剖析深層思想和現實意義。因此教師要以讀為主線,安排朗讀和誦讀,帶領學生翻譯文本並理解文意。本文凝結了孟子的論辯技術和治國安邦之策,因此,要結合孟子所處時代進行教學。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
    因此,要想改善高中學生厭學語文的狀況,要想受到學生的喜歡崇拜,就要運用得天獨厚的富有趣味的課堂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大膽創新,用"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激勵學生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用有趣味的課堂方法,多元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創新能力和思維定勢。
  • 《寡人之於國也》--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3:【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頒】通「斑」花白4:【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塗】通「途」 道路 【莩】通「殍」 餓死的人5:【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6: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無】通「毋」 不要一詞多義·1.數①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於國也》cù 密、細密②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寡人之於國也》幾、若干
  • 從高考變化看核心素養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導向作用
    2019年高考試題較前幾年的高考試題有所變化,不僅擴展了素材選取範圍,更突出試題命制的情境化設計,表象背後反映出的是2019年高考語文命題與高中課程標準銜接更加緊密,對語文學科素養聚焦更甚。學科核心素養已越來越受重視,對高考命題及高中語文教學都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 2020安徽教師資格考試面試:高中語文《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2020安徽教師資格考試面試:高中語文《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教師招聘考試中,總會有一些篇目是常出現的,而針對報考高中學段的考生來說,除了常常涉及到文言文、詩歌之外,還有現代文也是常出現的考題。今天給大家分享這一篇《我有一個夢想》。
  • 陳經綸中學本部高中校區召開語文學科隨筆寫作教學研討會
    為進一步加強語文學科組建設,探討隨筆教學的操作路徑,促進語文教師形成隨筆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習慣,12月3日,陳經綸中學本部高中校區在名師工作室召開了主題為「隨筆寫作:個性化寫作的基礎」的語文學科隨筆寫作教學研討會。
  • ...省重點項目「基於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課程建構與教學創新」推進會
    為進一步推進省重點項目建設,促進語文教師專業成長,推動學校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寧陽四中本著「行動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課題研究宗旨,於12月11日舉行省重點項目「基於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課程建構與教學創新」推進會,副校長鞏強、教科研中心主任蘇斌及全體語文教師參加活動。
  • 《寡人之於國也》原文及翻譯
    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 名師引領|張悅:萬物互聯時代高中語文課程教學新解
    萬物互聯時代高中語文課程教學新解 文 | 張 悅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恰合時宜,在課程結構與內容的闡述中亮出高頻短語:學習任務群,如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當代文化參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等。這些課程內容緊貼學生生活世界,無一例外體現語文課程對時代發展要求的順應,彰顯了課程朝向生活世界深刻變化、達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追求。
  • 最美不過文言文系列之《寡人之於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 全區高中新課程教學研究討會舉行
    12月1日上午,邗江區高中新課程教學研討會在邗江中學藝術樓舉行。江蘇省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基礎教育專家組成員楊九俊院長應邀到會指導。區教育局局長何雲峰出席研討會,全區各高中校長、分管副校長、高一語文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部分語文教師及高中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基教科,教研室主要負責人會參加了會議。公道中學校長沈文濤主持會議。
  • 高中語文(必修三)背誦篇目情景默寫
    《登高》中道出鬱積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句子是:「艱難苦恨繁霜鬢(bìn),潦倒新停濁酒杯」。歡迎搜索  xwtianran  加微信好友《琵琶行(並序)》23.《寡人之於國也》36.《寡人之於國也》梁惠王自認為對國家:「盡心焉耳矣」他會這樣認為,是因為他是這樣做的:「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其他國家的國君不如他用心,結果卻差不多的原句是:「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37.
  • 「烏卡時代」的高中語文教育
    對於初小教育而言其受影響會小些,一方面是由於學生年齡小,另一方面是由於學校與社會接觸相對少,對於高中教育就可能會影響大些,應該足夠重視。主要會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主管部門的烏卡化;二、家長的烏卡化;三、學生的烏卡化;四、兄弟單位的烏卡化;五、周圍環境的烏卡化;六、內部成員的烏卡化等。有許多是要重新審視的,要有新和要用新的眼光處理事務。
  • 高中語文《歸去來兮辭》教學設計
    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一、教學目標1.了解抒情小賦這種文體的特點,總結文體規律和寫作特點。2.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及用法。3.感受本文感情真摯、發語真誠的特點,領會作家的感情和志向,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 高中語文必修怎麼教——聽聽教材編者周小蓬老師怎麼說
    2019年秋高中語文新教材正式啟用,依據課標要求,新教材「要以培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綱,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落實18個學習任務群的要求」。新教材啟用已一年有餘,我們針對高中語文教師在新教材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了一項調查,摘錄如下。在語文教學中你是否也有以下疑惑:1.新教材以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雙線組織,它的整體框架和單元結構是什麼?2.單元整合教學中,怎麼讓「學習任務」落地?有沒有具體課例讓我們學習一下?
  • 教學設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古詩兩首》—《望洞庭》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望洞庭》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一單元的課文。劉禹錫的《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裡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像,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力。
  • 教育部公布2019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和歷史教學...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和歷史教學用書目錄(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要求各地要抓緊安排,確保課前到書。具體有哪些用書?隨小編一起看目錄↓↓↓做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和歷史教學用書工作,有哪些要求呢?
  • 語文教學的第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教技巧」,你常常能聽到:「記熟這8種開頭,教你輕而易舉寫出精彩文章」「掌握這3步寫作法,化腐朽為神奇」「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教你4個方法」……隨手打開網頁,輸入「語文」等關鍵詞,鋪天蓋地都是這種極具煽動性的廣告。教技巧的做法不能說絕對不好,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這些所謂的讀寫技巧,有可能暫時提高語文成績,但並不利於徹底解決語文學習之痛。
  • 小學語文巧讀長句子 探尋漢文化——《端午粽》的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知」是本課生字,「知道」是本課出現的新詞。本環節利用「知道」一詞統領整篇課文的教學,以三問「你已經知道了什麼?」「讀了課文,你 又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來搭建本課的教學框架。這樣的設計,既復現了生字「知」,也讓教師更準確地了解了學生的學習原點、興趣點、障礙 點,能有的放矢地開展更適合本班學生學習的語文實踐活動。4.
  • 兩岸中學語文教學研討會暨合編教材新書發布會在臺舉行
    臺北內湖高中的語文老師蔡幸儒特意前來觀摩兩位老師教學,她說,自己平時授課更多地是先考慮完成文本內容。這次看到衷穎老師結合教材和課外文學對所涉歷史人物進行講解,並不斷與學生互動。這樣的教學方法給她帶來啟發。  活動現場還進行了第四冊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新書發布會,將新書贈送給參加交流活動的臺灣師生。
  • 系統的語文閱讀教學內容是什麼樣子?
    如果搞個問卷調查,問中小學最不能令人滿意的是什麼教學,結果肯定是語文教學。全國人民、政府官員、語文教育研究專家、學者、中小學教師……都心知肚明。數十年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中小學語文教學,甚至舉行聲勢浩大的「語文教育大討論」,教育部親自組織編寫「部編本」,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