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蕊科植物雀兒石蕊,又名山嶺石蕊,枝狀體地衣。全體淡黃綠色,高可達10釐米。子器柄中空,稍硬,脆,上部密生樹枝狀分枝,潮溼時膨脹呈海綿狀。下部與泥沙相接處漸次腐朽。粉子器塊狀,紅色,生於分枝頂端。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四川,雲南、新疆、內蒙古、陝西等地。生於高山陰坡草叢中。
全草入藥,名為太白花。
全年可採,去雜質,曬乾用。性味平和,平肝,健胃,調經,止血。治高血壓症,頭暈目眩,偏頭痛,目疾,虛勞,鼻衄,白帶,月經不調。
最大的特點是對各種原因引起的頭暈目眩有良效。眩暈是一種突然發生的、無外界刺激所致的自身或外物運動的錯覺,主要為旋轉性,但也可為上升下降和前後左右晃動感。
選方:
1、治頭暈目眩:太白花、藁本、天麻、法夏曲、白朮各10g,水煎服。(療眩湯)
此方主要針對的是痰濁眩暈,以頭暈眼花伴見為主。輕者能生活自理,照常工作。重者發作起來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常伴噁心嘔吐,自汗昏倒。導致本病的病因較為複雜,但以肝陽上亢、氣血虧虛、腎精不足、痰濁中阻偏多。
藁本祛風散寒,除溼止痛。
天麻是治頭痛眩暈的名藥。
法夏曲溫肺止咳,降逆止嘔。
白朮健脾益氣,燥溼利水。用於脾虛食少,止汗,痰飲眩悸。
四藥與平肝健胃,治頭暈目眩的太白花共治病症。
2、治偏頭痛,白帶,頭暈目眩,虛勞:太白花60g,燉豬蹄或烏雞肉吃。(《陝西中草藥》)
偏頭痛性眩暈即伴隨頭昏,頭昏和頭痛。以旋轉性眩暈為主,或自身及周圍物體的幻視,並伴有頭痛、怕光、怕聲及視覺先兆等。
3、治諸目疾:太白花,狗心草,天蓬草,木賊草,細辛各10克,燉豬肺食。(《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狗心草就是魚腥草,清熱消痰利尿。
天蓬草為石竹科植物雀舌草的全草或帶根全草。祛風散寒,發汗解表。治傷風感冒,痢疾,痔漏,跌打損傷。
木賊草是治眼疾名氣大。
細辛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是治頭面諸疾的良藥。
4、治高血壓症,頭暈目眩:太白花、茱苓草、羊角參、小暈雞頭各15g,夏枯草24g。水煎加冰糖服。
高血壓眩暈是由血壓的偏高或者是偏低造成的眩暈。有的是一閃而過,常在突然下蹲或者起立的時候出現。也有些是持續性的,頭暈的病人會感覺到,頭部有持續性的沉悶不適感。
茱苓草為太白龍膽的全草,調經活血,清熱利尿。
羊角參又名甘肅黃精,平肝熄風,養陰明目,清熱涼血。
小暈雞頭為鱗毛蕨科植物山地貫眾的根莖,清熱解毒,涼血息風,散痰止血,治肝陽眩暈頭痛等。
夏枯草清肝瀉火,明目,散結消腫。用於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等。
四味與治頭暈目眩的太白花相配,既降壓,又治高血壓引起的頭目眩暈。
5、治白帶:太白花120-150g,摻入麵粉中作成饃,3~4天吃完。
以上就是太白花的藥用選方,你見到過太白花嗎?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中提到的方藥,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