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閃電的力量。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樣,跑步可以給人帶來自由的暢快和強健的力量,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很多人缺乏對跑步的正確認知,跑步帶來的也可能是傷痛。
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生活中常見的跑步者多分為兩種類型:
· 自然玩法,對技術、運動量沒有意識,怎麼爽怎麼玩
· 正式一點的玩家,會找教練學一些技術,如跑者學習跑姿等
這兩種運動者的共同特點是沒有功能訓練和體能訓練的概念,更不會用整體健康金字塔的理論指導,身體的運動素質形成空中樓閣(僅有的一點天然體能,不足以支撐熟練的運動技術)或者&34;結構(體能有一定的底子,但不足以支撐受過訓練的運動技術)。這些情況下,受傷是經常的,運動量少或者運動天賦高還可以有一段時間的安全期,跑步裡程積累到一定程度傷痛就出現了。
跑步不需要器械輔助,僅僅依靠自身就能完成,在人們的普遍認知裡,它是最為大眾化的運動,因此收穫了大批的擁躉。
儘管熱愛跑步健身的人越來越多,但關於的跑步的五個常見誤區,始終沒有發生明顯的改變:
1. 認為跑步就是拔腿就跑,是一種天生的技能,不需要學習
2. 跑步訓練,僅僅關注跑姿、配速和裡程
3. 只單純跑步,缺乏功能訓練、體能訓練和力量訓練
4. 不知道跑步是可以沒有傷痛的。跑步受傷最重要的原因是身體不夠強壯,康復師Irene Davis說得對&34;
5. 跑步機上跑步,認為沒有不平的路面和機動車,是最安全。跑步機上跑步並非像人們常說的是安全運動
看似輕鬆的跑步,其實並不容易。跑步時我們的腳每接觸一次地面,就有5倍體重的力量通過膝關節,10倍體重的力量通過踝關節。
所以,跑步時你的腳每次接觸地面,都對你的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提出很高的要求—這些關節的穩定結構既要幫助保持身體姿勢,又要推動身體向前跑。這一過程中,缺乏功能訓練,或者身體不夠強壯,受傷也就在所難免。
很多人白天在辦公桌前工作10小時,早晨早早起來跑步追逐健康,但是他們的健身訓練好比在在有裂縫的地基上建房子。如果你在一個有裂縫的地基上建造房子會怎麼樣呢?跑步看似簡單,其實對身體的影響很大一項運動。以下的身體條件相當於有縫的地基,不適合跑步:
· 雙腳觸地不對稱
· 腿向外張開
· 腿向內旋轉
· 每次換腿時都搖搖晃晃
· 跑完步再看行走,有人雙腳呈外八字,有人呈內八字
· 有的人身體向右側傾斜,有人向左側傾斜
跑步需要的好基礎(地基),應該是這樣的:
· 左右對稱
· 良好的姿態
· 良好的力線
· 腳觸地方式是前腳掌著地(腳尖、腳跟或者全腳掌著地的需要糾正)
· 還要有靈活性、穩定性、力量、平衡性、地面反推力等
如果以上的跑步基礎不夠好,那麼跑步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出現:髂脛束症候群、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肌腱炎、滑囊炎、脛骨內側應力症候群、慢性疼痛如腰痛、膝關節疼痛等一系列的傷病。
在功能訓練和體能訓練基礎上跑步才是安全的
很多人知道在跑步前做熱身運動、動態拉伸,在跑步後做放鬆運動、靜態拉伸,但是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通過日常的功能訓練和體能訓練,讓身體強壯,適合跑步。
1.身體平衡
人體必須擁有一個牢固、穩定的基礎來產生力量和爆發力驅動肢體做動作,而且要求左右兩側是對稱的:
· 對稱性是指靈活性、力量和協調性左右平衡
· 協調性是指運動中的平衡性
· 對稱性不良,在運動中就會產生扭矩即不平衡的力,使關節位置、穩定性、肌肉肌腱、韌帶等出現功能代償,導致能量洩漏、疲勞、疼痛、損傷等
· 訓練靈活性和穩定性首先從脊柱開始:脊柱的穩定性訓練不能在運動中進行,而要在脊柱穩定同時,以脊柱為基地進行肢體運動時訓練
2.身體力線良好
身體力線(alignment)是指人體的各個部位相對位置,力線對準、合適,在運動、體力活動時有利於產生理想的力量。力線良好對人體的健康和運動能力很有意義:
· 可以改善身體形態
· 可以使關節達到最大的穩定性
· 做同樣的功,可以花最小的力氣
力線不佳,姿態和對稱性也會出問題,使關節位置、穩定性、肌肉肌腱、韌帶等出現功能代償,導致能量洩漏、疲勞、疼痛、損傷等。力線不佳的原因有:身體姿態異常、肌肉不平衡、關節僵硬、疤痕組織、對稱性不佳。
如果受傷、長期不良等因素造成姿勢力線不佳,需要評估發現問題,然後進行糾正性訓練。
恢復良好力線的方法:肌肉再教育,在正確的時機、募集正確的肌肉;對稱性訓練—包括活動度和靈活性、力量和協調性即動態的對稱性。
3.跑者的核心穩定
良好的核心穩定對跑者維持合適的姿態和預防損傷非常重要;動態的核心穩定性是指在四肢活動時,肌肉提供的平衡性;良好的核心穩定,可以使運動員達到較好的平衡感、產生較大的力量;在脊柱中立位訓練核心穩定性,可以使穩定性和力量達到理想狀態;腹橫肌訓練和下背部伸展肌訓練
4.上、下肢力量訓練
上肢的力量訓練是跑者重要的訓練項目之一,但是常常被忽視。上肢的力量訓練的意義是:增加呼吸效率,加強核心穩定,促進跑步的經濟性—節約能量。
下肢力量訓練,促進跑步效率。肌肉具有足夠的力量是一切運動的基礎,爆發力和耐力也是跑步必需的。
髖關節在跑步時發揮關鍵的作用。提腳離地時需要髖關節伸展,只有強壯的臀肌才能有強力的髖關節伸展。有些跑者在跑步時表現髖關節下沉,會損害身體,通常由於髖關節外展肌無力造成的。
力量訓練對預防損傷的發生非常有意義,但是如果不改掉力學缺陷,光憑力量訓練還不足以解決問題。最好是臀肌力量訓練和改善力學同時進行。
其實,跑步既不是最簡單的運動,也不是要求很低的運動。如果您對跑步是認真的,想獲益最大化,也必須尊重科學,從整體健康金字塔的底層做起,從功能訓練做起。
作者: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骨科 朱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