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何意?老祖宗預測收成的辦法

2020-12-16 尋歷史真相

01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鼠年農曆正月初一為2020年2月23日,正好為「八九」第一天,因而2020年農曆二月包括八九和九九,但是並達不到餓死豬狗的情況。而至於農曆二月是否有數九天,過去農人生活和生產基本都是靠天,會在平時的生活中總結一些經驗,這些經驗可以當作一種依據來參考,儘量避免不利年景出現,並及時採取預防措施。

下面結合這句農諺老話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關於「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裡「九」指冬九,即數九寒天,一共81天,是過去人們計算寒天至春暖花開時間的一種常用方法,一般是從每年冬至節氣開始,推算出81天,到了來年春分前後便九盡春深日暖、桃花開了!

因此,數九天一般處於冬至和春分節氣之間,而農曆二月為仲春,即春季的第二個月,因處在春季中間,一般伴隨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是大地春暖、草長鶯飛、萬物生機盎然之時。

02

不過,因二十四節氣和農曆年紀年方式不同,之間會相差11天,因而農曆月份會通過閏月方式彌補差異,使得二十四節氣更替一輪後,進入下一年節氣更換時會處在不同的農曆時間點上。

由於咱們國家陰陽曆結合方式紀年,使得生活和生產方式上會有一些變化,畢竟驚蟄節氣會出現在數九天期間,會反映春節冷暖早晚。例如「二月有九」,這種情況比較常見,因驚蟄節氣也出現於農曆二月仲春期間,一般代表這時天氣回暖、春雷開始,冬眠的昆蟲也開始活動,同時,此時也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時節,人們會在春暖花開時陸續開展春耕。

由於春耕和昆蟲活動開始時間差不多,使得農作物播種後可以有一定時間緩衝期,多利於農作物萌芽出苗。反之,若是「二月沒九」的年份,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使得驚蟄節氣出現在農曆正月裡,也就是說還沒到仲春季節已迎來回暖春雷、萬物復甦之時,即代表這年春天回暖時間比較早。

在農戶春耕前就已出現春暖花開、昆蟲驚醒,這樣等到人們陸續開展春忙時,地裡害蟲經過甦醒期已非常活躍,往往會啃食農戶剛剛播種的農作物種子,使得缺苗、苗弱而糧食收穫難保,以至於人們吃不夠,也沒餘糧再餵豬狗等家畜,自然「餓死豬狗」!

03

另外,遇到「二月沒九」的年份,因初春便迎來天氣回暖,可能這種年份裡春季容易冷暖反覆無常,使得倒春寒影響或將頻繁。例如2018年便是農曆正月二十五出「數九天」,符合「二月沒九」這種情況,並在那年春季氣溫驟降,嚴重抑制了春忙農作物生長,使得那年凍害影響較重,夏收小麥減產特別明顯。

不過,好在現如今的農業生產在氣象預報、溫室大棚、農業預防管理措施和糧食來源多元化方面已有很大進步,使得一季農作物受損並不會造成太大的糧食危機,因此,這句農諺只是過去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寫照,而對於現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只能是一種參考數據,可以儘量提前預防,儘量保障種植效益,這樣就基本影響人們的溫飽問題。

我國的俗語民諺都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此小編向大家推薦一本《諺語大全》同時還附帶一本《歇後語大全》,想了解更多諺語俗語和歇後語的朋友們可以直接點擊下方橫條進行購買~↓↓↓

04往期精彩文章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觀人智慧

古人講「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下半句更經典,70、80後不妨一看

俗語「孤房兒子傻,鬧市出人精」,話糙理不糙,做父母不妨一看

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何意?馬上過年了,不妨一看

老話說「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有什麼深意?現在還適用嗎?

05參考資料

《春夜喜雨》、《諺語大全》、百科資料等

題/古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何意?老祖宗預測收成的辦法文/尋歷史真相-鯨魚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啥意思?今年二月有「九」嗎?
    比如有這樣一則俗語說的是「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我們乍一看好像雲裡霧裡,這裡的「九」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又和豬狗等動物聯繫在一起了呢?下面我們不妨一探究竟,來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之言。想要了解這句老話,我們先要說說我國的曆法。在我國古時候,老祖宗通過長期的觀察天氣的變化,總結出陰陽合曆的曆法,而且曆法和二十四節氣搭配使用,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
  • 農村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鼠年二月有「九」嗎
    那麼,農村的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鼠年二月有「九」嗎? 俗語文化有很多關於農業,數九便是其中之一 俗語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關於農業生產的,特別是在古代農業生產極為不發達的年代,靠著農作物過日子的農民們,往往急切地想要預測明年的農業的生產情況。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21年二月有九嗎?
    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耕作、收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的二月有九嗎?也正是因為這首童謠,很多人在看到「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時,會翻看明年是不是閏年,如果是閏年的話,就是有9,如果是平年的話便是二月沒九。其實這句「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中的九並不是童謠中所說的2月有沒有29日,而是指農曆二月還有沒有數九的意思。數九是民間計算寒天到春暖花開日期的一種方法,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9天為一個單位,從一九開始,到九九結束,一共81天的時間。
  • 明年辛丑年,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無九?
    其實東北地區的人們進入臘月之後,更多的休閒活動就是嘮嘮家常,嘮嘮明年的收成會怎麼樣,畢竟我們當地基本都是靠種水稻和玉米為主,糧食收成就是我們一年的主要任務,而在我們當地,人們討論糧食的收成除了看天氣預報,一些農村俗語也是應用非常廣泛,就像今天這句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就很有意思,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下。「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啥意思?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今天2月29日,算有九嗎?
    好了,不管那麼多了,反正今天是2月29日,不過,在農村曾聽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肉」,今天恰好是29日,那算有九嗎?今天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俗語,是流傳在農村比較喜聞樂見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由於其通俗趣味性,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因而能夠傳承至今。生活在農村,對於老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倘若你問他今天幾號,他們可能不知道。
  • 農村俗語:「窮算命,富燒香」,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經驗之談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無疑就是一些流傳至今的俗語了,其中「窮算命,富燒香」也是時常聽到的一個觀點,蘊含了隱藏的深意,在過去的時候可以說是十分超前的觀點了,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都很流行通過八字算命的方式去了解未知的事情,無論是遠行,婚娶,還是說對未來的命運做出預測,都是一個比較鍾愛的方法。
  • 古人講:「腿長腳瘦,家財必漏」,啥意思?應該怎麼理解?
    今天筆者也要和大家說一句關於外在形象的俗語——「腿長腳瘦,家財必露。」可能有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今天筆者來講一下,希望對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如果你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你可能有疑問:難道這樣的形象是異人相?孔子知道了子羽的事跡後,內心頗有感慨,沒想到子羽竟然可以成事,更沒想到自己因為相貌判斷出了錯。雖然是一些傳統文化不能拋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不符合社會的還是要剔除。就像今天筆者和大家說的這句一樣,和「以貌取人」本質上都是一樣。
  •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意思?明年年景怎樣?
    農村有句老話「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指農曆二月和數九寒天的時間差而產生的老話說法,由於在傳統陰曆月份中是沒有四季變化的,也就不能直接體現天氣冷暖變化。 為此,過去人們主要是藉助一年之中的二十四節氣和當地的一些氣象農諺老話來預判天氣變化情況,既然這句老話能傳承至今,肯定會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價值哦!
  • 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
    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時間:2020-03-20 11:37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3月11日了,三月份又將過去一半了。
  • 農諺「頭九飄雪花,九九穿單紗」啥意思?頭九下雪有什麼說法?
    老農民常說「冬至是頭九」,也就是說冬至節氣開始就要開始進入數九寒天了,古人把冬至後81天分為九個九天,分別為頭九、二九、三九,以此類推直到九九。當九九過去了以後,冬天也就結束了。而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在頭九的時候,即冬至節氣後的九天如果下雪了,那表示在「出九」的時候天氣會比較溫暖,穿單衣也不會感覺到寒冷。也就是說如果頭九降雪了,天氣比較寒冷,那春季回暖比較早。
  • 俗語「雷打秋,一半收」,何意?雷打冬,是何場景?古人預測準嗎
    作為與自然鬥爭抗衡了幾千年的勞動人民,通過自己的智慧,總結出關於天氣的預測方式,被稱之為二十四節氣,並且通過生動直觀的言語表達出來,諸如這句俗語「雷打秋,一半收」,講述的就是天氣變化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那麼這句話是何意?秋天打雷真的會影響收成嗎?聽我道來。
  • 俗語「乾淨冬必贓年,一九一雪,豬狗不吃黑」,何意?過年髒嗎?
    平日裡,我們都習慣也喜歡說「實踐出真知」。我想,流行在農村的農諺俗語應該就是這樣。我們現在的國家從遠古的農耕時代走來,也曾經創造過燦爛輝煌的農耕文化和農耕文明,並且融入到了現代文化和現代文明當中。
  • 5日迎驚蟄,俗語「驚蟄不下雨,今年要餓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驚蟄節氣就要到了,那大家可有聽過俗語「驚蟄不下雨,今年要餓死」這樣一句老俗語呢?它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在驚蟄節氣下雨才好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它前面是雨水,後面則是春分節氣。當太陽運行到黃經345°時就迎來了驚蟄。
  • 大雪節氣將至,村裡老人說:「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
    大雪節氣將至,經常會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剛開始不理解是啥意思,雖然知道下一個冬至節氣,開始「數九」,一九下一場雪,說明冬季雨雪豐沛,為啥老話結論出豬狗不吃「黑」呢?記得小時候,下大雪的時候,村裡老人常說:「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井口一個黑窟窿」,形容積雪深厚,大地、萬物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好大的雪。還會說:「雪花飛六角,來年定豐年」。雪花六角,我雖然沒有數過,不過按照老人的意思,下的是鵝毛大雪,填滿的溝塘,有「瑞雪兆豐年」,「冬季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九九是數九之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九九開始,天氣就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就會降到最低點,在鄉下關於九九的俗語很多,比如今天要講的「九九雪一場,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老話放在現在有意義嗎?冬天到了,又迎來了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真的到了數九。一年中有九次是最低氣溫。各具特色的九首歌在各地廣為流傳,正如北方人聽得最多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行走。
  • 俗語:窮死別耕丈人田,餓死別進蘿蔔園,啥意思?古人為何這麼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窮死別耕丈人田,餓死別進蘿蔔園」這句俗語。它的意思從字面上來看就已經很好理解:即使再窮,也不要替自己的老丈人耕田,即使快餓死了,也不要進蘿蔔地餐餐吃蘿蔔。聽起來挺有意思的,但是這是為何呢?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說到俗語,或許很多人覺得這些已經過時了,甚至看起來很土,而如果這樣理解就錯了。俗語大多經歷了數代人的社會實踐,是古人們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教訓總結出來的道理,而很多能夠流傳至今的,大多是真理。而對於古人的俗語如果細細品讀,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
  • 收成和生肖有關係嗎?那些關於收成和生肖的故事和傳說
    所以,羊年的確豐收了,可牛馬年的收成卻並不好。「牛(羊)馬年,好種田」的諺語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偶然性經驗的積累。至於為什麼如此看好牛,馬,羊年,也許與牛,馬,羊都是農耕經濟的重要支柱有關吧。意思是說,雞猴年不會太好,最不好的是狗年。可是,從歷史資料來看,1981年是雞年,1980年是猴年,1982年是狗年,這三年卻是亙古未有的大豐收。因此,這一俗語只是古人偶然快經驗的總結,藉以預知年景的半歉是沒有實際依據和科學道理的。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的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俗語中的三白並不是指某三種白色的東西,而是指雪花,三在這裡是泛指,並不是說下三次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臘月降雪越多,冬小麥的長勢也就越好,收成也就越高,不僅人人都能吃飽飯,就連家中的豬狗也能吃到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