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10點,廣州舉辦廣州市第37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抗疫社會宣傳專題),市住建局、城投集團、地鐵集團、公交集團、廣州日報、廣州電視臺等相關負責人介紹運用社會宣傳載體開展抗疫宣傳工作總體情況,分眾、億航、銳豐等企業代表到場接受媒體採訪。
市住建局:
珠江兩岸燈光「戰疫」 為全市人民加油鼓勁
廣州市的景觀照明資源豐富,平臺優勢明顯。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黃成軍介紹,市住建局有效保障全市約79萬盞功能照明、60萬盞景觀照明設施安全、平穩運行,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戰。
市住建局充分利用廣州市景觀照明平臺優勢,迅速組織在廣州塔、海珠廣場、獵德大橋、海珠橋、海印橋製作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拐點未到 莫要扎堆 防控之責不可放鬆」等宣傳語,配合製作「致敬最美逆行者」等防疫主體宣傳標語。
同時,重點在海珠橋至江灣橋北岸的24棟建築立面,緊急製作了「抗疫」宣傳主題視頻。
黃成軍介紹,從1月26日大年初二正式啟動,短短幾天內,市住建局創編腳本、製作動畫,1月31日晚,「抗疫」宣傳主題動畫正式上牆。24棟建築搖身一變,成為每個人都聽得懂、學得會的抗擊疫情科普長廊,時刻提醒市民群眾做好健康防護,為武漢同胞加油打氣,向戰鬥在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致敬。
為了保證亮燈「戰疫」的效果,做好照明保障,市住建局每天安排出動維護人員150人次、維護車輛30車次,每天安排值班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確保照明設施安全穩定運行。
廣州城投:
點亮世界第一高屏營造抗疫社會氛圍
廣州市城投集團黨委副書記李瑩介紹,廣州城投集團充分利用世界第一高屏廣州塔塔身燈網、海心沙4座8面帆屏,以及旗下商業物業、辦公樓宇燈箱廣告屏開展疫情防控公益宣傳。
李瑩介紹,廣州塔塔身燈網6500平方米,是世界第一高屏;海心沙4座8面帆屏4350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組合屏;花城廣場、流花展館、北京路等12塊戶外LED大屏1600平方米。
1月23日至3月8日,12塊戶外大屏共展播「穗漢同心,加油」「萬眾一心,全民戰疫」等67條公益視頻、海報信息,累計時長約22.72萬分鐘;廣州塔塔身燈網累計展播公益宣傳信息約2720分鐘,在保障房小區和旗下物業播放防疫音頻約7萬次,形成向社會公眾傳遞抗疫的最強音。
除了利用旗下資源做好抗「疫」宣傳,城投集團還聯合各單位舉辦公益活動,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1月24日,廣州塔參與市委宣傳部等單位組織策劃的戰「疫」公益活動,成為海拔最高的戰「疫」正能量宣傳陣地。
2月8日元宵夜,廣州塔攜手全國15個城市地標共同亮燈「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公益活動,連同海心沙、花城廣場播放的抗疫宣傳海報和一線醫護現場宣傳視頻。
2月22日,廣州塔聯動海心沙8面帆屏,參與廣州日報社等單位舉辦的「為愛合唱,益聲有你」萬人云合唱公益活動,超過500萬網友同時在線觀看。
3月7日、8日,廣州塔塔身燈網、海心沙帆屏、花城廣場LED大屏與全國15個城市地標的戶外大屏一起,展播奮戰在湖北抗疫前線的廣東醫療隊12名女性醫護人員故事,引領整座城市抗疫宣傳熱情,點亮花城夜空,溫暖戰「疫」城市,共同為戰「疫」加油鼓勁。
廣州地鐵:
楊箕站、紀念堂站變身防疫主題車站
「地鐵的防疫宣傳可以概括為12個字——鋪天蓋地、抬頭可見、低頭能聽。」廣州地鐵集團黨委委員、新聞發言人鍾學軍說,地鐵在全線網14條線、515公裡、271座車站、400列車廂,以及7.7公里海珠有軌電車試驗段,發布防疫宣傳燈箱1600多個、梯牌4300個;在全線網25000塊電視屏,按2分鐘間隔循環播放18條防控宣傳片,實現空間和時間全覆蓋。
同時,地鐵在車站出入口的300多個LED門匾和935個電子屏,發布防疫標語及防疫信息;在廣州南、火車站等口岸車站,發布立柱防疫宣傳畫面152幅。車站和列車不間斷播放「配合測體溫」「疫情期間戴口罩」等廣播。在公園前等重點車站,派發防疫普法小冊子500多本。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新媒體,累計發布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超過300條,動態發布地鐵防疫知識和指引。在320個地鐵建設工地,向3萬名工人循環播放15條防控宣傳片。
兩個地鐵站還變身主題車站,形成強烈的視覺效果。其中,地鐵把楊箕站打造成為「最美逆行者」主題站,展示馳援湖北抗疫一線的廣東醫護人員組圖,致敬抗疫英雄。「楊箕站是一、五號線換乘站,客流量大,每天有幾十萬受眾,而且有一定視覺空間、又能近距離觀賞。」鍾學軍說。此外,地鐵在二號線紀念堂站推出《疫情防控廣東志願者在行動》主題站,營造全民參與志願服務的社會氛圍。
廣州市公共運輸集團:
客運站場、公交車、計程車打造防疫公益宣傳「一張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城市毛細血管的公共運輸不僅嚴防疫情、保障運輸,在客運站場、公交車內、計程車上都能看到有關防疫的公益宣傳,營造在「出行端」的良好抗疫氛圍。10日,廣州市公共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偉通報廣州公交集團在疫情發生後加大公益宣傳力度,立體傳播防疫知識的多項舉措。
疫情發生後,廣州公交集團不斷加大公益宣傳工作力度,做到「站內站外、車內車外、大站小站、大屏小屏」宣傳高頻度、有針對性、有影響力,營造疫情防控的社會氛圍。並且,廣州公交集團充分利用公共運輸資源,積極打造「點、線、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益宣傳媒體矩陣,形成公共運輸媒體「一張網」。
其中,公益宣傳實現客運站碼頭全覆蓋。廣州公交集團利用集團下轄(市內)17客運站場、13個碼頭,以及BRT公交站場近300個電視顯示屏刊播了公益宣傳海報及宣傳片,日均循環播放近9600次。
同時,將公交車與候車亭相結合,立體傳播防疫知識。廣州公交集團在全市7000多個公交站點(含公交總站)張貼溫馨提示;並協調經營單位完成427個公交候車站點防疫公益畫登掛工作;在6848臺純電動公交車車廂LED顯示屏上滾動刊播防疫公益海報及宣傳片,日均每車次播放近300次;在1600臺公交車內看板發布了2550張防疫宣傳海報,並在100多臺公交車車尾刊登了公益車身廣告;在1800輛計程車上通過新型智能車屏刊播《武漢加油》等公益廣告。
廣州日報:
發布疫情報導近4萬條,億級傳播作品創紀錄
「過去廣州日報的主戰場是在報紙上,後來,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我們的主戰場逐漸轉移到了移動網際網路上。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將宣傳報導寫在跨江的大橋上,寫在璀璨的夜空中,寫在廣州的大地上。」通氣會上,廣州日報傳播力建設辦公室負責人曹蘇寧介紹,疫情發生以來,疫情發生以來,廣州日報充分運用全媒體平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報導工作,運用社會宣傳載體把防疫知識送到市民身邊,發布疫情報導近4萬條,多條億級傳播作品創紀錄,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報導阻擊戰。
記者了解到,除了藉助廣州地標戶外大屏投放宣傳作品外,廣州日報藉助自有的融媒體各埠推出豐富多彩的新媒體產品,向公眾做好防控知識的宣傳普及。如系列海報、漫畫、音視頻、自製短劇、科普H5以及AI虛擬主播等,在保持內容權威客觀的同時,形式上也力求做到生動有趣。
據統計,1月20日至3月8日,廣州日報新媒體各埠共發布疫情報導38172條,報紙推出400多個專版;有6篇評論被中央網信辦全網推送,16篇稿件被學習強國總臺採用,13次獲省宣閱評表揚。各埠的閱讀量或播放量都創下了紀錄:抖音過億級作品2條、過千萬級作品41條,微博過千萬級作品20條、過百萬級作品142條,微信100萬+作品5條、10萬+作品301條。
值得一提的是,新花城客戶端作為市級融媒體平臺,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表現突出。除了新聞報導外,新花城客戶端及時推出了發熱門診地圖、疫情地圖、新冠肺炎AI自測等多款助力防疫阻擊戰的線上應用。針對防疫期間學校複課延遲,學生需要通過網課等形式接受在線教育的迫切需求,新花城客戶端上線了廣州電視課堂、省實課堂、華陽微課、學而思網校等線上學習服務,昨日剛在新花城客戶端上線的廣州電視課堂,一天時間內累計用戶數達到56萬,累計播放165萬次。
無人機助力空中巡檢、防疫宣傳和物資轉運
現場,億航智能副總裁薛鵬介紹,億航智能和廣州黃埔、韶關、貴州等地,運用無接觸、全覆蓋、遠程控制等無人機的優勢,進行空中巡檢、防疫宣傳、人員物資轉運等工作。在黃埔區,億航在自送駕駛飛行器上搭載高清攝像頭,對人員進行提醒和疏導,同時幫派出所將防疫物資運送到發熱門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張姝泓、賈政、李天研、盧夢謙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燕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羅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