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娃娃」事件再次發生,國產奶粉背了汙名?

2020-12-17 中國張掖網

  「固體飲料」碰瓷「特醫食品」,這鍋嬰兒奶粉不背| 圖蟲創意

  作者| 夏至(日本大阪大學免疫前沿中心研究員)

  近日,湖南省郴州市「大頭娃娃」事件引發輿論關注。據媒體報導,該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名為「倍氨敏」的固體飲料,冒充特醫食品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導致多個寶寶在食用後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前額膨出等異常症狀,被確診為「佝僂病」。

  這不是該市第一次出現「大頭娃娃」事件。在此之前,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剛剛對一款名為「舒兒呔」的類似固體飲料生產廠商下達關於其涉嫌虛假宣傳的處罰決定。針對「舒兒呔」,郴州市場監管局、衛健委於5月13日公布處理進展,將其定性為虛假宣傳,已對涉事企業下達處罰決定書;企業將聯合醫院按退一賠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屬賠償,已安排患兒進行體檢,涉事醫生停職一年。

  但受害兒童家長段女士於14日表示,她沒有接受相關部門給出的「退一賠三」方案,因為無法解決孩子發育健康受損問題。「退一賠三」在網絡上亦引發熱議,在大多數人看來,這顯然與事件後果不匹配,雖然這未必是最後賠償結果,但很多網友擔心這就是「最終版本」,並擔憂「倍氨敏」事件步其後塵。

  5月13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出指示,要求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商家進行徹查,依法從嚴從重處罰,並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目前,郴州市正對「倍氨敏」事件開展全面調查,並安排患兒進行免費體檢。

  郴州市對「倍氨敏」等蛋白固體飲料開展為期3個月的全面排查| 新京報

  其實,無論是「舒兒呔」還是「倍氨敏」,背後反映的不僅僅是個體問題,而是折射了包括消費者、生產者、銷售者、監管者在內的一系列市場行為主體所存在的長期問題。

  固體飲料不是特醫食品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次事件中所涉產品「倍氨敏」並非奶粉,而是一種蛋白固體飲料,其與嬰幼兒脫敏配方奶粉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各自執行完全不同的製造、檢驗標準。

  蛋白質固體飲料是固體飲料的一種,是指以糖、乳和乳製品、蛋或蛋製品、果汁或食用植物提取物等為主要原料,添加適量的輔料或食品添加劑製成的每100克成品水分不高於5克的固體製品,呈粉末狀、顆粒狀或塊狀。固體飲料本質上是一種軟飲料,一般由液體除去水分製成。常見的固體飲料包括豆晶粉、麥乳精、菊花晶以及速溶咖啡等。

  因此,蛋白固體飲料只能作為一種飲料看待,不能依賴其提供嬰兒所需要的全面營養,如將之作為嬰兒的營養來源會導致嬰兒營養不良,從而影響正常生長發育。如果嬰兒維生素D攝入量嚴重不足,則會影響骨骼發育,出現「佝僂病」症狀。

  缺乏維D誘發「大頭」症狀

  佝僂病是一種通常發生於嬰幼兒時期的疾病,好發於窮困地區。直接致病原因是維生素D攝取不足,多由營養不良所引發。維生素D是生產促進鈣質吸收酶的必需原料,因此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成長中的骨骼鈣質沉積不足,骨密度低下,從而容易發生長骨生長障礙與骨骼軟化變形。

  骨骼生長畸形將讓佝僂病患兒在體貌上表現出一系列明顯特徵:例如頭部前額突出,即所謂的「大頭嬰兒」症狀;下肢的骨骼隨著體重增加,也會彎曲變形,形成「羅圈腿」體態;胸骨和肋骨交接部分向前異常突出,造成所謂「雞胸」;此外,還會有駝背及骨盆變形等症狀。

  多食用魚類、牛奶等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等都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D,從而避免嬰兒出現佝僂病。發現輕微佝僂病症狀後,只要立即補充維生素D,症狀就能很快得到緩解,變形的骨骼會隨著嬰幼兒的成長逐漸恢復,不至於延續至成年期。但變形嚴重的情況下,很可能需要動手術才能獲得矯正。

  成年人如果缺乏維生素D,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表現為骨軟化病和骨質疏鬆病等。患者骨內礦物質含量明顯變低,骨脆性很高,稍有跌打損傷就可能造成骨折。此外,肌肉抽搐、疼痛與肌無力也是缺乏維生素D後的常見身體表現。與兒童不同,成人的骨骼生長趨於定型,因此不太可能發生所謂的顱骨變形,即「大頭」症狀。

  「舒兒呔」涉事家長接受採訪| 新浪微博

  不可缺少的抗過敏配方奶粉

  牛奶蛋白過敏是嬰兒期常見的食物過敏之一,這是因為嬰兒未成熟的免疫系統會將牛奶中的蛋白質誤認為是有害物質,從而引發身體的過敏反應。嬰兒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病率大約在2%到7%左右,不過進入兒童期後症狀可能逐漸消失。

  牛奶蛋白過敏的可能症狀包括:腹瀉、嘔吐一類腸道反應;嘴唇腫脹、溼疹、瘙癢及結膜充血一類皮膚或黏膜反應;氣喘、呼吸急促等呼吸道反應。以上症狀可能在嬰兒喝奶後2小時發作,也可能延遲至48小時後才發作。牛奶蛋白過敏對嬰兒的健康存在很大危害,其可能產生的呼吸道症狀尤其危險,需要及時送醫。因此,家長在剛開始餵食牛乳或者牛乳製品時應注意觀察嬰兒有無異常症狀。

  確定存在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日常生活中不適宜食用各種牛奶製品,且母親在授乳期間自身也應避免攝入類似食物。此外除了牛奶,雞蛋和大豆一類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也可能誘發嬰兒過敏反應。嬰兒三歲後可逐漸嘗試類似食品,但初期要注意控制好食用量,以免發生危險。

  如果沒有母乳餵養的條件,低敏配方奶粉幾乎就是過敏嬰兒的唯一選擇。一般的低敏配方奶粉採用的技術手段是利用酶將乳清蛋白質水解,變成不容易誘發過敏反應的肽鏈或者胺基酸一類小分子。此外,由於完全基於乳清蛋白原料,牛奶中容易引發部分嬰兒胃腸脹氣、稀便等症狀的乳糖也被完全消除,因此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嬰兒食用後發生身體不適的概率。當然,作為嬰兒奶粉,嬰兒成長所必須的脂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也需要適量添加。

  李逵還是李鬼,消費者要擦亮眼睛

  蛋白質固體飲料的生產準入門檻顯著低於嬰幼兒配方奶粉,且前者的生產廠商通常都必須在其產品包裝上明確標註「固體飲料」。然而,廠家為了讓產品有更好的銷路,往往會在標籤和宣傳上下足功夫,有些手段甚至可以說是相當惡劣。例如,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倍氨敏」產品外包裝與宣傳海報中都標明「深度水解蛋白&無乳糖配方粉」,更稱「本品適宜蛋白質、乳糖不耐受的特殊體質寶寶」。

  「倍氨敏」宣傳單| 新浪微博

  可以看出,該產品在宣傳過程中始終暗示其用戶人群為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如此明顯的誘導行為很容易讓消費者將其誤認為是「低敏配方奶粉」。而銷售商家受到利益驅使,同樣有可能向一些不明就裡的消費者隱瞞產品的本質,引導消費者做出錯誤選擇。據報導,很多涉事家庭都在長達數個月內向嬰兒餵食「倍氨敏」產品,而在此期間實際上嬰兒一直處於營養攝入嚴重不足的狀態。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目前湖南郴州永興縣市場監管局已就相關事件作出決定,要求立即成立調查專班,並立案進行調查,同時安排對媒體報導的5名「大頭」兒童進行全面檢查。

  該縣縣委宣傳部5月12日亦回應媒體,涉事母嬰門店從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購進的47件「倍氨敏」固體飲料已全部售出」。但是面對記者採訪,該生產廠商卻企圖將責任全部推給門店,他們辯稱:「該款產品本身屬於固體飲料,公司只是根據國家法律生產產品,而對於門店的售賣方式並不知情。」

  與發生於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不同,按照固體飲料標準生產的「倍氨敏」可能並不存在質量上的問題,但其針對產品功效的迷惑性宣傳最終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並且,這款產品從最初進入市場,就很可能含著試圖冒充「特醫奶粉」的初衷,這從它的命名就能看出端倪。個別固體飲料廠商和經銷商的出格行為,卻讓與其幾無瓜葛的乳品行業成為替罪羊,實在令人遺憾。

  國產奶粉去汙名,還需多方長期努力

  「三鹿奶粉事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之後,我國奶粉行業經過深刻反思和整頓,整體上呈現安全健康發展的勢頭。近年來國產奶粉抽檢合格率已經高達99.5%,位居全球最高水平。然而,在特殊配方食品,特別是嬰幼兒特殊配方食品領域,我國消費者、生產經營者和立法、監管部門仍然存在著各自的「提升空間」。

  對消費者而言,全面了解與嬰幼兒營養、健康相關的各種常識,避免成為「擦邊球」式宣傳的受害者,是很有必要的。對於生產經營者而言,則應嚴格行業自律,誠實生產經營,不應遊走在監管的灰色地帶,蠶食行業口碑。而對監管部門來說,切實制定好相關產品規範,堵上法律和制度的「空子」,發揮好督查、懲治作用,才能贏得公眾信任。

  希望此次發生的「倍氨敏」事件,能讓市場行為的各參與主體都獲得相應的經驗和教訓。

相關焦點

  • 又現大頭娃娃,湖南要徹查!涉事公司負責人與這家上市公司...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大頭娃娃導致中國乳業重創,十多後國產乳業才恢復元氣。昨日,大頭娃娃重現,又對中國乳製品行業影響幾何?「大頭娃娃」再現回溯該「大頭娃娃」事件始末。據湖南經視報導,最近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嬰幼兒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下降等現象,個別孩子還有不停拍頭的行為,有的孩子頭部異常,好似「大頭娃娃」。經過醫院診斷,有的孩子被確診為「佝僂病」。這些家長發現,他們的孩子均食用了名為「倍氨敏」的奶粉,以緩解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
  • 又見「大頭娃娃」!這鍋誰來背?!
    又見「大頭娃娃」!這鍋誰來背?!近日湖南郴州多名家長發現孩子體重下降,有的孩子頭骨畸形好似「大頭娃娃」,這些孩子有個共同之處,都食用了一種名為「倍氨敏」的「奶粉」。13日,品牌方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回應紫牛新聞記者,產品質量合格,作為固體飲料出售,並非奶粉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不知道銷售商將產品作為奶粉出售。
  • 央視追問:為何又見「大頭娃娃」?
    又見「大頭娃娃」?這是一個令人震驚和心碎的消息,十幾年前震驚全國的「大頭娃娃」事件,至今仍是公眾的心頭之痛。猶記得當時一批官員被問責,有關經銷商也被判刑。絕不讓劣質奶粉折斷祖國的「花朵」,這是社會共識,也是監管部門的決心和行動。為何今天仍有「大頭娃娃」?這是公眾的疑問。
  • 快評|「大頭娃娃」再現,誰之過?
    近日,湖南郴州多名家長發現孩子體重下降,有的孩子頭骨畸形好似「大頭娃娃」,這些孩子有個共同之處,都食用了一種名為「倍氨敏」的「奶粉」。13日,品牌方回應,產品質量合格,作為固體飲料出售,並非奶粉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不知道銷售商將產品作為奶粉出售。
  • 央視曝光「毒奶粉」,「大頭娃娃」再出現:給娃挑奶粉注意這兩點
    「毒奶粉」再現,多名寶寶變「大頭娃娃」,十分可憐被媒體曝光的「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探討,據報導,在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
  • 「大頭娃娃」假奶粉、輔食微商初哆咪……
    最近幾天,寶媽都在議論郴州「大頭娃娃」的事情。那這到底咋回事?到底有多嚴重?和我們寶媽自己有啥關係?(一)先說事情:郴州「大頭娃娃」是一些過敏體質的寶寶,本來應該吃水解的特殊奶粉(這類奶粉國家審批很嚴,叫「特醫奶粉」,全國能有這個生產資質的基本都是大牌廠子)。結果被醫生或推銷員,給推銷了山東小廠的一款「假奶粉」,實際是「固體飲品」。
  • 央視熱評:又見「大頭娃娃」?折斷祖國「花朵」就是犯罪
    為何今天仍有「大頭娃娃」?這是公眾的疑問。應該說,這起事件與此前的「大頭娃娃」事件有不同之處,此前的「大頭娃娃」純屬劣質奶粉造成的。而這次的「大頭娃娃」與奶粉無關,因為受害者吃的不是奶粉,而是一種固體飲料。問題由此而來,飲料竟被當作奶粉銷售?這些幼兒在體檢時被診斷為牛奶過敏,醫生因此建議家長購買胺基酸奶粉給孩子食用。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這次又是誰惹的禍
    雖然「三鹿奶粉事件」已經過去十幾年了,但如今,天眼妹每每想起卻都還心有餘悸。那個曾幾何時的免檢產品,那個被很多人認為是質量過關的國產奶粉之光——三鹿,卻造成了數不清孩子的悲劇。記得當時甘肅岷縣多個嬰兒體內被查出含有腎結石,追根溯源,發現他們的家人都為孩子購買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一張中國國產奶粉歷史上抹不去的黑幕這才被揭開。
  • 安徽阜陽「大頭娃娃」10年命運追敘 身體和智力都有後遺症
    這是兩個因劣質奶粉而命運發生轉折的家庭。十年前的奶粉袋和早已板結的奶粉,被他們保留至今。「大頭娃娃」事件遠去已經十年。十年,已足以開啟一個全新的紀元。但當我們走入這些家庭,才發現他們的命運已被那些境遇深深改變。他們是劣質奶粉的受害者,也是痛苦延續的承受者。十年來,他們有的入土為安,有的長高入學,但都隨著時間流逝默默淡出公眾視野。
  • 大頭娃娃罪魁禍首是假冒特醫食品,與所有奶粉品牌無關!你所關心的...
    來源:胡說有理近日,胡說有理報導《痛心:「假奶粉」導致湖南又現大頭娃娃!切記:合法特醫嬰兒食品只有達能、雀巢、雅培、美贊臣、聖元、貝因美等品牌!》、《五問大頭娃娃假奶粉》後,後臺寶爸寶媽留言爆棚,而通過留言,胡說有理才真正了解到,無論是購買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還是購買普通嬰幼兒奶粉,我們很多消費者是多麼的無助。
  •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家長發聲:擔心孩子會有後遺症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家長發聲:擔心孩子會有後遺症原標題:大頭娃娃事件當事家長發聲:沒想到會這麼大膽,拿飲料當奶粉賣郴州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長期誤導多名家長給孩子喝「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謊稱這種飲料就是他們需要的胺基酸奶粉。
  • 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假奶粉」層出不窮,官方已介入調查
    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假奶粉」層出不窮,官方已介入調查。最近,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許多患者的父母發現,他們的孩子患有溼疹,體重嚴重減輕,顱骨畸形像一個「大頭娃娃」,並經常拍頭等異常情況。據媒體調查,這些兒童被醫院診斷為佝僂病,他們都吃了一種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震動湖南郴州父母圈子的「假奶粉」事件仍在繼續發酵。據報導,湖南永興縣市場監管局已就相關事件做出決定,要求立即成立調查組並立案調查,並對報告中的5名兒童進行全面體檢。這件事一經播出,就引起了家長的強烈關注。
  • 「假奶粉」肆虐孩子變「大頭娃娃」,家長要警醒,該如何選奶粉?
    固體飲料被當作奶粉給孩子吃?到底該怪商家缺德,還是家長的無知?近日,讓家長們頗為關注的湖南郴州「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繼續發酵。事件起因是多名家長投訴永新縣愛嬰房母嬰店將一款固體飲料當作奶粉銷售給有牛奶過敏的兒童,導致多名孩子體重嚴重下降,發育遲緩,頭骨畸形如同「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最後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目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督促湖南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商家進行徹查,相關產品已下架。
  • 郴州兒童醫院「大頭娃娃」案浮出 「舒兒呔」賠償未到位
    而新京報記者最新了解到,早在2019年郴州市就發生過另一起「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且目前已有了處理結果。據患兒家長反映,該事件「因郴州市兒童醫院醫生向患兒推銷奶粉所致」,涉事產品為一款名為「舒兒呔」的固體飲料。
  •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背後:生產企業無奶粉業務,曾捲入產品責任糾紛
    近日,多名家長稱在湖南省郴州市一母嬰店購買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並讓嬰幼兒服用後,孩子出現「大頭娃娃」症狀,引發熱議。根據「倍氨敏」外包裝顯示,其生產企業為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下稱「湖南唯樂可」)。南都記者查詢國家商標局發現,該公司在2017年就完成了涉事產品「倍氨敏」商標的註冊。
  • 郴州再現大頭娃娃事件,疑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網友回復: 還有人...
    虎撲5月13日訊 近日,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 疑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新聞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詳細內容如下:根據湖南經視報導,郴州市多個兒童家長反映在服用倍氨敏「奶粉」後,兒童出現了溼疹、拍頭、頭骨畸形生長發育滯後的症狀,後被醫院診斷患佝僂病。
  •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倍氨敏19年已停產 紀檢已介入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倍氨敏19年已停產 紀檢已介入原標題: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倍氨敏19年已停產 紀委監委介入5月11日,湖南電視臺《經視焦點》欄目報導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以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嬰幼兒奶粉進行銷售欺騙消費者」。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江蘇兩地需要注意
    1月7日,B站的一位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江蘇一5個月大的女嬰,在使用從市面上購買的「噯嬰樹」品牌「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事後,家長給嬰兒做了全套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
  • 湖南再現「問題奶粉」,多名嬰兒出現「大頭」「佝僂」症狀
    有的發現自己的孩子成了「大頭娃娃」,有的營養不良,得了佝僂病。而這種「倍氨敏」奶粉,竟是出自同一家母嬰商店推薦的配方奶粉。出現問題的就是這款號稱法國進口的「倍氨敏」深解水解蛋白質的奶粉,經過檢測,這是一款固體飲料,也就是普通食品,蛋白質和營養素含量遠低於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醫奶粉。
  • 國際兒童節|郴州「大頭娃娃」得了什麼病,寶媽如何正確選購奶粉?
    但是令人震驚的是,繼三鹿奶粉事件之後,時隔12年,「大頭寶寶事件」捲土重來。湖南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名為「倍氨敏」的含乳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多名幼兒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醫生檢查後發現,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發育遲緩等症狀,並診斷為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