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百歲壽誕時來了一年輕人,自報家門後,少帥愣住,一語不發

2020-12-14 東方文史

推薦語:我們經歷了太多慘痛的歷史,那些心酸過往讓我們悲痛不已。也是因為那段苦痛歷史當中有太多無可奈何又異常惋惜的事情,每每回憶起來大家都很是氣憤。就比如說抗日戰爭當中張學良的所作所為,張學良並非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當時在九一八事變發生之後,他之所以選擇不抵抗,是因為他覺得以當時的形勢,根本就沒有辦法和日軍對抗,他不忍心讓自己的部隊損傷殆盡,所以選擇了不抵抗,而他的選擇也讓他成為了民族的罪人。

大家仔細想想,如果張學良真的這麼不成器的話,他大可以就這樣苟延殘喘的活著,何必在之後發動兵諫,也是他的助力促成了抗日統一戰線聯盟,對待這樣的風雲人物,我們不能光從一方面進行評價。兵諫之後,張學良被蔣介石囚禁了54年。

雖然張學良活了101歲,但是在他的認知當中,自己人生最精彩的時候是在21歲到36歲這個階段,而後的生活,對於他而言沒有任何的波瀾。張學良到1990年終於得到了自由,那時他已經90歲了,之後他帶著趙四小姐一起去了國外定居。

在國外定居的時候,張學良在自己100歲的時候遇見了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自報姓名之後,張學良先是感到震驚,之後一言不發。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張學良在1936年因為兵諫被蔣介石瘋狂的報復。對於張學良關押了自己整整13天,蔣介石無法釋懷,他起了殺心,但是因為宋美齡的反對,蔣介石沒有殺張學良,而是將他嚴加看管。當時參與兵諫的還有楊虎城,比起張學良被囚禁,失去自由,楊虎城最後的下場要更加的悽慘落寞。

西安事變之後,楊虎城被迫辭職,蔣介石一直找機會給楊虎城使絆子,當時楊虎城去了國外暫避風頭,過了一段時間他秘密回國,蔣介石得知這個消息將他逮捕。在解放前夕,在蔣介石的示意下,楊虎城以及他的家人,秘書都被殘忍殺害了。楊虎城雖然被殺害了,但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家人逃過了一劫,雖然當時蔣介石起了殺心,但終究沒有全部被誅殺。楊虎城的長子楊拯民僥倖活下來了,他一直銘記父親的教誨,從小深受自己父親的影響的他年紀輕輕就參加了革命,為革命事業傾情奉獻。在解放之後,他被安排在石油部門工作,成為了新中國石油工業的開山鼻祖。

楊拯民和張學良是舊識,在1998年的時候,楊拯民因病去世,在自己臨終之時,楊拯民還囑咐家人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看望張學良。楊拯民的兒子楊瀚一直沒有忘記父親臨終之時的交代,在1999年為了實現父親的遺願,楊瀚不遠萬裡到了夏威夷看望張學良。

在得知楊瀚的身份之後,張學良分外感慨。之後,楊瀚在張學良100歲壽誕的時候再次前往夏威夷替他祝壽,見到楊瀚,張學良一語不發。張學良的沉默,讓楊瀚很奇怪。楊瀚想來也許張學良是因為對於楊虎城之事難以開口所以避而不談,雖然不提及,但是對於楊虎城的後人,張學良還是很受感慨的,不然第一次見到楊瀚的時候也就不會顫抖了一下了。張學良人生最波瀾廣闊的時光就是在21歲到36歲這個階段,在那之後他忍受了五十多年的黑暗生活,重見光明之後已經無力再掀波瀾,對於張學良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相關焦點

  • 張學良100歲時遇見一人,此人報出來歷,少帥一驚,不敢說話
    在張學良100歲時,有一天,他遇見一人,此人報出身份後,少帥一驚,一陣顫抖,不敢說話,一語不發! 楊瀚是西安事變研究領域的專家,研究祖父楊虎城的生平事跡,他經過十年的走訪調研,撰寫了《楊虎城大傳》一書。1999年6月6日,為了實現父親的遺願,楊瀚不遠萬裡來到了夏威夷,看望近百歲高齡的「少帥」張學良。 在夏威夷的一家教堂門口,楊瀚帶著女兒楊好好見到了張學良。
  • 張學良100歲時,楊虎城的後人去看他,少帥顫抖後,只說了四個字
    我先後兩次在夏威夷面見張學良老人。當時,他將近百歲。他老人家聽說楊虎城的後人前來探望時,表現得有些震驚,身子不禁顫抖了一下,只說了四個字。我面前的張學良確實是老了。說上述這番話的人名叫楊瀚,他是楊虎城將軍之孫。楊瀚的父親是楊拯民,楊拯民是楊虎城將軍的長子。
  • 張學良100歲時,楊虎城的後人去看他,少帥顫抖著,只說了四個字
    」這是張學良寫的一首詩,他通過這首詩總結了自己的一生。而從這句詩來看,他似乎覺得自己的人生被耽誤了,似乎總是被虛名所累,充分表明了少帥的態度與晚年時對於自己一生的審視。事實上回想當年的大風大浪,張學良的確是一個很尷尬的人,他是一位長壽的傳奇人物,為了達到一致抗日的目的,民國時期與楊虎城將軍在西安發動「兵諫」,史稱「西安事變」。
  • 楊虎城嫡孫楊瀚,探望百歲張學良,為何張學良只顫抖吐出四個字
    引言楊瀚曾兩次去到夏威夷拜訪張學良,年進百歲的張學良聽說是楊虎城的後人來看望他,感到非常震驚,甚至身體都微微顫抖,對楊瀚說了四個字。楊虎城將軍想必大家略有耳聞,他的所做可以說直接改變了歷史的進程,稱得上是一位風流人物。
  • 楊虎城遇害50年後,其長孫赴美探望張學良,張學良說的四個字太扎心
    眾所周知,聞名中外的「西安事變」由西北軍將領楊虎城與「少帥」張學良共同謀劃而成,他們一起兵諫,逼蔣抗日。按理說來,兩人合作過如今驚天動地的大事,又私交甚密,在楊虎城將軍被害後,張學良應該對其後代十分關照才是,那為什麼晚年張學良為何對楊虎城孫輩不太待見呢?
  • 我的大爺張學良 「少帥」張學良傳奇一生
    「少帥」張學良傳奇一生經典鏡頭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遼寧)海城人,生於臺安縣桑林,人稱「少帥」,奉系軍閥領袖張作霖長子,「民國四公子 東北易幟時的張學良
  • 「少帥」張學良,憑啥女朋友那麼多?
    我要是穿越回去,要是自封個大帥,邵總去一總字,你們以後可以叫邵帥。好像也沒什麼變化對吧?還是「少帥」。何為「少帥」?說到底「大帥」這個詞,體現了一種囂張跋扈的草莽之氣,有點暴發戶鑲金牙,廁所馬桶純金蓋的感覺。那麼少帥跟大帥一樣,少帥也只是一種稱呼的,並非是專指張學良,而是指大帥們的孩兒們。
  • 張學良討厭別人稱他「少帥」,背後的原因?
    因為張作霖有「大帥」之稱,所以理所應當稱張學良為「少帥」在民國時期,一提少帥,就是在說張學良。很多人以為這個稱呼是敬稱,其實非然。張學良,字漢卿,別號毅庵,堂號張仁堂、張禮堂,乳名雙喜,後改名小六子,1901年6月3日生於奉天(今屬遼寧)臺安縣桑樹林詹家窩鋪村。張作霖娶妻六房,張學良是張作霖元配夫人所生,為長子。
  • 苦等張學良五十年的于鳳至,最後等來的卻是一紙休書
    張學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他的「風流羅曼史」數不勝數。而在這位「風流少帥」的一生中,光是正式婚姻就有三段,原配于鳳至、二夫人谷瑞芝、三夫人趙四小姐趙一荻。除了二夫人谷瑞芝,剩下兩位對張學良的愛那可真叫一個矢志不渝。 張學良與原配于鳳至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張作霖是大帥,為何張學良卻討厭別人叫他「少帥」,並為此殺人
    在中國,「少帥」這個詞已經成為張學良的標籤,不管在文藝作品中還是從人們嘴裡說出來,均充滿著一種敬意。可是鮮為人知的是,身為「少帥」的張學良本人,終其一生都非常討厭別人用「少帥」二字稱呼他,甚至還為此殺過人。
  • 楊作民先生百歲壽誕 眾弟子四世同堂共慶賀
    楊作民先生百歲壽誕 眾弟子四世同堂共慶賀 2020-09-02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學良被軟禁50年,為什麼10多萬東北軍沒有營救少帥
    在清朝滅亡之後,各地軍閥就開始割據分裂,並且誰都不服誰,其中在東北就是以張作霖的奉系軍團為首,手底下人稱其為張大帥,不過張大帥命不好很快被日本關東軍炸死,此時他的兒子張學良提前上位,成為了東北軍的少帥。然而這個少帥不好當,為了一致對外的統一民族戰線,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了50多年。
  • 華容老人過百歲壽誕 102名子孫五世同堂共慶賀
    □本報記者 馮剛 通訊員 嚴欽平 2月9日,華容縣東山鎮洪山頭溼地保護區一老人過百歲壽誕,膝下百餘子孫五世同堂齊拜壽,不請外人,不收紅包,只為在簡單的熱鬧中感受盛世華年。 百歲老人慶壽誕 只收祝福不收禮 正月初五,年味正濃,今天恰逢劉奶奶百歲壽辰。 上午,前來為老人祝壽的子孫們陸續趕到,停靠路邊的大小車輛一眼望不到頭。
  • 《少帥》曝黃大煒版mv 張學良外孫獻歌致敬先輩
    繼韓磊版《在此刻》滄桑又帶感的勾勒出張學良灑脫豪邁的一面後,該劇再曝重磅「彩蛋」——由著名華人歌手、張學良將軍外孫黃大煒作曲、獻唱,全新演繹《在此刻》mv,從情感角度漸次展現張學良隱秘的內心世界。  mv中伴隨著不斷變換的畫面,已成躞蹀老人的張學良舉目望向大海,一生的愛恨情仇、徵戰權謀一一呈現,「不曾寫下什麼/浪漫還是悲歌/柔情相伴烈火/永不會陷落/我遠離/你還在我心的深處」「我願意/傷痛也是生命的領悟/孤單回憶感觸」……黃大煒磁性的嗓音和抒情的搖滾風,配合蒙古族著名詞作家、詩人葛根塔娜充滿畫面感與情感的歌詞,勁中有柔的展現了少帥張學良複雜豐富的內心世界。
  • 張學成:少帥兄弟,因為誤會自甘墮落背叛國家,被張學良下令擊斃
    1919年,在父親的安排下,奉系少帥張學良成功考入東北講武堂。此時,與張學良一起入讀講武堂的,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就是張學成。 張學成,是張作霖的哥哥張作孚的兒子。由於幼年即喪父。張學成實際上是張作霖一手撫養成人的。所以,張學成既是張作霖的侄子,又是張作霖的養子。
  • 張學良的後半生:難回大陸,客死異國他鄉
    張學良共有五個子女,前妻于鳳至生下了三子一女,如今只有七十四歲的女兒張閭瑛健在,她和丈夫陶鵬飛一起生活在大洋彼岸;現任妻子趙一荻,在1930年生下了兒子張閭琳,到現在也是花甲之年,目前擔任航天專家、高級工程師,供職於美國航天署。張學良決定乘坐飛機跨越太平洋,和子女們相見,再朝花夕拾,看望以前的女朋友,聊聊這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是是非非。
  • 民國少帥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晚年生活:錦衣玉食,如花美眷相伴!
    圖為一組民國少帥張學良和紅顏知己趙四小姐的晚年生活舊照,眾所周知張學良因西安事變於1936年被軟禁,至1990年被釋放出來時已經將近大半個世紀。晚年的張學良行動不便,多虧侄女張閭蘅在身旁細心照料。
  • 東北易幟前後的少帥張學良
    張作霖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取勝後,率領奉軍入關爭奪地盤,最盛時勢力延伸到江蘇、安徽,雄踞小半個中國。然而好景不長,面對從廣州出師北伐的國民革命軍,先後擊潰了「討賊聯軍」統帥吳佩孚和「五省聯軍」統帥孫傳芳,張作霖麾下的奉軍也一敗再敗。1928年6月1日,張作霖宣布大元帥府從北京遷往奉天,隨後動身出發。
  • 民國少帥張學良,為何要對溥儀皇帝三叩九拜?
    民國少帥張學良,為何要對溥儀皇帝三叩九拜? 不僅是民國少帥張學良見到溥儀要行三叩九拜的大禮,就是當時的很多北洋軍閥的大佬們,包括袁世凱,王士珍,張作霖見到溥儀,都會行跪拜禮。
  • 原配夫人于鳳至的一封信,讓張學良少帥和趙四小姐羞愧難當
    「見字如面」節目中,歸亞蕾朗讀了一封張學良夫人于鳳至寫給趙四小姐的信,信中充滿了無窮無盡的哀怨,言辭平和而含蓄。隨後,引發網友關注這一驚天動地的三角戀。于鳳至比張學良大三歲,出身名門,是大家閨秀。于鳳至家人好,養育好,相貌好,愛新覺羅·溥傑見過鳳至後,曾誇耀她像「雨後的荷花」,張作霖對這位媳婦也很滿意。但是這段感情的男主角並不買帳,那個時候雖然還流行包辦婚姻,但是受過新式教育的年輕人已經從心裡抵制了這種封建陋習,張學良也不例外。看著兒子對這樁婚事作出的激烈反抗,張作霖作出了妥協:只要接受這樁婚事,結婚後你可以再去找別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