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豐的鄉土
有鍾敬文也有馬思聰
有彭湃也有大士王
星轉鬥移也好改天換地也罷
海陸豐
依舊是滿滿的中國風
都塘
就是一個海陸豐鄉村社會的縮影
都塘打醮
與神共舞的鄉村野史
(二)
上海音樂學院「中國生態音樂學」團隊研究項目
在都塘,「合境平安」並不是哪個組織和管理機構提出的口號,它的合法性建立在大眾的求安心理上。這是一個由鄉民個人的平安訴求而達成的集體契約。運用一個由神鬼構成的虛擬世界方式解釋現實問題,貌似虛妄、甚至荒誕不經;然而,對於生命、生存和生活中的諸多困惑和不可知,人類總是祈願能夠獲得一種超自然力的力量去化解。這是先民最為原始的解決方式,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同時,也是許多民眾至今依然篤信的精神渠道。為甚?很簡單:當科學的解釋還不能夠解決人類的全部現實問題時,宗教的解釋就是一個選擇。迷信?同一個問題,解決的方式可能人有不同;這是都塘的方式,海陸豐的方式,成千上萬同此信俗民眾的方式,信不信由你。於他者,或許這就是祈願能夠獲得一種超自然力的儀式;於我,則猶如觀看一場善惡搏鬥中光明戰勝黑暗的大戲,抑或一個裹著敬畏之心的想像;沒有戲劇,生活枯燥無味;沒有想像,生命便是無魂殭屍。
象徵村落聯盟的黑色大王公旗,是都塘人的精神圖騰。諸器皆物,而物為人喜方為良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喜與棄,因地因人因時而不同。儀式中人的行為,說到底,就是由民俗打底信仰支配的。
上一集,主要是都塘打醮的由來、主題、神譜、場所的考察和評介,以及團隊作業的方法和過程。本集,是整個打醮儀式過程的實錄和描述。這次醮會是「三會」,為醮期中最為隆重的一次,完整地反映出「太平清醮」的全貌。一些儀式是例牌(走火、開光等),在不同的的時間裡舉行,本集基本按時間順次排列,不重複記錄:
◉ 迎神
◉ 掃街
◉ 開光
◉ 走火
◉ 過橋
◉ 解厄
◉ 趕船
◉ 醮日
◉ 擺幽
◉ 謝神
你聽:
鼓樂齊鳴
土銃轟響
諸神來了——
迎神
滿是鄉野古風的迎神禮
都塘人一定相信土銃具有神力。不然,為什麼有了方便、環保的現代化「炮機」還使用這土玩意做迎神禮炮呢?炸雷般的轟響,揚起的塵土混合著空氣中瀰漫開來的硝煙,使我體味出「上有雷公下有海陸豐」的那般威武了。由此,想起了前不久山東某地強制百姓喪禮不得唱大戲、吹喇叭的殯葬改革「新政」。放哀樂與吹喇叭是百姓自己之所好,長官們為甚瞎操這份心呢?
說實話,土銃每次炸雷般轟響都令我心驚肉跳,像小時候看大人過年放「二踢腳」似的,下意識地向後鼠竄。不過,時刻備戰在快門上的食指也一定會同時按下:留下了土銃驚天地、泣鬼神的瞬間。不吹牛,獨一無二的瞬間😄
裝火藥
點銃
放炮
迎神隊伍
迎請大士王
中街元聖帝廟請神
三官爺(天官、地官、水官)在戲臺上有了新寓
土地、山神悉數登場
備祭
浴神
淨場
鋪壇
福戶榜
安民告示
張燈掛幡
天桿高懸迎神到
掃街
潔淨鄉裡,驅鬼送福的儀式
掃街,亦稱「淨街」。入夜,一鄉民鳴鑼開道,花轎隨後,師公挨家挨戶點香送福。鄉村街巷很窄,我在巷子口蹲守。提燈湧進的人流一會兒就淹沒了我的視線,黑乎乎的牆,黑壓壓的背影,留下一盞盞燈籠搖晃出的影子;累了,蹲下點支煙,望著湮沒在夜幕中的人群。大鑼聲悶雷似的由遠而近,愈發洪亮;很快,又隨掃街隊伍的由近而遠,只留下大鑼餘音在漆黑的小巷裡迴響。
寫著姓氏的燈籠
提燈掃街的鄉親們
鳴鑼開道
家家戶戶在宅子門口點起了蠟燭
點蠟燭的老人
挑燈籠的孩子
走街串戶
為鄉民送福的師公
寂靜的小巷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尾隨掃街隊伍的孩子們
醮場上高高揚起的天燈
開光
土地、山神和大士王有了靈性
掃完街的當晚,最重要的儀式是為三官爺開光。翌日,還要為土地、山神和大士王開光。開完光,紙紮諸神便有了靈性。
醮場
師公念經
樂師奏樂
師公為三官爺開光
紅布矇住眼睛的大士王
師公為大士王開光
開了光的土地、山神和大士王
走火
求吉沾喜的儀式
晚間,在醮場放五張竹編籃圃桌子,籃圃上擺放十幾個大碗,碗裡裝著蘿卜燭臺。大人小孩圍坐一團,嬉戲打鬧,等待搶碗納福的時刻到來。師公念經,然後手拿火炬魚貫而入,圍著每個籃圃串行五遍謂之「走火分燈」,亦稱「串五供」。儀式結束後,眾人一哄而上把碗搶光,到手者為大吉大利之人。
竹編籃圃
圍坐籃圃的孩子們
師公念經祈福
師公們走火串五供
燒紙紮大黑馬
人頭攢動的醮場
過橋
鄉村的原始民主和祈福願
過橋,民間稱「過金橋」,是打醮三會才有的儀式。因為,要選出下屆醮會的「總理」。在醮場中心設兩個高臺經壇,師公談經祈福;過橋三次,稱上中下三元。選舉講究程序公開、公平和公正,有濃重的鄉村的原始民主味道。各隊提出候選人,由道士卜定,體現了鄉村宗權與神權的結合。中選者須在神壇前接受洗禮、飲酒,宣誓替天行道為鄉民鞠躬盡瘁服務。隨後,在師公導引下,接任總理率新「班子」成員過金橋,樂隊殿後,象徵著合村走向富裕、幸福和安康之路。咦,這麼古老的方式還真有點「後現代」的感覺呢。
等候金橋旁邊觀看過橋的鄉親們
本屆醮會總理的「府邸」
上報接醮候選總理的告示
卜定新總理
師公為接醮總理舉行的就職儀式
幾屆醮會的總理們
在師公的引領下向金橋走來
把柑子拋過金橋
師公、總理和拜官們過橋
殿後的樂師們
橋頭公背對著準備哄搶柑子的大人孩子們
搶到柑子的村民
哄搶壓橋米
揮灑壓橋米嬉戲的孩子們
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解厄
神秘的祛災儀式
把掛著榕樹葉的24道符咒放在一個土陶罈子裡,師公施咒封印然後立馬送走——消災解厄。送罈人穿了一件發黃了的白衣衫,草帽壓低齊眉,拖著涼鞋。肩上,扛一把城裡人已經不識的鐝頭,兩手緊緊護著陶罈,從向村外走去。也許是使命特殊來不得半點閃失,送罈人路上始終一聲不吭,疾走如飛。
我們肩扛手提一溜小跑追拍,直到送罈人在村外很遠的一個小山坡,挖好坑把那個神秘的罈子深深埋下。完活,已是大汗淋淋,真想就地躺下喘喘氣。咦,看什麼看?
抽根煙不行啊?!
回程時路遇一棵木瓜樹,小朋友們沒大見過木瓜長在樹上的模樣,好興奮。不過,這木瓜樹拍得怎麼像迫擊砲似的?
返回途中,一個難得的小歇息,集體合個「影」吧。這是年輕人的時尚拍法,挺好玩的。現在回看,有點分辨不出誰誰了。那個戴草帽的特徵最明顯——是俏俏吧?
趕船
一個頗具戲劇性的趕鬼儀式
早上,每家都放點垃圾在紙紮船裡,然後師公念經,師公還有一場趣味橫生的戲文。然後,一人把象徵鬼魔的神像放在紙紮船上向遠離村莊的荒野水塘奔跑,高舉黑色旌旗的一幫青壯年在後面緊緊追趕。到達事先選好的水塘後,眾人逐一用旗桿猛戳鬼魔入水⋯⋯意謂將引來災禍的瘟神遣送出境。
兵分兩路,一路在幽場記錄祭船過程並尾隨追拍,一路在水塘附近打「埋伏」。我拍完祭船儀式後便急忙搭乘曾老師的摩的,向水塘趕去。
儘管已有充分的精神準備,老遠看見呼嘯而來的趕船大軍,心裡還是有點發毛:他們從哪裡下路?只好採取「退走迎拍」的方式抓拍了。
出事了:腦後勺沒長眼,退拍時我突然被田埂絆倒。為護手裡的家什,下意識地高舉相機來了個仰面朝天⋯⋯倒下的瞬間,老天倒是賜了我一個難得的機會,用超低角留下了這幾張現場感十足的照片。值吧?
道遠「騎驢」(摩託)攝像,跑在趕船隊伍的前面,目睹了這狼狽不堪的一幕,拍完「水塘沉船」後急忙過來看我。跑不動了,叫他去水塘抓幾張戳鬼入水的鏡頭。
這壞小子,忙著水塘沉船還不忘回頭抓一張俺偷懶抽菸的鏡頭。
隨後,我們坐上一輛「體力不支」的摩的,歡實在鄉野小路上。
曾老師駕駛,我倆坐後,跌跌撞撞地追趕已經遠去的大隊伍。三人同乘,超重啊!
醮日
盛大的鄉村節日盛典
醮日,俗稱「五供日」。五供,指香、花、燈、酒水和果品,泛指豐盛的貢品。醮日,是醮會的正日和高潮。龍舞、獅舞,挑花籃,八音班,武術表演,唱大戲,放生,一應俱全,廣場表演,巡遊鄉裡,熱鬧非凡。
滿場太平景象的都塘
焚香
發稞、水果
酒水、魚肉
各色紙紮供品
合境平安的主題
、龍舞隊
獅舞隊
武術隊
花籃隊
放生
都塘八社的隊伍
鄰村助興的隊伍
喜氣洋洋的村民們
節日都塘 合境平安
擺幽
施孤宴鬼的儀式
五供日當晚,打醮的最後一夜,是施孤魂野鬼的專場儀式。夜幕下,幽場格外森人。你家的亡靈就是人家的鬼,每人的感覺是不同的。此時,一起回來同場吃酒席。幽場下午太陽落山前已經擺好,等待著今晚孤魂野鬼的一次大聚會。
幽場的一頭搭起了竹棚,指引孤魂野鬼回來接受施食。
大士大王率城隍、判官等到此鑑場。一家一戶豐盛的酒席擺放在地上,點起紙燈,燃燭焚香。
相隔一條土路的靈棚對面是祖先亡靈們的寓所,一位孤零零的大媽在上香,默默祈禱。
我的鏡頭對準了這位守幽的老鄉,遲遲難以按下:不敢驚擾。他臉龐上躍動的燭光,指間繚繞出的青煙,似乎把我也帶進了冥界;蠟燭在冷風中搖曳不停,忽閃忽閃⋯⋯
師公在醮場守夜念經,整晚不停,儀式進行到凌晨時分才結束。
送神儀式是我最為期待記錄的場面之一。可我已經疲憊不堪,奔跑了一天的雙腳落地兒就疼得鑽心。小朋友們勸我上半夜躺一會兒。臨走前,我還叮囑曉東、道遠:午夜開始燒紙紮時提前把我叫醒吧。沒曾想,一覺到天亮也無人呼我。原來,現場幾個小壞蛋合謀騙了我:別叫劉爺了,讓他好好睡一覺吧。於是,錯過了時機。還好,他們提著我的相機留下了震撼人心的這些精彩場面。
「搶孤」是擺幽的高潮。村民們爭先恐後地爭搶祭品,搶到者為得福沾吉、避禍祛災。此前靜寂幽暗的幽場,頓時一片歡騰。
原來,「紙船明燭照天燒」是醬樣子!監場的大士王、判官諸神,乘著衝天而起的熾烈火焰,打道回府了。
謝神
一場盛大的酬神宴
翌日,家家戶戶來到醮場擺桌,這是一場酬神盛宴。戲臺唱著酬神大戲,醮場一派喜氣洋洋。散場後,每家每戶把擺桌供奉的冥幣集中到醮場的焚燒爐焚燒,再把供桌、米鬥和供品等用籮筐挑回家。都塘,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活狀態。
醮場上擺滿了一家一戶的宴席
擺宴席的老奶奶
酬神大戲
戲臺撒米送福
雨傘成了搶米神器
為諸神送冥幣
息醮後撤供回家的村民們
都塘,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活狀態:安寧、祥和
【回放】都塘打醮:與神共舞的鄉村野史
(一)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給都塘人
送上一份兄弟的春節祝福
遙祝
都塘
合境平安 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