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蜀中有三父子一同進京趕考。
那一年,常州知州正在思考著王朝的諸多弊端。
那一年,北宋王朝走到了盛世的頂點。
那一年,宋仁宗嘉佑二年。
科舉制度,從隋唐伊始,到清末廢除,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其間,有無數人通過科舉一朝成名,成就一番豐功偉績。因此,也產生了眾多有名的進士榜,而在千年的科舉裡面,嘉佑二年的進士榜絕對算濃墨重彩的一筆。
嘉佑二年科舉的主考官為歐陽修。
這一場科舉各科共錄取了899人,其中進士388人。這些人中,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就有十多人,出名的有蘇軾、蘇轍、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
蘇軾、蘇轍兩兄弟不用多講,想必大家都知道。曾鞏可能很多人了解不多,但肯定知道他和蘇氏兄弟一樣,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程顥、程頤被稱為「二程」,是中國北宋時期著名的理學家和思想家,「程朱理學」中的「程」就是說的他們,「程門立雪」中的老師就是程頤。
張載是理學學派之一「關學」的創始人,他有一句話成為了歷代讀書人的終極理想,為無數心繫民生的學者、大儒所推崇,那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另外,著名將領种師道就是其弟子。
曾布、呂惠卿、章惇和王韶可能大家就不是特別了解,但那是因為這四人的主要成就都在政治上。
呂惠卿是新黨第一幹將,曾布和章惇也是新黨的主力之一。
王韶作為一個文人軍帥,抵禦西夏,熙河開邊,先後收復了宕、疊、洮、岷、河、臨(熙)六州。王韶本想乘勝追擊,繼續蠶食消滅西夏,結果王安石被舊黨攻擊下臺,王韶失去了支持,也失去了消滅西夏的機會。
司馬光甚至主張以德教化西夏,直接割讓米脂,浮圖,葭蘆,安疆四寨給西夏。
於今為之,止有二防,一者返其侵疆,二者禁其私——《上哲宗乞還西夏六寨》司馬光
從整體來看,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和王韶屬於新黨;蘇軾、蘇轍、張載、程顥、程頤則屬於舊黨。新黨多在於朝堂上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而舊黨由於大多被驅逐出朝堂,所以大多寄情山水,長於文學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