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
北宋嘉佑二年科舉考試的進士錄取名單,無疑是中國歷史上份量最重、名氣最大的一張龍虎榜,堪稱千年科舉第一金榜。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一年考取的進士中有不少人深深影響了北宋的文壇、政壇和思想界,並產生了好幾位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大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首先來看這一科的主考官,是號稱「一代文宗」的歐陽修。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凡是上過中學的人都背誦過,其影響之大無需多言。
這一年,蜀中有父子三人赴京趕考。父親是蘇洵,兄弟倆則是大名鼎鼎的蘇軾和蘇轍,父子三人就佔去了唐宋八大家中宋六家名額的一半,可謂神人也。有趣的是,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以為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蘇軾被判第二。後來的殿試,蘇軾、蘇轍兄弟兩人皆進士及第。
剛才提到的曾鞏,雖然比不上歐陽修與蘇軾,但也是八大家之一的人物。這一年曾鞏與其弟曾布一起,也都考中了進士。
程顥與張載
除了八大家中的四人,這一年的進士裡還有兩個大思想家,一個叫程顥,另一個叫張載。程顥、程頤兩兄弟是《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的學生。他們共創了「洛學」,為儒家的理學奠定了基礎,世稱「二程」。張載呢,就是說出了著名的橫渠四句的那位。這四句話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另外,這一科共有9人官至宰相,其中包括呂惠卿、章惇、林希。尤其呂惠卿,是王安石變法的二號人物,協助王安石推行了很多新政,是一位極其出色的實幹家。 章惇也是個奇人,不僅自己中了二甲,他的侄兒章衡竟還是這一科的魁首——狀元。同為本科進士的王韶是北宋名將,官至樞密副使,以「奇計、奇捷、奇賞」著稱,被戲稱為「三奇副使」。
那麼這一科的前三名都是誰呢?說出來都不認識,分別是:狀元章衡,榜眼竇卞,探花羅愷。不過能在科舉上把後世公認的大文豪和思想家比下去,也是莫大的光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