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寫情感文字的人,是怎樣的一種情懷

2020-12-14 冰心情感直通車

曾幾何時,喜歡了宅,喜歡了獨處,喜歡聽音樂的同時寫一些內心深處那些不為人知的情感故事以及脆弱的內心感受。與其說是寫給別人看,不如說是寫給自己看,自己進行情感傾訴的一種減壓,舒緩自己的一種方法。

我個人覺得,喜歡寫情感文字的人有以下的五種特質:

01喜歡寫情感文字的人,內心情感是比較豐富人

喜歡寫情感文字的人或多或少會被文章中的某個章節所感動,其實不完全是被故事的某個人物所打動了,而是被自己的某些狀況與其文章中的情感及情感經歷有些相似,被自己的某些經歷所感動。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節中,甚至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身邊的喧譁。真正做到了共情,共性,感同身受。因為聽到太多的情感故事,看過太多的情感方面的書,內心的情感也就逐漸地豐富起來。

02喜歡寫情感文字的人,內心往往是孤獨的

看過太多的情感美文,聽過太多的情感故事。忽然發現知道得越來越多的東西時,每到夜深人靜時內心就會更加的孤獨與寂寞。孤獨的原因是明明身邊有很多的朋友,但是卻發現他們越來越不懂自己了。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獨處,一個人聽歌,一個人……久而久之,被他們視為異類,脫離了他們之後,才又一次發現,自己是真的很寂寞。經常寫些抒發自己情感的文字,藉以讓其陪伴自己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但是朋友之間的情義也得需要珍惜的。

03喜歡寫情感文字的人,是很想找到一個真正懂他(她)的人

很想找一個真正懂自己的人,真的是很難找到。通過寫情感文字,能找到一些能產生共鳴的網絡朋友,通過文字能與讀者建立連接,也會找到一些志同道合,有著對文字喜愛的朋友,產生共鳴懂自己的人。

04喜歡寫情感文字的人,大多善解人意

在不斷地去傾聽人們的情感故事,不斷地去讀情感文章,不斷的收集情感素材,不斷地看有關情感方面的電影及電視劇,不斷地去了解一些情感方面的東西,不斷的寫作的過程中。會更能了解別人的心理狀況。知道別人想要什麼,就會給他(她)什麼,善解人意,其實也就是為對方著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換位思考」說白了也就是懂他(她)……

05喜歡寫情感文字的人,覺得文字是有靈魂在裡面的

其實,文字是有靈魂在裡面的,通過文字的描述,會帶給大家帶來一個畫面,時而使人悲痛欲絕,時而叫人開心愉悅,時而又叫人喜之而泣,時而又叫人感動至極,文章的跌宕起伏,人的心情也會隨之上下起伏,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好的文字與筆者建立了連接,與讀者建立了連接。讀者與筆者產生的共鳴,文章有靈魂的注入,讓讀者在讀的過程中感同身受。能帶給他(她)更為真實的情感體驗。能在文章中帶給讀者人生的啟迪及行進的方向,是心與心的連接,是心靈的碰撞……

編制結束語:喜歡寫情感文字的人,有自己的一種獨特的情懷,別人有些時候很難懂,但是沒關係,只要讀者能懂,對於喜歡寫情感文字的人來說是一種鼓舞與激勵,沒有什麼能比得上讀者的贊與評論更能讓寫文字的人更為高興的事情了,因為有了你、有了你們,喜歡文字的我就會一如既往地堅持走下去……

圖片來自網絡,圖片與本文無關

請多關注,更多精彩與你分享

相關焦點

  • 文字是一種有魔法的東西
    前段時間朋友送給我一個很小的小本子,是我很喜歡的風格,輕古典而文藝。平時刷微博或是看書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心動的句子,用這個本子來摘抄的話,倒也是再合適不過。文字是一種有魔法的東西,可以穿越時空,也可以留住現在。
  • 寫在衣服上的長文字:又親密又個性
    這也許是由於墨水永久留痕的屬性,寫在紙上的字無法通過電腦的撤銷鍵(Backspace)將其刪除得不留任何痕跡,因此人們也越來越感受到手寫體的珍貴,比簡短的文本更有價值。"英國《時尚》雜誌記者伊莉絲·布勞丘克(Eliseé Browchuk)寫道,「儘管日益發展的技術為我們提供了隨時隨地與任何人聯繫的方式,但屏幕上的文字無法準確複製隱藏在手寫體之後的隱秘情感。」
  • 情感孤獨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你是否也感同身受呢?
    情感孤獨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 ?感覺自己是一座孤島,怎麼都無法和外界連接,感覺到空虛感時時刻刻充斥著自己。這就是匱乏情感支持的樣子。 我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孤立無援的。 我本是一個天性外向的人,卻從小就被關在家裡,沒有朋友,也沒有父母陪我。
  • 散文情感質量的高低取決於什麼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前者就主題傾向而言,主要是關於社會、國家、民族和人性、文化等方面的情懷和思考;後者主要是個人生活情懷,以「親情、愛情、友情」和「種花養草」「喝酒飲茶」「談禪論道」以及「修身養性」等等為基本表現內容,以堅守文學的自律性和純潔散文品質為己任,注重作家「自我」或以主體「內宇宙」,並且以「小我」體驗為情感邏輯起點。
  • 與文字對話——寫作的快感
    寫作的快感文字是感情流露的載體,語言是心靈情感的寄託。生活中的某個人或某件事,為之受到觸動或啟發之後,把這種情緒用語言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讓快樂得到升華,讓悲傷得到宣洩,讓當下更充實,讓回憶更美好。所謂寫作的快感,是即興的,愉悅的,酣暢淋漓的。它不取悅於某個人,也沒必要有意義,你只需專注此時此刻。與文字的對話,更像是一種無聲的陪伴,你可以毫無保留地訴說,隨心所欲,暢所欲言,沒有顧忌,沒有負擔。
  • 《文心》:還想讀不用文字寫的書
    「還想讀不用文字寫的書」「還想讀不用文字寫的書」這句話是《文心》中的一句。我第一次看到文字組成的這句話時,給我的震撼是巨大的。我們每個人都要「讀不用文字寫的書」,並且終身適用的。我第一篇文章寫的就是《文心》讀後感,當時寫的是第一章到第十四章的讀後感。今天看到的是十九章,讓我生出很多感慨,於是我單獨寫就這篇讀後感來和大家說說。
  • 農村春節趕集好熱鬧,趕的是一種寄託,一種逢集必趕的情懷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百度作家「遠山望芙蓉」,歡迎大家和小編一起來到遠山望芙蓉講壇,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農村春節趕集好熱鬧,趕的是一種寄託,一種逢集必趕的情懷」,歡迎大家的閱讀,同時也希望大家喜歡。如果您喜歡小編的作品,或者覺得小編的作品非常有趣的話,就請點個讚加個關注吧,您的每一個點讚和關注都是小編工作和生活不懈前進的動力!趕集,一種民間風俗。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農村也開始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商鋪林立,門庭若市,大街上車水馬龍,人來客往。但是「趕集」這一民間風俗,在我們農村地區仍然盛行著。
  • 徜徉在文字海洋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徜徉在文字海洋是一種美好的享受我自幼喜歡文字,但這決不代表自己寫的作品有多好,只是覺得徜徉在文字海洋是一種美好的享受。喜歡文字和那些喜歡喝酒的,喜歡聽歌的,喜歡運動的,喜歡跳舞的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僅僅是一種愛好和心靈的寄託而已。
  • 葉聖陶《怎樣寫作》6句話道出寫作真諦,文章這樣寫才會有靈魂
    關於怎樣寫作,記住這本寫作必讀書目——葉聖陶先生的《怎樣寫作》——中的6句話就夠了。寫作4年所有體悟都逃不出這6句話,剩下的,就是行動,去寫,去刻意練習。《怎樣寫作》一書中體現了葉聖陶寫作思想中的三個基本觀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 好心情從哪來|寫日記——用文字來治癒你的情緒
    日記有很多分類,工作日記、生活日記、親子日記,可以流水帳式記錄一天,也可以寫復盤日記、情緒日記、覺察日記等等;寫作時間可以晚上、早上、白天隨時記錄等;我們不必刻意遵照某種格式,根據自己的時間、需求,選擇你最能堅持下去的方式,用文字記錄下你的所思所想。
  • 秦朔、葉檀、陳斌……七位媒體老手告訴你:怎樣寫評論?
    後來,每天寫評論、編輯評論,慢慢摸索出了捕捉好選題的方法。 評論要為公共事務而寫,這是選題的一把標尺。評論與新聞一樣是易碎品,但我們可以寫出獨家評論,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出圈、撈乾貨、帶私貨、向評論大家學習,每一種方式都是好選題的探尋之路。
  • 我喜歡在秋夜中思考,用文字寫下對秋天的情懷
    或遠或近的牛鈴敲著鄉人來來往往忙於秋收的腳步,那紅的高梁、黃的稻穀,將阡陌之間的原野潑染成豐收的主調,或絲或團的雲兒在田野上方那瓦藍瓦藍的天空中輕輕浮過的時候,間或有許多莖兒葉兒們淺吟低和著與春季裡拔節時交相呼應的韻律,裹挾著叮叮咚咚的牛鈴兒聲,擊打著農人舞刀弄鐮的節拍,那大抵也該歸屬於蘊含交響樂的舞蹈史詩了吧。
  • 你看到的文字,可能是機器人寫的
    一、AI寫作的應用現狀文字是我們最常用來傳遞信息、表達情感和態度的文字,私人簡短精煉的廣告語、每日海量的新聞稿件、表達作者態度的詩歌和評論……讓AI來寫作一般遵循從易到難的邏輯,先篇幅短再篇幅長、先模板化再半自動化再完全自由發揮。
  • 小鹿情感:如何快速放棄喜歡的人?如何放棄愛而不得的人
    那麼你更多應該考慮著怎樣去離開這個人,如何快速放棄喜歡的人? 小鹿情感認為一定要學習起來,想想在愛情中自己一味地在付出,已經打破了自己的底線,妥協到無地自容了。這樣還不能受到那個人的認可,也不能得到那個人的喜歡。你已經沒有退路了,此時的你就應該選擇瀟灑地轉身而去。小鹿情感覺得想要從這段感情中走出來,或許會經歷一些困難。
  • 怎樣的寫作者才能走得長遠?
    然而和其他商品一樣,這一文字商品也有很多假冒偽劣。一打開自媒體平臺,博人眼球的文章撲面而來,什麼小三啊,出軌、家暴、情殺,明星風流韻事等等。作為一個寫作新人,我自己第一篇也是寫的一則身邊發生的出軌新聞,流量很不錯。
  • 滿文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字?
    所以說,記載了清朝300多年歷史的重要文字之一滿文,其歷史至今也不過四百餘年。然而如今,全國滿語翻譯和研究人員不足百人,在民間也僅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些滿族村屯的少數幾位老人仍能使用純正的滿語進行交流。   滿文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字?是誰創製了滿文?它的生命力緣何這樣脆弱?
  • 畫畫這樣的小物件,從中體會些大情懷,讓素描變得有趣一些
    因為繪畫和情感的關係,喜歡繪畫的人們,通常藉助繪畫的表現形式表達某一時刻的某一種情感。有時翻看起來會覺得有些滑稽可笑,也會憶起一段往事。不管是表達怎樣的情感,當你看著眼前的一幅畫時,總是會有與之相關的情景(畫面)在腦中湧現。這一段算是廢話的話也許正是此刻的心境吧。
  • 「美文悅讀」讀溫暖的文字,過陽光的生活
    01大家都知道「半杯水」的故事,樂觀的人看到自己所擁有的,而悲觀的人只看到自己失去的。同樣的境遇,完全不同的感受,這源於認知上的差別。就像很多時候,兩個人遇到的困難差不多,但是因為認知不同,就出現了不同的結果。有的人一蹶不振,而有的人越挫越勇。
  • 你不喜歡就不行?!我就是喜歡男人又怎樣
    ——小G的情感語錄誰不都是背負了各種感情在孤獨前行……文字:小基插圖來源於網絡,與文章無關,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及故事不代表文章配圖中的人物。人和人的之間情感真的是太微妙了,不吃辣的人不理解喜歡吃辣的人,不喜歡吃臭豆腐的人不理解喜歡吃臭豆腐的人;但是很多人又容易被一部電影裡別人的表演出來的故事感動到痛哭流涕,又容易為身邊受到不公的人到憤慨。
  • 西川、孫甘露、蘇童他們怎樣寫高考作文?
    7月7日晚上,理想國舉辦了一場名為「我和我的同時代人——我們都曾經從高考作文開始」的線上直播,梁文道及第三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評委作家蘇童、孫甘露、楊照,詩人西川及音樂人張亞東就他們時代的高考作文怎樣寫和寫什麼,以及各自青年時代的創作進行了對談。7月7日,是高考考語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