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17家入選,15家在南京

2020-12-23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王健 通訊員 熊娟) 第二屆江蘇軟體產業發展大會近日在南京舉行,2020江蘇省軟體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規模型)榜單出爐,17家入選,15家在南京,寧企焦點科技等入選,展現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發展水平。 

  大會由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擔任指導單位,江蘇省軟體行業協會主辦。2020江蘇省軟體核心競爭力企業評選,採用統計性評價和行業專家評議相結合的方法,對軟體企業的企業規模、經營業績、研發能力、創新成果、質量保證等維度進行層層審核,嚴格篩選,於眾多企業中優中選優,最終圍繞規模型、成長型、創新型等方面選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南京在主要類型榜單中均表現出色。 

  梳理榜單,記者發現,2020江蘇省軟體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規模型)榜單中,共有17家企業,南京企業佔據15席,包括南瑞集團有限公司、焦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另外兩家公司來自無錫和蘇州。 

  此外,2020江蘇省軟體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成長型)榜單中,共有11家企業,南京企業佔據3席。「創新型」榜單中,共有83家企業,南京企業佔據21席。「出口型」榜單中,共有3家企業,南京企業佔據2席。 

  南京獲獎企業代表焦點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已在信息技術、網際網路技術、移動技術、大數據技術、AI技術等方面有了深厚的積累。以旗下中國製造網為例,中國製造網已經從最初的信息展示逐步拓展到外貿流程的全場景,利用大數據、AI等技術手段,實現貿易全鏈路的數位化、智能化以及全球化智能營銷體系,為中小企業構建智慧外貿。「十四五」開局之年即將到來,軟體產業日益成為構築核心優勢、實現國際領先的關鍵領域。焦點科技也將繼續以「竭盡全力創造客戶認可的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為使命,結合新技術,推動新模式、新業態的構建,助力江蘇軟體產業迎來新發展,助力更多產業的轉型升級。

相關焦點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落子」高校下「大棋」
    三年內從各板塊選派100名科技人才專員,駐點對接全國100所重點高校院所,精準抓實產學研深度合作——去年底,南京啟動「百校對接計劃」,首批來自全市15個高新園區和相關產業發展平臺的32名科技人才專員派駐至北大、清華等32家省外高校院所,加強校地融合發展,服務創新名城建設。   這批科技人才專員對接成果如何?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匯聚傳向世界的「和平之聲」
    83年前,侵華日軍侵入南京,製造了滅絕人性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這段歷史是南京城市永久的沉痛記憶,是每個南京人刻骨銘心的傷痕。  經歷過苦難的南京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貴,在推動和平理念傳播方面不遺餘力。
  • 南京多家企業入選「2020中國產業網際網路百強榜」
    中國江蘇電子商務大會在寧開幕我市多家企業入選「網際網路百強榜」 12月3日,由江蘇省商務廳、南京市政府指導,南京市商務局和建鄴區人民政府主辦,託比網承辦的2020中國江蘇電子商務大會暨中國產業網際網路年會在南京開幕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我的南京」APP實名註冊用戶數突破600萬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俞又丹) 12月23日,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我的南京」APP六年來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截至2020年12月15日8時11分3秒,「我的南京」APP累計實名註冊用戶數已突破600萬人,比去年年底淨增134萬人,約佔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的70.6%。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專家縱論打造「南京會展」超級IP
    南京在展覽面積、展會數量上均進入全國前十,作為「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之一,在新格局中找到新定位——按照「一產業鏈一知名會展」的思路,正加速形成本地產業深度融合的城市會展業新格局。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南京市分會會長梁潔介紹,我市正聚力軟體和信息服務、新能源汽車等8大產業鏈,南京產業會展將關注八大產業鏈強鏈、補鏈的重點領域,針對每個產業鏈培育或引進專業產業會展項目,讓會展成為產業的高質量賦能平臺,形成「產業—會展—產業」之間的良性循環,深度融入南京產業的鏈式整合和集群發展,促進會展經濟與產業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從零起步,六合高新區邁上發展新臺階
    創新,是南京鮮明的城市氣質和強勁的發展動力。而高新園區,則是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主陣地。初冬時節,氣溫轉涼,但在棠邑這片熱土上,六合高新區卻處處湧動著創新創業的熱潮。  2017年12月,六合高新區「向陽而生」。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他們,在平凡崗位書寫優秀
    南京共有8人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南京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榮獲「全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受表彰個人和單位總數在全省排名第二。   此次南京獲獎的8位優秀農民工中,有農業領域的創業老闆,有家政服務業的金牌月嫂,還有來自製造業的一線焊工等,他們不僅在本職崗位上勤奮學習鑽研技術,也在各自行業發揮著模範帶頭作用。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樂小星公益大闖關即將亮相南京
    「南京體彩」官方微信 「南京體彩」官方微博12月17日, 「樂小星公益大闖關」即將在南京亮相,播撒快樂與溫暖,傳遞公益正能量。   「樂小星公益大闖關」亮相期間,現場設置了可以拍照曬朋友圈的愛心發射器、通過趣味摸高或跳遠突破自我的全能運動咖、掃描二維碼關注南京體彩的無敵幸運星等遊戲環節。成功打卡這些遊戲即可贏取帆布包、抱枕、公仔、定製氣球、鑰匙扣、指甲鉗、手機運動臂包等獎品。
  • 江蘇軟體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規模型)榜單出爐 15家南京企業入圍
    第二屆江蘇軟體產業發展大會近日在南京舉行,2020江蘇省軟體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規模型)榜單出爐,17家入選,15家在南京,寧企焦點科技等入選,展現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發展水平。2020江蘇省軟體核心競爭力企業評選,採用統計性評價和行業專家評議相結合的方法,對軟體企業的企業規模、經營業績、研發能力、創新成果、質量保證等維度進行層層審核,嚴格篩選,於眾多企業中優中選優,最終圍繞規模型、成長型、創新型等方面選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南京在主要類型榜單中均表現出色。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南京律師共誦「和平宣言」
    本報訊(通訊員 李娟 融媒體記者 徐寧) 昨天下午,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之際,市律協、市法律援助基金會共同舉辦了南京律師和平宣言暨《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實施兩周年公益宣傳活動,全市近百名律師及律師子女現場共繪紫金草、誦讀和平詩、放飛和平鴿。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助力斷案使巧勁,技術「四兩撥千斤」
    近日,南京智慧財產權法庭2020年公開招聘技術調查官工作落幕。儘管招聘方就學歷、工作年限、職稱做出諸多要求,但這個僅招一人的崗位還是吸引了數十人諮詢應聘。   其中,超過九成的應聘者擁有碩士學歷。  2017年,郝小芳從434名報名者中勝出,與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籤下一份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進入南京智慧財產權法庭,開始全面、深入參與案件技術事實查明。   「要直面當事人,要在法官開庭時參與,要在堆成山的材料中找事實,這裡的每一天都是充滿挑戰、熱火朝天的……」郝小芳說。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缺氧不缺精神
    站在墨竹工卡縣政府門前,望著眼前的六合大道,南京市第九批對口支援墨竹工卡縣工作組組長、墨竹工卡縣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施勇君對身邊的「南京元素」如數家珍:南京路、寧墨路、棲霞大道、六合大道……這些與南京城市相關的路名,是25年來墨竹工卡人民對南京情感積澱的見證,也述說著南京對口支援助推墨竹工卡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高淳:小城圓了「大學夢」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南京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園(以下簡稱「南京高職園」)喜報連連——  位於主城的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已啟動實訓設備搬遷,明年3月,4000餘名師生將正式遷入高淳新校區;  預計今年年底,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所有樓棟完成封頂,計劃明年9月開學;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六合經濟開發區添「國字號」名片
    同時,結合智慧園區建設,積極引入社會第三方機構,形成企業服務的後臺專業智能支撐體系,通過推動數字經濟全覆蓋和大數據綜合應用,進一步推進開發區各智慧平臺系統的高效建設和運營,使企業服務更貼近、更專業、更及時、更高效。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創客」們在這裡播撒希望的種子
    東南青年匯是為青年人才專屬定製的南京青年文化社區,由南京東南公寓管理有限公司打造。記者從該公司了解到,從首家門店開業,到如今十餘家門店投入運營,服務租客突破2萬名,已有約300名「創客」在這裡開啟「造商」計劃,圓夢金陵。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多維發力 打造思政育人新格局
    他說,五四精神是一盞明燈,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心繫民族命運,心繫國家發展,心繫人民福祉,希望金科學子也可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中釋放自己的家國情懷,揮灑自己的青春汗水。   今年10月,在為學生黨員和入黨發展對象講專題黨課時,陳小虎書記又提到了青年學生應該履行新使命,展現新形象、新擔當、新作為。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水岸聯動,外秦淮河畔又添好去處
    本報訊(通訊員 虞子軍 融媒體記者 李子俊) 抱著吉他的歌手臨岸彈唱,非遺手作文創集市琳琅滿目……近日,水木秦淮藝術街區舉辦鯨喜節暨D棟開街儀式,近30家文化藝術類商家齊齊迎賓,和外秦淮河遊船實現「水岸聯動」,市民遊客又多了一個遊玩好去處。
  • _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寶應130家洗車行中,就有46家私取地下水,如此高的比例,其他城市是否同樣如此?    @錢江晚報:#自家別墅竟然上了電視# 在杭州工作生活的林女士,5年前在老家慈谿買了一棟別墅,後來一直沒回去住過。去年,林女士突然在一部熱門電視劇上看到,自家別墅成了劇中女主的家。憤怒的林女士將別墅物業、電視劇出品方、播放平臺等一併告上法院。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聚力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全球創新城市
    代表委員熱議  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布局,推動重點科創平臺建設  「我是5年前來南京工作的,親身感到南京是一年一個樣、五年大變樣。」市人大代表餘宏明說,政府工作報告回顧總結「十三五」期間南京社會經濟發展成績,他感觸特別深。尤其是持續三年多的創新名城建設,有力支撐推動了南京高質量發展。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關鍵詞︓穩中有升
    中華網房產江蘇站總經理 黃杰  響應中央「房住不炒」策略,2019年5月以來,南京樓市正式進入「四限」,投資客炒房之路逐漸被打壓,但樓市也並沒有因此低潮,反而逐漸呈現平穩上升趨勢整體來看,隨著人口不斷湧入南京,各類產業落地,剛需買房、改善換房等各類需求在南京依舊強烈。  因此,預計2021年南京樓市將延續2020年趨勢的平穩上升,但各大城區樓市分化將更加明顯。如河西、江北核心區等地,搖號搶房依舊會持續,六合會出現走高趨勢,但青龍山生態新城、正方新城、祿口,包括溧水、高淳應該還會保持原樣,庫存壓力依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