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年間,戰地攝影家卡帕的回憶錄,已經至少出了五個不同版本、不同書名的中譯本,這也許是1954年已辭世的卡帕的幸運。
近日,卡帕回憶錄又推出了最新中譯本《顫抖的鏡頭——卡帕自傳》,該書書名與以往版本相比有了很大變化,讓一些讀者誤以為這是一本全新內容的圖書,結果買回家才發現,跟以前自己買的另一本書差不多。公版書翻譯的亂象由此可見一斑。
錯掏腰包讀者嘆「活該」
最新推出的這本《顫抖的鏡頭——卡帕自傳》,由金城出版社推出,該書三分之一內容為卡帕的自傳,餘下為卡帕拍攝的照片。
網友「黑眼睛姑娘」吐槽道,買到《顫抖的鏡頭》後,看完第一段就覺得眼熟,「把以前買的那本《失焦——卡帕戰地攝影手記》翻出來一對比,果然是不同翻譯、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同一本書。」錯買了這本書,這位網友對此自我檢討說,自己是因為沒仔細看介紹而輕信了中文譯名,「關鍵是兩本書封面上都有鬥大的『Slightly out of Focus』幾個字,我居然視而不見,算是活該了。」
市面上「卡帕」一書至少有五種不同版本,最早面世的是2005年3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的《失焦——卡帕戰地攝影手記》,同年5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焦點不太準:卡帕「二戰」回憶錄》,2010年八方股份有限公司又出版了《失焦——羅伯·卡帕「二戰」回憶錄》。去年,灕江出版社再度推出《失焦——卡帕傳》;而最新的版本由金城出版社近日出版,名字則變為《顫抖的鏡頭——卡帕自傳》。
書名不同譯文有優劣
細看這些書,發現譯文也有區別,不過,以最新出版的版本來說,在譯文上似乎不具有任何優勢。比如,灕江版書中頭一句話是「絕對沒有必要再清早即起」,而在金城版裡,是這樣表述的:「現在不必早起了」。此外,為了表現卡帕的落魄、失意,灕江版如此寫道:「電話鈴不響,我便不想動彈」,而金城版是「電話不響的話我是絕對不會動的」。灕江版讀起來更簡潔、更有味道。
卡帕回憶錄中,其中有章節涉及到著名的諾曼第登陸。有一章寫的是卡帕登上了美國蔡斯號,但在描述戰前早餐這一情景時,不同版本的表述也不同,金城版寫道:「但是戰前的我們好像都沒有什麼胃口,大部分美味都剩在了盤子裡。」而廣西師大版的翻譯是:「但我們進攻前的胃口都被其他事情佔據了,所以大多數美食都留在了盤子裡。」後者的意味更豐富。
還是在這一章節,一些名詞的譯法也截然不同,廣西師大版裡的「進攻駁船」,在金城版就變成了「登陸艇」;廣西師大版的「升降機」,在金城版是「起重機」;出現在廣西師大版的「家信」,在金城版裡是「遺書」。當然,對於讀者來說,到底哪個更準確難斷定。
隨意改書名其實是下策
按理說,一本外文書出現五個中文版本,並沒有什麼稀罕的。卡帕回憶錄創作於1947年,卡帕已於1954年離世,因此他的這部回憶錄也順理成章地進入了公版領域,也就是說,無論是誰都可以自由翻譯、出版這本書了。
但作為一部已經堪稱經典的回憶錄,競相出現不同書名,意在何為?灕江版和人文版卡帕回憶錄譯者張熾恆介紹,經典圖書有不同的名字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因為不同時期譯法有所不同,像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就曾被翻譯成《戰地鐘聲》。二是出版社故意為之,「就經典而言,書名往往統一、固定,《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老人與海》版本很多,但書名從沒變過。」因此他認為,出版社頻繁更換書名,完全是為了商業利益考慮,為了奪人眼球而採取的營銷策略。
張熾恆認為,按照英文版原書名來看,翻譯成「失焦」或「焦點不太準」都合適,但「顫抖的鏡頭」就譯得和原意相差很遠,顯然是出版社故意為之。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庫主編褚盟也認為,這是出版社一種無奈的做法。「現在出版社缺少好的選題,不得不投入到公版書領域,但為了增加與同類圖書的競爭力,難免從書名上動心思,而出此下策。」
在褚盟看來,對於經典之作,隨意改動書名是對經典的一種不尊重,「不斷重複推出經典公版書,不該總在書名上下功夫,而更該在裝幀、導讀,以及翻譯的修訂上做得更精。」
建議
首譯者原創書名應得到保護
我們允許有不同的翻譯成果存在,但更需要有合理的機制出臺,以保護原創創意。而對首譯版書名、知名書名予以版權保護就值得提倡,這樣做至少能避免給讀者帶來麻煩。
書名與作品一樣是著作權人思維創作的成果,理應同等給予版權保護。但目前我國《著作權法》只保護作品,並不保護書名,結果是,沒有納入保護範圍的書名往往被人「合法」地侵犯。
我建議,首譯者如果尊重原著,譯文優秀,就可以到版權機構登記書名,並經過版權機構認可後,進入版權保護程序。有了書名的版權保護,將會避免這些年盛行的隨意篡改書名、惡搞書名,甚至一些大肆跟風、惡意傍書名的出版亂象。
——原譯林出版社社長李景端
支招
買公版書看譯者,盯出版社
現在公版書翻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讓人難辨真假。按照我的經驗,如果讀者能到實體書店購書,完全可以多花時間慢慢翻看一下,文字感覺的優劣還是能辨別出來的。如果在網上購書,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譯者的情況,雖然不算完全準確,也會有所幫助。此外,出版社可以在書上增加譯者的介紹,敢於介紹,至少說明譯者還不錯。
此外,一般不要買所謂改寫、編譯的書,多人合譯的書買起來也一定要慎重,厚一點的書二人合譯還可以接受。
——《泰戈爾詩選》譯者、翻譯家張熾恆
讀者儘量選擇有品牌的出版社、有專業資質的出版社,在翻譯圖書良莠不齊的情況下,這是比較穩妥的辦法。
——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韓衛東 記者 路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