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三大女強人之許葉芬:其貌不揚,卻能力出眾,興旺百年家族

2020-12-14 騰訊網

女人能頂半邊天,很多男人認為這句話誇大了女人的實際作用;女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很多男人認為女人只能依附男人而活;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很多人認為女人治國,國定亂,女人管家,家將窮。難道真是這樣嗎?不妨領略同仁堂歷史上這位女強人的風採。看看她是如何憑著自己的勇氣與智慧,在危急時刻,大顯身手,力挽狂瀾的。

晚清一對小新郎新娘

同仁堂重回樂家之手,黑胖姑娘嫁入樂氏家族

1880年,同仁堂的樂氏家族的中興人物樂平泉去世。據樂家後代子孫回憶:「老祖印川公(後代對樂平泉的尊稱),身材高大,面白鼻直,待人寬厚,儒雅俊朗。」為何樂家人稱這位印川公為中興人物呢?因為,同仁堂在乾隆時期曾發生一次大火,損失慘重,以致於樂家人再也難以維持同仁堂的生意。最終,經過朝廷的幹預,同仁堂的主要經營權轉手當時的御醫張世基。此時的樂家只能從同仁堂中分些錢,並不能插手經營的事務。

就這樣,一百多年間,同仁堂雖幾易其手,但樂家子孫中無人有能力奪回祖上的同仁堂。直到第十代子孫樂平泉的出現。樂平泉不甘心祖上創下的基業始終掌控在別人之手。於是,根據祖上的秘方與自己對秘方的研究獨制了一些丸散。沒想到,這些丸散藥效很好,受到京師百姓的歡迎。隨之生意越做越火,樂平泉也漸漸積累起資金與經驗。而此時的同仁堂卻因外姓人經營不善,一日不如一日,不得不提出與樂平泉合作。就這樣,樂平泉憑著自己獨制的丸散與管理經驗,逐漸向同仁堂的管理層滲透。最終,樂平泉用了十二年的時間,將同仁堂從別人手中「奪」了回來。從此,結束了同仁堂在外姓人手中長達九十年的歷史。樂家也正式掌管了同仁堂。

同仁堂老藥鋪

之後不久,樂平泉又迎來一件人生喜事。那就是一位名叫許葉芬的姑娘成為樂平泉的新娘。這位叫許葉芬的姑娘,矮胖身材,面貌較黑,出身望族,文化水平較高。二十三歲的許葉芬作為續弦嫁給四十歲的樂平泉。夫妻雖相差十七八歲,但兩人相濡以沫,相敬如賓。說也奇怪,樂平泉直到四十歲與前妻沒有一兒一女,但自從與許葉芬結為夫妻。家中相繼添了四男四女。許葉芬不僅是樂平泉的賢內助,更是丈夫生意上的得力助手。夫妻倆的婚姻持續了三十年,也共同經營同仁堂三十年。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夫妻也總會有一個先離開對方。樂平泉七十歲時,留下四兒四女,離開了陪伴他三十年的妻子。對於丈夫的去世,許葉芬心裡極度悲傷,但表面上還要保持鎮靜與堅強。因為,在外人看來,同仁堂的當家人樂平泉去世,也意味著這個家族與同仁堂都失去了主心骨。當時,很多人議論同仁堂的命運,並傳言「同仁堂沒有幾天好日子過了,看看她們孤兒寡母,等著他們蹲橋頭,抱砂鍋吧!(做討飯的乞丐)」但誰也想不到,樂家的女人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卻比男人還要堅強。

許葉芬

面面俱到處理事務,事無巨細經營同仁堂

許葉芬不能看著樂家就此淪落下去,更不能讓丈夫辛苦「奪」來的同仁堂再次落入別人之手。許葉芬強迫自己從失去丈夫的悲痛中儘快走出來,併合理分配同仁堂的工作。她讓大兒子樂孟繁主外,讓二兒子樂仲繁主內,兩兄弟一外一內協助工作。而許葉芬自己把握全局工作。生活中,許葉芬時刻教導兒孫要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工作上團結一致,齊心合力共同經營家族事務。在對樂家子孫的諄諄教導之外,許葉芬對同仁堂的職工也是關懷備至。同仁堂的老藥工曾回憶:「許葉芬這個人實在是了不起,同仁堂上上下下事無巨細都能照料到。既有男人的精力,又有女人的細心。」那許葉芬到底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管理同仁堂的呢?早上與家人吃過早飯,許葉芬會與兒媳、孫媳一起在家中的藥房包藥。有人會問,難道樂家的女人還要親自動手製藥嗎?

可以這樣說,只要嫁到樂家的女人都要參與製藥的工作。雖然這些女人是少奶奶的身份,但仍要親手參與勞動。尤其一些需要包金箔的藥更需要樂家女人親手包。一是,女人心靈手巧,更適合這種工作,二是,金箔是由金子打造的極薄的金葉子,極其的珍貴,一兩金子相當於四十兩銀子,所以,不能讓外人參與。即使到後來成立了同仁堂製藥廠,在製造安宮牛黃丸的車間全部是心靈手巧的女工。這個工序極其特殊,外人不能靠近,只能隔著玻璃看,裡面的女工能用極靈極巧的手將一層極薄極薄的金衣包在安宮牛黃丸上。因此,安宮牛黃丸也極貴,在三四十年前,就能達到一千元一粒。在生產過程中要求也極嚴格,不能有一粒的誤差。在過去,同仁堂中有很多藥需要包金衣,而這些工作都是樂家女人親手去做。就連許葉芬也不例外。

包金箔的安宮牛黃丸

許葉芬與兒媳,孫媳在一起工作中,一邊包藥,一邊閒談家務,她可以順便了解家中發生的事情。此時,有些家中的事情需要這位長輩拿主意時,她會當場對晚輩做出自己的指示。家人坐在一起,有事當面提問,當面解決,這是許葉芬的作風。這種作風應用到工作中,更見成效。在午飯之後,許葉芬會親自到同仁堂的門市與藥廠中查看,發現問題,遇到問題,及時解決。這讓她對員工的工作狀態相當了解。下午五點,帳房先生會親自來向許葉芬報帳,每次她都會非常客氣的親迎親送。

同仁堂的老藥工回憶:「許葉芬還會經常到廚房,檢查為員工們做的飯菜好不好吃,誰家裡有事也會關心關心,更讓人感動的是,甚至外面的窮人家裡,有人去世後買不起棺材,給她磕個頭,她也會給買口棺材。」後來,同仁堂讓專人負責開辦棺材鋪,免費送給那些買不起棺材的人。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火殺大柵欄,許葉芬帶領全家到太原避難,同仁堂遭到嚴重損失。留守在同仁堂的員工冒著生命危險將同仁堂的匾額藏了起來。當許葉芬從太原回來之後,酬謝了同仁堂的留守員工,更獎賞了冒著危險搶救同仁堂匾額的張詡亭。這也提高了許葉芬在同仁堂員工中的威信,更讓員工對其佩服至極。

晚清大柵欄附近

工資改革提高員工積極性,良好住宿贏得員工好評

而更讓同仁堂員工佩服的是,許葉芬對員工的工資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項工資制度對現在的銷售再熟悉不過了。那就是低工資加提成或高獎金。改革之後,同仁堂的員工工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固定工資,更一部分為日工資,當時稱為「另錢」,即除工資之外的另一筆錢。這筆錢的多少取決於每天售貨藥材的銷售額,誰賣得多,誰得的多,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在當時,這無疑調動了同仁堂員工的積極性。這種工資制度一直在同仁堂延續了下來。據北京的老藥工說:「許葉芬可能是老北京藥鋪中對員工實行提成工資的第一人。這種提成工資遠遠高於月工資,並且是每天一發。」每天一發提成工資,並且高於每月工資,可見當時同仁堂每天的生意非同一般。在當時,許葉芬的這種工資改制對同仁堂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同仁堂的員工深有體會,並回憶道:「許葉芬用這個方法,即使不出去,也能把員工管住,你跑吧,你不幹活吧,你不幹活就沒有錢或者得到的錢比別人少,因此,你不得不努力去做。」

許葉芬三房樂鏡宇一家

為了籠絡員工的心,讓更多優秀的學徒進入同仁堂,在同仁堂打工的藥工的各項工資要比其他藥鋪每月的固定工資高得多。更讓員工欣慰的是,同仁堂是老北京唯一一個為員工提供固定宿舍與床鋪的藥鋪。而當時其他藥鋪並沒有固定的宿舍與床鋪,只是簡單在幹活的地方臨時用兩個凳子與木板搭建。早上開工後,還要先將木板與床鋪收拾起來,才能開始幹活。而同仁堂的住宿條件要比當時老北京任何藥鋪好得多。這也讓同仁堂的員工在同行業的員工中相當有面子。當然,同仁堂對員工的各項水平要求很高。這就是當年許葉芬管理下的同仁堂。

樂家子孫

許葉芬從二十三歲嫁到樂家,與丈夫樂平泉一起經營同仁堂三十年。丈夫去世後,五十三歲的她接手同仁堂。此時外人並不看好她,但她憑著自己的智慧與勇氣力挽狂瀾,讓同仁堂達到了高峰。對於樂氏家族的繁衍,她更是功不可沒。丈夫樂平泉四十無兒無女,自從娶了二十三歲的許葉芬後,接連為樂家添了四男四女。這就是後來同仁堂樂氏家族四大房的開始。之後,許葉芬又為同仁堂奉獻了二十七年,八十歲仙逝。下面將講到,同仁堂歷史上的另兩位女強人:一位輔助走投無路的樂家子弟開創新事業,一位讓樂家子弟至今仍掌控屬於樂氏家族的另一支同仁堂。

相關焦點

  • 位居十大招牌藥之首,同仁堂安宮牛黃丸百年長流芳
    最近,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中,中國傳統中醫中藥的獨特療效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其中,同仁堂的安宮牛黃丸作為重型至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推薦用藥,更是被納入國家衛健委第三版至第七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據了解,安宮牛黃丸是北京同仁堂十大招牌藥之首,經歷百年傳承,是傳統醫藥學智慧的結晶。
  • 同仁堂興盛離不開這個人,從藥方到經營模式,讓同仁堂名震京城
    雖然同仁堂一直是京城裡著名的招牌,但是有一段時間,同仁堂的經營權並不在樂家,在多方控制之下,同仁堂江河日下,後來經樂平泉經過多年努力奪回了同仁堂的經營權,後來又經過許葉芬改革創新,從此同仁堂步入了最輝煌的時期,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大柵欄都沒有將同仁堂打垮。
  • 「百年老店」同仁堂風光不再:三大風險壓身,交出十年最差成績單
    日前,被譽為「百年老店」的同仁堂(600085.SH)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32.77億元,同比下降6.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85億元,同比下降13.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9.24億元,同比下降7.74%。這是同仁堂十年來首次出現營收下滑。
  • 同仁堂用人之道:能者,無事可做,養之,廢者,關係再硬,逐之
    凡是百年老字號,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管理之法。尤其在識人、知人、用人方面,更是各有其道。以老北京中藥界第一藥鋪同仁堂為例,其在人事管理方面與其他藥鋪有著本質區別。對於有能力,有本事的人,藥鋪可養其一生,不讓出同仁堂大院半步,而對於那些自甘墮落,淪落成廢人的員工,即使關係再硬,同仁堂也會毫不留情地將他們驅逐出門。同仁堂行業老大專愛挖牆腳,經驗藥工只能做普工同仁堂作為老北京最具實力的藥鋪,愛挖牆腳可謂人盡皆知。
  • 曾國藩小女兒的住宅,一個家族幾代人的百年興旺,靠什麼?
    而在亂世中,有個家族依然能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家訓,讓整個家族保持了幾代興旺。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聶其壁家族的房子,聶家花園,探尋時光深處,那些海派文化中名門望族留下的精粹。在上海灘,聶家算得上是真正豪門的大家族,清代衡山望族,以三代進士、兩代翰林,以及樂善好施知名遠近。
  • 清華職員「全球傳播能力提升計劃」學員參訪同仁堂健康藥業
    清華新聞網11月6日電(通訊員 龍新力) 11月5日下午,清華職員「全球傳播能力提升計劃」第二期學員50餘人前往北京同仁堂集團健康藥業大興基地,開展實踐課程和座談交流,了解中醫藥知名企業的國際化發展之路和國際傳播經驗。
  • 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百年同仁堂賣咖啡了 老中醫藏的什麼藥
    事實上,百年同仁堂跨界成網紅,不僅僅是為了一杯咖啡,而是為了更大的目標。1中藥材+咖啡,到底能不能喝?(圖片源自同仁堂知嘛健康官微)不少網友都震驚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養生咖啡?據了解,這家非主流產品咖啡店官方名稱為:知嘛健康。而其背後的公司大有來頭——百年老字號同仁堂!據透露,知嘛健康是同仁堂健康藥業集團旗下的新業務品牌。
  • 虧錢不止的同仁堂,還能活多久?
    作者:桌球一言它是百年老店,有較高的知名度,又是中藥企業,可以「吃老本」的。日前,同仁堂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受子公司新舊產能交替以及零售藥店開店步伐放緩影響,業績出現下滑。「百年老字號」營收淨利雙雙下滑,這還是13年來的第一次。圖片來源:同仁堂官網翻查同仁堂近十年來的財報,2009年-2017年間,公司一直保持著10%以上的增速,2018年公司營收增速跌破10%,2019年更是出現負增長,不及2017年的收入水平。業內評價其「一夜回到解放前」,這樣的結論其實有失公允。
  • 東泰製藥違法廣告泛濫 同仁堂還是那個百年同仁堂嗎?
    2005年4月25日,中宣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藥監局等11個部委聯合發文明確要求:「對違法發布虛假藥品廣告情節嚴重的,應當嚴格執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相關閱讀:七年頂風違法無所顧忌 陝西東泰製藥違法廣告泛濫  哈藥集團、北京御生堂等藥品廣告違法被曝光  濟南市藥監局曝光九種藥品違法廣告 哈藥上黑榜  殷順海掌舵的同仁堂還是那個百年同仁堂嗎?
  • 日本百年品牌超2萬家,美國超1萬家,中國老字號有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老品牌跟歐美、日本的老品牌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它們的所有權已經不屬於創始家族。從這點來看,注重家族老字號的傳承,或許是歐美、日本等國家有更多老品牌傳承下來的原因之一。回到榜單上,近九成品牌為百年品牌,其中12個品牌歷史超過300年,7個創立於新中國成立之後。
  • 看國企 走進同仁堂 安宮牛黃丸是怎麼製成的
    同仁堂採用高標準的製藥技術,磨練出誠實守信的製藥道德,形成了「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的製藥特色,並世代弘揚。同仁堂安宮牛黃丸傳統製作技藝作為同仁堂製藥歷史的見證,其藥材、製劑工藝也很好地體現出了這一特色。繼承清代古方 生產歷史已逾百年談起安宮牛黃丸的配方,讓我們先回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 《詩經》:長輩的祝福與期許,家族的興旺與延續
    《詩經》中的證言:  周南·螽斯——家族之興旺  螽斯羽,詵詵⑴兮。宜爾子孫,振振⑵兮。  螽斯羽,薨薨⑶兮。宜爾子孫,繩繩⑷兮。  螽斯羽,揖揖⑸兮。宜爾子孫,蟄蟄⑹兮。  ⑴詵(shēn)詵:同「莘莘」,眾多的樣子;一說和順的響聲。
  • 彭華勇:勤儉節約——家族興旺的法寶
    彭老師,我現在是財富自由了,如何才能讓家族興旺?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其實,這裡面涉及一個基本的原則,或者說很多人聽著老掉牙的話,那就是勤儉節約。但是,我常常說,知道做不到就是完全不知道,知道並能做到就是真知道。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要輕易說自己知道,喜歡說自己知道的人,在生活中往往很多做不到!
  •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樂家老鋪同仁堂與《同仁堂藥目》
    但同仁堂沒有忘記創始人的家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20世紀初,樂氏家族曾經為製造紫雪丹發動各房將金銀首飾拿出來,放入鍋內與藥同煮,使金銀元素在藥中發揮作用,確保了古方紫雪丹的製藥質量。此事經口口相傳,成了坊間一段佳話。同時,同仁堂還利用社會救濟進行廣告宣傳。
  • 北京同仁堂隆重推出女性私護品牌——私護系列
    北京同仁堂攜手日加利針對女性私處護理推出全新品牌——北京同仁堂奢護系列。百年老字號專業人員的多年研發改進,日加利公司獨家籤約授權,品牌之間的強強聯合,八大中藥提取,兩大黑科技成分,三大專利技術,產品無副作用,關愛女性健康,就從現在開始。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一個家族綿延興盛兩三代可以依靠祖父輩的積累蔭護,可若想靠祖產興旺數代則是不可能的,曾國藩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事實,他曾經對家人說,「仕宦之家,不蓄積銀錢,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因此,「絕不留銀錢與後人」。曾國藩沒有給子孫留下任何財產,但他卻給其後世子孫留下了能夠世代不朽的真正財富,這就是以家書為體的曾氏家訓。
  • 「天下為公」,使範仲淹家族能興旺800年?
    從範仲淹對祖墳與房屋的風水事情上,可以看到範仲淹有天下為公的高尚情懷,破除了祖墳的魔咒,一直能令他的家族興旺八百年。 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是注重祖墳的安葬與房屋取捨的風水,仿佛這些能讓神靈帶給自己好運氣。人們也往往恐懼風水不好的墳墓與住宅,怕讓自己遭受厄運連連。
  • 同仁堂樂家四大房兩派之爭,一派堅信西藥更好,一派認為中藥更強
    提起同仁堂樂家大藥鋪,老北京人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老北京,同仁堂樂家老藥鋪不是成立最早的,但卻是最出名的。同仁堂的命運也是相當坎坷,曾由樂家轉手張家,再由張家交到樂家。在晚清民初,同仁堂在樂家經營管理之下發展迅速,成為老北京幾百家藥鋪中的翹楚。隨著樂家族人的繁衍,支派分立,不同名字的樂家老藥鋪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相繼成立。
  • 何鴻燊之後,這個百年家族是否還有人能扛起大旗?
    古今中外,能興盛百年的大家族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如果只看大中華圈,這樣的家族就更少了。內地的馬化騰、馬雲家族發達還不到三十年;臺灣的郭臺銘、蔡衍明家族也不過五十多年;香港的李嘉誠、李兆基家族,初代創始人還沒在背後坐鎮呢。比較出名的,影響力比較大的,恐怕只有一個何鴻燊家族興盛過百年。
  •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同仁堂
    作為中醫藥行業的老字號企業,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集團」)努力邁向高質量發展。用科學的頂層設計指導高質量發展。2019年年初,同仁堂集團聘請世界知名的第三方機構開展高質量發展戰略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