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琺科技」推虛擬偶像出道,「造星」虛擬 KOL翎Ling

2020-12-16 和訊

36氪獲悉,由「魔琺科技」與「次世文化」共同打造的網紅翎Ling已於近日出道。翎Ling由「魔琺科技」聯合「次世文化」推出,結合了兩家公司在虛擬內容智能化製作方面的技術背景和泛娛樂領域內容策劃、運營背景。

據悉,出道後翎Ling將陸續與vogue等雜誌合作,並進行日更短視頻、直播等線上線下活動。

「影響力法則」主導下的「造星」

「魔琺科技」此次推出的虛擬KOL翎Ling為超寫實虛擬KOL。與萌系、日韓風的虛擬偶像的非寫實風不同,翎Ling的風格屬於超寫實風,外貌身材極具東方特色、辨識度較高。具有「高級臉」的Ling外貌氣質也更符合國際化審美認同。

出道的虛擬偶像Ling翎的Vogue中國宣傳圖

在「魔琺科技」看來,高度寫實化的虛擬KOL優勢明顯:

天然的流量熱點。虛擬KOL依託其網絡屬性,天生具有流量熱度,更容易吸引次時代消費者關注,其亞文化代表性也使其更貼近新一代Z世代消費群體,具有更強的號召力。

極高的營銷適配性。依託完整營銷團隊,虛擬KOL的個人身份,生活方式,外貌,思想和行為,可適配不同品牌基調、內容特性進行精心設計、調整和籌劃,以滿足不同的營銷需求,精準引起消費者共鳴,進行商業變現。而超寫實的KOL則進一步突破了動漫人物和存量IP的調性限制,全面對標真人KOL,具有更強的真人替代性。

營銷價值無衰減。虛擬偶像超越了傳統KOL的屬性、類別、人設屬性,可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並免除疾病、年齡等外界因素帶來的KOL營銷價值消散,持續、高頻次地產出物料。在產出的數量和質量,虛擬KOL相較真人KOL都更可控,具有更高的潛在營銷價值。

據「魔琺科技」創始人兼CEO柴金祥介紹,「魔琺科技」在建設虛擬KOL的「基礎設施」——底層技術和美術能力方面都具有優勢:依託「魔琺科技」的智能化虛擬內容製作技術和虛擬角色實時直播互動技術,Ling擺脫了部分虛擬人物由CG換頭或後期數碼製作處理而受到的表現形式限制,可將虛擬人物從2D的圖文、音頻接訪至3D的視頻和直播。通過3D動畫技術仿真模擬真人動作。出道的Ling不僅能在靜態的廣告大片中出現,還可利用AI表演動畫技術進行面部表情、眼神、身體動作、手指動作的自然表演,並服務於實時線上直播和線下互動,進行高質量、高頻次的在線影像互動。「魔琺科技」此前曾參與製作了穿越火線的「靈狐」直播和《今天的她也是如此可愛》中的「齊麟」淘寶直播,進行過漫畫IP直播帶貨的成功嘗試,而此次出道的Ling則將進一步適配直播和短視頻,增強其作為虛擬KOL的影響力和適配度。

據介紹,Ling將陸續試水短視頻和直播,並參與商業代言等線上線下活動。運營團隊還將在Instagram、微博及抖音、B站等進行Ling三維形象的圖片、短視頻、直播日常內容輸出,融合國粹京劇、中式生活美學等內容在國內外社交平臺上進行IP運營建設。

On the way的虛擬人物IP

柴金祥認為,此次Ling的出道是「魔琺科技」旗下虛擬人物的第一輪「造星」嘗試。在測試底層技術、進行商業化布局嘗試後,「魔琺科技」可複製成功案例,在多個市場中推出一系列虛擬人物IP;本次試驗成功的直播、圖文、直播的短內容質量提高也可為後期以影視、娛樂、遊戲為代表的長內容產出張本,輔助公司解鎖新的虛擬內容生產形式,提供更高質量、高級別的內容標準化流程參考。據透露,為進一步落實「從0到1的策劃、製作、運營」的IP運營工作,「魔琺科技」已於今年開啟了運營團隊拓展,以服務下屬多個IP的商業化運營和IP孵化,據透露,其IP矩陣將涵蓋時尚、電商直播、遊戲等多個領域和賽道。

據柴金祥介紹,依託人工智慧技術和標準化流程搭建「業務中臺」後,「魔琺科技」可為市場輸出包括表演動畫系統、消費級的虛擬直播和虛擬IP線下互動技術和以虛擬智能助手為核心的智能動畫和語音合成、智能交互等技術產品。結合AR/VR技術,「魔琺科技」未來有望提供更多的虛擬消費服務和產品,將應用場景進一步衍生至「虛擬IP+x」。

「魔琺科技」創始人兼CEO柴金祥博士是曾為好買衣創始人兼CTO,擁有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學位,是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的終身教授,曾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傑出青年教授獎。

KOL是虛擬的,影響力是真實的

虛擬人物群像常常被劃分為四種類型:虛擬影響者,虛擬模型,虛擬品牌吉祥物,虛擬音樂家和藝術家。在國外市場,由「講故事的人、社交媒體專家和合作夥伴經理」組成的團隊成功孵化了一系列虛擬KOL,專注時尚圈的時尚少女Lil Miquela、虛擬樂隊Blawko和肯德基的品牌吉祥物肯德基(KFC)上校等虛擬偶像和KOL形成了歐美市場中完整的虛擬人物陣營。

而在中國,虛擬人物IP開發在近年來依託短視頻和直播的發展熱度持續走高,開發出的虛擬IP多為市場營銷和遊戲娛樂服務。與2017年CP公司爭相進入、開發以二次元風格為主的虛擬偶像IP的熱潮不同,自2019以來,虛擬偶像領域呈現「平臺加速入局」的態勢,新一輪熱潮多由遊戲公司、技術公司和平臺主導。吸引了包括B站、字節跳動、快手A站、酷狗直播、虎牙、愛奇藝在內的多家公司悉數入局。

最成功的虛擬偶像Lil Miquela背後的公司Brud目前估值已突破1億美金

虛擬偶像背後的技術依託是人工智慧和數字藝術的發展,預計在AR / VR等虛擬實境技術和5G技術的發展下,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虛擬人物面孔進入社交媒體源中,虛擬偶像等數字角色將同其他數字營銷工具一同,成為調節消費者和影響購買行為的強大工具。

—————————————————————————————

我是程木各,若您對討論的話題或聯繫項目感興趣,歡迎與我溝通、交流和討論。我的微信號為:ChengYGoo。添加時請備註「姓名+職位」。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虛擬偶像出道,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
    不過,隨著近年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虛擬偶像產業真正迎來爆發期,眾多虛擬偶像打破次元壁,進入三次元世界,成為文娛領域中的新現象。 關鍵詞:虛擬偶像 AI 感知技術 語音合成 近幾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明星選秀節目,將蔡徐坤、楊超越、孟美岐等一眾年輕人推上舞臺。
  • 虛擬偶像出道,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偶像|初音未來|...
    這些「造星盛會」在短期甚至就能開發出上億的商業價值,社會影響也與日俱增。為了提高話題度與影響力,這些節目也在不斷追求創新由於主要是面向年輕人市場,節目組也注意到了正在迅速崛起的二次元市場,嘗試將二次元虛擬偶像引入節目。在央視最新打造的選秀節目《上線吧!
  • 出道1個月,國風虛擬偶像翎Ling靠什麼吸引粉絲
    魔琺科技CEO柴金祥介紹1個月前誕生的虛擬國風偶像翎Ling時充滿信心,「虛擬數字人就是虛擬世界的核心資產。」 上海木偶劇團作為嘉賓出現在B站直播間,與虛擬偶像「中國絆愛」互動連線,這是劇團首次與二次元人物展開合作。上海木偶劇團團長何筱瓊表示,希望打通兩方粉絲群體,為日後跨界嘗試更多可能。 「騰訊、字節跳動、快手、網易、愛奇藝、B站等平臺都在紛紛加碼虛擬IP為核心的新文創。」柴金祥說。5月18日,翎Ling出道,迄今剛好一個月。
  • 翎Ling、洛天依等虛擬偶像「出道」常態化,小眾文化破圈進行時?
    然而,根據當時節目組公開的數據來看,這位偶像的人氣很高、微博粉絲也在短期內迅速聚集。如今,央視即將在《上線吧!華彩少年》推出高仿真虛擬偶像——翎。翎Ling由「魔琺科技」聯合「次世文化」推出,早在今年5月就已經「出道」了。她和國際知名的博主們類似,會同真人一樣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及照片。
  • 虛擬偶像要出道,留給「偶像練習生們」的時間不多了?
    華彩少年」參賽選手翎Ling(後文簡稱「翎」),在五月份發的第一條新浪微博。隨後,她幾乎每月都會營業,要麼分享自己的日常,要麼發一發和特斯拉、奈雪的茶等品牌的商業合作,看似和其他選手無異。不一樣的是,翎並不是一位真人偶像,而是由cg合成的虛擬偶像。和此前同樣參與選秀被嘲的「赫茲」不一樣,翎從外形上看十分貼近真人。
  • 跟真人一樣的虛擬偶像,正在搶走活人的生意
    回國後,他在2017年創立了人工智慧公司魔琺科技。2018年10月,魔琺科技開始研發仿真虛擬人Ada,她被稱為「超寫實虛擬數字人」,公司為她製作了包括圖片、視頻、線上互動直播和線下互動表演在內的全套產品和服務。
  • 我叫翎:中國為何需要虛擬意見領袖?
    翎Ling 由兩個中國公司共同打造——魔琺(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Mofa(Shanghai)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與北京次世文化傳媒公司(Beijing Cishi Culture Media Company)。依靠獨特的人工智慧技術,翎Ling能展示情緒,還能在記錄時移動。
  • 魔琺為歐萊雅打造全球首個虛擬代言人 中國科技引領全球消費新體驗
    魔琺科技全流程打造的歐萊雅全球首位虛擬代言人—M姐正式亮相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11日電(徐明睿)日前,人工智慧科技企業魔琺科技向媒體發布最新科技成果
  • 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憑藉創新的內容題材及先進的科技應用,《跨次元新星》讓跨次元文化走進了大眾視野。隨著節目的播出,該節目收穫了國內眾多媒體和用戶的廣泛關注,影響力更是輻射海外市場。截至12月1日,《跨次元新星》在微博的話題閱讀量為9.9億,討論量達827.5萬,並且在愛奇藝平臺的單集熱度仍然在不斷上升。
  • 陳根: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憑藉創新的內容題材及先進的科技應用,《跨次元新星》讓跨次元文化走進了大眾視野。隨著節目的播出,該節目收穫了國內眾多媒體和用戶的廣泛關注,影響力更是輻射海外市場。截至12月1日,《跨次元新星》在微博的話題閱讀量為9.9億,討論量達827.5萬,並且在愛奇藝平臺的單集熱度仍然在不斷上升。
  • 虛擬偶像發展史:虛擬偶像,會有光明的未來嗎?
    國內有實力有技術的大廠阿里、百度、B站、虛谷未來科技紛紛進場。2020年,虛擬偶像圈層耕耘多年的生態已臻成熟,早有全面爆發之勢。隨著短視頻、電商直播的火熱,虛擬偶像面臨更廣闊的大眾舞臺,在探索商業變現的無線可能中,也面臨新的挑戰。當下「虛擬偶像的江湖」仍在繼續,且故事遠比大眾想像的精彩。
  • 虛擬偶像全棧式服務商萬像科技完成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近日,杭州萬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像科技」)完成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由長興辰科興瑞投資中心領投。該輪融資,公司將用於開拓新的IP版權,開發新的技術產品,和數字人底層技術的迭代升級上。
  • 中國選秀新節目:「跨次元」虛擬偶像闖市場
    技術挑戰「《跨次元新星》我們是從零開始做,因為之前從未做過以虛擬偶像為主題的綜藝節目,」該節目總製片人劉家超對BBC說。他表示,節目所涉及的虛擬實境(VR)技術要求非常高。「這就是我們從150多名選手中只挑選了31人的原因,」他補充道。《跨次元新星》的製作人熱衷於向觀眾展示幕後技術,並經常將虛擬表演與黑暗演播室中電腦嗡嗡作響的鏡頭穿插在一起。
  • 會玩兒愛分享 虛擬時尚博主出道
    是的,她的確不是真人,而是一個CG製作的虛擬人物。Lil Miquela被稱為史上第一個CGI時尚Icon。她的誕生是由創作者設定出的形象,日常的一舉一動也是由真實的模特擺出pose,經過計算機處理,合成為虛擬形象。這也是為什麼創作者要設計出豁牙縫、大雀斑的形象,正是有了這些外貌上的小缺陷,才能讓這個人物更加生動。
  • 初音有未來,萬物皆可虛擬偶像
    小品登臺後的十四年後,2020 年 7 月 9 日晚上七點,裝扮成二次元萌妹子的 Vup(即虛擬 Up 主)「菜菜子Nanako」在 B 站正式出道。這個虛擬形象一張嘴,所有人聽出了「中之人」(指出演虛擬偶像的真人)—— 蔡明。畢竟這個聲音早就伴隨著 27 次春晚和無數深入人心的角色,「刻進了DNA裡」。
  • 集結國內外超一線虛擬偶像,全球首場5G+VR跨國演唱會震撼來襲
    虛擬偶像「麟&犀」中國移動咪咕與日本NTT DOCOMO聯合企劃推出的虛擬偶像組合,於2017年8月17日,以直播互動動畫《麟&犀·AI韻律》節目正式出道,這是全球首個可以實時互動的直播動畫,虛擬偶像麟&犀與粉絲們進行實時互動互動哦,跨越真實距離界限,向全世界的粉絲們傳遞元氣!
  • 虛擬的偶像和奢侈品牌服裝,為何能在如今的時尚圈「為所欲為」?
    它以Travis Scott的音樂為藍本,極力模仿其嗓音和說唱風格打造一首出道單曲《Jack Park Canny Dope Man》,引發了高度關注。Travis Bott的出道,除了印證了被模仿者的人氣之盛外,也體現了虛擬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應用的廣泛。
  • 次世文化融資數百萬美元,打造虛擬娛樂領域頭部經紀公司
    今年推出原創國風虛擬KOL「翎-LING」,以超寫實的畫風和具有中國特色的審美形象在一眾虛擬KOL中脫穎而出,目前翎已和VOGUE、特斯拉、奈雪的茶等品牌展開合作。另一位虛擬DJ「Purple」也在近期亮相,未來將聚焦於電子音樂、潮流文化及科技融合領域,出現在包括音樂綜藝、音樂節及Club等更多跨端舞臺上,並且Purple已經與包括Owhat、Wonderland新視線雜誌等籤署了戰略合作。
  • 巨額虧損下資本仍在追風,起底中日虛擬偶像(Vtuber)產業
    >2019年5月,虛擬偶像演唱會企業Balus(バルス)獲得3.5億日元融資,由GMO Venture Partners株式會社、三井住友海上Capital等3家公司投資;2019年7月,VTuber「鬥和キセキ」的製作公司Pictoria獲得1億日元融資,由XTech Ventures領投;
  • 《鬥羅大陸》人氣角色成團出道背後,虛擬偶像的運營方法論
    12月5日,《鬥羅大陸》動畫在官方微博發布一則預告視頻,人氣女性角色小舞、寧榮榮、朱竹清組團出道,被定位成電音女子偶像組合,身穿短裙式樣的打歌服,像偶像女團一樣以唱跳形式表演了出道單曲《萬華回溯》中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