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之父---亞伯拉罕【鄧靈勇牧師】

2021-02-23 石獅基督教會青年團契

點擊上方「石獅基督教會青年團契進入點擊關注即可免費訂 


經文:來118-1016-19

亞伯拉罕在聖經中居有特殊的地位,以色列人肉身的祖先是從亞伯拉罕開始,真以色列人也是以亞伯拉罕作為其祖先。他的信心蹤跡也是一切跟從基督之人的榜樣。從靈性層面講每一位信從主耶穌基督的人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既然是其子孫,我們理當熟悉先祖亞伯拉罕的信心舉動。我們以一位跳高運動員的動作來形容亞伯拉罕的信心具體有哪些方面。

一、起步:信心的行動

1、離開:過分別的生活

亞伯拉罕離開了本地、本族、父家,即迦勒底的吾珥。迦勒底的吾珥在亞伯拉罕時代已有頗高的文明,並且物產豐盛,但它同時也是一個充滿罪惡的城市,百姓以崇拜月神而聞名,在先知哈巴谷的書中,我們很清楚地得知迦勒底吾珥的人他們強暴兇殺、詭詐狂傲、淫亂殘忍,甚至以人血建城、以罪孽立邑(參哈1:6,2:4-5、12)。因此,上帝親自向他顯現,對他說話:「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於是他就必須要與這樣的「故土」——這個罪惡之城做個告別,去過著分別的生活。這一次,亞伯拉罕一旦離開便永不再回來了,他要走一條新的路,過一種新的生活。

  今天我們信仰上帝也當「離開」,但是並不是「離開」這個社會、故土,乃是要離開這個罪惡。就是要:「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詩1:1)。「離開」就是「出黑暗進入奇妙光明」(彼前2:9),所以「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羅13:12),不再與罪惡為友,遠避一切的罪惡,追求聖潔。

   2、前往:過尋求的生活 ( 來11:8)

當上帝呼召亞伯拉罕的時候,並沒有講明他要去哪裡,在關係到個人的前途命運前途撲朔迷離的時候,亞伯拉罕卻「遵命」出去了。亞伯拉罕完全可以列舉許多理由,尋找許多藉口不離開,不行動,但他卻願意聽從。可見,聽命,遵命,行命,是何等的重要,前往是離開的積極一面,但往哪裡去呢?上帝並沒有指示,只是告訴他先要離開,這意味著亞伯拉罕必須時刻仰望上帝的帶領,尋求上帝的旨意。

照樣,當我們歸順信靠了上帝,就是走上了一條尋求上帝帶領的路。這路是我們未曾走過的,如一首詩歌所說的:「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每一天我為主活,我不借明天的太陽,因明天或許陰暗,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我信主的應許,我今天要與主同行,因祂知前面如何。有許多未來的事情,我現在不能識透,但我知誰管著明天,我也知誰牽我手。」

   操練:信心的生活


帳棚是遊牧部落所必備的。亞伯拉罕每到一處,先是築壇,後就是支搭帳棚。亞伯拉罕離開哈蘭時75歲,去世時175歲,他到處漂流,住簡陋帳棚的日子長達100年之久,非常不容易。但為何他能夠做到這樣?因為:「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經營、所建造的。」(來11:10)「……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來11:13-16)因著信,亞伯拉罕有不一般的人生。

三、起跳:信心的奉獻

亞伯拉罕的信心經過不斷操練後,最後在行為中得以成全。這成全信心的「行為」,就是獻上晚年所生的寶貝兒子以撒。「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雅2:21-22)為什麼他能做到這樣?因為他信上帝!信上帝不但使無變有,也叫人從死裡復活。在這件事上,他展現了自己的信心,這是他一生信心的最高潮:「把兒子獻為燔祭」這是上帝的吩咐,因亞伯拉罕熟悉上帝的聲音,絕不會出錯。亞伯拉罕什麼都沒有問,一句話也沒有,有的就是即刻的行動。他親自帶著兒子備上驢,帶著兩個僕人,清早起來就出發。往上帝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從家中出發,到摩利亞山,需要三天的路程。走三天的路程,實在比三年還長了,要知道即刻的行動比起三天的等候要容易得多。這三天中亞伯拉罕的思想鬥爭必是十分激烈的。可是亞伯拉罕從祭壇上所領受的愛和犧牲一直地激勵著他,使他作不退縮的前行。「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有的上帝」(羅4:17)。

當亞伯拉罕舉起刀要殺他兒子時,上帝的使者介入了。 「想不到」那隻扣在稠密樹叢中的公山羊,成了及時的供應--代替他的兒子獻為燔祭。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從亞伯拉罕奉獻以撒的事上,讓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我們憑著信心完全奉獻給上帝的時候,上帝就會為我們「不料」的預備和賜福。

  四、果效:信心的賞賜(創22:16-18)

 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創22:16-18)。以前上帝只是應許亞伯拉罕,現在卻是起誓,而且是指著自己起誓,因沒有比他更大的,而且他是永不改變的,上帝指著自己起誓賜福與他。這是一切不願計代價而順服上帝的人,所能獲得的祝福。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我們都因信稱義的基督徒,屬靈的亞伯拉罕後裔,信心之父的功課,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功課。我們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從信始,也以信終,信心必蒙上帝的賜福。雖然在信心的道路上我們有失敗、軟弱、跌倒了,但是,我們不要怕,我們要靠主的幫助,效法亞伯拉罕的信心,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耶穌,讓我們把發酸的腿,下垂的手挺起來,繼續跟著主往前走!抱著一個得勝的信心,就一定能夠得到榮耀的冠冕!










✟人的盡頭便是神的起頭✟

讓我們一起

經歷基督的愛

見證基督的愛

傳遞基督的愛

當你讀完本篇文章時,你有兩個選擇:

1、你可以將它傳揚出去,傳播一些積極正面的信息,讓世間多一點愛。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會它,就像你從未看見一樣。

相關焦點

  • 【講道分享】信心之父亞伯拉罕(附音頻)
    歡迎點擊上方「泉源谷工作室」關注公眾號信心之父
  • 為什麼說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神的朋友,讀《聖經》認識亞伯拉罕
    其實,當時亞伯蘭對自己前往的目的地並不是很清楚,也不清楚神到底怎樣的賜福於他,但就是憑著對耶和華的信心,毅然離開了自己所熟悉的本地本族,離開了自己可以信靠的親人,完全憑著信心,走向了那個茫然的未知。而此時亞伯拉罕已經一百歲,撒拉也已經九十歲,所以對於耶和華的這個承諾,亞伯拉罕發出了疑問「一百歲的人還能生孩子嗎?撒拉已經九十歲了,還能生養嗎?」耶和華堅固了亞伯拉罕的信心,撒拉真的懷孕了,在耶和華承諾的時間,撒拉生了一個男孩,起名以撒。
  • 信心之父——亞伯拉罕
    作為基督徒,我們聲稱我們屬於那個特殊民族,而且與我們的猶太弟兄們共同追認亞伯拉罕為信心之父。如果他沒有響應那呼召,以色列便不會到達應許之地,我們所愛的教會便不會存在,也不會有聖經給我們研究和為它寫注釋,而我們的生命也沒有使之有價值的任何東西。
  • 第二十題 信心之父(一)
    信心之父(一)    亞伯拉罕實在是一位特別蒙上帝賜福的先祖,上帝不但應許賜福給他和他的子孫萬代,而且連天下萬國萬族也都要因他得福。
  • 亞伯拉罕的信仰,也是我們的信仰
    如果亞伯蘭僅僅把那個地方認為是地上的迦南地的話,就不會有如此對上帝的信心和倚靠。亞伯蘭攜家帶口,不是單單要在地上羨慕那個所謂的應許之地,乃是羨慕天上的家鄉。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
  •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意思是:耶和華必有預備
    聖經裡給我們看到的亞伯拉罕,並不是像一般人想的,一直都是信心滿溢。相反地,亞伯拉罕之所以成為信心之父,是經過了許多的考驗和失敗。神讓我們看到亞伯拉罕跟隨祂的點點滴滴,讓我們明白,祂知道我們不過是人,祂知道我們的軟弱和不足,即使我們失敗,祂仍然願意陪伴我們,等待我們,牽著我們的手一直到永恆。
  • 第8篇:亞伯拉罕(創世記12章1節-25章18節)
    許多年來,上帝對亞伯拉罕的呼召多次得到堅立。我們稱這次呼召和應許為亞伯拉罕之約。上帝再次要求人信靠祂——拋棄自己所擁有的,來跟從祂。上帝讓他離開家鄉、鄉人和大多數的親戚,而上帝要賜給他新的、而且更加美好的東西。亞伯拉罕信靠上帝,就收拾起他的行囊,到上帝引領他去的地方。在這件事上,他的信心之大,以致於被稱為「信心之父」(羅馬書4章11節)。
  • 亞伯拉罕:蘭帕德中場給我們鼓勁,芒特的進球帶來了信心
    虎撲9月27日訊 切爾西後來居上,3-3戰平西布朗,其中亞伯拉罕在補時階段打入絕平進球。賽後亞伯拉罕接受了媒體採訪:「上半場我們為自己製造了困難,我有個機會本該進球,還有一個需要把握住的機會,但對手每次射門都進球了。我們知道我們得在下半場攻出去,不要蔫了,我們正是這麼做的。」
  • 亞伯拉罕的神是阿拉?
    亞伯拉罕的神是阿拉?比較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神論The Creation of Adam,by Michelangelo我們必須澄清,雖然猶太教、基督教、回教都相信天地有位創造的主,都敬拜那位獨一的神,而且都以「亞伯拉罕」為信仰的先祖(猶太人與阿拉伯人是亞伯拉罕肉身的後裔,基督徒及非阿拉伯裔的回教徒,也都以亞伯拉罕為「信心之父」),但是,對這位真神的理解與詮釋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羅馬書04亞伯拉罕因信稱義的例證
    亞伯拉罕信心的榜樣(1-25)上一章,保羅教導稱義是藉著信心、出於恩典,不是靠行律法、人的功勞這個真理。並又指出,人在稱義上沒有可誇的(27節),猶太人與外邦人在得救的事上是平等的(29-30),我們是堅固律法(31節)。這一章,他例舉以色列最顯赫的族長、信心之父亞伯拉罕來繼續論證,又引述最顯赫的國家的君王大衛作補充。
  • 耶和華以勒丨亞伯拉罕在摩利亞山上獻以撒,預表耶穌基督的受難
    真實的信心就是耐心等候神的應許成就,等時候到了,神的榮耀必顯現出來,主耶穌基督教導:「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約11:40]?有了真實的信心,才能得見神豐盛的賞賜,這是聖經不斷啟示的真理!
  • 聖言小學的開端|第十講:亞伯拉罕之約 / 2021.01.12
    因為【加3:7】又說到:「那以信為本的,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那就表明關於這一個子孫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單數的子孫,單單地指基督;一個是多數的,那個天上的星乃是指著那以信為本的,照著亞伯拉罕信心之蹤跡去行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而這些人都是因信聯於元首,而耶穌基督就是這一個集合體的元首、頭。
  • 聖經創世記第二十一章國度查經 亞伯拉罕在信心和公義上達到完全
    第二十一章五 以撒的出生,以及神公義的對待,亞伯拉罕的兩個兒子,使他在信心上達到了完全,在公義上學會了走神的道路,秉公行義。(創二一1~34)這一章記載,亞伯拉罕因為神向他顯示了神的大能,使他年老的妻子撒拉,在已經斷絕生育的情況下,生下了兒子以撒,使他們的信心達到了完全。神又公義的對待,他的兩個兒子,使亞伯拉罕也在公義上,學會了走神的道路,秉公行義。
  • 像亞伯拉罕的信心3
    是你的信心。哈利路亞!讚美耶穌!這些經文不斷地提醒我們,讓我們與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贖大功聯結,因為這是我們信心的根基,讓我們連於耶穌的得勝,就是我們的得勝。當你對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贖大功有這樣信心的時候,你就得著了勝過這個世界的信心。哈利路亞!這勝過世界的信心就在於你對耶穌十字架的信心,同著羔羊的都爭戰得勝。讚美耶穌!弟兄勝過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見證的道。
  • 亞伯拉罕為何「忍心」趕走夏甲和以實瑪利?
    「亞伯拉罕因他兒子的緣故很憂愁」。我們知道亞伯拉罕不是為以撒憂愁,而是為以實瑪利憂愁:一方面以實瑪利也是他的骨肉;另一方面,如果按撒拉的要求去做,以實瑪利和他的母親夏甲面臨難以預測的命運。亞伯拉為什麼要把夏甲和以實瑪利趕出家門呢?難道亞伯拉罕就不念夫妻之情、父子之情嗎?
  • 易永宣牧師於豐臺堂證道: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2)
    不是我們揀選了神,是神先揀選了我們,每一次都是神主動地為我們預備所需用的一切」易牧師分享到。 「神是察看人內心的一位神,基督徒要成為別人得祝福的通道」 聖經上記載說,亞伯拉罕接待客旅的時候,為客人宰了牛,不知不覺卻接待了天使。易牧師說:「我們在接待客人的時候卻捨不得宰一隻雞。
  • 亞伯拉罕的祈禱
    ,於是亞伯拉罕就在上帝面前為罪人代求。亞伯拉罕以為他的客人不過是三個旅途勞頓的行人,一點也沒有想到其中有一位按著誡命是他應當敬拜的主。但天上使者的真身份這時就顯出來了。他們雖然是前去降災與所多瑪的,卻先對有信心的亞伯拉罕說祝福的話。可見上帝雖是嚴於監察罪孽,刑罰惡人,但他並不喜愛降災。毀滅的工作,在無窮慈愛的主看來,乃是一件「奇異的事。」
  • 亞伯拉罕在迦南
    在亞伯拉罕的流動生活中,他的信心豐富,他的度量寬宏,他的順從堅定,他的性情謙卑淳樸;他的外交策略明敏,而且在作戰時,又勇敢,又熟練。當時的人雖然都知道他是一個新信仰的教師,可是他所居住的亞摩利平原的酋長,因為那地充滿強暴和壓迫的事,弟兄三人都向他表示友誼,請他與他們結盟以求更大的安全。此後不久發生的事件,就使他得到這聯盟的利益了。十四年前,以攔王基大老瑪曾侵略迦南地,使之向他進貢。
  • 電影|《亞伯拉罕的故事》
    《亞伯拉罕的故事》【上】《亞伯拉罕的故事》【下】
  • 《世界宗教源流史》天啟宗教——亞伯拉罕諸教
    1、歷史沿革天啟宗教(又稱亞伯拉罕諸教、亞伯拉罕宗教、亞伯拉罕一神諸教、世界三大信仰、沙漠諸教、閃族諸教、閃米特一神諸教、閃米特諸教等)指三個世界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由出現時間排列)。均發源於中東沙漠地區,伊斯蘭教稱呼其信徒為「經典之民」。亞伯拉罕是希伯來人的始祖,是該民族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