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解析度遙感監測助力馬鞍山市防汛救災

2020-12-26 安徽網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馬鞍山發布消息:為輔助對汛期發展情況的研判分析、掌握馬鞍山市防汛形勢,6月25日至7月15日,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馬鞍山數據與應用中心利用高解析度觀測衛星對當前汛情做了遙感影像數據分析。

據了解,該中心是經省委軍民融合辦(國防科工辦)批覆設立的軍民融合重大工程,由市發改委主管,省地礦局322地質隊承建。該中心通過高分衛星所形成的影像數據,可實現全域覆蓋及重點區域汛情的觀察分析。6月25日至7月15日,該中心通過相關遙感衛星提供的影像數據,對馬鞍山市全域的水域影像進行了分析和對比,先後發現長江幹流、江心洲、大黃洲、小黃洲、石臼湖、當塗縣東部、含山縣牛屯河和義城圩流域以及和縣得勝河流域等區域的水面面積明顯擴大、甚至被水淹沒,該中心隨即向市防指做了匯報,為各級各部門防汛救災和災後恢復等工作做好數據支撐。

下一步,該中心將繼續根據市直部門、縣(區)的具體要求,按需提供最新亞米級高分衛星光學遙感影像圖,助力馬鞍山防汛。

相關焦點

  • 中電萊斯高分中心助力旱澇災害監測
    ,助力多地洪澇災害事前預報、洪澇災害事中救援和災後損失評估等工作,並廣泛應用於水環境監測和保護。我中心積極配合助力洪澇災害預報。」中電萊斯高分中心常務副主任、高級工程師彭向陽告訴記者,中電萊斯高分中心協調相關衛星運營商,提高南京地區衛星拍攝頻率,重點監測長江岸線變化、洩洪區建築建設、秦淮河沿線低洼地區等。同時,積極與防汛部門和應急管理部門合作,為各級政府防汛工作提供高解析度衛星遙感支撐,助力政府科學決策、及時響應、排除隱患。
  • 尾氣遙感監測車助力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控
    高新區分局積極向上級部門申請技術支持,在青島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和有關專家的現場指導下,使用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車開展路測。「該車採用遙感技術,在不影響車輛正常通行的基礎上,可快速、高效的對行駛車輛尾氣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等成分進行分析,並實時顯示車牌號及監測結果,監測一輛車僅需0.7秒。」高新區分局執法人員介紹道。
  • 東華軟體薛向東:迅速在「防汛救災」中注入「東華力量」
    在薛向東董事長統一指揮安排下,東華軟體全體上下迅速行動,在防汛救災方面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捐款捐物,擔當責任。近日來,馬鞍山市汛情告急,多個村鎮受災嚴重。風雨無情人有情,東華軟體馬鞍山子公司東華軟體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積極響應當地領導機關部署安排和總公司的倡議號召,迅速開展支持防汛救災愛心捐贈活動,第一時間將募集物資送至抗洪一線,用實際行動為全市抗洪救災獻出一份責任和力量。目前,東華軟體各單位也都積極行動起來。二是加速創新,科技抗洪。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室首席鄭偉:
    鄭偉在頭天晚上會關注有關各種災害的新聞報導,第二天早上他的手機上一般會接收到中國氣象局應急辦發來的信息,裡面有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而這些內容就是他進行災害監測的方向。  哪裡有災害,哪裡就有衛星之「眼」,鄭偉已經記不清自己發過多少期衛星遙感監測報告了,只知道每一次重大災害發生時,衛星監測服務從未「缺席」。
  • 慶元縣首套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明年1月上線
    近日,慶元縣首套固定式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順利通過驗收,預計明年1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不僅能通過三維定向模式跟蹤途經車輛,秒拍黑煙車等的超標車輛,而且能24小時監測貨車排放尾氣中的煙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指標,生成檢測記錄,並將監測結果實時顯示在LED大屏上,當出現超標車輛之後,數據將上傳至環保部門。  據了解,此套監測系統安裝於慶元大道黃壇路段。
  • 保險業助力防汛救災 巨災保險如何織密保障網
    當前,全國防汛進入「七下八上」階段,防汛救災工作依舊面臨著巨大考驗,需要各方發揮力量,眾志成城,其中也不乏保險業的身影。  保險業積極參與防汛救災   作為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保險業發揮風險管理優勢和風險保障作用,正在積極投身於各地防汛救災工作中。
  • PIE遙感圖像處理軟體典型應用之廣西紅樹林監測項目
    PIE遙感圖像處理軟體典型應用之廣西紅樹林監測項目 2021-01-15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地質災害防治刻不容緩 監測儀器儀表大顯身手
    針對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地質災害隱患,聚焦位移、地應力、孔隙水壓力、降雨量等要素,分步驟、分階段研發出一批安全穩定、實用的技術和產品,提升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裝備標準化、智能化和工業化水平。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衛星遙感等技術運用到災害監測中,其可以對地表變形幅度進行監測,識別出地質災害風險,主要包括信息的獲取、傳輸、存儲和處理等環節。
  • 安徽擬表彰防汛救災先進
    今年汛期,我省遭遇了歷史罕見的全域性大洪水,在這場艱苦卓絕的防汛救災鬥爭中,各地各部門、各條戰線湧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催人奮進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為表彰先進,決定以省委、省政府名義表彰一批在防汛救災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 遼寧高分遙感應用論壇暨學術年會召開
    12月18日至19日,遼寧省2020年高分遙感應用論壇暨學術年會在東北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召開。來自中國資源衛星中心、東北大學等25個單位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領域資深專家和代表參加會議並做交流發言。
  • 為珠峰「量身高」,只是航空遙感飛機的一個「小成就」
    雖然隨著中國航天技術的日漸強大,每年發射遙感高分衛星已經成為常態,但航空遙感具備航天遙感不可取代的作用:航空遙感技術具有高解析度、全天時和全天候的優勢,尤其是對目標區域的持續觀測能力使任何遙感衛星系統都望塵莫及。
  • 中國將建立種類齊全、優勢互補海洋遙感衛星觀測體系
    中國將建立種類齊全、優勢互補海洋遙感衛星觀測體系 原標題:   中新社酒泉10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法海洋衛星29日早上在酒泉成功發射。中國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中國將建立起種類齊全、優勢互補的海洋遙感衛星觀測體系。
  • 遙感衛星助力金融保險,「四象愛數科技」發力遙感數據應用服務
    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遙感衛星影像在近年來得到充分的積累。如何將大量的遙感衛星數據轉化為有效的信息,為更多行業提供服務,是當前遙感應用行業面臨的痛點。成立於2017年的遙感數據應用企業「北京四象愛數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三年時間的研發,在國土資源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大宗商品產量預測等領域,為政府、金融和保險機構提供了成本低廉的遙感數據應用解決方案。
  • 高分家族再添新星 將打破高清遙感圖像國外壟斷
    據了解,這顆有著「大美之星」美譽的新星將主要用於我國國土及周邊區域高解析度圖像的獲取,主要服務於自然資源、應急管理、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住建、林業和草原等多種行業,打破目前國際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對於亞米級解析度遙感圖像的壟斷局面。
  • 用好防汛救災的「智勝」之策
    只有做到「智勇雙全」,才能奪取防汛救災的更大勝利。在與洪水進行「肉搏」的同時,更要發揮「抗洪神器」的科技力量,實現以「智」取勝。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面對今年天氣的「變化無常」,更需要發揮「科技眼睛」和「智慧大腦」的作用,為防汛救災決策提供「千裡眼」、「順風耳」。
  • 華為雲四維地球遙感數據:以太空視角,智看時空變幻
    隨著衛星遙感技術的普及,林業管理部門得以通過遙感技術及時完成森林變化監測、森林蓄積量統計和應急救災等方面的管理和數據採集分析,林業管理由原始的粗放模式逐漸過渡到數位化管理方式。讓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入了全新的智能化管理時代。
  • 可可西裡成功申遺,但最新衛星遙感監測結果讓人憂心!
    令人憂心的衛星遙感監測結果來源:青海省衛星遙感中心  青海省氣象科研所近期的高分一號衛星遙感監測結果表明,卓乃湖系列湖泊群的卓乃湖、庫賽湖、海丁諾爾湖和鹽湖面積與去年同期相比  從監測數據顯示,鹽湖水面持續擴大,使得湖面東南部與青藏鐵路的距離不斷縮減。
  • 我國解析度最高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升空,霧霾中也能拍出高清圖
    我國解析度最高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升空據國家航天局消息,2020年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鄭逃逃攝這是一顆具備亞米級解析度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
  • 清華大學宮鵬教授:遙感的出路在哪裡?
    要實現零貧窮,就得可以開展有關監測貧民窟的分布與變化的應用研究。最終,消滅貧民窟。(2)零飢餓。要實現零飢餓,就得對農地分布及播種變化、糧食作物類型和長勢等做好監測;特別要對依靠小塊田地自給自足維持生計的農民的分布和糧食生產情況做好監測;此外,還應對儲存環境、運輸方式等做出監測。(3)人人享有健康。
  •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發布
    據新華社電 科技部日前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近20年,全球城市人均綠地空間面積呈顯著增加態勢,由2000年的23.14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40.47平方米,擴大了約75%。  城市綠地空間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調節氣候、淨化空氣、涵養水源、消減噪聲和美化環境等功能,也發揮著景觀文化、居民休閒等作用。